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故事沒講好

2020-10-05 一名好孩子

1

最近《姜子牙》很火,畢竟之前的《哪吒》帶來了極強的示範效應以及極高的期待值。

很多朋友看了《姜子牙》,看完後普遍覺得哪裡不對勁。很好的技術,很好的畫面效果,優秀的配樂,但就是故事有點兒雲裡霧裡。

我昨天跑去看了,我覺得這是個好故事,卻沒有講好,臺本配不上畫面沒啥問題。

很多人看了《哪吒》後大呼我命由我不由天,心情激動,正打算延續這份熱情,此時《姜子牙》又是出現在哪吒片尾,裡面的姜子牙不同於傳統的姜子牙睿智老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酷似基努·李維斯一臉衰樣凍成狗的中年人,心裡難免會覺得,這個片子莫不是講了一場中年人的奮起反擊?

但實際上,這個中年人一努力沒有莫欺中年窮,而是成了個老頭。

《姜子牙》的本質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標準套路是人在一段旅程中通過一些遭遇和挫折後,實現了人生升華。

這片就講了姜子牙從神、變人、又變新神的故事,也從遵守道,到質疑道,最後離經叛道,成了自己的道。

片子跟姜子牙苦大仇深的臉一樣嚴肅,跟大家專嘮沉重的嗑,還套了一個公路片的外殼,放在歡天喜地的十一檔,自然會有人高呼不好看。

四位導演也應該慶幸,如果這個片子放到春節這樣歡天喜地的氛圍中,或許會被罵得更慘。

這個片子開局野心太大,設定扔出來得太猛,有些臺詞又太老套,人的耐心被消磨乾淨後,電影才開始發力。

雖然沒有講好,但故事本身,我覺得還是值得一提的。

2

故事梗概非常簡單,姜子牙奉師尊之命誅殺九尾,九尾體內還有一個無辜的孩子,為了救孩子姜子牙選擇被放逐,每日用直鉤(其實是把鑰匙)釣著魚平息執念。

再次見到女孩後,姜子牙與她一同踏上旅程,找尋答案,最終大徹大悟,斬斷鎖鏈。

嗯,就這麼簡單一個故事。

電影借九尾之口,問出了一個問題:你確定要為拯救蒼生,而殺一個孩子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老黃曆了。

類似的問題還有,兩條鐵路上分別綁著一個孩子和十個孩子,你願意掰下道閘救一個犧牲十個呢,還是願意犧牲一個救十個?熱氣球裡坐著能夠讓糧食增產的糧食學家和停止核武器的物理學家,還有讓人永遠沒有疾病的醫學家,現在氣球失重,你要丟下哪個維持平衡?

問題在這兒,整個電影的基調就是嚴肅的。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片子從頭到尾就在講一個道理:不要被你的身份和立場所迷惑,這世界有太多符號化的東西,你救一個,就會有人問你為什麼不救剩下十個;你救醫學家,就會有人問你是不是覺得物理學家不重要。

妖言惑眾不假,大道理就不會迷惑人嗎?

反派妖狐帶著面具,正派的神明們就不戴面具了嗎?

能夠解開鎖鏈的,只有人心,換句話說,非黑即白的看待事物是會出問題的。

關於姜子牙是否應該殺一個人去救蒼生這個問題來看,神魔的觀點看似不同,實際上是趨同的——

神的視角是,殺了一個人,去救蒼生;

妖的視角是,殺了蒼生,去救一個人。

這兩個觀點有區別嗎?沒有區別。人就是蒼生,蒼生就是人,一個個人組成了蒼生。將人和蒼生放在一個位置上,叫拯救;割裂了人和蒼生,挑優先級去救,那叫統治。

你覺得這個人可以殺,殺了蒼生就得救了,那定義殺了姜子牙才能救蒼生,姜子牙是否也該引頸受戮呢?

對蒼生和姜子牙都不公平,因為舉著拯救的名頭,蒼生中隨時可以挑一個人出來殺一殺。這本質上,是做決定者對蒼生的傲慢。

姜子牙沒有斬殺九尾,那就是姜子牙放跑妖狐閉門反省思過,等姜子牙斬殺了妖狐成了神,就變成了姜子牙誘殺妖狐立下奇功,重回天庭統領諸仙,打不過他,就讓他加入天庭,還是為了統治。

而姜子牙的態度是,救一個人是救,救蒼生也是救,別管蒼生在哪兒,眼前的蒼生你不救,你談什麼救蒼生?

