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飲業才是真難:旺鋪空置,名店倒閉,人員失業……

2020-12-27 餐飲人必讀

導讀:疫情讓香港餐飲業「雪上加霜」。

本文2167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修例風波令香港餐飲業大受打擊。本想著在春節假期經歷一把紅火的香港餐飲業,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卻再次進入寒冬:

大批吉鋪空置,名店倒閉,人員失業…不知何時,才能復甦?

01

旺鋪空置,銅鑼灣居首

都說香港是「寸土寸金」,然而疫情卻導致香港核心區域吉鋪空置率大幅飆升。

據美聯工商鋪顯示(459)一項街鋪調查顯示,今年1至2月香港4大核心區(尖沙咀,旺角,銅鑼灣,中壞)空置鋪位數目飆升至689間,空置率為9.2%,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美聯工商鋪研究部最近進行街鋪調查,包含156條街道共涉7503間商鋪,結果顯示,吉鋪於不足半年內增逾200間,而銅鑼灣空置率高達12.2%,繼續冠絕四大核心區。

該行認為,上述數據仍未完全反映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預計今年第三季的空置率仍會上升,核心區鋪租售價將重返2006至2007年水平。

▲吉鋪大量空置(圖片來源:香港商報)

02

【鋒味】也搬了

吉鋪的空置,伴隨著的是大量企業的倒閉。

知名藝人謝霆鋒開設的【鋒味】曲奇店也不例外。

2015年,隨著《12道鋒味》熱播,謝霆鋒創立了【鋒味】曲奇品牌並在香港中環開設了旗艦店,同時也在多地開設了分店。

由於謝霆鋒的明星效應,加上其曲奇獨特的口感,曾掀起一片熱潮,不少粉絲前去下線店鋪購買打卡。

而最近,【鋒味】的中壞旗艦店也已經結業。招牌掛出「我搬了」的牌子。

▲開業的熱鬧與如今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

除此以外,還有位於尖沙咀、九龍站、機場等多加分店先後全部撤場,據了解,現時該品牌將集中火力將所有資源轉到網上銷售,希望能夠闖出另一線生機。

03

童年記憶的許留山被清盤

不僅如此,知名甜品品牌許留山也同樣日子不好過。

據媒體報導,許留山位於香港粉嶺名都商場的分店也因拖欠租金被業主狀告至香港高等法院。

據稱稱該店自去年8月起至今年1月拖欠租金、冷氣費及管理費等共計約52.1萬港元。業主現要求許留山即時清還欠款、交還店鋪及支付今年1月份之後的管理費。

同時,許留山位於香港藍田匯景商場的分店也被指拖欠了近19萬港元的租金,遭業主Bansque Limited上訴至香港高院,要求收回鋪位,以及追討分店去年10月開始拖欠的租金。

去年11月,Bansque Limited便已向香港高院上訴,向許留山追討2019年7至10月的租金。

據報導,修例風波加上疫情影響,許留山在過去一年至少有12間香港分店結業,也有包括銅鑼灣利園山道及尖沙嘴金馬倫道在內的多家分店遭業主上訴追討租金。

這個創立於1970年代的老品牌,憑藉獨創的「芒果西米撈」,以爽口純西米打底,加入現打的鮮芒果汁,再配上半顆芒果肉,奇異的口感使其在香港日漸風靡,並在港式甜品界豎起了一塊金字招牌。

2008年,許留山進軍內地。時至今日,許留山的門店已遍布世界各地,數量超過了260家。

▲內地商場裡的許留山門店(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對於香港人來講,它是童年回憶,希望疫情過後,許留山還能回歸大眾的視野。

