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凡人馬馬」進行關注。我是清楓皓月,擅長記錄平凡人的生活點滴以及美食製作與分享。期待下一篇文章裡就有你的身影出現哦……
我們四川一般都用土陶或陶瓷罈子來泡泡菜,這樣的罈子是用陶泥或陶瓷燒制的,泡出來的泡菜更香。不過也有用玻璃罈子泡泡菜的,只是聽說,玻璃罈子泡的話,泡菜水容易起一層白花,導致泡菜變味。
我這泡泡菜的技術,絕對純熟,只不過這些年教了不下十個徒弟,至今也沒一個泡出來的泡菜能跟我媲美。
聽老一輩兒的說:「泡菜也不是人人都能泡出好吃的泡菜的。有的人手氣好泡出來的菜就是香脆,而有的人手氣不好泡出來的菜就是又軟又臭」。
關於這個說法,我做過很多次試驗。即使我親自買好罈子,一步步全部親自操作好了,才送過去(我為其做到這一步的,至少也有三四個了吧),最多三個月,放在她們家裡的泡菜罈子泡出來的泡菜還是變味兒了。
私下裡我已經多次分享過我的泡泡菜之方法了,在這裡我再公開分享一下我泡泡菜的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泡菜罈子的選擇:無論是陶瓷的還是玻璃的都必須要有壇沿的,要有蓋子的,家裡人少的話買大概能裝10—12升水的就可以了。
需要提前準備的材料:剝好的蒜瓣,大概4個大蒜左右;生薑5大塊左右;小米椒從根部剪去辣椒梗;青花椒20粒左右;食用鹽250克左右。
溫馨提示:蒜,生薑和花椒最好是嫩的泡出來的菜更香,如果不是也沒關係。切記:我泡泡菜不用放冰糖。
方法及步驟:
1.罈子買回來之後先用自來水清洗乾淨,然後裝滿水放置12小時。
這一步主要是看罈子漏不漏水,其次是罈子都是燒制出來的,裝滿水放一夜是為了給罈子退火。
2.12小時後把水倒掉,再把罈子清洗一遍,然後將罈子倒過來,口朝下。
這一步主要是將罈子裡的水份自然控幹。
3.燒開水5升,同時在水裡放250克食用鹽一起燒開晾涼備用(切記不可沾油)。
4.待水完全涼透了,倒進罈子裡,再把洗好晾乾的蒜瓣、生薑塊(不用切)、小米椒和花椒一起放進罈子裡。
5.就這樣放在陰涼乾燥處5—7天,養水。
第五天之後就可以買自己想要泡的食材回來泡了,前三次最好只泡豇豆,等一段時間,水養成熟了再泡其他食材。
7.塞好後,再加入少許白酒和3湯勺食用鹽。(以後每次泡菜的時候都加入3湯勺的食用鹽)
8.前面步驟完成後,再用保鮮膜蒙住罈子口,然後再蓋上罈子蓋,最後在壇沿上加滿涼水。
注意事項:
1.切記要用涼透了的自來水或者礦泉水;
3.所有步驟中全程不能沾油腥,手要洗乾淨;
4.每次泡菜的時候記得加3湯勺食用鹽;
5.如果罈子裡出現白花,記得往罈子裡加入2—3瓶蓋40幾度或者50幾度的白酒進去(既去花又除味);
6.常溫下3-5天要擦洗壇沿,再把壇沿上的涼水換好;夏天1—2天要擦洗壇沿,不然會長出很多小蟲子來,破壞了泡菜的香味和口感。
9.泡菜水倒在盆子裡靜置,等水清了再倒進洗乾淨後控幹水份的罈子裡;把食材全部放進罈子裡,如果水不夠了,可以再加入涼開水,加入適量食用鹽。
泡菜不僅解膩還開胃,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正好吃吃泡豇豆。如果你也喜歡就按我的方法試試看,不懂的還可以留言給我,有問必答哈。
備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