我們都是人,當你跳出來想要宣判一部分人的生死的時候,你就已經不代表人了。

回到問題本身,問題的答案不是怎麼扳道閘,哪個科學家更重要,勢必人強的時候,那就挑著最近的孩子救,挑著最胖的科學家扔,不要自責,你就是在做正確的事情。

這就是《姜子牙》和《哪吒》不一樣的點,《哪吒》認為,我命由我不由天,姜子牙認為,我們真的需要天嗎?我們真的需要神嗎?

電影中,導演借申公豹之口問出了一個問題,如果這一切是師尊設計的,那我們該信什麼?

不要信神,去信你自己。

這就是姜子牙從頭到尾跟神魔的不同之處,讓人,去做人。

片中所有修行者頭上都有髮簪,從申公豹頭上的花骨朵,到十二金仙頭上的花,一直到師尊頭上的樹,神是有等級差距的,人想要成神,就要走上階梯。

但片中同時也給了一個回答,這其實是一個虛假的謊言,人頭上連髮簪都沒有,又怎麼能成神呢?你所堅持的正路,真的是正路嗎?

片中所有看似兇神惡煞,呼來喝去的罪臣,也並非窮兇極惡,是妖狐的受害者,目標也是抓住妖狐討賞,離開刑罰之地。

你所認為的反派,真的就是十惡不赦嗎?

我們很多時候就因為固有觀點影響,不加思考地走上了一條看似正確的路,對看似不對的事情嗤之以鼻大家審判。

因為對人來說,評判對錯,往往比認真調研後給出結論更加輕易。

我們說要幫助弱小,往往一拍腦袋,就試圖讓他們走上我們走過的道路,不成功就怪對方不努力,成功了就覺得自己領導有方,但這並不是普渡眾生,只是為了寬慰自己。

普渡眾生是什麼?

不是我們站在神壇上,高高看著臺子下的人,而是走進人群眾,幫助他們過上他們認為自己最好的日子。

眾生不需要被救,從來沒有什麼神仙,眾生需要自己救自己。

3

那我們在退回第一步,這個片子,是在講如何成神嗎?

這個片子從頭到尾有太多理解成本,這些是在劇情以外的東西,需要大家刻意去從搜索才能恍然大悟。

比如說,片中提到了幽都山和歸墟兩大地點,那這兩個地點到底在哪裡?

據《山海經》記載,幽都山就在北海之中,所有的狐狸在那裡誕生,所以小九在那裡尋找自己的人類父親(蘇護),是註定找不到的;

姜子牙帶著小九前往歸墟,歸墟是海中的無底的深谷,所有河水匯集在那裡,而水面不增不減,所有被譽為是終結、歸宿。

這個問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人從哪裡來,人要到哪裡去?姜子牙的旅程,其實是在探尋人的起源,和人的歸宿。

人如何誕生,是隨機、未知的,我們就是赤身裸體,一無所知地來到這個世界。

這就是道教中嬰兒的寓意,赤身裸體的來到世間上,簡單,純粹,嬰兒的喜怒都是隨心的,發出善意是隨心的,做出惡舉,也是隨心的。

片中小九突然降生在北海境內,撿起自己前世的布娃娃,去尋找自己的阿父,最終轉世,擁有了新的布娃娃,和真的阿父。

人有了執念,就不再完美了,一個貫穿前生、今世、轉世的布娃娃是什麼?就是人的執念,人窮盡一生,就是在彌補自己的遺憾和不完美。

幾句話概況,這就是道德經的思想:「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

精神和形體會永遠不分離嗎?我們能像是個嬰兒無欲無求嗎?我們能將心靈清洗得毫無瑕疵嗎?

不可能的。

我們永遠難以逃脫身體的桎梏,人終有一死;我們永遠無法回到出生的狀態,每天都會長大;我們永遠被各色想法所困擾,苦惱從不會憑空消失。

這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人能改變的,就改變,不能改變的,就別跟大自然的規律較勁。

片中的還引申了一個兵解的概念:道教術語中講到,人被作惡多端的人殺死(九尾),可以捨棄肉身保留元神。所有人並不是從世間憑空消失,終將再次相逢。

正視生命,也應該正視死亡。

我們誕生的從沒有原因,也不要問人為什麼會死亡。終有一天,我們的親朋好友會跟我們告別,但是他們從沒有徹底消失,關於他們的美好回憶永遠存在我們的腦海裡。

離別是暫時的,所有人終會再次相見。

此時,也在問另一個問題,人,可以多偉大?

