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良先生在昆明除演出外,還有幾樁軼聞軼事值得介紹一番。
徐敏初是田漢先生領導的「平劇演出隊」著名的文武老生演員,王慧群是重慶著名厲家班「慧」字科班的文武老生演員,名武生厲慧良的師弟,當時兩人都在昆明傑華國劇社參加演出,一直都給馬先生在昆演出配戲。他們都很仰慕和敬佩馬先生的傑出技藝,很想拜馬先生為師深學馬派戲,馬先生也看出這兩個青年老生很有發展前途。經李家傑、劉奎官和羅鏡波從中溝通和引薦,馬先生欣然答應收二人為徒,並於 12 月 1日,假馬超群先生在護國路的寓所舉行了隆重而嚴肅的拜師儀式,前來觀瞻和祝賀的有裴存藩(前昆明市長)、曾恕懷,以及京劇、滇劇等藝界名流數十人。先是集體合影留念,繼舉行拜師儀式。由梁次珊任司儀,劉奎官進香畢,曾市長致賀詞,對馬先生在昆留得無數紀念倍表推許。然後恭請馬連良夫婦上座,徐、王兩君行叩首禮,言少朋、儲金鵬向老師道喜、叩首,徐、王向兩師兄行禮、叩首,亦向引薦人和來賓行禮、叩首,後開拜師宴。
上世紀60年代初馬連良先生與眾弟子合影
高一帆(左二)、徐敏初(左三)
言少朋(右三)、徐鳴策(右二)
關肅霜《鐵弓緣》劇照
1949 年 9 月,乃師戴綺霞等帶著她闖過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剛出師、出名不久,年僅20 歲的關肅霜應昆明西南大戲院班主殷匯洲的邀請,帶著奶奶、妹妹關肅娟、師妹王肅華、師父王韻武等人從長沙乘機來昆明演出,剛立住陣腳不久,著名「影、劇雙星」和名牌花旦大角于素秋便帶著梁次珊、裘世戎、李玉昆等 20 餘人的強大陣容從香港來雲南大戲院與關肅霜打對臺戲,雲南、西南兩大戲院進行著劇烈的對壘和競爭。10 月底,京劇鬚生泰鬥馬連良又應邀來昆義演,一時間昆明成了大牌們逐鹿鏖戰的場所。馬派的名劇 《四進士》、《借東風》、《龍鳳呈祥》等海報貼出以後,人們爭相觀看,但由於最高票價賣到 20 塊小板一張,飛票公然賣到 40 塊小板一張,再加上有人敢與馬先生打對臺戲,所以馬先生等人的義演並不如前在外地那麼紅火,人氣忒旺,觀眾蜂擁而至,有些邊座甚至還賣不出去。馬先生等人感到很奇怪和詫異,經暗中了解和打聽,才知道是一個名不見經傳、才 20 歲的小花旦關肅霜敢與他們唱對臺戲。例如馬先生的這些馬派拿手戲的海報貼出去以後,關肅霜也毫不示弱地貼出了自己演出的海報:11 月 9 日晚,《金錢豹》、 《鳳凰巢》,一武 (反串金錢豹) 一文 (飾程雪娥) 雙出,10 日晚,《紅娘》 (飾荀派花旦紅娘),11 日晚, 《鐵公雞》 (又名 《張嘉祥刺馬》,反串武生張嘉祥)……馬先生聽了這些介紹後並無什麼惡意和醋意,反而很驚喜和好奇,預想不到有人敢與自己打對臺戲,他便在10 日晚趁扮演宋士傑較晚出場的機會,由熟悉的人帶他買票去西南大戲院看關肅霜演出的 《紅娘》,才看了其中的「驚豔」和「佛殿」兩折,十分內行的馬先生就無比驚喜和情不自禁地稱讚說:「關肅霜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演員,前途不可限量,我們可請她來參加演出。」後來又聽說她的 《金錢豹》、《鐵公雞》等戲都演得很好、很精彩,馬夫人陳慧璉等人都去看了。他們稱讚說:「演金錢豹要武功好,還要有花臉嗓子,演張嘉祥全是武打戲,一般的武生演員都不敢動這個戲,除非武功了不起,關肅霜一年輕女子敢反串這兩個戲而演的很出色,實在不容易了!」於是,馬夫人主動去結識關肅霜,常邀請她戲散後來寓所同他們一起吃夜宵。關肅霜很敬重馬先生,常請教些演戲的技藝,馬先生也毫無保留地向她講述和介紹了不少北派的演出技藝,使她得益匪淺,終身受益。此外,惺惺惜惺惺,好角敬好角,馬先生還邀請她來參加他們的演出,有意抬舉和更扶紅這位新秀。11 月 25 日,馬先生日場演出 《蘇武牧羊》,特邀關肅霜前演 《新紡棉花》、 《大泗州城》;12 月 1 日夜,馬先生特邀關肅霜合演全本 《烏龍院》。
馬先生《烏龍院》劇照
演出那晚,觀眾都為關肅霜捏著一把汗,認為一個才 20 歲的青年演員竟敢與海內外聞名的京劇大師唱對手戲,而且戲份很重,銜接的馬口甚多,能銜接和配演好嗎?結果關肅霜不負眾望,在演出中不卑不亢、不拘不懼、從容自如、落落大方、唱做俱佳,把閻惜姣這個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的個性與心態,忘恩負義,水性楊花,貪婪與狠毒,細膩深刻地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贏得了大家的稱讚和很好的評價。事後,馬先生當著同仁對關肅霜說:「你很有天賦和靈氣,將來很有前途,希望以後我們能多合作演出。」關肅霜很感謝馬先生的提攜和幫助,打心眼裡更敬重馬先生。但此後他們身處南北,一直沒有機會能合作。
(摘自作者《京劇大師馬連良在昆明的演出活動》《平民日報·馬連良昨收徒》)
歡迎關注馬連良藝術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