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支柱——父親的扁擔

2020-12-22 樂於平淡崇尚簡單

深秋的早晨,秋風無情襲來,樹葉紛紛落下,看著地上的片片黃葉,心中頓覺悽涼。

我不假思索地拿起掃帚,準備去清掃庭院的落葉時,又不由自主地朝東牆瞥了一眼,目光再次停留在那條老扁擔上。它微微地斜靠在牆角,光溜溜的、靜悄悄的,它就是我的父親曾經用過的扁擔,也是我的父親當年挑起生活重擔的見證。

說起扁擔,上年紀的人都不陌生,並且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它是一種既能肩挑又能手抬的農具,更是人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充分利用了槓桿平衡的原理)。

扁擔是用硬質木頭或竹子製作的,它扁扁的、長長的,兩邊有結實的繩索和掛鈎。它看起來就像直挺挺的「一」字,有的稍微上翹像個月牙兒。在過去那交通不便的艱苦歲月裡,人們常常用它來搬運東西(如挑水、挑柴草、挑糧食,挑百貨等),比純粹的肩扛手提要省力得多。挑夫根據所挑重物和自己的體力,選好重心挑起來,晃晃悠悠又穩穩噹噹,咯吱咯吱的響聲像極了勞動的號子。

自打我記事以來,這條扁擔就一直在父親的肩膀上。母親曾對我說:「孩子啊,你就是這條扁擔養活的啊,可千萬別忘了這條老扁擔。」當時我年幼無知,不懂其中深意。後來從母親的訴說中才懂得了當年生活的不易,知道了在鳳翔的東北邊,有個麻夫村(位於麟遊縣最西部,地處鳳、麟、千三縣交界地帶,早在隋唐時代麻夫古鎮就是絲綢之路館驛),那裡土地廣闊,物產豐富,我們村裡不少男人便挑著扁擔,翻山越嶺去麻夫站、酒房、花花廟、北裡鎮等地方去販糧。當時,沒有架子車,人們都用扁擔挑,這條老扁擔起了很重要的運輸作用。

據母親回憶說,她生我們兄妹三個的那幾年,就是在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前後,家裡異常貧困,為了解決一家五口人的溫飽,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不得不一趟一趟地去北山挑高粱或玉米,母親把父親挑回來的雜糧用石磨子碾碎,然後拌成稀糊糊餵我們三個喝。

母親對我說,1962年秋天的一天晚上,她抱著哥哥坐在門前,望眼欲穿地等著父親的歸來。過了好久好久,父親終於回來了!豈料父親一進門,二話沒說便趴在了床上,嘴裡有氣無力地哼哼著。母親趕忙放下哥哥,幫父親脫了上衣,看著父親肩膀上深深的、紅紅的扁擔印痕,母親難過地哭了。她用熱毛巾輕輕地敷著父親的臂膀,父親卻疼得大聲呻吟,雙腿還一個勁地往外蹬。母親拿走毛巾一看,父親肩膀上的那兩塊竟然就破了,粘在了毛巾上,肩膀立刻湧出鮮紅的血水。母親形容說,那血就像紅燭的燭油,染紅了整條毛巾。母親含著淚水,又去茅草灶房裡拿出兩個麩皮餅(把用小麥的麩皮做的餅)遞給父親,父親大口吃著,連聲說:「好吃,好吃,這個到口酥真好吃。」

從那天以後,父親日日夜夜帶著那條扁擔,獨自一人或與村民相約,去磚瓦窯、去煤場、去北山、去麟遊,去秦嶺……不過肩膀不再破了,而是結了厚厚的一層繭。

流逝的歲月鎖不住塵封的記憶。屈指一算,父親離世已三十多年了,他老人家用過的這條扁擔,我視為珍寶,一直存放在牆角。雖然扁擔已經嚴重變形,並且上面已千瘡百孔,但由於我的撫摸或擦拭,居然一塵不染、平平滑滑。

今天早晨我看見這條扁擔,彷佛又見到了父親。他仍然穿著那雙破爛不堪的黃軍鞋,沿著泥濘的鄉間小道,挑著兩袋沉重的東西,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

