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咖啡歸來、瑞幸不倒、Tims逆勢擴張……咖啡品牌數位化有多香

2020-12-25 銥星雲商

銥星導讀

國內咖啡市場的行動力,似乎在今年變得更加旺盛了。近日,媒體報導稱COSTA關閉其10%門店,頭部玩家也陷入「關店潮」。不過,曾被曝關閉所有門店的連咖啡通過公眾號宣布回歸市場。此外,「後來者」Tims咖啡聯手騰訊逆勢擴張,進退之間,市場似乎還有許多新的「希望」。

而無論是連咖啡的回歸還是Tims咖啡的戰略布局,其核心模式僅僅圍繞數位化這一元素。儘管網際網路咖啡瑞幸咖啡財務「暴雷」,但其掀起的咖啡品牌數位化浪潮,仍在翻湧向前。

數位化成咖啡品牌必修課

深圳南山區航天科技廣場,一場「反常」的競爭揭開序幕。強調社交空間的星巴克,將華南首家數位化門店啡快落地於此,而正對面的另一家咖啡店,是強調網際網路屬性的瑞幸咖啡。但這一次,瑞幸選擇了開「大店」做社交空間。

無論是巧合還是雙方的「執念」,這兩家門店無疑是兩個品牌轉型的主要體現之一。在星巴克啡快,消費者只能通過微信掃碼或APP進行線上點單,店員認為這是啡快與其他星巴克門店最大的區別,「我們的目標客群是寫字樓的白領,消費者可以線上提前下單並預約取餐時間,到店後直接取走提升效率」。

星巴克啡快深圳南山航天科技廣場店

銥星雲商也嘗試了使用星巴克APP下單,在完成支付後,APP上會出現一組取餐碼,訂單製作完成後,也會有簡訊發送到消費者預留的手機號中。

雖然選擇凸顯社交功能,但瑞幸咖啡也同樣在堅持其數位化模式,店內只能通過線上點單。相較瑞幸咖啡一貫的製作吧檯外加2-3組座位的裝修風格,這一門店為瑞幸咖啡騰訊QQ主題店,店內採用工業風裝修風格,大幅擴大門店面積。

瑞幸咖啡深圳南山航天科技廣場店

相較於瑞幸咖啡,另一個知名「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的轉型更加徹底。雖然一度被曝出陷入關店潮,但連咖啡仍在默默耕耘。今年6月,連咖啡被媒體曝出與中石化易捷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正式推出「易捷咖啡」進行獨立運營,預計3年開設3000家門店。

雖然「3000家門店」的消費並未得到官方印證,不過,9月3日,連咖啡通過其微信公眾號低調宣布「消失100多天後,我回來了」,並告知粉絲,「和中石化易捷聯手的「易捷咖啡」,是我們的另一個作品。中國的加油站咖啡,這會是另一個全新的精彩故事」。

連咖啡微信小程序銷售頁面

而對於此前已經關閉的連咖啡門店,公眾號中並未透露出更多消息,而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天貓、加油站等渠道,推出全新零售產品。據悉,這款產品主打功能性咖啡,為一個裝有咖啡粉的塑料瓶,消費者可以自行注水後飲用,該產品在小程序渠道售價為76元3瓶。連咖啡這一動作,意味著其更加專注線上渠道,凸顯數位化運營。

同樣默默耕耘的 ,還有中國咖啡市場「後來者」Tims咖啡。相較於迅速擴張門店的傳統打法,Tims咖啡選擇優先進行數位化升級, 與騰訊、阿里合作以掌握用戶信息,擴大客群。Tims今年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其線上會員已有100萬,而線下門店數還未超過50家。Tims中國區CEO盧永臣介紹,中國區30%的銷售來自線上。

復盤咖啡品牌數位化進程 從供應到渠道全面發力

咖啡品牌集體轉型升級,數位化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的課題。以國內連鎖咖啡品牌佼佼者星巴克為例,儘管起步相對其他品牌較遲,但於星巴克而言,數位化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其2020財年Q1財報顯示,中國市場線上訂單銷售額佔總收入15%,其中外賣訂單佔9%;中國市場會員數量達到1020萬,同比增長40%。

數位化為品牌帶來的不僅僅是外賣訂單,通過不同的線上渠道,滿足消費者多場景需求,同時對用戶進行畫像描摹,通過大數據精準觸達更多客群,是咖啡品牌數位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Tims咖啡;圖片來源見水印

