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訪談|何琳:海南將繼續完善社保機制 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

2021-01-09 南海網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1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周靜泊 實習生肖映雪)「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發展之源。」11月24日,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何琳做客海南省省管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培訓班學習訪談時表示,省人社廳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採取措施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並創造條件為美好新海南的建設招才引智。

  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何琳做客海南省省管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培訓班學習訪談。南海網記者周靜泊 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上,海南省人社廳已經行動起來,進一步完善就業及創業政策。

  據何琳介紹,2017年以來,海南先後出臺了《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等政策性文件,突出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扶持新業態發展、實施就業扶貧等重點工作。截至2017年9月,海南省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萬人;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4%,低於目標要求的4%,各項就業指標完成情況良好。另外,在就業扶貧方面,省人社廳也通過組織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活動、對貧困家大學生應屆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鼓勵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就讀技工院校「築夢」班、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方式,為貧困勞動力就業「牽線搭橋」、「鋪磚引路」,基本實現了「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標。截至2017年9月,全省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9萬人。

  在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方面,何琳表示,省人社廳將在原有的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比如修訂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把就業補助資金用好用活,不斷改善就業創業環境,積極開展前瞻性創新創業政策研究等。其次,要將工作重點放在群體就業上,通過實施一系列扶持計劃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實施就業扶持和援助幫助下崗困難群體儘早實現再就業;通過幫扶政策、專場招聘會、技能培訓等措施幫助貧困勞動力、農村勞動力儘快就業;讓各市縣設立創業孵化基地,鼓勵重點群體實現創業,用創業帶動就業。另外,還將研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實施意見,加大對技能人才的培育力度,鼓勵更多人,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參加技能培訓,實現「一技在手,就業無愁」的目標。

  「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培養出更多技能人才,擴大高技能人才群體,為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何琳說。