相關焦點

  • 父親的扁擔
    家裡的老房子要翻新了,提前好幾天我和父親就開始拾搗院子,把老屋裡面的傢伙事兒一件件地搬到院子裡。屋子裡的舊物件太多了,各式各樣的農具沿著院子的圍牆擺了一溜兒,桑叉、木鍁、馬燈、搥錘、筢子、扁擔、簸箕……父親嘟噥了句「都不用了,扔了怪可惜的」。從我記事起,家裡的農具每年都會買上一樣或兩樣,直到上中學後,買的越來越少,用的也越來越少。
  • 閩南夜話 | 父親的扁擔
    父親的扁擔作者 / 池海英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從我記事起,父親和扁擔就像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出門幹活,總是隨身帶著一根竹扁擔。因為爺爺早逝,父親十幾歲就開始務農,沉默寡言的他成了家中的主要勞動力,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扁擔成了他勞作的重要工具。父親小小年紀,就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重擔。父親和母親結婚後,有了我和弟弟。看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父親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 想起父親的那副扁擔
    的 扁 擔文/趙曉東我自豪地講我是一個農民兒子我摯愛著故鄉的熱土和親鄰歲月匆匆如歌記得那是十幾歲的童年時候想起父親的那副扁擔心海漾起波瀾那時的父親挑起嫩綠的稻苗從小村口,顫悠悠,蕩悠悠穩健走向池埂汗水不停地溼透父親的衣背他全然不顧
  • 扁擔:壓彎了無數父親的腰,當代年輕人,都不知道挑扁擔什麼滋味
    扁擔記憶 我常常會想起來父親的扁擔,3米長,硬木,兩邊有鐵做的鉤子。父親用它來擔水,挑糞,挑玉米等,不管風吹日曬,不管酷暑寒冬,那時候每當朝陽升起,父親就會拎著扁擔出門了。家裡的一切都是父親用扁擔挑起來的,可是父親的腰也被扁擔壓彎了。 有時候,等父親閒下來,我會跳進筐子裡,一邊是我,一邊是重物,父親挑在肩上,我悠悠晃晃,像是在坐搖床一樣。後來,才知道,我和那重物加起來足足有一百多斤,父親就那樣挑著一走就是幾裡地,沒有休息一下。
  • 「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剛到梁家河,習近平等北京知青和農民一起打壩、拉土、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什麼活都幹,扁擔是他們最常用的勞動工具之一。  陝北的扁擔與南方的竹扁擔不同,竹扁擔挑東西時會產生形變從而起到緩衝作用,而木頭扁擔特別硬,沒有形變,把所有重量結結實實地壓在肩膀上。為了耐用,老鄉往往又會在扁擔中間增加一根木頭,這樣的扁擔就更沉。
  • 錦繡小康|「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剛到梁家河,習近平等北京知青和農民一起打壩、拉土、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什麼活都幹,扁擔是他們最常用的勞動工具之一。陝北的扁擔與南方的竹扁擔不同,竹扁擔挑東西時會產生形變從而起到緩衝作用,而木頭扁擔特別硬,沒有形變,把所有重量結結實實地壓在肩膀上。
  • 扁擔杆 | 哪裡像扁擔了?
    江南都市的山林,多年來人為改造的痕跡太明顯,野生植物越來越罕見,扁擔杆(Grewia biloba)就是其中的一種。幾年前迷上本土植物的時候,有空就搜山,作為木本植物的扁擔杆還是從我的眼皮底下和手指縫裡漏掉了,直到去年初冬在山路邊看到它特別有個性的紅色果子的時候,才給自己的本土植物記錄加了新。
  • 周末時光|流淚的扁擔(附語音)
    周末時光|流淚的扁擔(附語音) 2020-12-2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房山區深山裡的「扁擔行動隊」
    戴上護膝,壓緊棉帽,拿起扁擔,撩簾出門……,一大早,中山村「扁擔行動隊」隊長王春麗出發了。 「扁擔行動隊」出發 山路上還結著些許冰霜,王春麗呼出一口白氣,沿著蜿蜒打滑的石板路,小心翼翼朝村西頭走去。於此同時,「扁擔行動隊」其餘11位隊員也都出了門。拿著扁擔,大家可不是去打水,而是上門給村民收垃圾。每個扁擔上,都掛著「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兩個桶。 「扁擔行動隊」的由來 中山村地處房山區大安山鄉,是個小村,僅有住戶63人,其中60周歲以上的就有48人。
  • 力說扁擔,是否真的省力?
