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標題下藍字關注或
添加公眾號:根貝儂,或長按左側二維碼識別關注;點右上角分享收藏本文。
報料投稿、侵權刪除、合作調戲,找小編:
發郵件:176435364@qq.com
粉絲Q群:374272504
加TA微信:gbn520zg
儂智高與雷火烔(崇左電視臺)
本土史料:儂智高抗擊官兵/儂智高得救(大新電視臺)
狄青破儂智高之役
北宋被稱為「經濟巨人,軍事侏儒」,敗仗連連,但名將狄青卻在元宵節夜渡崑崙關,襲敗廣西農民起義軍領袖、自稱「仁慈皇帝」的儂智高,在中國古代戰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
需要狄青大老遠從西北到西南縱越整個中國去招呼,儂智高自非等閒之輩。今天,也許沒幾個人知道儂智高,可放在當年,他的名字響亮到連宋朝皇帝都知道,擔心得飯都吃不好,這就是史書上說的:「天子為之旰食。」
儂智高起義地圖
一個南蠻頭子憑什麼這麼能?
當時,廣西經常被交趾(今越南)欺負,農民奮起反抗,儂智高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可惜,起義多被鎮壓,儂智高之父也被捉了去砍頭。儂智高子承父志,接過義旗,並多次向北宋請求內附,想找個依靠對抗交趾,不料幾次三番都沒有結果。宋朝之「慫」,可見一斑。儂智高一怒之下,乾脆自己當老闆,建立「大南國」,稱「仁慈皇帝」。隨後,他陸續攻佔了廣西、廣東、貴州大片土地,把宋朝的南疆折騰得地動山搖。三省官軍試圖鎮壓,但除了進一步提供宋軍無能的鐵證外,毫無作為。儂智高的部隊勢如破竹,史載:「略地千裡,弄兵安行,無一能拒。」
宋仁宗趙禎被逼得甩出了手中的王牌——狄青。這個從小兵幹到將軍的猛人,是範仲淹賞識的「良將才」,在大西北4年間,大小25戰,把西夏人殺得人仰馬翻、落花流水、心驚膽戰。《宋史》是這樣描述的:「臨敵被發、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按說,狄青連西夏悍兵都不在話下,拾掇南蠻草寇還不是輕鬆加愉快?但儂智高「智高」,廣西兵悍勇,數敗官軍,打得宋仁宗心裡沒了底,即使派出狄青還不放心,擔心他陰溝裡翻船。因此,皇帝專門派人去提醒狄青,要他即使在吃飯睡覺的時候,也要防備敵軍突襲等等。
「擒賊先擒王」,狄青決定直搗王巢,殺奔儂智高的大本營邕州(今廣西南寧)。在試探性進攻中,狄青派出了先鋒楊文廣,正是著名的「楊家將」後人。但楊文廣居然落敗,還被對方活捉了去。狄青有數了,這個儂智高還真不可小覷。
儂智高畫像
1053年元宵節,
狄青渡關大敗「仁慈皇帝
要取邕州,必須先拿下其外圍天險崑崙關(正是抗戰時期杜聿明大敗日軍之處)。稍前,8000宋軍曾在關前大敗,宋軍士氣受到影響,所以狄青很謹慎。1053年元宵節前一天,狄青下了一道命令:「準備十天的糧食,全軍休息十天,明天是元宵節,全軍放假過節。」他遍張燈燭,連續三天大宴麾下各級軍官,歡度節日。
儂智高大敵當前,當然很重視情報工作,狄青的一舉一動都在其監視之中。探子回報情況後,儂智高分析,狄青身在賓州(今南寧市賓陽縣),離崑崙關還有近百裡路,至少得有一天的腳程,而且元宵節那幾日天氣很差,風雨交加,天寒地凍。他判定狄青暫時不會有什麼動作,故「懈惰不為備」,打算過完節再說。
宋狄青大軍徵伐儂智高
正月十八上午,儂智高得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狄青突然出現在邕州20多裡外。原來,元宵節那天,狄青確實在賓州迷惑儂智高的諜報人員,正月十六入夜後則悄悄率兵夜襲崑崙關,發現居然無人防守,大喜過望,直趨邕州。狄青對諸將笑言:「賊不知守此,無能為也。彼謂夜半風雨,吾不敢來,吾來,所以出其不意也。」
儂智高見事已至此,決定乘狄青立足未穩,與之展開決戰。以往,他屢戰屢勝,但這次碰到的是狄青,所以敗了。戰後打掃戰場,發現一具皇帝穿戴的屍體,已面目全非。大夥都說,趕緊向朝廷報功,就說賊首伏誅。但狄青不同意,說不能確認,不可誤報。死者是不是儂智高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以後沒見儂智高再翻起什麼浪了。
儂智高並非草包,而是「勇而善用兵」,若非「大意失崑崙」,被迫與狄青硬碰硬,也許不至於敗得那麼早那麼慘。
來源:國防部-國防教育
