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本身中規中矩,故事才是真正打動人心的。你認為無意義的東西,它就是無意義的。而別人眼中無意義的東西,你覺得有意義,那它便是整個世界。感覺更真實更有感情,所以我喜歡這部甚於《珠峰》!
當初剛剛關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時候,完全沒有留意到這部片子;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各大熱門影片上了。直到開始刷票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這一部,甚至不知道Meru是在哪裡。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紀錄片,第一次看戶外主題,果然帶給我巨大的震撼與驚喜。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斷追隨自己內心的渴望,總有一些人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總有一些人生活的恣意卻又尊重生命的本能。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在我此生無法企及的高度,他們揚手迎接朝陽;我看著他們,內心充滿了感動,總有一些人,要代替這世上大多數的人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體驗不一樣的人生。你或許會認為這些人活得任性,不拿生命當回事,可是他們卻告訴你,他們是行走在生死邊緣,從不越界。這需要極強的控制力,永不犯錯,因為任何一次細微的過錯,代價都是生命,沒有重來的機會;了解自己的極限,雖然距登頂只有100碼,可是該放棄的時候勇敢放棄,這不是怯懦也並不可惜,因為有後退才會有下一次的更進一步。
Meru的鯊魚鰭,令人望而絕望,在他們腳下卻被徵服了。當這群人坐在尖尖的鰭背上相視而笑的時候,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偉大。感謝他們帶我們領略的這一路的經歷與感悟。在不同的世界裡生活,我依然安於世事的瑣碎與空泛,可是想到這個世上有這麼一群人在不斷的挑戰自然,挑戰自我,心中就充滿了莫名的勇氣。
在接下來的探險中,得益於上次攀登的經驗,他們創紀錄地只用了6天就抵達了「鯊魚鰭」線路的底部,其中還包括兩天時間完成底部的冰雪技術線路抵達C1營地—須彌山大本營。攀登開始,3名隊員連續攀登6小時後到達前進營地,並於次日開始沿這條路線攀登。三人隊伍開始拖拽他們沉重的裝備穿過冰雪和巖石混合地帶,最終依次成功抵達C1營地。而C2營地—用露營袋和吊帳懸掛在仰角的「印度洋大牆」之下的臨時庇護所是這次攀登過程中最艱辛,也最有趣的住宿地。吊帳掛在了一塊險峻的仰角巖石上,下面是驚心動魄的高度帶來的眩暈和只屬於三人攀登隊伍的景致。
一日,無意間錯走了一條去馬特洪峰登山大本營的trail,在距離大本營大約20-30分鐘路程的時候通過問路才確認走錯了路線。當時由於對前方道路毫無了解,瑟瑟發抖的我們想像著trail起點的纜車站剛煮出來的熱咖啡,迅速決定折返。那段未完成的trail像高難度女神一樣被我等務實的屌絲拋棄了--這是馬特洪峰的登山大本營啊,和馬特洪峰一樣,是「高級玩家」才會去的地方!好啦好啦,折返!
一部超讚的記錄攀登的電影,一部良心電影,一部沒有浮躁只有純粹的電影,一部打動心底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