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泡豇豆這樣泡,又酸又脆又爽口

2021-02-27 凡人馬馬

歡迎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凡人馬馬​」進行關注。我是清楓皓月,擅長記錄平凡人的生活點滴以及美食製作與分享。期待下一篇文章裡就有你的身影出現哦……

大家都知道四川泡菜是鼎鼎有名的,而在我們四川,家家戶戶至少會有一到兩個泡菜罈子。在過去衡量一個女人是不是聰明能幹的標準之一就是「看這個女人泡的泡菜口感好不好」。

我們四川一般都用土陶或陶瓷罈子來泡泡菜,這樣的罈子是用陶泥或陶瓷燒制的,泡出來的泡菜更香。不過也有用玻璃罈子泡泡菜的,只是聽說,玻璃罈子泡的話,泡菜水容易起一層白花,導致泡菜變味。

我是兩種罈子都用過,一個陶瓷的放在安徽老家,一個玻璃的放在縣城裡。我的這兩種罈子泡出來的泡豇豆均是同一個口感:酸脆。泡豇豆也是同一種顏色:亮麗的熟黃色。我每次打開泡菜罈蓋兒,在樓下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泡菜香味。哈哈,色香味俱全呀!

我這泡泡菜的技術,絕對純熟,只不過這些年教了不下十個徒弟,至今也沒一個泡出來的泡菜能跟我媲美。

聽老一輩兒的說:「泡菜也不是人人都能泡出好吃的泡菜的。​​​​有的人手氣好泡出來的菜就是香脆,而有的人手氣不好泡出來的菜就是又軟又臭」。

關於這個說法,我做過很多次試驗。即使我親自買好罈子,一步步全部親自操作好了,才送過去(我為其做到這一步的,至少也有三四個了吧),最多三個月,放在她們家裡的泡菜罈子泡出來的泡菜還是變味兒了。

私下裡我已經多次分享過我的泡泡菜之方法了,​在這裡我再公開分享一下我泡泡菜的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泡菜罈子的選擇:無論是陶瓷的還是玻璃的都必須要有壇沿的,要有蓋子的,家裡人少的話買大概能裝10—12升水的就可以了。

​需要提前準備的材料:剝好的蒜瓣,大概4個大蒜左右;生薑5大塊左右;小米椒從根部剪去辣椒梗;青花椒20粒左右;食用鹽250克左右。

​溫馨提示:蒜,生薑和花椒最好是嫩的泡出來的菜更香,如果不是也沒關係。切記:我泡泡菜不用放冰糖。

方法及步驟:

    1.罈子買回來之後先用自來水清洗乾淨,然後裝滿水放置12小時。

這一步主要是看罈子漏不漏水,其次是罈子都是燒制出來的,裝滿水放一夜是為了給罈子退火。

    2.12小時後把水倒掉,再把罈子清洗一遍,然後將罈子倒過來,口朝下。

這一步主要是將罈子裡的水份自然控幹。

    3.燒開水5升,同時在水裡放250克食用鹽一起燒開晾涼備用(切記不可沾油)。

    4.待水完全涼透了,倒進罈子裡,再把洗好晾乾的蒜瓣、生薑塊(不用切)、小米椒和花椒一起放進罈子裡。

    5.就這樣放在陰涼乾燥處5—7天,養水。

​第五天之後就可以買自己想要泡的食材回來泡了,​前三次最好只泡豇豆,等一段時間,水養成熟了再泡其他食材。

豇豆的選擇一定要買捏起來硬硬的,顏色偏綠的,新鮮的,如果是早晨摘的還帶著露水的豇豆最好,超級新鮮(不要買老豇豆和軟豇豆,也就是捏起來有些空的那種)。

    6.將洗乾淨晾乾水份的豇豆依次塞進罈子裡(記得不要切斷,就整條放進去。切開的話,水份會全部灌進豇豆裡去的,豇豆就會變軟。)

