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香港唱片公司在內地串流音樂的版權劃分

2021-02-15 樂託邦

是咁樣的:

由於長期以來都收到類似留言,如「邊度有得聽啊?」「哪裡可以下載到?」;

故將內地各數位音樂平臺所擁有的版權歸類,方便諸位查找,

關於該類問題將不再一一答覆,請悉知。

(新歌推送中可能含有僅電臺首播歌曲,數位平臺未正式上架,日後會特別註明。)

(排名不分先後順序, 可能有遺漏)

內地全網版權

環球 (正東 / 新藝寶 / 寶麗金 / EMI / Brave Nusic) 由TME轉售

索尼 (BMG) 由TME轉售

華納 (金牌) 由TME轉售

維高文化 (華納代理) 由TME轉售

蜂鳥音樂

音樂份子 (內地版權由 StreetVoice 代理)

3721 Productions

紅線音樂 (內地版權由 後青年文化 代理)

手工藝創作

映藝音樂

   TME音樂集團獨家版權

英皇娛樂 首發

星夢娛樂 (星煥 / 正視音樂) 首發 最全

Amusic

大國文化

BMA

寰亞唱片 (東亞 / 華星)

Strawberry Fields

太陽娛樂文化 部分版權


 蝦米音樂獨家版權

LYFE Music

寰亞唱片 (東亞 / 華星) 首發

Strawberry Fields

英皇娛樂 由TME轉售

太陽娛樂文化 部分版權

 網易雲音樂獨家版權

太陽娛樂文化 最全

Amusic 由TME轉售

星夢娛樂 (星煥 / 正視音樂) 由TME轉售

內地音樂平臺沒有正式購入版權

或授權不明確的廠牌

星娛樂 (Neway Star)

hmv Music (GME / Starz Track)

Sunny Idea

Silly Thing

Clot Media Division

人山人海

邁亞音樂

棋人娛樂

環星音樂 (MusicNext)

澳滌娛樂

創富文化

耀榮文化

神馬音樂

音樂手作

框格音樂

Icon Group Limited

LMC music

Goo Music (#404)

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嚴格嚟講,搵到亦可能系盜版。你搵到咪算你好彩,搵唔到都好閒。

建議優先使用蝦米搜,其次是酷狗、QQ)

如果你方便番羽土嗇

想第一時間收聽到最新上架廣東歌

推薦使用以下三款音樂串流平臺

有很多獨家內容,演唱會直播

 KKBOX 7天免費試用

 MOOV 14天免費試玩

 JOOX 可免費試聽

文字:Him (謙)

圖源:各APP LOGO

支持正版

歌曲版權歸唱片公司所有

本公眾號僅提供試聽

不提供任何下載服務

請從正規渠道收聽

留意新歌資訊

微博@叱吒港樂 / 百度貼吧:叱吒港樂

微信公眾號:叱吒港樂 (微信號:hkmusic903)

讚賞

通過掃上方的 二維碼 給予讚賞

點一下文章下方的 廣告

也是支持 叱吒港樂 的 好方法

um...或留低建議...