1.渠道端:多渠道覆蓋更多消費場景

被外賣大潮「裹挾」向前,咖啡也不可避免成為外賣產品之一。咖啡品牌數位化在渠道端主要體現為線上訂單與外賣訂單方面。

早在2015年,COSTA就已上線外賣平臺,其微信小程序也有在線點到店取、點外賣的功能。而瑞幸咖啡、連咖啡等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的崛起則可以追溯到更早前。

咖啡品牌在數位化零售端也有所發力,例如連咖啡轉型零售渠道,而COSTA在被可口可樂收購後,也於今年正式上市兩款即飲咖啡。星巴克則在更早前通過線下門店、天貓旗艦店等渠道,銷售周邊產品及咖啡豆、咖啡粉,以滿足消費者更多場景需求。

深圳一家沃爾瑪,Costa首款即飲咖啡

2.供應端:平價咖啡智能化生產

瑞幸咖啡帶給市場的,不僅僅是咖啡外賣風潮,其在供應端的數位化、智能化同樣值得借鑑。瑞幸咖啡在前期構建好底層技術,以自建平臺的方式打通前端到後端數據和信息,實現門店選址、運營、供應鏈等環節的數位化運作。

瑞幸福咖啡的大數據還有助於調整SKU和制定門店擴張計劃。由於掌握平臺所有數據,其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消費者精準推薦商品,動態調整商品折扣力度。同時,基於大數據對門店進行選址,在訂單數量較高的寫字樓周邊開設門店。

在產品供應方面,瑞幸咖啡利用智能化技術,實現大部分產品從消費者下單到咖啡製作,全程由智能化設備完成。此外,服務員不需要再進行高強度的咖啡培訓,只需要把機器製作好的產品端到臺前,由消費者或外賣騎手取走,減少門店僱員,進一步優化了人力成本。

圖片來源見水印

瑞幸咖啡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店;

當然,對於星巴克等走中高端咖啡路線的品牌而言,或許人工調製和手衝咖啡更符合其品牌調性。因此,咖啡智能化、標準化生產並不適用於所有咖啡品牌。

3.用戶端:以數位化進一步提升人性化服務

技術沒有溫度,但使用數位化技術同樣能為用戶帶來更人性化的服務。在眾多連鎖咖啡品牌中,星巴克更強調服務內容,從而也帶來了更強的用戶粘性。

自星巴克用星說APP推出後,就導入了星巴克會員服務,其數位化升級走到今日,已經實現APP、餓了麼、支付寶、微信小程序、天貓商城等多個渠道會員制相互打通,解決消費者通過某一渠道消費無法積分的問題。

星巴克APP會員權益頁面

在星巴克外送業務中,在點單頁面單獨為消費開闢了一欄「我的每日標配」,記錄用戶的消費偏好並重新推薦給用戶,節省下單時搜索商品的時間。此外,在配送過程中,相比平均40分鐘的普通外賣,星巴克專星送堅持30分鐘送達的標準,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口感,在保障產品品質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務。

咖啡未來暢想 賽道更加擁擠,便捷與社交齊驅

在咖啡數位化升級中,並沒有太多秘密可言,各大連鎖品牌或擇長處在細分場景佔領更多版圖,又或是全面發力,提升品牌綜合競爭力。

賽道更加擁擠,營銷變得更重要了

新式茶飲品牌聲名鵲起,一方面,茶飲品類在國內有著相當強的競爭力,與咖啡產品形成正面競爭;另一方面,這些茶飲品牌也在試水咖啡產品或咖啡業務,對咖啡市場進行全方位滲透。與咖啡品牌而言,頭部品牌雖然產品有所區別,但在價位相當的產品中,實在很難分出高下。

在雙重背景下,咖啡品牌的營銷變得更加重要了。儘管非星巴克本意,但其貓爪杯搶購「事件」的出圈,無疑為星巴克帶來了更高的曝光率。抓住近年來植物基風潮,星巴克相繼推出了植物肉食品和植燕麥拿鐵,爭做風口的弄潮兒。