整個片子中,只有兩個人,姜子牙和小九,一個是從神到人,一個是從妖到人,他們是人的一體兩面。

姜子牙在封神演義中,是封盡了所有神仙的人,唯獨自己沒有成神,原著中說姜子牙福薄只能做個凡人,享受人間富貴。

但人間對於姜子牙的崇拜始終存在,民間一直有一個習俗:修建房屋的時候要在房梁上刻上四個大字,太公在此,諸神迴避。

那一個人,究竟怎麼鎮住了一群神?因為神魔本來就沒有區別,整個封神榜中,大部分神還要從魔而來。

這個問題在電影中以另一種形式問了出來:

「神仙不騙人吧?「

「我不騙你。「

當你信仰神魔的時候,就將問題交給了上天決定,那麼答案永遠是求來的,永遠並不是找來的,永遠存在事與願違。作為人,人要自己尋來答案。姜子牙作為人,是不會騙人的,人不會自欺。

信仰神,終究還是信仰人。神魔在高高的天上,並不能夠決定人的生死,只有姜子牙這個具有神性的人,在陪著另一個人,去終結一段生命,也去探索一段新生。

並不是神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人。

電影中最大、最直觀的一幕,就是姜子牙握住了小九的手時,組成了這副畫。

這副《創造亞當》背後故事解答了所有疑惑。

米開朗基羅在奉命為教堂畫這副上帝創造亞當的畫時,將上帝的鬥篷化成人大腦的樣子,看似是上帝給了人生命,實則是大腦給予了人生命。

我們的命並不是神賜予的,而是人的精神本身。一段生命的終結,也同時是新生命的開始。是人創造了有人的世界,先有了人,神魔隨後才誕生,如果有天道,那一定要公平。

中國人的價值觀如此樸素,希望神能夠保佑自己,不如說神就是人對美好生活的夢想,激勵著人努力前行。

說是拜神,其實還是在拜人,拜天地大道,讓逝者安息,每個人都有和睦的家庭,日子該有個盼頭。

神靈驗,那就當得一拜,給自己個交代;如果神不靈驗,就讓姜子牙操起打神鞭,將他們打個粉碎。

中國人對命運的美好嚮往,從不被神給阻攔束縛,姜太公就是每一個人與命運抗戰的形象,天用雷劈我,用冰雪磨礪我,萬般挫折砥礪,任我鬚髮皆白,七十歲又如何,等我打上天庭。

太公在此,諸神迴避。

4

《姜子牙》在我看來不算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成品電影,因為一直到最後,還有很多沒解決的問題。

比如說開頭扔出了很多設定,增添了許多人物、寶貝的名詞,反派一直在喊著宿命的觀點,很多角色就不應誕生等等。

電影中想要講述的太多,為了符合公路片的屬性,逼著姜子牙從一個地方跑向另一個地點,推進的還是過於生硬了,臺詞老舊,調動觀眾情緒,全靠音樂一響。

但依然是一部瑕不掩瑜的電影。

它用30分的臺本,40分的臺詞,50分的劇情,80分的特效,90分的配樂,講述了一個120分內核的故事。

有一說一,畫面好看,但臺本不好看,內核又太好看。它並不能取悅大多數人,它也沒有取悅我。它傳遞出的東西被我自己拿來取悅了我。

這個片子如果用一句話概述,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世界虛妄的事情太多,滾滾紅塵足夠你迷惑,但是堅守本心看穿虛妄,就能達到如來的警戒了。

如來是誰?