解密:壯族儂智高起義最後是怎麼被狄青平定的?皇祐年間,廣源州蠻儂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個州,包圍廣州城,嶺外一帶騷動不安。楊畋等安撫使負責處理平定蠻人叛亂,但宋軍長久沒有成績。又命孫沔、餘靖做安撫使率官軍討伐叛賊,但宋仁宗仍放心不下。狄青打報告請戰,第二天入見宋仁宗時,他說:「臣當兵出身,除了戰場殺敵,沒有什麼可以報效國家。希望能帶得數百個蕃落騎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將叛賊的頭砍下送回京城。」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壯語,於是任命他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負責處理廣南叛亂之事,並在垂拱殿設酒為他送行。當時儂智高回師重新佔據邕州,狄青聯合孫沔、餘靖的部隊進駐賓州。
儂智高地圖
在此之前,蔣偕、張忠都因輕敵而戰敗陣亡,官軍聲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將不得妄自與叛軍接戰,而聽從他的統一指揮。廣西鈐轄陳曙趁狄青還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軍,潰敗於崑崙關,殿直袁用等人都逃遁了。狄青說:「號令不一,是部隊失敗的原因。」早晨集合各將領到堂上,逮捕了陳曙,並召來袁用等三十人,依戰敗逃跑罪,推出軍門斬首。孫沔、餘靖相視驚愕,而眾將領則嚇得兩腿顫慄。
後來軍隊停止前進,休整十天。偵察的人回報,以為宋軍不會很快進擊。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軍隊人馬,一晝夜就過了崑崙關,從歸仁鋪出來布陣。叛軍失去了險要陣地後,都出來迎戰。前鋒孫節與叛賊在山下搏鬥而死,叛軍士氣極高,孫沔等人嚇得臉色都變了。狄青手舉白旗指揮騎兵,從左右兩翼衝出,出於叛軍意料之外。大敗叛軍,追擊了五十裡,斬了數千首級,儂智高同黨黃師宓、儂建中、儂智中以及偽官僚吏屬被殺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賊五百多人,儂智高在夜間縱火燒城後逃走。黎明時,狄青嚴管著部隊開進了邕州城,繳獲金銀玉帛數以萬計,雜畜數千,又招集曾被叛軍俘虜脅迫的老壯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撫之後釋放、遣散。將黃師宓等人的頭掛在邕州城下示眾,又斂集叛軍屍體在城北角建築京觀。當時叛軍屍體中有個穿金色龍袍的,部下眾人說是儂智高已死,要向朝廷報告。狄青說:「怎知這不是一個騙局呢?我寧可說儂智高失蹤,也不敢欺騙朝廷來貪求戰功。」當初,狄青到邕州時,正遇上這裡毒瘴瀰漫,有人說是叛軍在江水上遊放毒,將士飲水而死者很多,狄青非常憂慮。一夕,有一股泉水從寨下湧出,取來一喝,味道甘美,部隊靠此才渡過了難關。
儂智高
後復任樞密副使,升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尹。回到京師後,宋仁宗嘉獎他的功績,任命他為樞密使,並賞賜給他一套在京師敦教坊的宅第,還特優先給他的兒子們加官進級。起初,狄青已率部南下後,宋仁宗常為他擔憂說:「狄青有威武的名聲,叛軍應會害怕他的到來。擔任左右傳令的人,非狄青的親信者不可,雖然是飲食起居的時候,都應該防備突然襲擊的發動。」於是派使者飛馳前線訓戒。等獲悉狄青已打敗叛軍,宋仁宗對宰相說:「快快議定恩賞,慢了便起不到獎勉的作用了。」
起初,交趾人請求出兵幫助朝廷討伐儂智高,餘靖說他們可信,便在邕州、欽州準備了萬人的糧草等待他們。宋仁宗還下詔用三萬緡錢賞賜給交趾國做軍費,並許諾平定叛亂後再有厚賞。狄青到此後,傳令餘靖不要派使者到交趾借兵,並立即上奏說:「交趾國李德政聲稱將率步兵五萬、騎兵一千趕來支援,不是真的。而且借蠻夷來消滅內寇,對我無利。憑一個儂智高就能橫行、蹂躪兩廣,使朝廷無力討伐,如果再向蠻夷借兵,那蠻夷貪得無厭,不仁不義,進而發動戰亂,又怎麼抵禦他們呢?請取消要交趾出兵援助。」意見被採納。叛軍被平定後,人們都佩服他有遠略。
來源:根貝儂 微信公眾號熱心粉絲
圖片、視頻:根貝儂 微信公眾號熱心粉絲,大新、崇左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