  另外,何琳還表示,下一步省人社廳還將繼續實施全面參保計劃,逐步完善「多檔次、可選擇」和「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社保運行機制,促進和引導各類單位和符合條件的人員長期持續參保;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並在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與收入分配進行改革;建立機制吸引高端緊缺人才到海南創業、就業,挖掘本土人才,用好候鳥人才,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使人才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責任編輯:肖秀燕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何琳:促就業 強保障 撐起百姓「幸福傘」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培育創業就業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充分就業,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和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穩定就業」。  「2017年至2021年,每年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 勇當先鋒 做好表率| 何琳:實現「四新」目標 扛起人社擔當
    「勇當先鋒、做好表率」·黨委(黨組)書記訪談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何琳:  實現「四新」目標扛起人社擔當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通訊員 鍾劍勇 實習生 魯力  自「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實踐中勇當先鋒
  • 多管齊下構建靈活就業社保體系
    社保問題亟須重視完善制度勢在必行對於選擇靈活就業的人來說,社保是其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據了解,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是為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國家針對不同類別的靈活就業人員推出不同的社保優惠政策。
  • 海南醫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 以創業促就業
    據悉,該工作室是學生主創的一個創業項目,該項目由在校生和2020屆畢業生組成,目前已經帶動了5人就業,10人創業。據悉,海南醫學院2018年下撥校級扶持資金10萬元,2019年下撥6萬元,扶持資金使用金蝶財務管理軟體系統統一管理,由公司管理者、招就處、財務處管理人員進行共同專項監督管理。目前所有扶持項目營業額約為10萬元左右。《海南學創大健康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承接扶貧助農物資代銷、新業態就業能力提升培訓、公益急救培訓等活動,也是海南醫學院學生創業的平臺公司。
  • 教育部: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通知
    抓好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實落地工作,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圍。
  • 榮昌區2020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億元,帶動4100人就業
    「你創業,我扶持,一系列優厚政策等你來!」重慶市榮昌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該區共為1037名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億元,帶動4100人就業,真正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政策發力 脫貧戶如願成「廠長」誰能想到,意氣風發的陳維閒竟是村裡的脫貧戶。
  • 通過創業促進就業 重慶出臺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若干措施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資料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7日11時30分訊(記者 伊永軍)為鼓勵重慶高校畢業生通過創業擴大就業,結合重慶實際,市科技局會同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聯合制定印發了《關於促進我市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若干措施》。
  • 滄州市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來啦~
    滄州市結合實際不斷豐富完善,形成了系統性、針對性強的政策支持體系。為了讓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就業創業政策應享盡知,我們特別推出系列圖解,從而為廣大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便利。 3.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申報靈活就業、辦理就業登記並繳納社保的,按不超過實際繳費額的⅔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2年。
  • 福建保就業「放大招」:企業招用臺灣地區高級技工可獲萬元補貼...
    實施一二三產業「百千」增產增效行動,發揮優勢特色產業和優勢企業帶動就業作用。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升就業吸納能力。實施新老基礎設施建設行動,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增加就業崗位。發揮創業投資促進「雙創」和增加就業的獨特作用,對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創業投資企業予以引導基金扶持、政府項目對接等政策支持。(二)挖掘內需促進就業。
  •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
    鼓勵銀行完善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增加製造業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對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等政策性引導較強的地方進行獎補。發揮各級政府中小企業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作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增加就業。發揮各級金融監管機構作用,鼓勵銀行為重點企業制定專門信貸計劃,對遇到暫時困難但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
  • 廣東「促進就業九條」即將到期?不怕 新一輪的政策或將出臺!
    有效為企業發展、社會就業帶來新動力。如今2021年將至,2.0版「促進就業九條」多項政策期限將到,廣東如何繼續促進就業?   12月29日記者從廣東省人社廳官網獲悉,該廳牽頭起草《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徵求意見稿)》,廣東「促進就業九條」擬再延續。記者梳理發現,《徵求意見》除了不少政策將延期外,還新增不少政策。
  • 「十三五」巡禮全力推進實施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構築起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政策體系。強化就業資金保障,市縣兩級將促進就業資金和公共就業機構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支出就業創業政策資金4.9億元。累計為8584名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9億元。完善和落實穩崗補貼政策,「十三五」累計發放8億元,惠及企業3.4萬戶,有力支持了企業穩崗。
  • 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
    擔當作為幹事創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實實在在、心無旁騖』這八個字,對企業來說,是鼓勵更是鞭策。」  新疆玉泰駝絨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玉梅說。她帶領企業深耕駝絨織造領域30年,打造了完整的駝絨加工產業鏈,擁有19項發明專利,產品遠銷13個國家和地區,靠的就是實實在在,穩紮穩打。「做企業就要像總書記說的那樣,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去幹。
  • 海南:確保自貿港建設紅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落實就業優先政策 圍繞自由貿易港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重點推進建築、家政、養老護理、旅遊、物流等領域農民工專項技能提升。 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加強「智慧就業」信息化建設,落實減稅降負政策和清理規範涉企收費有關政策,落實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穩定就業主渠道。
  • 大同人社:​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
    大同人社:​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作為重要的民生部門,大同市人社局堅守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市人社改革發展決策部署的第一方陣,明確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多途徑多層次幫助廣大群眾了解社保繳費、勞動技能培訓、各類群體就業幫扶政策等內容,努力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助推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 蘇州南京居住證、社保年限互認
    (九)強化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創業扶持力度,對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願望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創業項目開發、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後續扶持等服務。實施城鄉一體的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制度,開展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常住地認定服務,擴大就業援助政策享受範圍,簡化辦事手續,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十)切實維護農業轉移人口勞動保障權益。推進來蘇務工人員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平等參加職工社會保險並享受相關待遇。加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力度,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 就業路更寬,日子有奔頭
    「十三五」期間,濟寧人社部門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以幫扶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為抓手,不斷促進和擴大就業,積極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2016年以來,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6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以內,就業始終保持總體穩定態勢。
  • 視頻|新增就業22.23萬人,棗莊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副主任湯國華,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科科長高會幹出席,並一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附:記者問答實錄記者:請問「十四五」時期,我市就業工作總體規劃是什麼?王振:「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繼續堅定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推動就業穩定增長,有效應對失業風險,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 蘇州市戶籍新政:租房即可落戶 蘇州、南京等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
    實施農村籍大學生來去自由的落戶政策,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將戶口遷回原籍,畢業後可以遷入就(創)業地。(六)創新戶口遷移政策。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允許符合條件的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者就業創業地落戶,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
  • 蘇州: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落戶政策,居住證社保年限與南京互認
    (九)強化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創業扶持力度,對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願望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創業項目開發、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後續扶持等服務。實施城鄉一體的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制度,開展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常住地認定服務,擴大就業援助政策享受範圍,簡化辦事手續,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十)切實維護農業轉移人口勞動保障權益。推進來蘇務工人員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平等參加職工社會保險並享受相關待遇。加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力度,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