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食肆|春日裡來一碗熱騰的蛋黃餡餛飩

2021-02-17 肆中食

「又盼到春暖花開的季節了,每年這個時候心情都特別好,整天像醉了米酒一樣又甜又暈,三四五月沒有一天不傻笑。」

春天,整個人就會像受到某種感召般。

在冬天被凍麻的心情,從三月末開始破冰,氣溫持續上升,花草隨風綻開,它也跟著融融漾漾,在太陽下懶洋洋攤平,咕咕冒著泡,很沒骨氣。

比起在冬季午後眯著眼打個盹,春日的懶散,含了點兒永不疲厭的新鮮勁,和藏不住的蠢蠢欲動。細碎的喜悅可以來自每一時刻,每一個變化——有時前夜落了一場雨,次日清晨走在風裡,便會感知到雨水、竹葉和麥李糅合的氣息。

其實北方的春日和南方有許多不同,除卻時日早晚之差,北方總顯得圓鈍開闊一些。

清明前的江南,春潮淡起,月牙窸窣,微光裡的花樹影垂落在湖面,明暗處過客三兩拂葉走過。葦間掠過船蒿,壠上雨霧迷朦,嫩脆爽口的時令蔬果一夜間上了市。江浙飲食的特點是手法淡而味鮮,因此春日的集市最讓人欣喜。

此外,杭州還有明前雨、明前茶一說,這裡的「明」便指的清明。清明是一個分界線,因為一旦走入四月,南方春意更肆,是真正的「綠入鬚眉,春已附骨」。

而此刻的北方,只以我所生活的青島來看,才剛剛醒來。


「小林媛」小門離店外江蘇路只有兩步距離,蠅頭小店,市井氣重,站在日光當頭的路邊往店裡看,暗沉沉一片,若不是被極力推薦,我一定不會留神的。

兩扇漬黃的玻璃移門,門上有貼花,有小門帘,門邊擱著一些雜貨,雜貨上躺著幾包鮮蔬,例如包餛飩用的韭菜。

店鋪小,三四米長寬的空間,一張張紅色的小臺桌邊,統共坐了二十多人。十分擁擠,背對背坐的食客需要彼此錯開一些,才能有相對充足一點的空間。


店內出售的貨食並不多,種類甚少。兩種火燒(烤肉和什錦),三種餛飩(蛋黃、蝦仁和三鮮),一兩樣烤物和小菜(八寶菜紅油牛蒡一類),掛牆式長菜單下是放著一排排飲料的內嵌小櫃。

看起來似乎是家庭經營,在店門口的櫃檯邊的高胖中間男子是老闆,戴著眼鏡不時抹汗,記帳收錢的同時將貨食麻利裝盤遞給食客。他背後有一個下向的樓梯,能看到有個女人在爐邊烤火燒。烤好的火燒一盤盤端上來,被裝進櫃檯大箱子裡的竹箋上,旁邊是一盆滷好的剝開的茶蛋。顯然火燒賣得很好,時常能聽到老闆說著「烤肉味沒有了」,一會又是「只有烤肉味了」。

來店裡的客人大多一人要兩三火燒,一碗餛飩,個別再多加一兩小食。

餛飩則由左手邊的另一個廚房製作。因角度問題,這個廚房便看不清內裡了,只看得到轉角處倒貼了個福字。一個老伯站在小廚房門口,裡面燒好了餛飩他便接過一碗碗端出來。廚房動作很快,我們才剛剛點完,正端著火燒和茶蛋找座位,餛飩就端上來了。

這是來北方讀書後吃到的,最喜歡的餛飩(雖然一共也就吃了三四次)。餛飩有三種口味,蛋黃、三鮮和蝦仁。還賣一種叫全家福餛飩,即把前三種各煮幾隻合了一碗。餛飩一碗十來只,統一15元。我們要了全家福餛飩,咬下第一口就開心,嘗得出食材很新鮮。三種餛飩裡,依個人口味最喜蛋黃,咬開便是鹹鴨蛋黃,因此更添鮮美。蝦仁裡面是小小的剝好的蝦仁。三鮮就是常規的配料餛飩了。

這會寫起來時才發現,先前吃的時候,既忘記了分清餡料裡其他的食材,也忘記了向老闆詢問清楚,真是抱歉。若是下次再去,我大約會點一碗蛋黃餛飩,不過若是初到,不妨也點全家福,嘗一嘗所有口味。

