在揭東區埔田鎮,有這樣一家炒麵店,沒有像樣的店面、沒有舒適的環境,甚至連個招牌也沒有。開在偏僻的小山村市場的深處,白天不做生意,到了傍晚才開始營業,地點雖然比較偏僻,憑藉著口口相傳,讓眾多食客聞風而來。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庵後炒麵!
第一次聽說這家庵後炒麵,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那是三年前一個夜晚,晚上11點,一位埔田的朋友說帶我們去吃一碗他認為埔田最好吃的炒麵!我當時心裡的潛臺詞是:那麼晚跑去埔田吃一碗炒麵,簡直有病吧,而且還是開著摩託車去?但是在他再三要求下,還是決定去試試,看看是否有他說的那麼好吃?
始終相信:好的美食,不一定要有高檔的門面,精緻的裝修!
走進庵後市場深處這家很不起眼的炒麵店,乍一眼看,很普通,就是一間非常簡陋的破帆寮,店面雖然隱於深巷,但是聞著炒麵的香氣就能找到。
經營這家炒麵老店的是一對老夫妻,十幾年來夫妻倆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麵條。手工製作的麵條可以自己掌握力度,相比較機器製作出的麵條更薄更有嚼勁。
據阿叔說:這個面臺已經跟了他幾十年了!我問他:為什麼不考慮用機器來做麵條?阿伯笑了笑說:機器做的面不如自己手工做的,還是得用手工來做,面才會好吃!
熱油鍋,下麵條,蓋鍋燜燒,翻炒,加豆芽、韭菜和醬汁調味。一盤炒麵,一個麵團,千百根麵條,疊疊纏纏,無法分離。千百根麵條在老闆的手裡乖巧的不像話。阿叔的三兩下翻炒,如神奇魔術手般,不一會兒,一盤燙嘴的炒麵就擺在你面前了!
炒麵很快就被端上了桌,熱氣騰騰的。並沒有像大多數店裡那樣華而不實,看起來特別的簡單家常。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麵條有燜蒸一下,然後再進行炒制的,這種做既保留了麵條本身的味道,而且麵條更加勁道很有嚼勁,簡直超級贊!
十幾年不變的味道,總讓人感到親切與滿足。來一份小山村的鄉裡炒麵,才是平淡歲月裡彌足珍貴的溫暖。
有時我會想記憶到底會藏在哪裡?當我再次吃上這份庵後炒麵,我才知道記憶是藏在味覺裡的。在時間的洪流裡,有人放棄,有人被遺忘,或許只有他們常年如一日的做著這碗鄉裡炒麵,長情而美好…
伴隨你成長的老店,還有哪些呢?歡迎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