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過年回家吧,爸媽不催你結婚」母女的對話,給人警醒

2021-01-18 魚他說

導語:在人海裡沉浮久了,便開始想成家了

-01-

距離除夕夜,還有十天左右的時間,不少人在糾結,到底要不要回家過年。回去當然是好,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聚一堂,可與此同時,也免不了一些摩擦。

剛回家的頭幾天,相談甚歡,希望時間定格在此刻。可到了第3天,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父母總是一副欲說還休的狀態,想要說點什麼,可又擔心說了之後,會激化矛盾。

朋友小希,去年回家,就因為婚姻的話題,與父母鬧得很不愉快。30出頭的小希,在父母的眼裡,是急需出嫁的,恨不得立刻馬上結婚生子。

可對於小希本人而言,她並不覺得晚,才30出頭而已,不想因為婚姻而錯失了事業晉升的機會。她想要拼一下,讓自己在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因為這個分歧,在除夕夜的飯桌上,爭吵不休。小希的母親,甚至揚言,要是今年還是一個人回家,那就不要回了。

氣急敗壞之下,小希隔天一早,便開著車離開了家。她感覺這個家,已經容不下了她了,沒有她想要的溫暖,只有冷不丁的打擊。

她想不明白,不就是30多沒談戀愛嗎,怎麼倒成了全家的罪人,想當初可是耳提面命,再三叮囑,不要早戀,要全身心學習,怎麼轉眼間,卻又是這番嘴臉了。

-02-

不是父母翻臉快,而是我們成長地太慢,或者說少了必要的將心比心。曾幾何時,我也特別困惑,也與父母鬧了很多的不愉快,只因個人的感情問題。

我剛畢業,想著在事業上打拼一下,可父母不認同,覺得女孩子,得趁早結婚生子,這才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至於工作的好與壞,順其自然就行了。

可我偏愛唱反調,父母越是要我結婚,我越是特立獨行,覺得一個人生活也挺好,沒必要強行捆綁兩個人,對於感情,我一直都是守株待兔的心理,等待著別人主動撞上來。

這一等就是好幾年,依然沒有等來我的意中人,倒是把自己等成了世人眼中的剩女。在午夜夢醒時分,心裏面還是蠻失落的。

想要拼事業,卻又沒有起色,處於尷尬的境地。比起同齡人,那些雖然事業上不成功,但她們至少抓住了愛情,有自己的家庭,有愛人和孩子,也算是歲月靜美了。

要說不羨慕,那是自欺欺人,可要我徹底放下事業,去追求愛情,又沒那份魄力,隱約中覺得,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到最後極有可能會打水漂。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一面想著愛情,一面又遲遲不敢行動,心裏面無比期待愛情,主動降臨。這個世間沒有這等好事,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得主動出擊。

-03-

只可惜,有些道理明白的太晚了。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感情不是剛需,物質才是,畢竟可以帶來安全感。

可越長大,會越明白,一個人單身久了,會越困頓,想要有個依靠,想要一個港灣,可供自己在疲憊的時候歇歇腳,補給下能量。

當周遭的朋友,各個都邁入了婚姻的殿堂,唯獨自己一人,還在外面徘徊時,那心裡的滋味真不好受。

雖然在人前表露的無所謂,也會自我安慰,好的感情在來的路上,可時間久了,慢慢會妥協,也開始不做掙扎。

只是對於父母的要求,越發地不重視,甚至有種破罐子破摔的味道,想著日子怎麼舒服怎麼來,一個人也挺好的,只要有錢,就能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看想看的風景。

朋友小莫跟我講,她的新年計劃,是到各個地方走走看看,不想待在家裡,與父母劍拔弩張,弄得各自都不快活。與其回家自找麻煩,倒不如一個人走走停停。

這聽上去挺美的,但在異鄉,所見之處皆是熱鬧的場景,心裡的落寞尤甚,更顯得形單影隻,顧影自憐。美其名曰旅行,實則是換個地方,繼續一個人受傷罷了,以家人看不見的形式。

小莫的這個電話,還沒來得及實現,就被父母的一通電話叫回家了。我們說到底,還是渴望有家的孩子,這才是內心深處的牽絆。

-04-

到了一定年紀,尤其害怕接到父母的電話,不是厭煩,而是害怕。怕父母寒暄幾句後,便嘮叨不停,要你趕緊結婚,成家立業。

一開始會照搬全收,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念叨的多了,便會厭煩,覺得自己活得像是一具傀儡,不能按自己的想法來過活。

那天我剛好在小莫那,開導她別跟父母較勁了,就在閒談之際,她媽媽打來了電話:「女兒,過年回家吧,爸媽不催你結婚」,就是這麼一句稀鬆平常的話,小莫的眼淚,瞬間像斷線的珍珠。

由此可見,因為催婚,在她心裏面積壓了多少的愁苦。等她平復下心情,以詼諧的口吻回道:「那可是你說的,誰耍賴誰是小狗」

這麼一說,氣氛瞬間愉悅了許多。母女聊推心置腹地聊了半個多小時後,能明顯感受到小莫是徹底地輕鬆了,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不再擔心父母冷不丁的催婚了,能夠愉快地過個年。