夾饃也不叫人失望,我夾到的那個皮很薄(一一說她的那個皮有點厚),烤肉味的餡料醃得很好,嘗得出姜蒜蓉酒各色調料,味濃鬱而不過火。


因店面極小,身旁周圍食客一看便知,坐對面的是一對胖乎乎的情侶,食量不小,與他們靠背而坐的是一家三口。不遠處五六個年輕人圍坐一圈,湯湯水水擺了滿桌,吃得熱鬧。也有一些單身食客,在這狹小的熱鬧空間裡並不顯侷促。與我們靠背而坐的是一對父女,食畢起身時,看到陽光從油膩的小窗裡落到他們的桌上,發白的老人低頭靜靜喝湯,身旁的女兒吃著火燒,隨意說一些瑣事。

小林媛的翻臺速度很快,一餐不到兩刻鐘。


出門的瞬間光線又明亮了。江蘇路車流往來依舊,路對面是德式建築群,牆邊一簇簇明黃色的連翹極為耀眼,藍天勻淨無痕,和煦的風吹散不少餐後的倦意。在這樣明朗的正午,路旁的枯樹和電線也茂盛起來。


我也愛故鄉,也愛北方之春。就像南國的稠豔與頹唐走不過秦淮河,沂水春風的寥落悠邈之感,也獨為北方所有。

今早朋友圈傳著一條校園公告,捐贈櫻花樹,栽成校友櫻花林,十年內擁有冠名權和監督養護權。看完心情雀躍起來,這真是一條充滿浪漫主義的公告。

想到可以送你一棵櫻花樹,從今往後的十年裡,每個春天它都會如期開花。我一直覺得,青島的櫻花十分爛漫美麗。

真好啊,期待每個春天的歸來。

文   葛城 | 圖   濯纓 葛城

相關焦點

  • 「手工餛飩」內餡配方、包餡方法、湯底做法一次學會!
    導讀:「手工餛飩」內餡配方、包餡方法、湯底做法一次學會!一碗熱騰騰的餛飩湯,是春日裡暖心又暖胃的享受。很多人都會包水餃,但餛飩的包法就不太熟悉了。這次帶來的手工菜肉餛飩食譜,內餡配方、包餡方法、湯底做法一應俱全,可別錯過了~食材(50個餛飩)餛飩皮1斤、清水適量內餡豬絞肉半斤(七分瘦三分肥)小棠菜半斤(或高麗菜、小白菜)薑蓉1小匙巖鹽
  • 做上海菜肉大餛飩,2味調料千萬不能加,大餛飩皮薄餡大、餡鮮味美
    菜肉大餛飩餡和菜肉餃子餡的做法大致相同,都是由豬肉和蔬菜調製而成,只是菜肉餃子餡鮮嫩多汁,比如著名的灌湯水餃。由於大餛飩皮比餃子皮薄,所以大餛飩餡只能鮮嫩,不能多汁,因為汁水會浸透大餛飩皮而漏餡。為了讓大餛飩餡鮮嫩而不多汁,調豬肉餡時會加入適量的生粉,而且肉餡裡邊不能象水餃一樣的打水。
  • 上海最銷魂的30家餛飩店,一天一碗,一個月不重樣!
    餛飩幾乎是所有上海人的心頭好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餛飩就是上海人最親切的生活方式除了生煎,大壺春裡還有不少值得吃的,比如鮮蝦小餛飩和菜肉大餛飩,餛飩皮薄餡滿,即使吃飽了也忍不住再吃上一隻,完全是小時候的味道啊!
  •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非常的好剝;2、保存:找一個大的平底盤(可以保證放進冰箱冷凍倉的盤子)鋪上一層保鮮膜,把餛飩互補粘連的碼在盤上,送入冰箱冷凍倉,1個小時之後,餛飩都凍硬了,將餛飩裝進保鮮膜袋裡紮好口,繼續放冰箱冷凍倉保存即可;3、在下冷凍餛飩吃的時候,記得水開後下餛飩,然後轉小火煮餛飩,適當的用鏟子推動餛飩,防止粘鍋。
  • 等你下課,帶你吃一碗餛飩麵
    很多食客都是特意跑來拔草,有時候來還要等位。這家店小編幾年前就來吃過,印象還不錯。這兩天又去了一趟,回味一下。店裡的餛飩並不是南京辣油小餛飩,而是蘇南的那種大餛飩。普通餛飩麵裡有8隻大餛飩,分為白菜、韭菜、香芹三種口味。
  • 超好吃的一碗餛飩,養生餡料,營養美味
