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指,到底管不管?90%的父母都做錯了!

2021-03-02 王榮輝快樂育兒


前兩周,我給大家分享了一篇原始反射的文章,裡面就有講到吃手指是寶寶吮吸反射的一種表現。

 

但關於寶寶吃手指這件事,相信很多寶爸寶媽們還有很多的疑惑,像之前在公眾號後臺便看到CC媽的留言:

 

CC小的時候並不會經常吃手,但凡吃也會被我及時制止。可是現在孩子已經兩歲多了還是吃手。每次嚇唬孩子說,「寶貝吃手容易把蟲子吃到肚子裡」,但cc還是趁我們不注意時不時把小手拿出來啃一下,我都快抓狂了。

 

一提到寶寶吃手,爸爸媽媽們就會擔心得很:「病從口入怎麼辦?手指咬破皮、咬變形怎麼辦?長大了還吃手,又該怎麼辦?」

 

然後,各路人馬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打手、強行拉出來、大聲喝止、抹辣椒、抹黃連、帶手套……媽呀,這是跟寶寶有多大仇啊!

對於寶寶吃手指這件事,爸爸媽媽們大可不必緊張,作為全世界寶寶的「共同愛好」,吃手是他們智力發展的信號,也是他們生長發育的必經階段,你若去阻止,反而會影響寶寶的觸覺發展和探索的欲望。

 

有的媽媽還是會不放心:「我家寶寶實在是太能吸了,根本沒停下來過,看著都快把手吃變形了,難道也不阻止嗎?」

 

對於吮吸欲望強烈的寶寶,特別是他們一歲半以後,我們可以適當地做下引導,但不是打手或者在手上抹辣椒水哦,我們可以從寶寶下面幾種吃手指的需求出發,幹擾寶寶的吃手問題。

 

新生兒因為吮吸反射和發展主動吮吸的需求,他們需要大量吮吸。但只是吮吸媽媽的乳頭或奶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幾乎所有的寶寶都需要尋找其他的可吮吸物。

 

一歲以內,我們可以多鼓勵寶寶吮吸手指,因為這時候寶寶的手部慢慢開始發育,吮吸手指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口腔吮吸需求,也很好地刺激了寶寶手部的末梢神經,促進觸覺和肌肉的發展,使寶寶手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得以迅速發展。

 

而且這個階段滿足寶寶的吮吸需求,可以有助於他們吮吸反射的抑制,寶寶吃夠了,自然也就不吃了。大部分的寶寶到1歲之後,都會減少吃手。

 

寶寶總是有點小孤單、小害怕,這時候的吮吸還能夠幫助他們安撫自己,度過入睡前的恐怖時間或媽媽不在身邊的艱難時刻。

 

就像成人也可能用抖腿、摳手指、手裡捏東西等方式來應對焦慮情緒一樣,大一些的寶寶也可能會通過吃手來緩解一些不良的情緒。

 

所以爸爸媽媽們要多讓寶寶感覺到無間的陪伴和關愛,讓寶寶有安全感,才能放棄吃手指來安撫自己。

 

親密無間的陪伴,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常常強調的——每天給寶寶做至少30min的撫觸按摩,和儘可能多的愛的表白」,這能很好地幫助寶寶緩解緊張情緒。

 

寶寶會爬會走之後,還可以通過更多量化的鼓勵,緩解寶寶成長過程中的焦慮和壓力。

寶寶們吃飽睡好後,會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世界。你可別以為嬰兒和我們一樣用眼看世界、用耳聽世界、用腳丈量世界。新生兒能夠使用的探索器官除了耳朵就只剩小嘴巴了。

 

小月齡段的寶寶,他們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往嘴巴裡面塞,那是他們在視覺和手部都沒有發育好的情況下,用嘴巴去輔助探索。

 

當寶寶學會了吃手,他會發現:原來這是我身體的一部分。當寶寶的小手能夠觸摸到身邊的物品,這隻已經被寶寶所感知到的小手又會像嚮導一樣,帶領著寶寶認識他所能觸碰到的所有一切。

 

這樣,寶寶才能把自己和外界的一切聯繫在一起,進而通過探索去認識、感受它們。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愛探索、愛學習,而孩子的好奇和探索正是來自於手部對外界的觸碰。