許留山或許還能回歸,但是其他老字號餐廳可能就是永遠說再見了。

已有40多年歷史的香港著名旅遊地標珍寶海鮮舫,近日悄然在母公司珍寶王國官網上公布了一條信息,表示將於3月3日起暫停營業,直至另行通知。

珍寶餐廳是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深灣一組水上餐廳,是香港南區的著名地標。

周星馳主演的《食神》、好萊塢電影《無間道2》、《生化危機6》等電影都曾在這裡取景。如今,曾經有過種種輝煌的珍寶海鮮舫,也熄滅了船上的燈。

位於灣仔的悅香大飯店,是一家開了近60年的老字號餐廳。招牌菜是金牌香妃雞。

本地的農場活雞,皮滑肉嫩,雞味香濃。伴隨著80後一代成長記憶的電影《古惑仔》曾在這裡取景。

如今,也宣布「有緣再會」。

04

香港或將出現餐廳倒閉潮,

許多人會失去工作

「這個月只能支取一半薪金,如果酒樓下月繼續停業,將會完全失去收入。東主的生意受影響,連帶餐廳工人的收入也受影響。」

年約50歲的羅女士在香港島一家酒樓當廚師,但酒樓一名員工早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後暫時休業後,她就被要求放無薪假,一下子失去收入。

更令她擔心的是即使酒樓重新開業,東主也可能因為生意差勁為由裁員。

她原本月薪約20,000港元(約合2570美元),這個月只能支取一半薪金,如果酒樓下月繼續停業,她將會完全失去收入。

一些飲食業商會認為,香港將會出現餐廳倒閉潮,許多工人會失去工作。這確實也是無奈之舉。

近日,翠華等多家大型餐飲企業也紛紛宣布裁員,降薪。

2月7日,翠華控股發出公告,公司成立危機處理委員會並宣布全體董事局及高管自2月1日起減薪30%,為期3個月,且視疫情變化做進一步調整。

根據翠華控股2019財年中報披露,截至期末共擁有84家門店,包括41家香港門店;38家內地門店;3家澳門門店以及2家新加坡門店。

如今中國地區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餐飲行業受到嚴重衝擊,這意味著翠華控股97.6%的門店將受到直接影響。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個月,翠華控股員工成本為2.91億港元,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為0.56億港元,兩項成本合計3.47億港元,估算僅此兩項每月支出約5783萬港元,而翠華控股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36億港元。

所以若依次估算,即使砍掉其他非必要支出的情況下,翠華控股的帳面現金支撐不足6個月。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疫情開始後,業界情況比2003年(SARS)時更差,春茗及團拜活動訂位有80%至90%被取消,單計上個月已經有過百間食肆結業。

餐飲界能否再次承受打擊,依然是未知數。

你覺得香港的餐飲業未來會是什麼走向?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讀sir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香港商報網