如來是你心中的那個揮鞭的姜子牙,為了真善美,打散一切世界邪惡。

不做神仙,不做魔頭,不問前生,不問來世。活在此時,珍惜此刻。

不問來路,不問前途,只看腳下。

相關焦點

  • 沒講好故事的《姜子牙》,還算好電影嗎
    》沒有複製我們記憶中的《封神演義》,而是講述了一段發生在封神大戰之後的故事。》的劇情總有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看得出導演不滿足於商業類型片,想拍得高級,嵌入了些類似普羅米修斯的悲劇英雄內核,但執行的實在是一般,故事本身都不引人入勝,觀眾也就理解不到那些點。
  • 《姜子牙》的故事沒有講好
    很多朋友看了姜子牙,看完後普遍覺得哪裡不對勁。很好的技術,很好的畫面效果,優秀的配樂,但就是故事有點雲裡霧裡。我昨天跑去看了,我覺得這是個好故事,但卻是沒有講好,臺本配不上畫面沒啥問題。《姜子牙》的本質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標準套路是人在一段旅程中通過一些遭遇和挫折後,實現了人生升華。這片就講了姜子牙從神,變人,又變新神的故事,也從遵守道,到質疑道,最後離經叛道,成了自己的道。
  • 《姜子牙》是算講了一個好故事嗎?
    》敢於突破固有人設,重新營造了一個新姜子牙,這點和去年的《哪吒》以及《白蛇傳》一樣,作者沒有講我們所熟悉的故事,而是選擇講一個我們不熟悉的故事,這樣做固然有風險,但肯定好過把老故事再嚼一遍的好。一個好故事,有了好的內核就需要有豐富的情節去表現出來,《姜子牙》最缺的地方就在情節,110分鐘只講了一個主情節,就是尋找小九的真實身份,單單靠著一點很難支撐起全部,因而很容易讓觀眾看得困頓、乏味。
  • 從營銷文案的角度,講講為什麼《姜子牙》的故事沒講好
    廣告進入中國的時間,雖然沒有國外那麼久,但是經過那麼多年電視廣告的「薰陶」,中國的觀眾們早已經延誤了這種第一人稱視角的講道理免疫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已經越來越沒人看了。所以,從故事本身,我們看看。作為我們的觀眾,故事當中我們如何有代入感呢?人神魔大戰裡,大部分觀眾帶入的都是人。但是電影裡人的形象有幾個呢?
  • 這次,確實是《姜子牙》沒有把故事講好
    遙望《哪吒》,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舊瓶裝新酒,把一個俗套的故事講出了不一樣的效果,沒有所謂的一刀切,沒有所謂的非黑即白,正義必將戰勝光明是司空見慣的套路,大家已經無論是視覺還是心理上都產生了疲倦的情緒,但《哪吒》給了我們另外一個選擇,原來反派並不是必須得死,我們更多的看到了反派身上所背負的整個因果,我們也理解了敖丙被打著所謂反派的標籤,但他有太多的無奈和不得不,剖開反派的外衣,他其實是一個善良正直的好青年,會扶老奶奶過馬路的那種。
  • 《姜子牙》:太想講道理,忘記了怎麼講故事
    缺點故事、故事、還是故事我也不是那種雞蛋裡挑骨頭的人,我只是單純的想說,這次的故事真的沒有講好,或者編劇太想講道理,直接放棄了講故事。,我也沒辦法。,「你的小豹子怎麼沒來」。但是沒辦反,人物也立不起來,情感沒有來由,仿佛是被官方分配的。
  • 姜子牙畫面美特效棒但故事沒講好,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和口碑齊飛
    02姜子牙畫面美特效棒但故事沒講好在如今注重質量的大環境下,劇情要是拖沓不清,那真的是救不活了,畢竟好的劇情就算特效差強人意也是無大礙的,但如果劇情不好特效再好也是華而不實,徒有其表。,這樣會激勵更多人投身中國動畫電影,打造屬於中國人的封神宇宙,其實清清一直一直都在關注姜子牙,在關注封神宇宙,內心裡和大家是一樣的,真心希望姜子牙能大獲成功。
  • 《姜子牙》是如何把故事講爛的?蒼生的蒼白
    等到了紂王出來,人們以為可以開始視覺盛宴了,緊張感、刺激感都調動了,結果,回憶、插敘、解謎、內心交戰等各種為解開故事謎團的東西紛沓而至。故事節奏完全不見了。即便是在最後所謂的那個「大戰」中,人們也沒期待到很緊張的節奏,因為姜子牙正在心中交戰,這種內心戲,怎麼表現呢?
  • 姜子牙:能砍斷天梯很棒,也希望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大家好,我是動漫小星在昨天期待已久的姜子牙上線了,我是昨天晚上看的,如果單按票房來看,姜子牙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預售破億,單日票房破3億,目前已經突破5億,在國慶檔這兩天目前票房十億,姜子牙獨佔一半。這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成績。
  • 《姜子牙》:劇本不錯,但講故事的方式卻錯了
    姜子牙》上映之前,我還是很看好這部劇的,甚至連影評的大致框架都寫好了,就等著劇情填充,等著發布呢。結果看完就蒙住了,本以為是個中年大叔的逆襲之路,手中的雞湯都熬好了,結果給撒了。因為搶電影票的不易,我還是沉下心來,決定不黑也不吹,只想好好談一談我對《姜子牙》這部電影的看法。
  • 姜子牙是高級PPT?特效再好也是虛的不把故事講好甭想超過哪吒
