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2020-12-24 小飛學長

思考方式多樣化。

當寫下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很難想像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更或者說,我認為這句話完全是句廢話。當然,逐漸地意識到這句話背後的重要性。

最近在看和產品相關的書籍,其中陶衛平的《品牌帝國·9個時尚品牌的經營哲學》給了我很大的衝擊。

通過作者的眼睛,我得以放眼世界,能夠站在高處俯瞰品牌在進行不斷發展與成長的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的背後那最最關鍵的邏輯。

我們喜歡優衣庫、ZARA、韓都衣舍等國際的品牌,但我們從來不曾問過自己,為什麼這些小小的國家,能在全球建立如此龐大的商業體系。更重要的是,他們每年的盈利遙遙領先於同行業。

當然,表象的背後,都有著一套不可複製的底層邏輯。糾錯能力,自我修復能力,跨部門協同作戰能力少有或者說沒有企業能夠企及。

泱泱大國,巍巍華夏,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人才了嗎?

不是的,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讓很多人習慣於偏安一隅,在做事的過程中,常常分得很清楚。「這是你的,那是我的」。每個部門都忙著去看自己的KPI,你去幹個什麼事,不跑上幾趟你別想辦好,審批啥的一直下不來。在無形當中耽擱了多少事兒,可能大家都深有同感吧。

當然,問題不是出在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群人身上,而是我們的教育還可以做得更好。就拿在校學習來說,真正熱愛學習的人恐怕只有少部分,在最後的考試周,有的人晚上通宵複習(不,是預習),這樣的人同樣能通過考試,但考試之後呢?學到了什麼?

思辨的能力,沒有!

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

大學四年遊,這個詞,除了帶有貶義外,還似乎帶有不少的擔憂。

我們從小就開始學語文、數學,但很少有老師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學,學了幹什麼。除了拿高分,考好的大學,僅此而已,

這會導致什麼呢?相信大家看過電影《銀河補習班》,裡面有一個場景讓人唏噓,高考結束,全樓的學生都在撕書,瘋狂的扔書,有點像漫天飛雪,但給我的感受,卻是難受,可悲可嘆。

這樣在我們的現實中不是存在的嗎?在我高中畢業那年,整個教學樓都瘋狂了,撕書、相互扔書,從樓上扔下,滿地都是,悲矣。

同樣,在我上學這十多年來,從來沒有一個數學老師告訴我:學好數學,你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別人給出的那些數據,可以用來證偽別人提出的觀點或者是「事實」,可以培養自己思辨能力。從來沒有。

到大學第一學期,終於有一個敢於說學生的女老師,對著全專業幾百號學生說,「自由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這話聽起來有點粗糙,但是你仔細想想,的確是這麼個理兒。

到現在,大學即將告一段落,我才開始知道怎麼把學的很多東西,如何應用於生活工作中。而這些,都不是學校老師教的。

如果是這樣的方式,培養職業工人還行,要是培養那些有著自主創新,充滿發明創造的思維,可能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因為,根本就沒有這些東西生根發芽的土壤。

但是,現在的機械手已經替代了很多職業工人,那麼多的人,未來怎麼辦呢?

恐怕也是因為這樣,迷茫的人越來越多,迷失的人也沒有走回來。

因為,某些老師、上司等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權威,容不得,你也不敢去挑戰。否則,後果你自己想像,你自己承擔。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小漁村變成了高樓林立的商業大廈、經貿區,曾經的那些窮鄉僻壤,蠻夷之地,如今也加入了許多現代化的氣息。

這些,都得益於開放。如今開放了四十多年,但有些人的卻仍是四十年前的思維。

唯有開放帶來進步。1840年的鴉片戰爭,英國用鋼炮子彈敲碎了清朝政府緊閉的大門,這個曾經萬國來朝的國家還不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只能賠給人家無數的黃金白銀,籤訂一系列極度不平等的屈辱條約。

每每聽到人們說起那些令國人驕傲的四大發明,卻沒有一項被用來富國強兵。例如把火藥用來製作喜慶時放的鞭炮,而傳到那些被稱為蠻夷之地的國家後,人家用你發明的東西來殺人劫財。這些,說出來還能令人驕傲嗎?

