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文匯傳統 秉持讀書品質 ★文匯讀書周報 ID: whdszb
《文匯讀書周報》第1639號第三版「書人茶話」
(2016年11月7日發行)
· 濠上漫與 ·
元載的平反
陳尚君
元載是中唐前期的權臣,肅宗末因依附權宦李輔國入相,僅旬日肅宗崩,代宗即位,清除了李輔國,元載則因「能伺上意,頗承恩遇」,居然任首相達十六年之久。同時任相的王縉、杜鴻漸熱衷佛事,俯仰居位,權歸元氏,任情禍福,「鼻息幹虹霓」,弄得皇上忍無可忍,但又不敢輕易動手。直到大曆十二年(777)三月,方出奇謀扳倒元載,立即誅殺,罪名一是專權,二是貪腐。後一項有具體的記錄,據說其家光胡麻就有八百石,稀罕的鐘乳(用於服食)有五百兩。罪名昭彰,史有明文,後亦無平反昭雪之記載。
近日承文物出版社社長葛承雍先生寄示陜西省文物緝私隊編《西安新獲墓誌集萃》,其中有會昌四年(844)劉三復撰嚴厚本墓誌云:「元載、楊炎之諡,紛紛而□□有三十餘年,公諡元為忠,楊為厲。相國鄭公覃問曰:『元載貪冒有狀,而恣其悍妻惡子,奈何以忠相之。』公抗辭曰:『元載贓罪盈億,斯可惡也,然當代宗朝有將不利於東宮者,載有翊戴德宗之功。□欲□之,其可得乎?』其議遂定。」稍有殘缺,但意思明白,彼此都承認元載嚴重貪腐,私德有缺,但他曾翊戴太子,延存皇脈,這就是最大的功勞。最後據以定議。元載的鐵案,在他死後六十年,突然因這位小人物而翻了過來。
元載畫像
鄭覃任相在甘露事變發生之當月,即大和九年(835)十一月至開成四年(839)五月,在相最有名的事件是開成石經之完成,當然此與時政無關。嚴厚本為何在此時借定諡的名義為元載平反,是否與甘露事變後宦官權勢有關,都難以確定,而他所提元載對保全德宗儲位的功勞,則大體有線索可尋。德宗為代宗長子,其母沈氏以良家子入選東宮,賜給太子男廣平王李豫,雖為長子,其實庶出,沈氏又在安史亂間下落不明,多年前的電視劇《珍珠傳奇》就搬演她的故事。德宗李括雖然在代宗即位不久立為皇太子,但缺乏母愛,更無外家奧援,儲位確實令人擔憂。其實代宗為太子時儲位也風雨飄颻,幸虧李泌編出一通章懷太子《黃臺瓜辭》的故事方得化險為夷。誰知歷史會不會重演呢?德宗在儲位十八年,絕大多數時間元載秉政,雖然沒有見到顯著事實,但太子之位沒有動搖。遺憾的是德宗即位後,立即罷免因審鞫元載而入相的常袞,起用元的親信楊炎。此後綿歷五十多年,皇位在德宗子孫間傳了四代五帝,元載如被丟棄的死狗般沒人再作議論。
照理說,元載秉政十六年,門生故舊很多。我們讀大曆十才子的詩,看到元的大公子元伯和廣結名士,異常活躍。讀唐傳奇《任氏傳》、《枕中記》,作者沈既濟為楊炎所薦引,楊則為元載親信,今人對兩部小說之寓意,到底是講元載還是楊炎、劉晏,頗多爭議(參卞孝萱《唐人小說與政治》的相關部分引王夢鷗、丁範鎮、程毅中諸家說)。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受到元載牽連而貶死嶺南的韓會,其弟韓愈也相隨倥傯萬裡,後執文壇牛耳廿多年,又任史官,對元載之忠奸從未有所議論。
原因何在呢?我覺得還在元載出身清寒,隨母而冒姓元氏,身後無有力之家族支持。唐代政治講出身華袞,依序漸進,元載之驟居顯要,為清論所不喜,其間得罪人必多,以至身後蕭條。
那麼,民間如何看其為人呢?有一篇久不為學者注意的小說,保留了難得的記錄。唐末範攄著《雲溪友議》採民間傳說以備異聞,新奇有趣而多非事實。有《窺衣帷》一篇,說元載娶宰相王縉女王蘊秀為妻,漸漸為王家輕怠,甚至目為乞兒,「厭薄之甚」。王氏拿出妝奩錢,鼓勵元載讀書應考。元載辭家離秦,有詩別妻:「年來誰不厭龍鍾,雖在侯門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我在你家備受冷落,不能見容,只能艱難赴京,尋求前途。妻答詩:「路掃饑寒跡,天哀志氣人。休零離別淚,攜手入西秦。」你不要在乎人情冷暖,我跟定了你,咱們一起進京。元載驟得顯貴後,王氏作詩寄諸姨妹:「相國巳隨麟閣貴,家風第一右丞詩。笄年解笑明機婦,恥見蘇秦富貴時。」我家本就出過大詩人王維,元郎也已入相,你們這些勢利眼,那裡識得蘇秦的才華。王家親屬來趨附,王蘊秀大大羞辱了一通,絕不給臉。待到元載事敗,王氏本可免死,但自負「二十年太原節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多麼動人的故事。可以說,唐宋以後貧賤夫婦掙扎圖強,歷盡艱難而得臻一品之故事,在這裡全部具備了。但仔細追究,元妻王氏是天寶間名將王忠嗣女,元撰嶽丈碑文還在,王縉入相較元載晚兩年,他任太原節度使,即杜詩所說「稍喜臨邊王相國」,則更在其後。「家風第一右丞詩」,到底是誰家?原來一切都出虛構,惟一可見的,是民間對出身清寒的元載的同情。
嚴厚本是嚴武的侄子,嚴武在元載秉政初,歷任黃門侍郎、成都尹、劍南節度使,或因此而存感恩,方便時就提出了元載的歷史評價,將舊案翻了過來。史官失載,湮沒千年,偶為世知,更感珍貴,謹揭出如上。
中國第一家由媒體創辦的讀書類專業報紙
《文匯讀書周報》
WENHUI BOOK REVIEW SINCE 1985
《文匯讀書周報》採編團隊
舒 也 xjz@whb.cn
蔣楚婷 jct@whb.cn 朱自奮 zzf@whb.cn
薛偉平 xuewp@whb.cn 金久超 jinjc@whb.cn
《文匯讀書周報》官方微信郵箱:whdszbwx@whb.cn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推薦給他人或在【朋友圈】轉發
點擊標題下方【文匯讀書周報】字樣,關注我們的動態
請搜索並添加《文匯讀書周報》官方微信公眾號:
文匯讀書周報
或
whdszb
We Have the Divine Scholarly Zest Bl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