    7.塞好後,再加入少許白酒和3湯勺食用鹽。(以後每次泡菜的時候都加入3湯勺的食用鹽)

    8.前面步驟完成後,再用保鮮膜蒙住罈子口,然後再蓋上罈子蓋,最後在壇沿上加滿涼水。

   9.冬天豇豆泡5天左右,夏天豇豆泡3天左右,顏色從綠色逐漸變為淡黃色,一看顏色就知道豇豆泡熟了的那種黃。打開蓋子就能聞到一股香香的泡菜味兒。

注意事項:

    1.切記要用涼透了的自來水或者礦泉水;

    2.最後一步壇沿上一定要加涼水;

    3.所有步驟中全程不能沾油腥,手要洗乾淨;

    4.每次泡菜的時候記得加3湯勺食用鹽;

    5.如果罈子裡出現白花,記得往罈子裡加入2—3瓶蓋40幾度或者50幾度的白酒進去(既去花又除味);

    6.常溫下3-5天要擦洗壇沿,再把壇沿上的涼水換好;夏天1—2天要擦洗壇沿,不然會長出很多小蟲子來,破壞了泡菜的香味和口感。

    7.切記前幾次不要泡容易生花的(起白朦)食材,例如:捲心菜,白菜,黃瓜,苦瓜,白蘿蔔,胡蘿蔔等等。泡幾次豇豆後,水養好了再泡其他食材更穩妥;

    8.如果泡菜水的濃度變高了,顏色昏暗了,就把所有的食材都倒在菜簍裡濾出水份;

    9.泡菜水倒在盆子裡靜置,等水清了再倒進洗乾淨後控幹水份的罈子裡;把食材全部放進罈子裡,如果水不夠了,可以再加入涼開水,加入適量食用鹽。

​泡豇豆的食用方法:可以切成小顆粒跟肉末一起炒「肉末豇豆」;可以切成小段兒跟青椒一起清炒;可以切成小段兒加入辣油、芝麻油和花椒油,直接拌勻開吃。(泡豇豆本身就已經熟了,炒的時候只需要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泡好的豇豆看起來顏色黃亮亮的,很是誘人,炒出來的泡豇豆吃起來酸酸脆脆的,特別開胃(如果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從罈子裡抓幾顆小米椒切成顆粒一起炒)。尤其適合胃口不好的,無論是佐粥還是配麵條或者是煮酸辣粉加一些進去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泡菜不僅解膩還開胃,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正好吃吃泡豇豆。​​​​​​​​​如果你也喜歡就按我的方法試試看,不懂的還可以留言給我,有問必答哈。