所以呀,開放包容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本來就是現在進行時。

過去的歷史,將來的未來。都不屬於你我,只有現在,一切的意義,都在現在。

可能有朋友會說,你連自己都沒有過好,幹嘛要鹹吃蘿蔔淡操心?

我只是一介書生,按理說只關心自己就好了。但換個思考,只有國家整體好了,我個人才能跟著好,不是嗎?

就算只能一輩子做個勤勞的打工人,也希望公司能一直向好地發展下去,不然連打工的地方都沒有,是吧?

最後這句話,送給大家: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你可能需要:

相關焦點

  •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千古傳誦,因何被稱神來之筆?背後有個故事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來自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歷代詩評贊其為神來之筆,堪稱絕調,結句韻味悠然,縹緲不盡。《韻語陽秋》載曰:「唐朝人士以詩名者甚眾,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為之遊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錢起以是得名。」
  • 他沒那麼有名,但他這首詩很有名「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其中的這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被很多詩人奉為經典,並且不斷地引用在自己的詩作當中。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一個悽美的傳說:湘靈是舜帝的妃子。舜帝先她而死,而湘靈也追隨而去,投水而亡。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常常聽說湘水女神—湘靈最善於彈奏雲和瑟,這音樂聲引來了河神馮夷,可惜他聽不懂樂曲當中的意蘊,只是在那裡和著樂曲兀自舞蹈著,只有遠遊的旅人聽懂了其中的哀怨,不忍卒聽。
  •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 數峰青.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宋•蘇軾】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陶庵夢憶》
    這便是張岱矛盾的地方,理智告訴他不能做這個「夢」,但感情上卻又對這個「夢」魂牽夢縈。其實張岱比誰都清楚,他自己說的並不是夢,而是切切實實的回憶。無論是對故國滅亡的惋惜,抑或是對家族故人的思念,這都是他希望透過回憶化為文字永久保留的。
  • 青埂峰下無故事 金陵城裡暮白頭
    無稽崖上,賈寶玉孤影佇立,回看紅塵萬千感慨。此劫歷幻,賈家興亡,無情不孽,無愛不冤,無罪不彰。雖為頑石之身,卻寄神瑛侍者之魂。
  • 《紅樓夢》解密:為啥說青埂峰頑石就是神瑛侍者?
    今晚要解密的內容是目前紅學界爭論最激烈的一個問題——青埂峰頑石、神瑛侍者、賈寶玉和賈寶玉脖子上的玉石,這四者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兩個心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經歷不同。在程甲本和程乙本中,故事開篇說青埂峰那塊頑石美玉是神瑛侍者,講到這裡就講通了,但是還有個問題,也許讀者仍然不解的是,青埂峰頑石既是賈寶玉脖子上的玉石,還是神瑛侍者,而神瑛侍者還是賈寶玉,那青埂峰頑石到底是賈寶玉脖子上的玉石還是賈寶玉其人呢?賈寶玉脖子上的玉石肯定不是賈寶玉,這是確定無疑的,那這三者的關係不是亂套了?
  • 曲終人不見,波影漾雙鳧‖臨江仙同題
    曲終人不見,波影漾雙鳧。2、臨江仙 如題·陽關雪到底生涯輾轉,此來雲景成疏。心程非是客程如。杏衫吹落落,棹影過徐徐。碧柳才成劍氣,春風已得功夫。水痕圓到岸邊無。回眸凝落日,快意掠飛鳧。曾坐柳汀春暮,歸鷗爭上煙隅。水痕圓到岸邊無。將些閒緒了,相愛滿江湖。4.臨江仙 如題·雲秋色橫空舟晚渡,孤帆欲去蓬壺。水痕圓到岸邊無。斜陽風淡淡,綺夢引華胥。一點閒情何所寄,渾然不似當初。林泉小駐遇樵夫。笑言身外事,歸去倚蒼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