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民生新聞調查類報導

2020-11-19 中國工商報


  中國市場監管報社堅持「立足系統,面向社會」的辦報方針,以建設市場監管主輿論陣地為基本目標,開闢《記者調查》專版,立足市場監管重點職責,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的新聞熱點、輿論焦點,對群眾關心、社會關切的市場現象進行持續追蹤、深度調查、專業分析,指出問題癥結,提出建設性意見,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打通「堵點」、暢通「痛點」、補上「斷點」。筆者結合本報近期刊發的兩篇調查類報導,談一下調查類新聞報導的選題策劃與操作方法。
  民生新聞的素材極為廣泛,幾乎遍布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從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中,選擇什麼樣的題材進行報導,需要記者判斷。越是與受眾利益或公眾利益緊密相關的問題,越能引起受眾注意,也越具有新聞價值。
  如本報今年2月29日刊發的《額溫槍「發熱」要醫治——紅外測溫儀市場調查》一文,策劃選題時筆者考慮到隨著全國各地「復工潮」的來臨,無接觸式額溫槍需求量激增,在市場上一「槍」難求的情況下,不少投機者趁機哄抬價格,與全民抗疫之路背道而馳,民眾廣為關注。
  4月2日刊發的《家電售後仿冒升級微信公眾號真假難辨——假冒老闆燃氣灶微信公眾號調查》一文中,家電售後服務投訴量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個別企業及個人註冊假冒知名品牌家電售後微信公眾號,損害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亦擾亂了整個行業。這兩篇報導的內容都是社會熱議話題,社會關注度高。
  寫調查類報導,調查是基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從事調查性新聞報導的記者必須具備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在調查過程中保持開放的頭腦,儘可能地全面調查而不是一葉障目。
  在調查初期,記者的主要目的是核實線索的真實性,當記者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並決定對該事件進行報導後,下一步就開始正式調查了。
  筆者認為調查應做好以下幾點:針對事件列出需要了解、落實的問題以及回答這些問題的信息源後,通過多種渠道採訪取證,收集與該事件相關的各種事實和數據,跟進並挖掘更多的相關線索,核實收集到的各種證據,保存好所有證據。
  採寫《家電售後仿冒升級 微信公眾號真假難辨——假冒老闆燃氣灶微信公眾號調查》一文時,筆者接到消費者投訴信息後,通過電話採訪當事人,詳細了解了事情經過,記錄整理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及所能提供的證據,深入剖析整個事件,確定採訪對象並擬定採訪提綱,通過電話、視頻等形式進行採訪,並分類保存各種採訪資料和證據。隨著調查的深入,筆者與多家知名家電品牌工作人員聯繫後發現,假冒品牌家電售後官方微信公眾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並非個例,微信公眾平臺方也在持續打擊,一經發現永久封存帳號。
  調查報導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記者應儘可能地發掘可行的解決方法。《家電售後仿冒升級 微信公眾號真假難辨——假冒老闆燃氣灶微信公眾號調查》一文中,筆者通過調查發現,仿冒微信公眾號侵害消費者及被仿冒企業合法權益的問題如果想得到解決,必須從源頭——微信公眾平臺嚴把審核關,才能杜絕這種現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筆者通過與騰訊工作人員溝通,促使騰訊方在日常篩查的基礎上,嚴格把控註冊關,堅決打擊此類違規行為,並將持續深入清理。
  總而言之,民生新聞關係到群眾的衣食住行,在進行報導的過程中要保障並維護群眾的利益,切實發揮民生新聞的輿論監督作用。這就需要記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調查工作,合理利用多種方法、多條途徑,來挖掘事實真相,並及時進行披露,從而實現對群眾利益和社會秩序的維護。