 

隨著寶寶的視覺和手部的發展,寶寶的手就會通過不斷地接觸外界的一切來累積更多的經驗,當寶寶越大,眼睛和手部的認知比例就會越來越大,直至完全替換掉寶寶用嘴巴探索的做法。

 

如果孩子在一歲半之後還是高強度地吃手指,這是一種訊號,家長們就應該注意一下了。我們可以設法用有意義的事情吸引孩子的興趣,如與孩子一起遊戲,講故事。

 

這時候我們可以跟寶寶做各種口腔遊戲,如學不同動物的叫聲、吹泡泡、咬玩具等,一歲之後還可以多啃雞腿、豬骨頭肉等;還可以玩一些有趣的手部遊戲,讓小手忙起來,如捏橡皮泥,在寶寶手指上作畫,跟他說「不要吃掉哦」……

多安排戶外活動,也是發展寶寶感官的最佳方式,鼓勵他們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玩耍,當他們沉浸在其他活動的快樂中時,哪還記得吃手指?

寶寶吃手指的時候應注意什麼?


寶寶吃手指難免會吃到細菌,這也是讓許多家長擔心的地方。這時候家長可以用棉質的毛巾、溫水來清潔寶寶的小手。特別是在寶寶玩完玩具後,或者爬行後,一定要記得幫他們清潔小手。

 

指甲長長就會積累好多細菌,家長要注意給寶寶勤剪指甲,一般一周一次,可以用嬰兒專用的指甲剪。

除了要給寶寶勤洗手之外,也要給寶寶的玩具勤「洗澡」。這樣就可以防止寶寶的手指沾到玩具上的細菌,清洗玩具時可以用嬰兒專用清潔劑來清洗。

 

所以,寶寶吃手指有一定的好處,爸爸媽媽們應該鼓勵,但也不意味著過度放縱哦,對於高強度吃手的寶寶,「有事做、不無聊、有安全感」才是終極解決方案。

 

當寶寶的感官和運動能力發展得更好的時候,他們就不再依賴小嘴巴來探索世界了。從小嘴到雙手,探索世界的過程也是他們發展智力的過程,爸爸媽媽們要學會適當放手哦!

—END—

關注王榮輝快樂育兒,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更多

【1】睡眠類

回復【雷區】哄睡雷區,你踩到幾個?

回復【夜醒】寶寶夜醒的18種情況

回復【根本】發展寶寶的睡眠能力才是解決睡眠問題的根本

回復【入睡】做到這三點,寶寶輕鬆入睡不再難

回復【放醒】這四大原因幫你破解寶寶一放就醒的秘密

【2】感官發展類

回復【漂亮】讓寶寶變漂亮的育兒妙招

回復【暈車】你以為小嬰兒就不會暈車?

回復【視力】5大毀掉寶寶視覺的行為,你竟然還在做

回復【本體覺】神奇的本體覺,原來出的糗都是因為你

【3】運動類

回復【踮腳走】寶寶這樣走路,媽媽要警惕

回復【彈跳】3歲前千萬不能做的運動-嬰兒彈跳

回復【瑜伽】3歲前千萬不能做的運動-嬰兒瑜伽

回復【先爬】寶寶到底是先坐還是先爬?

回復【W坐姿】天使般的「W」坐姿,父母要警惕!

【4】原始反射類

回復【原始】五大原始反射,再不了解就晚了

回復【走路】新生嬰兒就會走路?太神奇了吧

回復【抓握】別怪寶寶不靈活,抓握反射要知道

回復【挺舌】寶寶總吐飯是怎麼回事?