太平洋咖啡也在積極探尋年輕化,與東阿阿膠推出佛系養生的阿膠咖啡,同時與潮玩品牌泡泡瑪特、Fluffy House等品牌進行聯名營銷。

此外,提高產品推新頻率不僅能帶來產品上的競爭力,也能帶來更簡單粗暴的營銷效果。根CBNData消費站統計,截至9月8日,星巴克今年已累計上新14次,共28款新品,平均8-9天就有一款新品上架。

而每一款新產品上架,星巴克均會通過其自身的社交媒體進行宣傳,降低推廣成本的同時,也帶來了更高的曝光效果。不完全統計,星巴克公眾號推文頭條閱讀量基本保持10萬+的曝光。而這一模式,與喜茶、奈雪的茶等頭部茶飲品牌幾乎一致。

滿足更多消費場景,全渠道進擊

9月13日,星巴克通過官方微博宣布,星巴克甄選廈大店正式開業,高校也成為咖啡品牌計劃覆蓋的消費場景。此外,星巴克還入駐了深圳誠品生活,佔領「書店」場景。連咖啡則選擇與易捷咖啡合作,全面布局加油站。太平洋咖啡則入駐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還有更多的消費場景等待品牌去發掘。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服務號

太平洋咖啡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店;

外賣渠道不再贅述,為滿足多元化消費場景,除了門店的布局,零售渠道也成為咖啡品牌重點加碼領域之一。

自助咖啡機:覆蓋辦公場景,雀巢針對辦公室和高端餐飲分別推出了Nescafeoffice cafe和Nespresso Professional兩塊自助咖啡機業務。2018年,星巴克也聯手雀巢推出辦公室咖啡解決方案,走高端路線。據杭州網報導,星巴克今年6月份開始在阿里巴巴園區、武林萬怡酒店和浙工大等多個網點開設無人售賣點。價格和星巴克門店的價格完全一致。生意好的網點,一臺星巴克自助咖啡機一天能賣出200多杯咖啡。家用咖啡機:據第一財經報導,家用咖啡佔據咖啡整體市場的20%以上。在世界範圍內第一個推出膠囊咖啡的雀巢,在膠囊咖啡機領域已經處於領先地位。收購星巴克店外零售業務的雀巢,其Nespresso和Dolce Gusto咖啡膠囊系列也被貼上了星巴克的Logo。雀巢還推出「星巴克家享咖啡(Starbucks At Home)」系列產品,覆蓋家用咖啡市場。今年6月,COSTA與九陽旗下膠囊飲品機品牌OneCup合作推出膠囊咖啡,正式進軍家庭咖啡市場。 線下社交空間具有不可替代性

商業市場具有一個共識:無論線上模式發展多發達,線下的社交體驗空間仍具有不可替代性。深諳這一道理,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瑞幸咖啡採用「大店」規劃設計,在深圳開設了QQ主題店。而星巴克則在全球範圍內接連開出星巴克烘焙工坊。

咖啡產品長期以來承載著社交功能,售賣咖啡的同時也是在售賣空間,咖啡館仍具有「空間」優勢。 因此,個性化門店、強調社交的體驗空間,仍是咖啡品牌提升綜合實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圖片來源見水

總而言之,咖啡館本身已成為消費者所需求的社交場景之一,品牌布局多元化場景過程中也需要圍繞社交元素進行門店選址。而咖啡品牌的數位化升級除了強調效率、拓展客群等因素,更多存量用戶運營也更加重要。

儘管網際網路咖啡模式能為用戶帶來更強的便捷性,但可替代性較強,已經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相反,如星巴克會員制利用數位化進行用戶運營,打造一群龐大的、高粘度的用戶群體,為其在數位化升級和未來的新探索方面都起到一定的護航作用。