相關焦點

  • 香港餐飲大敗局,1000家餐廳生死未卜
    蛇店近年已大量消失,但我每年仍造訪上環的百年老店蛇王林,成例行習慣,鎮店的老蛇王麥做到90歲才退休。至於銅鑼灣的蛇王二也開了40年,喜歡他的潤腸多過蛇,每年會買上多斤自享。惜平日的長龍店也要結業,蛇羹名店買小見小。至於茶餐廳及冰室更成為重災區,開業60多年的美都餐室 Mido Cafe,曾是港產片的至愛取景地, 有特別的懷舊風情,可惜結業。
  • 黑暴致港廿萬人失業商鋪倒閉 市民貼海報表不滿
    持續近一年的黑暴,將香港這顆東方明珠摧殘的滿目瘡痍,黑暴勢力鼓吹的「攬炒」(編者註:玉石俱焚)受到香港市民的強烈反對,「拒絕攬炒、齊救香港」成為香港市民的共同心聲。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多區出現不滿「攬炒主義」的海報。
  • 香港餐飲現狀:1000家餐廳生死未卜!
    蛇店近年已大量消失,但我每年仍造訪上環的百年老店蛇王林,成例行習慣,鎮店的老蛇王麥做到90歲才退休。至於銅鑼灣的蛇王二也開了40年,喜歡他的潤腸多過蛇,每年會買上多斤自享。惜平日的長龍店也要結業,蛇羹名店買小見小。至於茶餐廳及冰室更成為重災區,開業60多年的美都餐室 Mido Cafe,曾是港產片的至愛取景地, 有特別的懷舊風情,可惜結業。
  • Angelababy在香港咖啡廳全倒閉!網友稱室內裝修太LOW,不倒閉才怪
    但是,隨著近年來餐飲業越來越難做,租金越來越貴,「Baby cafe」已經陸續停擺,位於旺角、尖沙咀、銅鑼灣的店鋪都關閉了,只剩下位於屯門的一家店鋪。    今年初,「Baby cafe」位於屯門的最後一家店鋪也已經關業了,至此「Baby cafe」這個品牌在香港已經完全消失不見。
  • 疫情下的香港餐飲業:40年珍寶海鮮舫結業,上千店鋪或倒閉
    半年來的修例風波,加上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美食天堂」香港餐飲業經歷著一輪比2003年「非典」時期更難熬的經濟「寒冬」:去年12月,曾為多部影視作品拍攝地的「中國冰室」宣布結業;3月,經營超40年的「珍寶海鮮舫」亦宣布「停擺」;「翠華」「許留山」等餐飲品牌也先後宣布關閉部分門店。
  • 失業保險:無業人員的「寶藏」,並非想領就領
    之了周末上街溜達了一轉,發現不少的店鋪貼上「旺鋪轉讓」的貼紙,甚至曾經門庭若市的「網紅店」,也僅有店員、老闆七七八八橫在店鋪內,一陣唏噓。隨著企業倒閉、店鋪關門,不少小夥伴也迫不得已失業,那麼我們可不可以申領失業保險呢?
  • 【泛商會】香港餐飲業進入「冰河期」,上千店鋪或倒閉!
    不少香港餐廳選擇關門,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老品牌。那些我們小時候看過的香港電影、電視劇中的熟悉餐廳場景,也就此消亡。去年持續了半年多的風波,已使香港的餐飲業受到很大打擊。最近,作為「香港茶餐廳第一股」的翠華集團也先後因修例風波和疫情陷入困境。「這次疫情對我們香港餐飲業打擊非常大,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員工的生計問題。」位於香港灣仔的杭州酒家老闆吳瑞康說。吳瑞康說,現在店裡的生意額是平時的20%,難以支付員工工資。但店裡都是20多年的老員工,店關門也不是、不關門也不是,只能讓員工倒班,減少上班時間。
  • 香港超過1000間餐廳關門,還會是美食天堂嗎?
    蛇店近年已大量消失,但我每年仍造訪上環的百年老店蛇王林,成例行習慣,鎮店的老蛇王麥做到90歲才退休。至於銅鑼灣的蛇王二也開了40年,喜歡他的潤腸多過蛇,每年會買上多斤自享。惜平日的長龍店也要結業,蛇羹名店買小見小。
  • 多家知名餐廳撐不住關店,香港餐飲跌入「煉獄」
    但是要說慘,香港餐飲業才是真的慘,前腳「修例風波」影響尚存,後腳新冠疫情又突然從天而降。雙重暴擊之下,香港的餐飲行業如同狂風暴雨中的一根不堪折磨的蘆葦,搖搖欲墜。(香港:旅遊業和餐飲業遇「寒冬」 盼進一步支援)風波和疫情的雙重衝擊下,香港很多餐飲名店迎來了關店潮。
  • 戴妃最愛頂級餐廳倒閉,全球名店垮了這麼多
    倒閉潮席捲米其林等全球頂級餐廳、明星打卡的名店、傳奇老字號,包括鼎泰豐在美國開的首家分店……它們沒能熬過新冠疫情帶來的「寒冬」。在英國倫敦,「人民王妃」黛安娜和一代好萊塢巨星伊莉莎白·泰勒的最愛、老字號Le Caprice近日宣布,在解封之後將不會重開。同樣關門的還有米其林兩星餐廳The Ledbury。
  • 香港街鋪大量空置,清倉大賣場頻現,有人覺得還挺好…