    原題《扁擔是否真的省力》在動力機械發明之前,主要以畜力和人力搬運物體,人力雖小卻頗為便利,有懷抱、肩扛、手提、頭頂等多種方式。有些民族利用頭頂的方式負重,如朝鮮族以及剛果的居民。藉助一些簡單的工具,可以更方便的利用人力。對於華夏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和生產勞作中經常需要使用扁擔來挑物、運輸。
  • 跟著挑山工爬泰山兩小時近四千級臺階:沉甸甸的扁擔挑起的是生活
    12月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泰山風景區,跟隨挑山工登泰山,親身感受他們是如何用肩膀和一根扁擔,挑起山上遊客、商家、工作人員的生活物資需求,也挑起泰山的「脊梁」。王懷玉的扁擔有兩米多長,兩頭各捆著五個木紙箱。王懷玉介紹,「箱子裡裝的是工藝品,屬易碎物品,挑擔子時得格外注意。」為了起身容易,他們將扁擔放在高臺上,半彎下腰拱過扁擔,左手搭在扁擔上,右手撐住高臺,一下子便挑起來。這一氣呵成的動作,看似輕鬆,其實挑起來的貨物足有百餘斤重。
  • 扁擔:不再用你挑起一個家
    內容提要:隨著社會發展,時代變遷,人們生產、生活中很多常用物品會漸漸更替,一些原本離不開放不下的工具,成為擱在一角的老物件,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記憶
  • 泰山挑山工:沉甸甸的扁擔挑起的是生活
    為了起身容易,他們將扁擔放在了高臺上,半彎下腰拱過扁擔,左手搭在扁擔上,右手撐住高臺,輕鬆地挑了起來。這一氣呵成的動作,看似輕鬆,其實挑起來的貨物足足百餘斤。挑山工的扁擔挑起的貨物足足百餘斤夏天赤著背,冬天著薄衣,長長的扁擔挑著貨物,在盤道上穩步斜行,成了泰山挑山工的標誌形象。
  • 認識「挑扁擔」的李寶莉
    一.身心雙重矛盾中的獨特女性   女主角李寶莉在生活與心理矛盾處境對比落差相對立。對丈夫的感情態度也是極其複雜又矛盾,有著對丈夫馬學武的嫌棄,討厭甚至一種不平等的對待和不和諧的相處,對於丈夫的意外離世也未給李寶莉帶來巨大的情緒波,不僅僅體現李寶莉的一種堅強,也有出於對遺書內客的不滿和日常生活積累的消極情緒態度,但李寶莉在最後發拾行囊離家的時候而把和馬學武合影也帶走,足見李的內心是的複雜矛盾的心理狀態,冷酷又多情,處於一種雙對立且柔合的模式,徘徊無奈難捨複雜的人物特徵。
  • 扁擔用什麼木材做最好?網友各有各的說法,看看老農怎麼說
    扁擔是挑(或抬)重物的用具,呈扁圓長條形,可由多種材料製取。但是,雖然能夠製取扁擔的材料非常多,不過,論使用的舒適程度,真正能用來製取扁擔的材料並不多。老農進一步解釋說,最好的扁擔在挑起重物時不但不容易將扁擔壓斷,而且,扁擔在肩頭必須具有「跳動性」,因為扁擔在跳動的一瞬間會離開肩膀,從而使肩膀能夠得到瞬間的歇息,而這一瞬間的歇息就能夠減輕挑擔者的勞累程度,從而能夠使挑擔者將重物挑得更遠。因此,在製作扁擔選材時既要考慮材料的緻密度(堅硬程度),又要考慮材料的柔韌度。
  • 扁擔,你的奇經掉了!
    西行紀被稱為史上最有個性的西遊,之前扁擔就爆料過聯動活動,還有遊戲內的聯名道具,寶寶或多或少應該都有獲得喲~蛋撻:「我沒抽天帝寶庫,我就沒有!」pia,替扁擔打你!舉個慄子,這圖片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尋仙導師團為你轉身❤扁擔用仙玉換你的創意喲~快來收穫吖~ps:明天小寶貝們期待已久的新區將加開兩組~快約上小夥伴一起尋仙吧~
  • 2020年度「扁擔傳人」十大代言人公布
    等供銷合作社人身上集中展現了這些優秀品質,也因此被推選為2020年度「扁擔傳人這是記者從12月18日在海南海口舉辦的2020全國供銷合作社合作發展論壇暨中國供銷集團杯「金扁擔此次論壇暨頒獎典禮是今年8月在總社辦公廳、經濟發展與改革部、合作指導部指導下,中華合作時報社等單位開展的「尋找扁擔傳人
  • 周末散文:挑扁擔的老媽媽
    是一位瘦瘦小小的老媽媽,臉上很多皺紋,面目和善,肩上挑著一副扁擔,扁擔上一頭用繩子繫著一個雙肩背包,一頭繫著一個白色的編織袋,脖子上還掛著一個破舊的小挎包,貼在身前。我們告訴她,進站只要刷身份證就可以了,如果不需要報銷就不用取票,但要知道自己坐哪趟車、幾號車廂、幾號座位。
  • 扁擔號的人民幣,可不要花掉了,很是珍貴了呢!
    在眾多的流水號收藏中,尾同號和順子號都是非常值得大家收藏的,可是如果是一些奇葩的號碼,更是讓大家為之動容,比如扁擔號,所謂的扁擔號也是一種吉祥號碼,頭尾相同,而且中間相同的號碼,就被稱為扁擔號,比如圖中所示的號碼,就是典型的扁擔號。
  • 平時不可能以《RM》形象生活 李光洙:金鐘國是精神支柱
    近期,他接受雜誌《ESQUIRE Korea》採訪,被問到精神支柱與自己最依靠的哥哥,曝光自己手機裡儲存金鐘國的綽號,再次展現成員間深厚的情誼,此外,他也提到自己的座右銘,謙虛的態度獲得網友讚賞。▲李光洙透露自己平時不可能以《RM》形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