本文由銥星雲商新媒體中心原創,作者:王秀清,文章版權歸銥星雲商所有;圖片來源於銥星雲商或網絡,不作商用。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優惠券停發之後,這幾個品牌的低價咖啡賣火了
    品牌一旦在消費者心中「人設」崩塌,要再翻身,簡直難如登天,畢竟誰也不願與造假者為伍。對瑞幸而言,這無疑是最壞的時刻,但對其他咖啡品牌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時刻。瑞幸用十幾億燒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咖啡市場,為後來者鋪平了道路,新一輪競爭由此拉開序幕,誰將脫穎而出?
  • 網際網路咖啡大潰敗:連咖啡也撐不住了,關閉多家門店
    瑞幸接連被曝負面後,另一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也站在了懸崖邊。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那年 11 月,麥當勞宣布將在未來 3 年布局 4000 家麥咖啡。進入中國市場並拿到騰訊投資的 Tim Hortons 宣布了 1500 家開店計劃。網際網路品牌連咖啡嵌入了中石化龐大的加油站網絡。主攻上海的獨立咖啡連鎖店 manner 也開始加速開店。加速擴張的品牌有大有小,路數不盡相同。但可以看到,瑞幸往日的經驗與教訓也被整個咖啡行業所吸收。
  • 連咖啡「硬核重啟」 轉戰線上換道求生
    日前,闊別100多天的連咖啡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回歸。在回歸的同時連咖啡介紹了新的電商布局。《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再次歸來的連咖啡從產品到渠道都已經進行了「大換血」。連咖啡在其公眾號中表示,門店已經全部關閉,暫時也沒有再開的打算。未來連咖啡發布的都會是預包裝產品,微信公眾號和天貓旗艦店都是主要貨架,其他電商渠道也會陸續登陸。
  • 實地探訪:僅有50家門店的Tims咖啡,憑什麼拿下騰訊超億元投資?
    目前Tims支持微信小程序、餓了麼、美團等多平臺下單,所售品類有意式咖啡、鮮萃咖啡、現做暖食、烘焙蛋糕、天趣球多拿滋、無咖啡因茶飲/氣泡水、天樂雪以及馬克杯等周邊產品。筆者發現,Tims定價體系以及優惠力度與瑞幸咖啡極其類似,咖啡價格在18-34元之間,餐食均價在25元左右,十分親民。
  • 連咖啡硬重啟,一個中國的咖啡創業故事
    今年6月初,連咖啡曾陷入了關店風波。但在沉寂三個多月之後,它又正式宣布回歸,並且不再局限於現磨咖啡,而是進入了一個包括速溶、即飲在內的更寬廣的咖啡零售賽道。作為一個中國的咖啡創業品牌,從早年依靠微信小程序拼團「冷啟動」,到此次「硬重啟」復活,連咖啡的創業經歷,其實也是中國咖啡創業市場的一個縮影。
  • Tim Hortons第100家門店盛大開業,積極開拓中國咖啡市場
    值此百店慶之際,回顧一年多的品牌歷程,Tims咖啡中國執行長盧永臣表示:「Tims咖啡在進入中國後,一步一個腳印地布局國內市場,從產品口味到門店環境布置,我們都傾聽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積極進行本土化創新,致力於在帶來便利且豐富的咖啡消費選擇,更好的咖啡產品及服務體驗的同時,增進數位化基礎建設,把握跨界聯名等新趨勢。
  • 杭州探店打卡,加拿大網紅咖啡tims杭州首店體驗
    楓葉國國民咖啡Tims,杭州首店萬象城,的鮮萃奶咖不香嗎?加拿大的國民咖啡tims來杭州了,在加國可是超平價的咖啡,來杭州,似乎颳起了一陣旋風啊!一下子開了不少店鋪啊!杭州探店/Tims咖啡(萬象城店)位於杭州萬象城一樓,蘋果店隔壁。
  • 易捷咖啡擴張版圖 加油站咖啡有了新戰事
    易捷咖啡擴張版圖 加油站咖啡有了新戰事 出處:北京商報
  • Tims 咖啡做客餐道私董會|世界級咖啡品牌在中國的數位化之路
    Tims coffee是加拿大一家國民級咖啡品牌,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5000家門店,每年售出咖啡高達20億杯。在英國權威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的評選中,Tims coffee躋身「全球最有價值的25個餐廳品牌」排行榜第6位,成為前十榜單中唯一一家非美國本土企業。(以下簡稱Tims)
  • Tims咖啡中國CEO盧永臣:門店已實現整體盈利,咖啡仍是增量市場
    娛樂、觀賽等多維度需求。   吸引年輕人,除了星巴克和瑞幸等品牌專注的白領和商務人群,吸引年輕消費者亦是Tims咖啡產品和場景差異化的顯著特點。   另一方面,咖啡從社交變成日常,成為咖啡玩家的共識。   同樣是在11月16日,麥當勞宣布旗下品牌麥咖啡計劃未來三年投資25億元布局中國內地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