​​備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用它與肉一炒,味道酸甜爽口,非常開胃,又酸又脆超級下飯
    例如,我們比較常見的就是蘿蔔、豇豆、姜、山海椒等。這些菜泡後,我們可以直接作為泡菜下飯吃,也可以和其他食物一起製作精美的食物。 其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泡山椒和豇豆的使用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下泡豇豆製作的爛肉豇豆。爛肉豇豆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家常飯菜,味道酸甜爽口,非常開胃。
  • 一個罈子裡,為什麼泡得下半個四川?
    對於「下飯菜」,泡好的豇豆、蘿蔔、黃瓜、大頭菜,按盆放在早餐店裡,免費隨便吃,配上抄手、麵條或稀飯,新的一天便可元氣滿滿。每當四川人從泡菜罈裡撈出一捆綠條子時,多半是要做一道爛肉豇豆了。解綁的豇豆被切作大小均勻的顆粒,連著流出的酸麻汁倒入鍋中。
  • 周口人最喜歡吃酸豇豆,原來它是這樣做的...
    酸豇豆的原料就是新鮮的豇豆, 一到夏天,豇豆長起來很驚人的。兩天前架子上還是細細的小豆莢,不久再去看看,已經小指粗細了。揀那些嫩的沒有蟲眼兒的豇豆,掐去頭尾,一把把地盤放在盆子裡,燒一鍋開水,放一勺鹽,鹽開水沸騰的時候,搲起來倒盆裡,淹沒住豇豆,青綠泛白的新鮮豇豆經過開水,變得碧綠。拿蓋子扣住盆,三天後揭開,一股酸香撲面而來,牙根兒忍不住冒酸水了,泡豇豆的水長了一層白醭兒,撈起來一看,棕黃色的豆角,柔韌有彈性,這種醃製方法快,但豆角生吃味道不好。
  • 【酸豇豆炒肉末】節日胃口大開的常菜
    ,一粒粒的酸豆角,勺一些拌飯或者就點稀飯,就可以完成美美的一餐,今天這道菜雖然沒有很繁瑣的步驟,但味道很好,特別好吃醒胃哦~~!1.小雲自製酸豇豆從泡菜罈子裡拿出來,衝洗乾淨(如果覺得鹹了,可以切成碎末以後用清水泡一泡,泡到自己喜歡的鹹淡)2.肉餡加入少量胡椒粉,料酒拌勻後醃製一會3.酸豇豆切成小段,大蒜切片4.鍋燒熱
  • 【家鄉菜】#37作品:飯掃光之泡豇豆泡椒炒肉末
    4、如果不參加聚會,報名表可以略過飯掃光之泡豇豆泡椒炒肉末作者:文學城ID 為愛走天涯小時候家裡的泡菜罈子 (我們那兒叫酸壇)常年醃泡著各色蔬菜,吃飯的時候,喝粥的時候,喝小酒的時候,隨手一撈,就是一盤下飯的好物。家裡最常醃泡的,大體是嫩薑,豇豆,蘿蔔,刀豆之類。所謂家的味道,就在這些普通的一茶一飯中了吧! 上次進城去買菜的時候,竟然買到了新鮮的豇豆,真是難得,買了一大把,一般用來炒了,勻出了一半,用了做了泡豇豆。
  • 四季豆炒肉絲,鮮嫩爽口下飯美味,酸豇豆炒肉末,夏天必備佳餚
    這樣美味的四季豆炒肉絲,就製作好了,這樣炒制出來的四季豆非常的入味。想要肉絲鮮嫩爽滑,記得醃製一下,將四季豆和肉絲分開炒制。主要是四季豆需要炒熟,時間就比較長,最後再倒入肉絲就好了,吃著開胃下飯,家常又美味。沒有胃口?那就來製作一盤酸豇豆炒肉末吧,這道菜酸辣可口,肉末鮮香,味道非常好,絕對是拌飯下面的美味菜餚。
  • 你還在曬豇豆嗎?我這樣做的豇豆比超市裡的紅油豇豆都好吃還方便
