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與攀登者同行

2020-11-20 金羊網

在電影中與攀登者同行

羊城晚報  作者:李麗  2020-05-29

人類對大自然的徵服從未停止,登山運動作為人類生命力和嚴酷生存條件之間的較量,更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攀登者。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2020年5月27日11時整,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全部登頂「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為珠峰「量身高」。在世界最高峰的峰頂上,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就在45年前的同一天,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9名隊員登頂珠峰,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當時的故事,被拍進了2019年國慶檔電影《攀登者》。

人類對大自然的徵服從未停止,登山運動作為人類生命力和嚴酷生存條件之間的較量,更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攀登者。即使沒有親身攀登的勇氣和機會,但從電影的影像中,我們還是能一窺這項運動的魅力。

《攀登者》  

(2019年,中國)  

導演:李仁港

主演:吳京、章子怡、井柏然、張譯、胡歌、王景春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從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挑戰……

影片由著名導演徐克監製,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阿來參與編劇,演員更是雲集了中國影視界的「夢之隊」。影片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實現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以及1975年再次登頂並勘測出珠峰中國高度的故事。影片展現了中國登山隊挑戰世界之巔的莊嚴使命和熱血情懷,在2019年國慶檔公映時激發了無數觀眾的愛國熱情。

觀眾評論

Luc: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完整的珠峰北坡登頂,從冰塔林、北坳到大風口,以及傳說中的「第二臺階」和「中國梯」,身為登山片愛好者,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攀登者》是國產電影在此類題材上的突破,論特效水平和專業程度不輸同類外國電影。偉大的使命感和堅忍不拔精神的傳承,意義更是超越登山運動本身。

銳利修蕊:兩次攀登的主線一輕一重,開篇光影拉開即懸著一顆心,到最後情緒跟隨人物著陸,這樣的觀影過程也完成了一次「攀登」。這部電影的主角是珠穆朗瑪峰,山下的人物各自帶著心裡的糾結和遺憾,幾組人物關係設置也很細膩。群像敘事,但沒有高大全的架構,是對「山高人為峰」最好的理解。

《127小時》  

(2010年,美國、英國)

導演:丹尼·博伊爾

主演:詹姆斯·弗蘭科、麗茲·卡潘、凱特·瑪拉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2003年5月,登山愛好者阿倫·拉斯頓在峽谷攀巖時,右臂被石頭壓住,被困五天五夜。最終為了逃生,他強忍劇痛,先花一個小時將橈骨和尺骨折斷,再用運動短褲當作臨時止血帶,拿小刀從肘部將右前臂生生切斷。從巖石下脫身後,為與失血搶時間,他以超人的毅力爬過風力強勁的峽谷,緣繩到達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裡後與營救人員相遇,終於成功生還。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生命中的「巨石」,在那一刻,你能否斷臂求生,還是無奈地耗盡生命?影片在真實故事背後的巨大寓意令人深思。該片獲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提名。

觀眾評論 

LORENZO洛倫佐:拍攝技巧純熟,剪輯凌厲,畫面切換乾淨果斷又過渡自然。雖然是一個求生勵志的故事,卻拍出了新意,配樂也令人耳目一新。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拍得如此吊人胃口實屬不易,只是血腥鏡頭還需觀者自行拿捏是否有承受的膽量。影片立意頗深,詹姆斯·弗蘭科演技超讚。

MIKA蟲子: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這樣的一塊「石頭」,引領你看見真正的自己。

《巔峰記憶》  

(2010年,中國)  

導演:李嘉 主演:李蘭

2002年,希夏邦瑪西峰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吞噬了五個鮮活的生命。經歷了失去隊友之痛的李蘭自此陷入人生低谷,希夏邦瑪西峰那巨大的山體投射的陰影將她籠罩和淹沒,令她久久無法從自責、迷惘和痛苦中掙扎出來。直到2009年,李蘭和朋友們以紀念的方式登頂希夏邦瑪峰,她才徹底走出心靈的困境。 

作為一部紀錄片,《巔峰記憶》以登山者李蘭的第一視角切入,但並不僅僅局限於展現其個人的救贖和回歸,更將視角聚焦在對登山運動的全面認識與理解,當年事件中留下的照片、影像和新聞報導都為影片提供了有用的補充。

觀眾評論

Panda的陰影:每個人都要面對無法逃離的記憶。攝影不錯,美麗的自然景色是忍不住打好評的主要原因。

deus:作為一次司空見慣的商業登山,本身枯燥繁瑣的登頂過程或許並不值得紀念,但當其中的參與者開始講述七年前的死亡記憶時,這次攀登註定要被賦予別樣的意義。登山就是這樣一種運動,最貼近生命的本源,也最貼近死神的面龐。

《最狂野的夢想:徵服珠峰》

(2010年,美國)

導演:安東尼·格芬

主演:拉爾夫·費因斯、休·丹西、康拉德·安柯、連姆·尼森

這是一部傳記式紀錄片。1924年,登山家喬治·馬洛裡與登山新手安德魯·歐文組隊,嘗試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登頂,最終一去不復返。直至1999年,登山家康拉德·安柯才在珠峰的「死亡地帶」發現了馬洛裡的遺體……

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登山者都知道的名言,最早便來自喬治·馬洛裡。影片回溯喬治·馬洛裡一生三次攀登珠峰並最終留在珠峰的經過,也描述了發現他遺體的康拉德·安柯所做的嘗試:他試圖用喬治·馬洛裡的裝備登上「第二臺階」,以解開後者的死亡之謎。