    目前來看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動畫電影姜子牙。說起來,自從哪吒之後,國內動畫電影異軍突起,成了票房扛把子。姜子牙雖然口碑不理想,但是票房不錯,上映四天已經八億多了,看來要創造新紀錄了。故事:頂多五十分,和哪吒差太遠姜子牙的本意是用封神的殼拍了一部公路片
  • 姜子牙是高級PPT?特效再好也是虛的,不講好故事甭想超過哪吒
    目前來看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動畫電影姜子牙。說起來,自從哪吒之後,國內動畫電影異軍突起,成了票房扛把子。姜子牙雖然口碑不理想,但是票房不錯,上映四天已經八億多了,看來要創造新紀錄了。,和哪吒差太遠姜子牙的本意是用封神的殼拍了一部公路片,整體可以看作姜子牙的中年危機,一次對信仰的懷疑。
  • 失守國慶票房榜首,《姜子牙》故事是「講崩了」還是「太深刻」?
    《姜子牙》要講的和蒼生沒啥關係,不過是一場拒絕謊言、尋求真相和自由的對抗而已。《姜子牙》裡從電車難題到反權威,來來回回還是在一個圈子裡打轉,同時忽略了人物塑造的血肉和趣味性,故事最後,也不過是「降神」用師祖解決了問題。世界觀塑造也很簡略,口口聲聲說蒼生,整場電影裡也沒怎麼描繪真正的「蒼生」,而轉世、宿命鎖、三界、北海等等名詞把故事弄得更加複雜,沒能好好起到為敘事服務的作用。
  • 姜子牙:畫面是真的美,故事是真的沒吸引力,3D是真的沒必要
    終於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姜子牙》,但沒有想像中的驚豔,反而有小小的失望。看完的感覺就是,畫面是真的美,故事是真的沒吸引力,3D是真沒的沒必要。為什麼這麼說呢?但是拋開畫面來看,《姜子牙》的故事是真的沒吸引力。這主要提現在它的節奏、邏輯和故事內核上。
  • 《姜子牙》團隊專訪|秉人文精神,講中國故事
    校長曾在一次採風中關注到「姜子牙」這位存在於中國歷史和神話中的人物,認為「姜子牙」這個形象很有挖掘空間,人們對他的故事也不甚了解,我們隨即開始了「姜子牙」人物相關的創作探索。《姜子牙》的故事結尾是一個「絕地天通」的故事,這在中國思想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轉折,商周大戰以後,「人」不再被「天」所縛,轉而思考自身的價值。電影中姜子牙從神壇跌落凡間,帶著內心的自我懷疑和困惑,一路尋求真相,看似困惑於 「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的迷局,實則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眼前的無辜生命,最終領悟「一人即蒼生」的信念而悟道重生。
  • 《姜子牙》彩蛋深海講的是什麼? 電影《姜子牙》大結局是什麼?
    《姜子牙》彩蛋深海講的是什麼?在正片結尾給出的第一個彩蛋是:姜子牙在對抗師尊,斬斷天梯後,受到懲罰被關押到「渡劫城」,這時他遇到了他師祖的三個徒弟,分別是二郎神楊戩、雷震子和黃天化。
  • 復盤爭議巨大的《姜子牙》:根本沒講「電車難題」,劇情三處硬傷
    大家好,我是一zhi草莓醬。如果說,在國慶檔開始之前,最令觀眾們期待的電影是什麼,那毫無疑問是《姜子牙》。因為小九要是不來,姜子牙就會一直坐那兒釣魚。只有來了故事才有開始的價值。至於《姜子牙》,除了立意很大膽,加上劇情的基調很特別之外,實在是沒什麼了。有那麼好的特效,為什麼不打開腦洞呢?
  • 《姜子牙》其實講的是美國、賓拉登和斯諾登的故事
    >精美的畫風卻配了一個有點擰巴的故事,我看到光是B站上就有無數Up主做視頻吐槽姜子牙的劇情,甚至有些人直接說這個劇情讓人看不懂。姜子牙其實講述的是一個美國、賓拉登以及斯諾登的故事。下面我將以兩個時間跨度3000年的故事同時講述的形式給你解讀一下我理解中的姜子牙劇情。
  • 《姜子牙》電影講的什麼內容? 電影姜子牙詳細劇情與細節解析
    《姜子牙》電影講的什麼內容?雖然《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關於《姜子牙》的預告只有短短的兩句話,但是卻深深的勾起了觀眾們的好奇心和期待,國漫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好作品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大家都很期待中國動畫能夠早日走向全世界,《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電影的上映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所以對接下來即將上映的《姜子牙一戰封神》也同樣很感興趣。
  • 《姜子牙》電影師尊和九尾最後講的是什麼意思? 姜子牙師尊的陰謀...
    《姜子牙》電影師尊和九尾最後講的是什麼意思?姜子牙和九尾,都是天尊計劃裡的一環。九尾攪亂商朝,姜子牙下凡救世。計劃成功後,天尊承諾會讓狐族登仙,可是最後卻只得到滅族的下場。說這句話的時候,九尾還相信師尊那個美好的承諾。她以為自己和姜子牙,是殊途同歸的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