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原創者是唐朝的詩人錢起,他沒那麼有名,但這首《省試湘靈鼓瑟》很有名。
其中的這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被很多詩人奉為經典,並且不斷地引用在自己的詩作當中。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一個悽美的傳說:湘靈是舜帝的妃子。舜帝先她而死,而湘靈也追隨而去,投水而亡。
後來,湘靈變成了湘水女神,常常因為思念而在江邊彈奏哀傷的曲子,以寄託自己的哀思。傳說,這曲子哀怨悽婉,讓人不忍卒聽。
01《省試湘靈鼓瑟》
唐代:錢起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常常聽說湘水女神—湘靈最善於彈奏雲和瑟,這音樂聲引來了河神馮夷,可惜他聽不懂樂曲當中的意蘊,只是在那裡和著樂曲兀自舞蹈著,只有遠遊的旅人聽懂了其中的哀怨,不忍卒聽。
那曲調悽苦哀婉,使得金石都為之動容,感到悲傷。那縹緲的樂聲穿透雲層,到達無窮無盡的蒼穹。
那樂曲終於到達了蒼梧,舜帝就葬在哪裡。舜帝應該也聽到了,被那其中的思念之情所打動。蒼梧那裡的白芷,也被感動了,隨著音樂開出很多的白花,吐露著芳香的氣息。
那音樂聲隨著流水,傳到了湘江,又順著風,吹過了浩渺的洞庭湖。音樂聲停了,湘靈也不見了。只有江上,那青翠的山脈依然挺立。
02考試時,命題作文該怎麼寫?
這首詩是錢起去參加進士考試的時候的命題作文。
參加省試,從格式到韻律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然而,你的想像力卻是沒有限制的。
根據有限的素材,發揮無限的想像力,這是錢起的這首詩給我們的建議。
錢起就發揮了自己超時空的想像力,將這篇「命題作文」寫成了「試帖詩」的範本。尤其是最後兩句,餘音嫋嫋不絕。
03這首詩為何能成為範文?
「曲中人不見」是消逝,「江上數峰青」是永恆。
就像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忘記了,但聽到某一首老歌的時候,卻會不由自主地情緒低落。不是歌聲有多動聽,而是你想起了曾經你也和他一起聽過。
於是,你明白,一見鍾情不是一見面就喜歡上了,而是,你遇到了之後就再也沒忘記過。
常常我們懷想的,是曾經的一剎那,一陣子,那片刻的歡愉早就已經消失,卻在你的腦海當中,盤旋了一生一世。
如果人沒有感情就好了,那樣,我們不會覺得被辜負,不會傷心。
說實話,分手傷害不了你,能傷害你的,是那一個一個的片段,你強迫自己不要去回想,卻一遍一遍在你腦中回放的記憶。
那個人也曾牽過你的手,也曾給過你溫柔,也曾讓你堅定地認為:這輩子就是他了。然而,他在某一天的下午,說了再見,就真的再也沒有回來。
一個人沒皮沒臉,厚著臉皮去愛另一個人的概率,大概一生一次。希望你,一次一生。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和點讚對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