    不過現在世道不一樣了,香港受新冠疫情影響了大半年,旅遊業陷入停滯,零售業大受打擊。一些實力雄厚的品牌還在苦苦支撐,但是不少店鋪已經停業甚至倒閉,街頭一時而且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一邊是各種奢侈品店、一邊是賣雜貨的大賣場。圖:中新社銅鑼灣希慎道一帶名店依然林立;租金貴絕全球的羅素街,鐘錶、珠寶店也並無倒閉,整條街道只有兩間鋪位空著。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餐飲業該如何自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餐飲業該如何自救 疫情對國外餐飲業的影響仍在持續蔓延.以日本為例,該國具有代表性的壽司店、拉麵店都出現了倒閉潮.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拉麵館也遭遇關店潮,近日,據日媒報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據東京商工調查結   原標題: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餐飲業該如何自救     疫情對國外餐飲業的影響仍在持續蔓延.以日本為例,該國具有代表性的壽司店、拉麵店都出現了「倒閉潮」.
  • 日本餐飲業也開始了?大批壽司店關門,拉麵館倒閉量創近20年之最
    受到「黑天鵝事件」影響,今年的餐飲業發展非常不順利。當前事件的影響還在繼續,無以為繼的餐飲業開始出現了「倒閉潮」。其實,餐飲業的倒閉潮是可以預想到的。不光是餐飲業,服務業的現狀都是如此。服務業大都屬於「錦上添花」型產業,對於普通人來說可有可無,所以走到「倒閉」這一步,也是無奈之舉。我國因為外賣行業比較發達,所以很多店鋪憑藉外賣訂單,每天也能有不錯的收入。但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非常發達的外賣行業,在事件影響蔓延之際,他們只能走向「倒閉」,比如日本鼎鼎有名的「壽司行業」。
  • 20年來最嚴重的企業倒閉潮來襲,日本的「僱傭調整補助金」會有效嗎?
    製造業失業情況最嚴重受疫情影響,日本去年的企業經營面臨了很大困境。有報導稱,受疫情打擊而倒閉的企業數量正在增加,日本去年一年有7800多家企業倒閉,情況為20年來最嚴重。日本著名市場調查公司「帝國數據銀行」表示,「緊急事態宣言等措施已導致消費下滑,如果緊急事態宣言實施期繼續延長,到年末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倒閉數量可能會繼續增加」。企業倒閉的同時,失業人員也在急速增加。厚生勞動省此前開展了一項針對因新冠疫情業績惡化的企業調查。
  • 實體店的倒閉,真的是因為高房價導致的嗎?對於降房價你支持嗎?
    這些年關店潮越來越多,倒閉的實體店也越來越多,生意難做,房價卻越來越高。因此,很多朋友開始聯想-實體店的倒閉,是不是高房價導致的嗎?是不是應該降降房價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實體店的倒閉,真的是因為高房價導致的嗎?對於降房價你支持嗎?
  • 公司倒閉但工傷保險仍在保 失業救助金如何領取?
    長城網訊(記者 鄭白 見習記者 史葉)近日,工作在滄州獻縣的網友黃女士向「問政河北」平臺反映,稱其今年9月從原單位泰昌購物中心離職後,無法領取失業救助金。黃女士前往社保局諮詢,被告知其「工傷保險」仍為「正常參保」狀態。
  • 到處「旺鋪轉讓」,商鋪「空蕩蕩」?為何房東不降租,實現雙贏
    成本高、生意不好,導致近年來我國「旺鋪轉讓」的情況越來越多。很多人表示,不少曾經熱鬧的大街,如今卻變得「空蕩蕩」了,實體店也越來越少了。變成了如上述所說的一樣,到處都是「旺鋪轉讓」的情況。一些人就表示,如今實體店難做,為什麼房東不降價租房呢?不然大街上,到處都是空置的商鋪,房東更不是沒得賺嗎?如果房東降價租房,實體店成本也就少了,說不定還能撐一撐,這樣不是「雙贏」嗎?
  • 賣出10萬個包子、看臺灣名店鼎泰豐的包子奇蹟
    鼎泰豐在國內的名聲更響亮,每8個到臺灣旅遊的觀光客中,就有一個指名要到鼎泰豐的,在過去的20、30年來,不知有多少海外富豪,捧著鈔票來邀請鼎泰豐到當地開店。 曾經不知道有多少餐飲業老闆,排隊去鼎泰豐吃飯,又派底下骨幹去吃,甚至別家小籠包店乾脆去臥底當師傅或外場人員。然而,不管怎麼被偷學,終究還是沒有把鼎泰豐的精髓學會。
  • 潤柏大都會香港城:27-212㎡中心旺鋪 9.8全球首開
    8月24日,泉州首個主題商業綜合體,潤柏大都會香港城黃金街鋪啟幕儀式,香港巨星古天樂、翁佳妮親臨助陣,千餘人共鑑香港城黃金旺鋪全球啟幕盛典。9月8日香港城全球首開,27-212㎡購物中心旺鋪,全城首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