相關焦點

  • 技術 | 現代聽歌必備,串流音樂與線上音樂平臺
    同時在國內,以往默默地提供低規格、有損的QQ音樂、網易雲這些串流音樂平臺,受到了人們的需求以及市場的刺激,它們開始發現消費者已經會為高清無損音樂而消費,因此它們開始加大會員制的福利,同時還引入唱片公司的授權(在本文撰寫的同時,網易雲已經獲得日本最大娛樂集團Avex的正版許可)。而且AppleMusic的啟動,也讓更多以往並不關注這一方面的消費者轉移視線關注起來。
  • 全球知名唱片公司,每小時通過音樂串流平臺進帳100萬美元收益
    根據 Music Business Worldwide 的報導,幾家主要的唱片公司每小時從音樂串流平臺獲得的收益就超過100萬美元,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於2019年第四季通過音樂串流平臺就進帳了10.2億美元,索尼音樂SONY Music則為6.69億美元,而華納音樂Warner Music則為5.89億美元。
  • 專題丨TIDAL或將倒下,誰會領軍2018年的串流音樂
    Sony Music、EMI、Warner Music Group和Universal四大唱片公司及眾多獨立廠牌所授權、由數字版權管理(DRM)保護的音樂,用戶人數在2017年6約已經達到1.4億以上,
  • 串流音樂平臺公司的成長與商業模式畫布
    億(其中1.13億付費用戶)串流音樂平臺推出時間:2008年10月7日紐約上市時間:2018年4月3日 市值:265億美元Spotify是一家在線音樂串流服務平臺,2006年4月由Daniel Ek和Martin Lorentzon在瑞典創立。
  • MOOV推出香港首創24 bit FLAC無損串流音樂服務
    香港2020年4月1日 /美通社/ -- 由電訊盈科媒體營運的、香港最大付費數碼音樂服務MOOV^一直致力提供最佳的音樂體驗;全新推出香港首創MOOV 24 bit FLAC無損串流服務*,透過MOOV音樂App將串流音樂推向更臻致的世界級水準,帶領香港數碼音樂服務新時代
  • 拋棄CD唱片丨「TIDAL串流音樂」是HiFi發燒友未來的選擇嗎?
    而隨著版權意識的不斷加強,很難再通過論壇等網絡,找到那些無損音樂資源。而各大流媒體平臺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音樂資源高清度不夠,無法滿足發燒友對音源的需求。流媒體音樂越來越被發燒友需求從一開始的QQ音樂推出可以聆聽高品質音樂的綠鑽會員開始,國內市場的各家串流音樂服務商也開始注意到,人們更願意為高清、無損的音樂資源付費。
  • 串流是音樂的未來
    但微幅上升的銷量,並不足以支撐整個市場,市場營收仍賴數碼串流。在串流平臺的擴張和擠壓下,黑膠銷量仍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轉趨下滑。看到此一CD與黑膠銷售的反轉數據,無須見獵心喜。 況且,RIAA的實體唱片統計仍可能與市場真相有誤差。究竟唱片銷量的統計是來自唱片公司還是來自零售商?
  • 串流音樂:無法提升整體產值,怎能稱為「創新服務」?
    ,當真能證明串流音樂是新的賺錢模式,還是將造成另一波全新的問題?有些評論認為這是日本唱片公司食古不化的結果,日本唱片公司不願把版權發布,加上原本日本就是一個龐大的音樂市場,日本人普遍沒有盜版的習慣,因此才會造成一個世界音樂市場的「正版異類」;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的手機市場極為進步,其實他們遠在人們串流音樂的時候,就已經有下載音樂的付費服務(順帶一提,日本大概也是全球最早使用 NFC 付費的成熟市場)。
  • 網易串流媒體音樂業務值得關注
    讓我們回顧一下網易迄今為止透露的有關其串流媒體音樂平臺的內容。 我們對雲音樂了解多少?網易於2013年推出了雲音樂。它的免費串流受廣告支持,而付費訂戶可以使用無廣告串流和其他內容。它還從音樂家的即時視頻串流中產生收入。
  • 唱片公司要小心了!音樂平臺們正謀劃破解版權制約
    管理團隊憑藉自身多年從業經歷,已與上遊各大唱片公司建立起長期的友好關係:海洋音樂創始人謝國民,法律背景出身,國內音樂盜版盛行時期就看到了版權的重要性。在唱片在唱片公司授權費較低且有資金需求時,他以低價籤下了海蝶音樂、天浩盛世等國內頭部唱片公司的長期獨家版權;騰訊音樂負責版權管理工作的副總裁吳偉林,在諾基亞時期就與華納、索尼等唱片巨頭熟識,在騰訊音樂籤下三大唱片獨家代理版權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不過,儘管騰訊音樂有了不錯的開局,但獨家版權的歸屬並不是一勞永逸的。
  • 串流是音樂的未來 解讀RIAA2020年中報告