  • 瑞幸之後,新老品牌瘋搶咖啡市場,下半場競爭靠什麼?
    日前,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就推出了咖啡和中藥相搭配的特色飲品。業內認為,當前咖啡消費場景已由精緻化向便利化轉變,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一線市場空間仍大,且是各大品牌競爭的主戰場,這也註定會有不少品牌參與布局。
  • 網際網路咖啡節節敗退,連咖啡迎來「瑞幸式」結局?
    有人將連咖啡的大量閉店歸結於瑞幸的「攪局」,畢竟,瑞幸的擴張分流了大量連咖啡用戶。然而,商業交戰中,連咖啡許多自亂陣腳的操作,無疑加速並最終導致了這一結局。01 網際網路咖啡界的「小米」從2019年開始,關於連咖啡閉店潮的傳聞就從未停止。
  • 瑞幸向左,連咖啡向右,兩大咖啡品牌究竟孰對孰錯?
    再說到連咖啡。市場傳出連咖啡在上海一些核心地區的日單量,從每日的兩三百單下滑到50多單,並且還爆出拖欠供應商貨款。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即使瑞幸未來可以賺錢,但必須得熬過「燒錢」這個冬天。根據目前的經濟形勢看,2019年或許是經濟環境最惡劣的一年,所有的投資機構都會「勒緊褲腰帶」。所以,瑞幸急需資本市場為其「輸血」。第二、一旦上市成功,就意味著瑞幸咖啡的內部問題,成為了公眾問題。有了社會投資者的入場,即便瑞幸連連虧損,也會有人為之買單。
  • La Caffria瑞拉咖啡品牌介紹
    原標題:La Caffria瑞拉咖啡品牌介紹La Caffria瑞拉咖啡品牌故事咖啡貿易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貿易,第一大自由貿易。到了今天La Cafferia有了自己傳統的咖啡烘焙工廠,有了自己頂級的咖啡館連鎖,有一套完善的咖啡館連鎖管理系統,有自己強大的咖啡館策劃,研發團隊等等,相信有你的加入,我們會讓更多人品嘗到La Cafferia的迷人風採!
  • 小藍杯明確無限場景的品牌戰略,真正實現咖啡找人
    飛速成長的背後,離不開品牌的努力,作為中國新零售咖啡行業的代表,小藍杯目前仍然保持強勁上升勢頭。 小藍杯是瑞幸咖啡的簡稱,它的出現,彌補了傳統咖啡行業的缺點,為消費者帶來了真正高品質、高便捷、高性價比的飲品。
  • 小藍杯瑞幸咖啡:塑造「智慧化」咖啡品牌
    近年來,在新零售浪潮的推動下,咖啡行業發展日益多元化,交易場景也日益碎片化。在這種趨勢下,咖啡品牌也一步步地將多場景、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方式融入到消費者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中,小藍杯就是最好的代表。
  • 瑞幸咖啡推出凍乾粉,巴奴創始人之子自創品牌迅速擴張!
    3瑞幸咖啡推出凍乾粉今年,咖啡市場迎來集中爆發,連麥當勞都注資25億欲打開中國市場,而這其中,瑞幸咖啡的小罐」包裝的凍乾粉更是成為業內討論的熱點話題。近期瑞幸咖啡也入局了,瑞幸精品冷萃即溶系列在瑞幸APP、小程序和天貓旗艦店上線,不到一周的時間,全部售罄,足以證明其火爆程度。事實上,在瑞幸之前,已經有三頓半、永璞、時萃、Seesaw、鷹集、肯德基等咖啡品牌推出了一系列的咖啡凍乾粉。
  • 背靠大佬撐腰 加拿大咖啡品牌Tims中國進京「圈地」
    Tims的定價策略比星巴克略低,但高於便利店咖啡。以咖啡為例,目前的咖啡有兩個系列,鮮萃咖啡系列 15 元起,意式咖啡系列在 20-30 元之間。 實際上,此次疫情加速了咖啡市場的洗牌,淘汰了一些抗風險能力較低的品牌,也給部分品牌提供了擴大市場佔有率的機會。 疫情也讓各大咖啡連鎖品牌開始將視野放在了數位化建設上,Tims也不例外。今年5月,Tims中國獲得騰訊投資,將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 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 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公布,其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累計交易客戶數超過4000萬。按照2019年初瑞幸定下的目標,在門店、杯量方面都超越星巴克。同時,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進一步密布網點、貼近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