    像我這樣做的豇豆比超市裡的紅油豇豆都好吃,又脆又麻又辣,好吃下飯,一年都不會壞,還沒有任何的添加劑。豇豆也叫線豆,七八月份正是豇豆豐收的季節。嫩綠清脆,口感特別的好。很多的小夥伴們都喜歡吃豇豆。有的把豇豆做成涼菜;有的把它做成燉菜;還有的把它做成幹豆角保存,吃的時候拿出來泡上,然後做菜也特別好吃。四川人做的泡豇豆也是一種保存線豆的好辦法。但是不管怎麼做?
  • 醃製酸豆角又臭又腥還發黴?多加點「它」,豆角又脆又爽口超下飯
    酸豆角不管是跟著肉末炒,還是就直接生著吃,都特別的好吃。小的時候,爸爸自就會醃一點豆角,想吃的時候,就開蓋拿出來吃,不過很多人在做酸豆角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做的酸豆角又臭又腥還發黴,我自己就曾經失敗後,不過後來我學到了一個方法,做出的酸豆角又脆又爽而且還超級下飯,今天就把方法分享給大家。醃製的酸豆角又臭又腥還發黴?多加點「它」,豆角又脆又爽口超下飯。
  • 是時候告訴你我的獨家「泡蘿蔔大法」了,酸香脆爽,馬上能享用!
    可這道泡蘿蔔,我卻好喜歡啊,超級開胃爽口解膩,尤其是配一碗熱乎乎的粥,吃一口泡蘿蔔覺得辣了,喝一口粥,喝粥覺得味太淡了,再吃一口泡蘿蔔,這樣的味道,大魚大肉來也不想換。說起這道泡蘿蔔,可真的是我無心搭配的產物。話說有一次我要做泡椒雞爪,雞爪放進去之後,還剩下很多泡椒的湯汁,我心想,這個湯汁泡雞爪都這麼好吃,泡蘿蔔那肯定不錯啊。
  • 《酸豇豆泡椒鴨珍》小小泡菜開胃下飯
    材料:小雲自己泡的酸豇豆、自製紅泡椒、花椒粒、鴨珍3個、私房豆瓣醬4/1勺、生抽少許、紅薯澱粉1、鴨珍切薄薄的片、用農家紅薯澱粉一丟丟水、醃製上漿2、鍋裡放入油、燒熱以後放入醃製後的鴨珍片、迅速劃散3、過油以後的鴨珍盛出來備用4、鍋裡留底油、放入花椒粒、小雲家私房豆瓣醬4/1勺、炒出紅油香味5、炒香豆瓣醬以後、倒入切好的酸豇豆、紅泡椒、炒出泡菜味6、酸豇豆和泡椒出香味以後、倒入過油的鴨珍片、劃散7、最後調入少許生抽、倒入切碎的蒜末、炒均即可出鍋 喜歡小雲菜譜的
  • 四川這8種特產最出名,去四川旅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有點鹹,有的脆,有的軟,而且每家的泡菜口味基本上都不會改變,幾十年都是同一個味道,同一個口感。在四川,不管有多好多花哨的美食,一壇樸素的泡菜才是正義!四川泡菜的口味更為多元,酸、辣、甜、脆……光是想想口水就包不住了!四川鹽水悄悄為食材做嫁衣,經過鹽水的洗禮,蘿蔔還是蘿蔔,白菜還是白菜。但此時蔬菜的味道更爽口!
  • 四川泡菜:泡菜離開四川還能泡多久?+四川泡菜的製作流程
    編前話:今天遠在美國的徒弟又在微信上問起泡菜如何泡製,回想起幾年前在臺灣的大哥也問起同樣的問題,述說他每年就為四川的泡菜而專程回到大陸四川吃泡菜,這讓我想到很多在異鄉的四川人的思鄉情結,今天與在美國的徒弟聊了近2個小時把四川泡菜的特點和外地泡製泡菜的一些改良應急方法傳授於他,特整理成文以方便更多的外地以及國外的四川朋友,考慮到國外的朋友對簡化字看不明白
  • 要學豇豆成雙對,莫學茄子打單身