本來還打算,如何編個理由不回家過年的,現在好了,可以大大方方的回家了。從最初的惆悵,到現在的迫不及待,只是一個電話的疏導而已。

-05-

母女的對話,給人警醒。都說血濃於水,很多時候,越是親近的人,越是相互傷害,越不會包容和理解。

正如催婚,雙方都有錯,父母催得頻繁有錯,子女們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紀,卻依然無動於衷,亦有錯。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皆大歡喜?父母該催的時候,還是得催,不過不要正面打擊,要迂迴點醒。除此之外,要喚起子女們的憂患意識。

父母終有老去的一天,不能永久地陪伴身邊,等到天人永隔的那刻,是不是心裏面會有遺憾和悔恨,沒有早點聽父母的話,去成家立業。

有些傷痛,真的是刻骨銘心,也會伴隨一輩子的。我們要明白,到了某個年紀就得去做這個年紀的事情,不要總想著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

我們皆是平凡人,有許許多多的夢想,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刀刃上。不過沒關係,一件一件地去實現,總好過觀望和遲疑,白白浪費了大好時間。

感情這事,最好別等,守株待兔式的愛情,現實中寥寥無幾,好的愛情,都是主動出擊的。雖然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但還是要有為了愛不顧一切的勇氣。

相關焦點

  • 就地過年不回家,讓我看清了爸媽的「真面目」……
    來源 | 瀟湘晨報綜合說起中國電視劇史上最火的一句臺詞,《我的團長我的團》裡段奕宏那句魔性的「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絕對排得上號。不過今年有點特殊,疫情在全國多地的反覆,不少人計劃中的歸鄉之旅,都遭遇了突如其來的糾結。不少人在思考後決定放棄返鄉過年,避免麻煩的同時也更好保護自己的健康。只是,在告知家裡「今年不回來」的時候,有那麼一些擔憂:爸媽會失落嗎?
  • 33歲被催婚:「雖然你長殘了,但你並不差擦乾眼淚過年去相親吧」
    老實說過年回家恐怕最怕的就是這一波了,我明明不想那麼早就結婚生子啊,我還是個孩子呢,況且在我們那有個習俗就是你還是單身的話無論多大你都算孩子,過年還可以收紅包,而但凡你已婚那就相反了得給別人發紅包,我太難了我,自己都還養不活,秉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想著過年可以收點七大姑八大姨的壓歲錢偏偏變成大型催婚現場。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過年又要被催婚?
    春節每臨近一天,被催婚的年輕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和焦慮。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多地因疫情倡導就地過年,也了給大齡單身青年一個避風港。
  • 過年回家的娛樂圈人,就如同行走的八組豆瓣實體店
    他們的朋友圈裡,隨時都會po出一組名為《春節採風:回家路上》的照片。工作時,我們是公關精英,宣傳總監,自媒體大咖,新媒體編輯,但回鄉後大部分娛樂圈人都會發現,甭管網際網路發展到幾G,鄉親還是那些鄉親,一年一度的問題,也還是那些問題。【第一題——催婚】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過年回家被催婚是逃不掉的。
  • 過年回家,對象準備好了嗎?
    今天,朋友突然興致勃勃的說:「」我們計劃下過年去哪裡旅遊,最好是窮遊的,今年過年不回家了。」我說:「過年為什麼不回家?」而每次,我都信心滿滿的說,明年帶一個回來,可是過了很多個明年,我都沒有帶個人回去,而我爸媽也真的很有先見之明,我真的成了大家口中的剩女,去年的時候,我就信誓旦旦的保證今年一定帶一個回去……,所以今年就不回家過年啦,真的是沒臉面對他們,等哪天真的找到了,再回家。」
  • 【第229期任務】爸媽催你相親了嗎?誠租女友回家過年
    很快就到春節啦單身適婚男女又該惆悵了年齡越來越大還不知道對象在哪裡以前從來不屑相親
  • 如何利用孫子兵法來回懟不熟的親戚催你結婚?
    「要在舊社會,像你這種年紀的都有3個孩子了。」 「我同事有個兒子沒結婚,介紹給你女兒認識?」 大多數人面對親戚這樣的催婚三連都有些無力招架。 從一開始的默默關心,到後面的咄咄逼人,中間大概隔了12個你朋友發的結婚請帖。
  • 談了兩年的男友提分手後,爸媽的反應是這樣的……網友都羨慕飛了
    因為她的爸媽從來不催他結婚或相親,這讓她更加自責,最終,她在家群裡跟爸媽說出了自己心聲。誰知,媽媽的回應是這樣的:她讓女兒先別急著道歉,然後,問女兒為什麼急著結婚。女兒說,每次自己過年回家,都有一大群親戚圍著自己和爸媽問長問短,當然,問最多的還是幾時結婚的問題,每次都覺得爸媽在看別人臉色,也不喜歡親戚們話裡有話的嘴臉。
  • 過年不回家,這些深圳人都在做什麼?