□奕 翔

相關焦點

  • 電視臺記者如何做好電視新聞調查報導
    原標題:電視臺記者如何做好電視新聞調查報導   在
  • 借新媒體渠道轉型,民生新聞節目開闢第二戰場
    傳媒內參導讀:新聞/時事類節目大多講求短平快,西瓜視頻、快手、抖音、B站、梨視頻等短視頻平臺成為不少民生新聞節目轉型的重要窗口,本文梳理出地面頻道新聞節目轉型五大策略。
  •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類解析
    (3)南京零距離  很多人知道孟非,孟非最早主持過的王牌新聞節目就是《南京零距離》。這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城市頻道打造的一檔日播類新聞直播欄目,內容完全自採。這個欄目開創了全國電視民生新聞之先河。欄目主創人員提出的「民生新聞」理念在業內同行及觀眾心中得到了廣泛認同。
  • 新京報2014年度新聞報導獎發布(案例+點評)
    獲獎人:於德清【採寫類】 獨家新聞報導金獎:沙漠之殤展江:網際網路時代,真正的獨家新聞,恐怕只能發生在人跡罕至之處。那就看題材和作者的表現力了。不用說,這組圖文作品社會意義巨大,令人震撼。獲獎人:陳杰解釋類報導金獎:北京公交地鐵調價類系列報導
  • 《焦點訪談》改版 將加強突發性新聞深度報導
    《新聞聯播》加大民生報導  從發布「尋人啟事」,幫桂林四兄弟千裡尋母,到推廣汽車上如何系好安全帶的便民小貼士,從在頭條位置連續推出小女孩照顧弟弟的「新聞連續劇」,到推出主題策劃《你幸福嗎》真實還原普通百姓心聲……最近以來,《新聞聯播》推出一系列接地氣、有人氣的報導,引起了各方關注。
  • 淺談如何做好辦公室人員思想政治工作
    淺談如何做好辦公室人員思想政治工作 2020-03-20 11:13:11   來源:安青網
  • 媒體融合時代,深度調查報導如何破局?
    本期我們邀請到津雲採訪中心主任白冬梅為我們講述媒體融合時代「津雲新聞」深度報導及調查報導的打法,分享「津雲新聞」在新聞同質化時代抓「第一落點」的經驗。在當下的新媒體時代,電視、廣播、報紙、網際網路、手機等媒介全面融合發展,深度調查報導也趨於多樣化。 在紙媒時代,內容的呈現更多是一個完整的、有始有終的調查報導,很多時候一篇就足夠了。
  • 開源調查、跨境協作、立即行動,他們如何報導貝魯特大爆炸?
    但這次的爆炸因其破壞規模,以及隨後的調查揭示了港口多年來的腐敗問題,而再次成為全球頭條新聞。關於此次事件,雖然包括國際新聞媒體在內有許多值得一讀的調查報導,但 GIJN 最終決定選擇三家媒體進行採訪——因為這些媒體的報導在讓我們了解爆炸的原因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檢查各類信息的真偽,以了解爆炸中心的「羅瑟斯號」(Rhosus)及其裝載的危險品為何能夠在港口停留了如此長的一段時間。
  • 淺談抗疫報導中主流媒體的核心融合力
    原標題:淺談抗疫報導中主流媒體的核心融合力 4月8日,武漢「解封」,離漢返漢通道全面開啟。在兩個多月的抗疫奮戰中,主流媒體也在這場戰「疫」中得到淬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者在哪裡,受眾在哪裡,宣傳報導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裡,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裡。」
  • 淺談原創文化類節目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原標題:淺談原創文化類節目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當前,圍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電視臺甚至一些新媒體平臺相繼製作推出了系列原創文化類節目,受到觀眾和廣大網友的好評甚至追捧,然而,也有一部分原創文化類節目沒有受到關注,這類節目或者內容平平,或者定位不準,或者收視不足,最後只能草草下檔
  • 報導完有效果!來看看半月談這些新聞的後續
    適老化改造路在何處……2020年,半月談報導的一些熱點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年底回望,這些問題解決得怎麼樣?半月談記者就此進行了追蹤。紙面服刑15年【新聞追蹤】報導經融媒體形式推出後,迅速成為熱點話題。全網稿件話題瀏覽量突破2億次。200多個微信公眾號轉載、500多家網站轉發、50多家媒體跟進報導、 30多家媒體專門撰寫評論。
  • 「時事新聞報導沒有版權」的謬論是如何流播的
    「時事新聞報導沒有版權」,最初源自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相關規定的解讀——《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時事新聞」不適用於《著作權法》。 或許囿於早年中國社會對於著作權的認知水平,《著作權法》在當年制定時,並沒有對何謂「時事新聞」作出明確法律界定,這也就給了後來時事新聞報導領域的大規模侵權行為以口實和機會。
  • 2020 年全球調查類播客精選
    根據路透研究院《2020年數字新聞報告》(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20.),在西班牙和愛爾蘭,每月有40%的人聽播客。對於調查記者來說,播客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它的形式非常適合調查報導。
  • 2020中國媒體春運報導指南
    2020中國媒體春運報導指南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       春運因具有多重新聞價值,並切實關係民生問題,是一直以來媒體報導的重頭戲。每到春節臨近,關於春運的報導就鋪天蓋地而來,火車票購買困難的問題讓人揪心。一年一度的春運關乎民生,各大媒體在春節前後一段時間內,著力策劃創新的選題。
  • 2020年常州天寧區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4日上午11:00  發布地點:天寧區科技促進中心二樓會議室  發布主題:2020年天寧區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員:許小波  天寧區人民政府區長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天寧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再苦再難也要辦好民生實事理念,堅定信心決心,聚力攻堅克難,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以「五聚焦五提升」紮實推進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兌現惠民承諾,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2020年天寧區民生實事共有10大類35項,總投資82.88億元。
  • 【電視實戰案例】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策略(三)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策略》,這篇內容我們將會分成3部分來給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是第三部分。3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實踐追求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在融媒體的影響之下 ,整個節目的製作內容和流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 ,節目的實踐追求也發生了變化。
  • 【講座實錄】卓偉:娛樂八卦新聞的調查方式和渠道傳播
    相機技術的發展使我們能夠用圖片、影像記錄事實的真相,然後用新聞的方式呈現,跟六七十年代八卦新聞的報導方式非常不同。其次,娛樂八卦新聞有揭秘性,明星八卦新聞調查的以一個重要內容內容就是調查的明星身世和成長經歷。我從小有顆八卦心,在從事狗仔隊前就喜歡看野史、秘聞類的書籍,同時作為記者一定嘴要勤,我在採訪黃曉明上學時的鄰居時,多問了一句:小區裡住沒住過其他明星?
  • 企業如何做好黨建類新媒體運營?
    但是很多這類企業缺乏新媒體運營方面的經驗,在運營這類新媒體時,容易出現力不從心、粗製濫造、沒有規劃的情況。那麼企業如何做好自身黨建類新媒體運營?本人結合以往的政務類新媒體的工作經驗,拋磚引玉,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 如何做好心理疏導服務?北大六院專家:4類人群,各有側重
    5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服務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負責同志及專家回答媒體提問。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評估中心主任石川介紹了針對不同人群進行心理疏導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