相關焦點

  • 接吻時到底要不要伸舌頭?90%的情侶都做錯了!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生理反應,特別是在接吻的時候,很多人都有疑問,接吻的時候到底要不要伸舌頭?90%在禽女都做錯了。如果一個人嘴巴有很重的味道,接吻的話會給對方帶來很大的尷尬,甚至會產生一種不好的情緒,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嘴巴都有味道,只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嘴巴的味道不同,有一些人,你就是經過仔細的清潔,嘴巴依舊會有很重的味道,對於這類的人,接吻的時候就不要伸舌頭了。
  • 明明是媽媽照顧寶寶,爸爸啥都不管,為啥寶寶喜歡爸爸?原因扎心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等風來育兒」 「陪寶寶讀童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等到孩子出生之後,最開始叫的就是媽媽。很多媽媽都會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媽媽的心。但是相對於爸爸來說,可能對孩子的關注就沒有這麼多了。不過,很多媽媽也表示,相對於無事不管的媽媽來說,爸爸反而會更受到孩子的歡迎。
  • 寶寶為什麼流口水?寶寶流口水的五大原因及解決措施,父母要明白
    寶寶的健康一直是父母關心的重點,不過寶寶是否健康,很多父母卻並不能及時地發現,這與父母平時育兒知識的儲備或者平時不重視陪伴孩子有關。比如,有的寶寶總是會流口水,很多父母就會認為是正常現象,其實,寶寶流口水絕不是正常現象那麼簡單,在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父母都不曾想到的。
  • 吃手可能影響寶寶智力發展!兒科專家:父母不要幹預
    有娃以後,爸爸媽媽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有一件事,基本上每個當父母的人都遇到過,那就是寶寶吃手指。 說起吃手,似乎是全天下寶寶的統一愛好,他們總是不自覺地把手指放到嘴巴裡吮吸。
  • 寶寶斜頸如何矯正?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
    本期的主要內容有:寶寶斜頸如何矯正?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如何對付寶寶的壞習慣?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順時針揉還是逆時針揉,儘量保持一個方向,不要來回變換;在不影響孩子吃、睡的情況下,家長每天至少給寶寶揉3次,每次至少15分鐘,一般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揉開。需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在給寶寶揉過一個月之後,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檢查確認斜頸是否已經消失。
  • 寶寶常幹這兩件「壞事」,家長該偷笑而非制止,孩子正在變聰明呢
    文丨美媽很帥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在成人看來,寶寶的這些「小怪癖」令人非常苦惱,又髒又存在安全隱患,脾氣好有耐心的父母會心平氣靜地制止寶寶幹「壞事」,而沒耐心的家長則直接開吼,並威脅寶寶再幹「壞事」就打。
  • 寶寶滾下床可不是小事!90%的媽媽都做錯了
    」幾乎每個新手媽媽都被這種狀況嚇掉過魂!第一反應就是抱起地上的娃,一邊摸頭,一邊焦急地自語「要不要緊,要不要緊」。其實有的時候寶寶並沒有跌得很嚴重,卻被媽媽過度緊張的反應給嚇哭了。我們總以為,把不會翻身,不會爬行的寶寶留在床上幾秒鐘,應該沒啥問題。可大部分意外就是這樣發生的。不想讓意外比驚喜來得更早?那就永遠不要把寶寶獨自留在床上、尿布臺上、沙發上,別說幾秒了,一秒都不行。
  • 《素媛》:「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是受害者對社會最大的控訴
    最後素媛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奄奄一息,腹部骨盆骨折,大小腸流出體外壞死,肛門和性器官80%壞死,只能靠安裝人工肛門才能存活,以後的生活都需要隨身攜帶尿袋。這件事被傳開後,無良媒體便開始大肆報導此事,記者還直接追到了醫院,素媛的爸爸驚慌失措抱起素媛拔腿就跑宛若逃犯,躲到了一個空曠的病房,素媛哭著問爸爸:「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 《素媛》:「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是受害者對社會最大的控訴