    看著自己所剩無幾的頭髮和烏青的眼圈,真的不敢回家,就怕老媽老爸看見我這樣子心疼。 想起去年春節回家,除夕夜還在和國外的客戶對接,爸媽聊起春晚我都接不上話。 今年就不回家了,畢竟年初二還有個項目要跟。
  • 大型過年催婚現場即將上演,海安單身的自保指南請收好!
    爸爸兒子,你這一年也就過年擱家待時間長,過來陪爸看會電視!爸爸你看,裡面那個老頭,這麼多孩子喊他爺爺,什麼時候也有孩子喊我爺爺啊?兒子,你說呢?這種招式套路多,非常難防,往往催人於無形之中,永遠不知道長輩為了催婚,下一秒會說出什麼震撼話語。
  • 《我家的熊孩子》金鐘國過年探親被催婚,開口打算明年帶個女友回家...
    《我家的熊孩子》金鐘國過年探親被催婚,開口打算明年帶個女友回家過年!綜藝ZJM 2020-02-25T09:28:00+08:00在23日播出的《我家的熊孩子》,金鐘國過年和親人一起回家鄉探親,被姑姑催婚~~ 金鐘國:「明年或者結婚就行了吧?」姑姑:「要今年結婚!
  • 回家過年,暴露了你的婚姻質量
    在男方看來,在婆家過年,這是自古以來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古話。一個是嫁出去,一個是娶進來。既然嫁了人,他的家就是你的家,過年也理應去他家過。同事晴晴結婚五年,有一個四歲的女兒妞妞。婚後頭幾年,她都是在婆婆家過年的。除夕夜裡,一家子圍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桌上那些非麻即辣的飯菜,她吃不慣。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
  • 過年回家,再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結婚,請用這6句話「懟」回去!
    「過了臘八就是年」,馬上就過年了相信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都定好了火車票、機票,準備回家過年。對大齡男女青年來說,過年就意味著相親,如果你不想結婚不想相親,那麼就會有一大堆七大姨八大姑來催婚。常年在外工作的你,好不容易有幾天休息時間,但是面對這群不嫌熱鬧的親戚,真的很頭疼。
  • 「女兒,他是單親家庭,不能嫁」女兒的霸氣回答,警醒了很多人
    什麼人能嫁,什麼人不能嫁,這些事,你應該有自己的一個主見,自己的選擇的婚姻,自己才會有勇氣負責。更何況哪怕是最愛你的父母,也不能把婚姻為你打理妥帖,更何況,如今依然有一種父母,是再用女兒的聘禮賺一筆「養育之恩」 。莉莉看中了一個男朋友,和對方談了很長時間,覺得很合得來,於是進入了談婚論嫁的狀態。
  • 「女兒,就算你35了,我也不催你結婚」這位母親的話點醒了所有人
    其實看得出來,表姨婆還是很喜歡小孩子的,身邊也經常會有人開玩笑似地調侃道:「周老師,你那麼喜歡小孩,讓你女兒給你生個小外孫,不過好像聽說你女兒還沒結婚是吧?你怎麼也不著急啊?」  每當這個時候,表姨婆都只是大方地對他們坦然一笑回著說:「婚姻這種事,還是得看緣分,急不來,年輕人自己的事就讓她自己做主吧。」
  • 爸媽,今年過年,我不回家了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夜,距離過年越來越近。手機前的你,已經回家了嗎?
  • 《春節回家》感動千萬人,讓愛回家,別讓爸媽在家裡孤獨的等待!
    大笑三聲團隊出品——《春節回家》感動千萬人,讓愛回家,別讓爸媽在家裡孤獨的等待!每每想到這一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藉口不去珍惜生命裡上有老的日子,那是上蒼賜予我們最美的一世情緣!爸媽,我知道,你們是這世上唯一不會真的生我氣的人,唯一肯永遠等著我的人,唯一肯把所有憋在心裡的人,唯一對我的愛永遠不會改變的人,也就是仗著你們的這份寵愛,我才敢讓你們等了那麼久,多久到連我自己都不記得了——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 過年你被催婚了嗎?你怎麼回應的?
    父母作為催婚的這一方,永遠都是苦口婆心地勸、諫、誡: 我現在的身體還好著,還能幫你帶帶孩子,等我老了,誰幫你?別想著挑挑揀揀,適合自己最重要,等過了這個年齡,別人不挑你。「結婚不僅是傳宗接代的大事,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礎。不結婚,不生育,以後老了誰來照顧你呢?」一位單身青年的家長說道。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
    一番催婚下來,感覺自己變成了超市待售貨品,買定離手,爸媽完全不覺得貨品有沒有選擇上架的權利。在他們看來,該上架就上架,不上架就過保質期了,過了保質期就註定孤苦一生。我在北京工作,爸媽的人脈大部分也是在北京的家鄉人,所以介紹的對象也基本上是家鄉人。我和很多人一樣其實並不排斥相親,只要聊得來,性格感覺合適我會去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