    ▲《中國菜譜 • 四川》(1981年版)有一款「金鉤燒豇豆」,用雞湯、蝦米燒制而成。在我那缺油少鹽的童年,也是上頓豇豆下頓茄子的,不過母親會變換花樣來吃,有涼拌豇豆、清炒豇豆、米湯煮豇豆、煮豇豆茄子、燒豇豆土豆、熗炒泡酸豇豆、清炒泡鮮豇豆等。特別是清炒泡鮮豇豆,我至今還常炒來佐酒下飯。做法是:三分之一泡豇豆、三分之二鮮豇豆,切成末;用菜油把泡豇豆炒香,加入鮮豇豆翻炒,加鹽及少許味精,再加青蒜苗末炒熟即成。那老泡菜的醇厚與鮮豇豆的清香相戀,至少能下半斤白米飯。
  • 家庭泡菜製作方法,四川泡菜的家庭做法
    泡菜,味道鹹酸,口感脆生,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老少適宜。是居家過日子常備的小菜。但是,要泡出香噴噴的菜來,首先得選好泡菜罈子。泡菜罈子,有土陶的,有玻璃的,有細磁的,若果不是飯館專門用來泡「滾水菜」,一般選用避光的土陶的或細磁的泡菜罈子為好。挑選時,要注意檢驗它的封閉性能。不豁氣的罈子才泡得出來好菜。怎樣檢驗呢?土陶壇,用的普遍,如何選,不妨教你幾招。
  • 四川泡菜家庭製作
    素菜、肉類都可以泡。對於一些有特殊味道、質地不同、顏色易染色的原料,最好是分開來泡。像心靈美、紅色蘿蔔等,就不宜和一般的蔬菜一起泡。農村一般泡常見的脆性原料。如萵筍、刀豆、胡蘿蔔、黃瓜、豇豆、仔姜、老薑、新鮮紅辣椒和青辣椒、大藠頭、芥菜頭、背兒菜、棒菜、蒜薹、芹菜、筍子、包包白菜等等。
  • 絕不能錯過,四川泡菜的秘密!
    仔姜略帶刺激的辣味,代表了四川泡菜的最高境界,它們不但在油膩之間突圍而出,且能帶給人清醒。長長的泡豇豆,曾經在我的童年裡扮演了極有為趣的角色。父母外出勞作,院裡的小孩子們就混在一起玩。那時候,沒有動畫片可看,亦有沒薯片這樣的零食可吃。這樣,一個重要的節目就上演了——到各家去偷泡菜吃。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我連續數天帶著夥伴們潛到泡菜罈旁,把手伸進黑乎乎壇中,輕捻出幾根長長的豇豆。
  • 泡蘿蔔最好吃最快速做法,酸甜爽口,開胃下飯,當天泡當天吃
    廣東人泡蘿蔔都是用白蘿蔔,白蘿蔔水多價格便宜,一塊每斤的成本,做成泡蘿後就是7塊錢1斤。 湖南人喜歡泡本地紅皮蘿蔔,本地紅皮蘿蔔泡出來的酸蘿蔔,顏色非常鮮豔,酸甜可口,脆爽好吃。
  • 鄉味|豇豆
    農家大鍋燒豇豆飯最香:豇豆切段略炒,或可添些生抽,起鍋備用;淘米入鍋,水略少,覆上炒好的豇豆;婦人們總是很考究,特地去割上幾兩肉,切成細丁燜入飯中。豇豆飯燜熟後,用大鏟刀稍加翻動,出盡水汽,下層的儘量不碰,待會兒它自會形成脆脆的鍋巴,那是豇豆飯的精華。
  • 正宗四川泡菜製作技術詳解
    素菜、肉類都可以泡。對於一些有特殊味道、質地不同、顏色易染色的原料,最好是分開來泡。像心靈美、紅色蘿蔔等,就不宜和一般的蔬菜一起泡。農村一般泡常見的脆性原料。如萵筍、刀豆、胡蘿蔔、黃瓜、豇豆、仔姜、老薑、新鮮紅辣椒和青辣椒、大藠頭、芥菜頭、背兒菜、棒菜、蒜薹、芹菜、筍子、包包白菜等等。
  • 四川泡菜家庭製作技術詳解
    素菜、肉類都可以泡。對於一些有特殊味道、質地不同、顏色易染色的原料,最好是分開來泡。像心靈美、紅色蘿蔔等,就不宜和一般的蔬菜一起泡。農村一般泡常見的脆性原料。如萵筍、刀豆、胡蘿蔔、黃瓜、豇豆、仔姜、老薑、新鮮紅辣椒和青辣椒、大藠頭、芥菜頭、背兒菜、棒菜、蒜薹、芹菜、筍子、包包白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