    最後素媛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奄奄一息,腹部骨盆骨折,大小腸流出體外壞死,肛門和性器官80%壞死,只能靠安裝人工肛門才能存活,以後的生活都需要隨身攜帶尿袋。這件事被傳開後,無良媒體便開始大肆報導此事,記者還直接追到了醫院,素媛的爸爸驚慌失措抱起素媛拔腿就跑宛若逃犯,躲到了一個空曠的病房,素媛哭著問爸爸:「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是啊!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 婆婆長期帶寶寶,年輕父母異地打工,寶寶上幼兒園該由誰管?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尤其對於剛出身的寶寶,更是寵愛有加,生怕寶寶磕著碰著,沉靜在幸福之中。然而隨著寶寶的出身,家庭出入的支出也會逐漸的增多,勢必使影響家庭收入一般的家庭。此時父母出去打工(寶寶斷母乳以後),婆婆照顧寶寶就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 有一種癮,叫「寶寶吃手」,專家說不用管,能信嗎?
    、「快4歲還吃手,真的不用管嗎?」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吃手這種習慣時一般會有兩種心態,要麼就是用盡一切方法必須改正過來,否則家裡雞犬不寧;要麼就是佛系管教,專家不是說過了嘛不用管,很正常,順其自然吧。其實,這兩種態度都沒錯。吃手無論是什麼原因但養成習慣之後終究是不對的,所以需要管。
  •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若過了這個「時間」還吃手,父母應該管管了
    孩子吃手,相信所有父母都經歷過,從2個多月開始,他們就致力於把手塞到嘴巴裡的活動,到了3個月左右,基本都可以吃到小手了,不過剛開始,塞進嘴裡的是整個拳頭,然後逐漸精細到某根手指,或者把某個物品塞到嘴巴裡。
  • 寶寶吸吮手指是有什麼信號?其實吃手也不都是壞事
    很多寶寶都會吃手指,有些爸爸媽媽看到後總會制止,制止根本沒有用,你把他手拿開,他一會又把手放到嘴裡了。可你知道寶寶吃手指是怎麼回事嗎?做為爸爸媽媽我們要善於發現寶寶的每個舉動,這也是我們培養寶寶的一個好的機會!
  •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一次跟你講清楚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一次跟你講清楚時間:2020-12-24 20:27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一次跟你講清楚 到了冬天,孩子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冬季積食!
  •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到了冬天,孩子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冬季積食!天冷了,大人們對孩子的關愛更加倍了,不但會把他們裹成小粽子,還會一個勁地喂喂喂,就怕孩子凍到餓到,結果積食的問題就來了!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呢?
  • 從「扶不扶」到「管不管」
    「管不管」「怎麼管」,是很多老師和家長經常議論的話題。過去那種「一根筋」、「暴脾氣」、動輒體罰的「老學究」,早已不合時宜,甚至觸犯了法律,體罰絕非值得提倡。那位被打的老教師,恐怕也為自己曾經的管束方法不當,痛悔不已。實際上,如今的環境可是五顏六色的,有的老師也學精了——管,自然得管,像小瀋陽似的相機行事,「看人下菜碟」,洞察學生的特性和家庭背景,「有……還是沒有?」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嬰兒大腦的發育需要很多感覺刺激信息輸入,所以經常被撫摸、擁抱、有父母陪著說話的嬰兒可能會更加的聰明,長大後會更自信。而吃手會給嬰兒帶來自我滿足後的成就感。 2、鍛鍊感統協調能力 寶寶可以準確把手指頭送到嘴裡,其實是依靠了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對出生嬰兒來說每次的嘗試都會給她帶來更多的驚喜。
  • 寶寶吃手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昨天碰巧看到一個朋友圈,看到有位寶媽發了一個視頻,內容大概就是自己的寶寶老是把手放進自己的嘴裡然後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自己主動拿開沒一會便又吃起手來,讓這位寶媽非常的痛疼,這位寶媽一生氣就打了幾下,結果寶寶就哇哇大哭起來,寶媽看著又心疼起來,真的是拿寶寶吃手一點辦法都沒有。那麼,對於寶寶來說,寶寶老是吃手到底是好是壞呢?而且要不要阻止呢?
  • 寶寶是左撇子!是不是更聰明?要糾正嗎?
    你不妨去翻一下孕期B超彩超單,如果有拍到寶寶吃手指,看看是左手還是右手。 你們的用手習慣,也會影響寶寶 影響用手習慣的,除了基因,還有父母的用手習慣
  • 寶寶為什麼會吃手手,家長到底要不要幹預呢?專家給出科學的答案
    自從寶寶出生之後,媽媽們的生活重心就全部都移到了孩子身上,他們的一舉一動在媽媽看來都可愛至極,就連吃手的小動作都透著「萌態」。如果你有過帶孩子的經驗,你會發現雙手似乎就是寶寶最好的玩具,不僅可以用來玩,還能用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