    小時候趕集,5毛錢一碗的包面,覺得怎麼也吃不夠。讀書年代,南方的小城,周末總喜歡穿越在小巷子裡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包面。一次包很多,冰箱冷凍,凍定型後分裝到密封袋裡,冷凍保存,每次吃的時候非常方便,作為早餐很不錯,平常午餐或晚餐來不及做飯時,都可以煮上一碗,營養又美味!好了,下面就來看看具體做法......
  • 丁真在四川,老字號吉祥餛飩不止在上海!
    餛飩情懷在上海在上海,蔥油拌麵、小餛飩、辣醬面都是傳統的老上海味道。尤其是吃餛飩,上海人對於小餛飩的愛估計都已經到了骨子裡,成了一份忘不了的舊日情懷。中國人食用餛飩的歷史至少有1500年以上,民國初年的滬上竹枝詞裡還專門有這樣一段描述:「大梆餛飩卜卜敲,碼頭擔子肩上挑,一文一隻價不貴,肉餡新鮮滋味高。
  • 小餛飩餡別用錯肉,做好幾點,餛飩餡鮮嫩抱團,店主教正確調餡法
    有人說小餛飩餡用五花肉好吃,也有人說要七瘦三肥的豬肉好吃,大部分人認為小餛飩餡是用全瘦肉做的。其實在家裡自己做,只要你認為好吃,就是最合適的,不用聽別人怎麼說。那麼餛飩店裡的小餛飩餡用的什麼肉?這個問題我開店最初困惑了許久,開店要迎合大部分食客的口味,不同於自己在家裡吃,只要自己喜歡吃就行。
  • 難忘少年時街上的那一碗韭菜餛飩|原鄉
    自然,這種對餛飩的愛,是童年少年舌尖味蕾永不磨損的記憶,也是自己對那塊生養自己土地的一種依戀。我喜歡家裡祖母母親和弟弟他們裹的餛飩。至於在外面飯店裡吃到的,不論是在常州還是北京的常州賓館,還是在上海在南京,那些餛飩,從來沒有真正得到過我的歡心,它們不過是我聊以慰藉我童年味蕾的一種替代品。但是,有一碗飯店裡餛飩的味道,卻也經常讓我回味。
  • 蟹粉、墨魚瑤柱、蛋黃鮮蝦...最值得囤的大粒「海鮮餛飩」,滿口都是海鮮湯
    整塊的海鮮都藏在餛飩皮裡要這麼大的蝦仁和蛋黃!想著一碗下肚從心到胃啊,都舒坦了~起不來的早晨,加班的深夜,宅在家的周末...,來一碗熱乎乎的餛飩,滿滿的慰藉,心裡頓時篤篤定定。每盒10個餛飩實實在在的飽滿的就像元寶一樣完全可以做餐桌上的主食
  • 永康餛飩擔 | 一碗人間煙火,足以慰藉鄉愁
    擔子中間是三尺長的雙層臺面,上下可擺放調料碗:醬油、醋、豬油、蔥花、碎蒜、餛飩酥等佐料,右邊是精緻的幾層抽屜,裝著皮餡、包好的餛飩、作料和碗盅,其空間的利用率可謂精打細算,「螺螄殼裡做道場」擀麵棍、湯勺、刨刀、水桶等廚房用具都一應俱全。三百六十行裡有個謎語是關於餛飩擔的,叫「遠看像牌坊,近看似廚房」。
  • 牛肉大餛飩,早晨來一碗,元氣滿滿
    牛肉大餛飩By 遼南蟹早起吃餛飩,餡料可以不準備,但餛飩皮需要提前備好,麵條鋪裡有現成的餛飩皮,頭天下午買好,放進冰箱冷藏,早起直接用就可以了。加上切碎和香菜,用鹽、生抽、蛋清、澱粉、白胡椒汾、菌粉給餡調味。第2步、再次啟動絞肉機,把肉餡拌均勻,打成肉泥,餛飩餡就做好了。第3步、準備餛飩皮,我們當地的餛飩皮是方形的,比餃子皮薄,非常光滑。
  • 上海最嗲的10碗餛飩⎥不是所有的餛飩都是特倫蘇,找到也未必吃的到.
    我堅持:在吃貨的字典裡,只要吃對,就沒有「我飽了」三個字。商界精英到土豪,名媛到富二代,他們吃啥總要來問我。豈止啊,還照我推薦的菜一樣畫葫蘆點,個個吃的歡天喜地幸福的像鬧完洞房似的回家。btw他們講我像「人工美食APP「,美食地圖和菜單全在我腦袋裡。
  • 想要餛飩好吃,調餡很關鍵,手把手教你做餛飩餡,孩子特別喜歡吃
