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家裡有個扁擔,他聽父親說是棗木的,當年,家裡一棵棗樹死了,父親扛著樹的主幹去找木匠,做成了扁擔。棗木堅而韌,適合做扁擔。
他模糊地記得,自己很小時,去地裡幹活,父親挑著他。他坐在一個筐裡,另一側的筐裡,父親放上石頭。要放的石頭越來越重,他也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他再也坐不進那個筐裡去。
父親憨厚,好脾氣,每次他跟著父母去地裡幹活,他鬧著要坐父親的挑筐時,母親就說他,哎呀,你這孩子啊,莫鬧,你爸要攢著力氣幹活呢。父親卻說沒事,把他抱起來,小心地放進筐去。這都是母親後來告訴他的。
父親是石匠,沉默得就像大山裡的石頭。在家裡,話很少。但他小時候,父親會經常把他舉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肩膀上,去集市給他買好吃的。等他稍大一點後,不舉了,只是有時輕輕撫摸一下他的頭,衝他笑一下。
挑筐去田野,是要挑莊稼的。有的田地,路不好走,推車上不去,只好用筐挑。有時只用一個大筐,母親和父親一前一後抬。等到捉蝴蝶逮螞蚱厭倦了,他會纏著父親,要和父親一起抬。
父親依著他,說「好好好」,就在筐裡放上兩三個地瓜和玉米,或者數量極少的別的莊稼。他在前,父親在後。但他實在太矮了,筐會滑向他。父親就用一隻手抓著筐。父親還不住地提醒他,要慢慢地,要看清腳下的路,別被絆著了。
一天又一天,筐裡放進去的莊稼越來越多,他的力氣也越來越大。有一天,和父親正抬著時,他扭頭一看,擔子上吊著筐的繩不在中間,而在父親跟前。他不願意了,嚷嚷著說父親小看他。父親說「好好好」,兩人停住,放下扁擔,父親將繩移到中間去,但在臨抬起的那一瞬間,父親又將繩拉到自己跟前去了。
父親往自己那一方拉時,他正巧回頭,看到了。父親衝他一笑。
一晃他就長大了,遠離了田野,遠離了扁擔。父親不再做石匠了,在家種蔬菜。大棚挨著一家集市很近,有時摘了菜,父親就挑著去賣。
有一天,他從城市回到鄉下,去父親的蔬菜大棚。父母一起,正從大棚裡往外抬蔬菜。他替下母親。
他高,父親矮。父親在前,他在後。就要抬起筐時,父親突然回過頭來,將擔子上本來在中間的繩往自己那方拉了一拉,等父親回過頭去,他又迅速將繩拉了回來,過了中線,靠在他這一邊。
他眼窩熱熱的,為父親的這一舉動。
要去集市。父子倆抬著擔子,一前一後走。路上遇到一些人,都和父親搭話,誇他有個孝順的兒子。父親只是點頭,只是「嘿嘿」笑。
到了集市,放下擔子時,他迅速將繩推到父親那一方去。父親扭過頭來,看了一眼繩,笑了。那一刻,他的眼睛酸澀,第一次感覺父親花白的發那麼刺眼。
他想,該接班了。以前,父親擔起了他的世界,現在,他要擔起父親的世界了。
來源丨兵團日報
編輯丨丁夢飛
責任編輯丨夏振忠
原標題:《周末時光|流淚的扁擔(附語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