    但微幅上升的銷量,並不足以支撐整個市場,市場營收仍賴數碼串流。在串流平臺的擴張和擠壓下,黑膠銷量仍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轉趨下滑。看到此一CD與黑膠銷售的反轉數據,無須見獵心喜。 況且,RIAA的實體唱片統計仍可能與市場真相有誤差。究竟唱片銷量的統計是來自唱片公司還是來自零售商?
  • 快手在京召開音樂版權發展研討會,與多家主流唱片公司共話良好音樂...
    12月1日,快手在京召開音樂版權發展研討會,並邀請到華納音樂、太合音樂等主流音樂唱片公司參會,多方圍繞音樂版權和音樂產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太合音樂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非常期待與快手在宣發和版權層面達成更加深入的合作,無論是音樂宣發還是藝人孵化,短視頻平臺和內容方都有很多可以通力合作的地方。」今年10月,快手宣布與國際三大唱片公司之一的華納音樂達成深度合作,合作雙方以短視頻背景音樂正版授權為基礎,在音樂產品、歌曲宣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合作。
  • 騰訊音樂版權爭奪白熱化 與三大唱片公司交叉持股
    一位用戶王森(化名)告訴記者,相比QQ音樂,網易雲音樂有些歌要充值成為會員,但大部分不需要。不只是周杰倫,實際上很多明星如蔡徐坤、張藝興、李宇春、R1SE等人都在QQ音樂發行數字專輯,而且成績斐然。至於近期騰訊音樂被曝入股華納音樂一事,在摩根大通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趙棟看來,騰訊音樂意在擴大音樂版權優勢。
  • 宅經濟下串流影音較音樂平臺更具吸引力
    據市調機構eMarketer官網指出,近年來消費者漸漸改變收聽音樂的習慣,從串流音樂到Podcast,顯示用戶對在線音樂平臺的興趣與日俱增。受這波疫情影響,人們可能認為如Spotify、Pandora與Apple Music從中受益,事實上純串流音樂可能被影音平臺所取代。
  • 專為音樂串流而生?到底什麼是MQA?
    Tidal雖然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在目前少數支援無損音樂串流的平臺中,Tidal是最具潛力、規模最大者,也是最值得音響迷關注的一股勢力。而在2017年開始與Tidal合作的MQA音樂格式,讓高解析質網絡串流得以實現、更是發燒友關注的焦點。
  • 酷酷音樂將獨家代理愛貝克思(Avex)華語音樂版權
    在世界版權日的前夕,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音樂服務商酷酷音樂集團與日本最大唱片公司愛貝克思(Avex)宣布,雙方已正式籤署了關於中國地區的獨家華語音樂版權代理合作協議
  • 音樂不是籤了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就萬事大吉 \觀點
    7月31日,16家網絡音樂服務商下線了220萬首未授權音樂作品,這不僅是音樂平臺的一次自我檢驗,也是在音樂內容布局上交出的一份成績單。幾年前一家唱片公司的所有的版權價格只有 5 萬,但現在這個價已經格飆升到幾百萬元,對於唱片公司而言,在被網際網路打擊了這麼多年之後,第一次從網際網路中得到實際利益。
  • 行業觀察丨唱片公司為何難推音樂新人?
    沈黎暉曾對記者說,「傳統唱片公司是該改改自己的思維了」,「唱片公司的體制老化、人才流失直接導致推不出新人」。也正因此,獨立經紀人小蔡堅持自己帶新人汪睿,而不肯交給唱片公司。除了內因,外因也給唱片公司推新人一定的阻力。相信音樂的「大家長」、從業廿載的艾姐(謝芝芬)在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激動地說:「為什麼臺灣更容易出新人,內地卻不行?媒體可不可以給機會?
  • 中國音樂版權,到底行不行?!
    20世紀80年代時,由於磁帶的興起,這種比密紋唱片更容易攜帶和使用的音樂儲存介質,將歐美、香港和臺灣的流行音樂以「非官方」的形式流入中國大陸,當時的年輕人在地下以翻錄傳播此類被官方認定為屬於「靡靡之音」或「不健康」的音樂。小圈子裡流傳最廣的音樂磁帶,可能是被翻錄了好幾次的版本,而最初的原版正版已經不知所蹤。
  • 日本音樂版權的「冷知識」(一)
    這期編者想跟大家聊一下關於日本音樂版權的一些很少受人關注的知識:由於我是音樂的重度用戶,幾天就能聽掉一張甚至一套大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