    孩子的幼兒園基本上每周都會吃上一次餛飩,因為長時間沒有上學了,孩子特別想吃餛飩,外邊小吃店的餛飩因為擔心衛生狀況,乾脆自己在家包餛飩吧,沒想到味道竟然比小吃店的還要鮮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想要做出來的餛飩好吃,調餡這一步非常的關鍵,這裡給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我調餛餡的過程,儘可能講到每一個細節,希望對大家包餛飩有所幫助,包餛飩我選擇了肉素混搭的三鮮餡,裡邊有豬肉、蝦仁、胡蘿蔔,味道鮮美的同時,保證營養豐富。
  • 冬季早餐愛吃熱乎的,薄皮大餡的餛飩煮一鍋,一碗根本不夠吃
    寒冷的冬天,起床給家人煮一鍋熱氣騰騰的餛飩吧。早起吃餛飩,餡料可以不準備,但餛飩皮需要提前備好,麵條鋪裡有現成的餛飩皮,頭天下午買好,放進冰箱冷藏,早起直接用就可以了。餛飩餡需要的量不大,早起用絞肉機兩分鐘就打好了,連調味都可以同時進行,非常方便。
  • 餛飩餡怎麼拌的鮮?煮餛飩哪些配菜最好吃?這些小竅門簡單又實用
    除了炒菜還可以放入餡料裡,以往30多元一斤用來做餡,覺得有點奢侈,現在時不常的我也弄半斤左右的蝦放入餡料裡,家人都覺得好吃。這次做餛飩餡,我也是用到了豬肉餡、白蝦和香菇,這樣攪拌好的餡,鮮的不得了,包餛飩是昨晚八點多的事了,先生看著不錯,吃過晚飯又自己煮了一碗,我也嘗了幾個,確實很鮮很嫩滑。
  • 香菇雞肉餛飩,薄皮大餡,湯鮮肉嫩
    第2步、雞胸肉切塊放米博烹飪機裡。第3步、打入一個雞蛋和薑末。第4步、啟動電源選擇絞肉功能攪成肉沫。第5步、攪好的雞肉沫取出放入大碗中。第6步、香菇和胡蘿蔔切塊後絞碎。第7步、香菇雞肉餡裡放香油2勺。第8步、放入生抽1勺。第9步、放入蠔油1勺。第10步、放入鹽1小勺,鹹淡根據自家口味放鹽。
  • 餛飩最好吃的做法,調餡最關鍵,跟著我學,保證饞到流口水~
    大家好,我是小吃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家常餛飩的做法。這個做法是我從小吃到大的,每次都能吃一大碗,實在是太美味啦~下面我來教大家怎麼做。這個時候可以去和餡。6最關鍵的一步和餡來啦,下面的內容大家仔細看哦,首先切蔥薑末,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切蔥薑末的時候,用手捧一捧清水灑在蔥姜上面,覆蓋過蔥姜即可,我灑得有點多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防止剁的時候蔥姜碎亂濺,二是防止切蔥的時候辣眼睛,這一步水放得太少也不可以哦!
  • 一碗餛飩 兒時滋味|餛飩|吳嫂|東臨溪鎮|休寧縣|餛飩皮|吳秀娥
    吳秀娥:「我叫吳秀娥,我在汊口開餛飩店,從83年開始,一直開到現在,有38年了,不管是外地的還是本地的,大家都喜歡到我這裡來吃。」很多食客都以為吳嫂的這門手藝是祖傳的。其實吳嫂的父輩裡沒有一個人會做餛飩,這門擀皮調餡兒的技術活兒,她是經過了一年多的反覆嘗試才總結出來的。
  • 婆婆做的餛飩真是香!原來有訣竅,調餡多放一樣「油」,肉香四溢
    前幾天去婆婆家聊天,婆婆知道我喜歡吃餃子和餛飩,就買了豬肉餡和餛飩皮,我以為婆婆調的餛飩餡沒有我調的好吃,可誰知煮好後,我很驚訝,肉香四溢。一碗二十五個餛飩全吃光了,連湯都剩不下了。在那裡請教婆婆調餡的方法,原來婆婆在肉餡裡放了很多一樣的東西是「熟油」。婆婆說很多人都加香油,其實熟油最香,能激發肉餡的香味。怪不得這麼好吃,原來是訣竅!在「熟油」中加入一點調味料味道很好,但是想知道怎麼做呢,那就把從婆婆那裡學來的訣竅一一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