觀眾評論

匿名:配音陣容極強,連姆·尼森擔任旁白,尼森的妻子娜塔莎配音馬洛裡夫人,令人感傷的是,娜塔莎後來因滑雪摔傷,導致腦死亡去世。拍出了大片的感覺,模擬登頂線路那個鏡頭真棒,徒手攀巖一段也嘆為觀止。

沉默的若亞:在高空冒著生命危險拍攝出來的畫面太寶貴了,第一次真正目睹傳說中的「第二臺階」,確實驚險。從珠峰頂鳥瞰的風景美得難以言喻。

《攀登梅魯峰》  

(2015年,美國、印度)  

導演:金國威、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

主演:金國威、康拉德·安克、納·奧斯託克、喬恩·克拉考爾

三位登山者在經歷傷心往事後拋下一切,帶著友情,共同前往從未有人成功登頂的梅魯峰。他們用鏡頭記錄下了兩次攀登梅魯峰的過程,其中一次,當他們不得不決定後撤時,離峰頂僅有100米。

梅魯峰位於喜瑪拉雅山脈的印度一側,海拔6000多米,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片中三位登山者的目的地是梅魯峰西北壁一個名為「鯊魚鰭」的地方——顧名思義,此處形狀奇絕且異常光滑,攀爬難度非常大。作為一部用生命拍攝的紀錄片,《攀登梅魯峰》帶給觀眾的震撼不言而喻。

觀眾評論  

Ron Chan:讓人心生敬畏的一部紀錄片,包含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敬仰,以及對信仰的堅持和對生命的理解。PS:鏡頭實在太棒了,好幾次都感覺身臨其境。

噗呲噗呲好多魚:對自然的敬意,對信仰的追逐,隨著鏡頭感受登山者的每一步。還有看似平淡的講述——遺憾的失敗,突然的災難,登頂的喜悅……有一種「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

彭縈:看過的登山紀錄片裡最好的一部。這不是登山片,是心理片。

《徒手攀巖》

(2018年,美國)

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金國威

主演:亞歷克斯·霍諾德、湯米·考德威爾、金國威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亞歷克斯·霍諾德自2009年便夢想徒手攀登酋長巖。在本片拍攝前,他準備了一年半的時間,藉助繩索攀爬過近60次酋長巖——嘗試不同的巖點,研究如何攻克最難的區域。紀錄片拍下了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及酋長巖的壯麗景色,當然還有霍諾德登頂的歷史時刻。影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影片形象地展現了徒手攀巖這一特殊的極限運動。亞歷克斯·霍諾德在片中進行的是完全無保護的獨自攀巖,即沒有繩子、錐子等任何保護或輔助裝備,也無同伴協助。

觀眾評論

Cherry櫻桃之遠:大半的篇幅是在拍前期的準備,低情商直男的日常生活,每次拿個鍋吃飯觀眾席都笑出聲。最後登頂的過程雖然只有十幾分鐘,但還是超震撼,亞歷克斯爬過了最難的兩段都衝鏡頭傲嬌地笑,對話超級耿直,感覺像個沒長大的小孩子。

徐若風:技術團隊做得非常出色,無論是開場秒入人心的音效處理,還是行至中段看到攝影師們扛著機器與主角一起攀巖,真的都是神人。攀巖段落讓人處於目瞪口呆的驚駭感裡,最後20分鐘對我而言甚至有點「極端影像」了,實在嚇得不行。

編輯:甜心貓

相關焦點

  • 電影《攀登者》
    時隔59年,由徐克監製、李仁港執導、阿來編劇,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多布傑主演,成龍友情出演的電影《攀登者》,特別發布一組致敬版海報,致敬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59周年。海報發布同時,也首次曝光了五位主演在影片中身穿中國登山隊隊服的人物造型。海報中,五位演員神情堅毅、目光堅定,傳遞出一往無前的信念和決心。
  • 電影《攀登者》:我們為什麼要做攀登者?
    歌曲《攀登者》 小編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由吳京主演,演員強強聯手,打造了一部英雄主義和愛情主義情懷於一身的電影
  • 觀看電影—攀登者
    9月30日首映,計劃與家裡人一起去看的,但孩子貌似不想看電影,好不容易放了月假,想要窩在家裡,不想強迫她,改變了計劃,回到老家去看老母親。10月4日,從老家下山,回到城市,又回到看電影的話題,這次孩子倒是很樂意,但她首選是《中國機長》,但是力推《攀登者》,我看了三個片子的預告片,我選擇的順序是《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
  • 電影《攀登者》|楊尚雯 @小作家
    今天放假在家,媽媽在網上找了一部電影《攀登者》讓我看,我很高興。終於可以欣賞這部仰慕已久的電影了。自從之前看過吳京飾演的《戰狼》,我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吳京,覺得他是真正的男子漢。我很喜歡《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以後,也很感動,對方五洲、曲松林、傑布這些人,非常佩服。他們為了祖國的利益,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毅然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 電影攀登者影評
    知道主角是吳京,有很多知名演員參演,然後對於電影也是褒貶不一,都說是靠賣演員名氣。其實在沒看之前我的大致想法也是差不多的,甚至覺著可能就是一部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紀錄片。 影片開局運用對講的急促和恰到好處的攀登畫面,給觀眾營造出了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困難情景,給觀眾了一個良好的感官以及代入感。讓觀眾更好的更快的融入了故事情節,交代了開端,埋下了伏筆,初步彰顯了中國人不畏艱險,勇攀高峰能夠捨棄生死顧全大義的豪舉。
  • 為電影《攀登者》喝彩!
    網上關於《攀登者》的評論很多,有好的有不好的。到底怎麼樣呢?不看過還真不好亂講,真的如有的評論說的那麼不堪嗎?錯了,這是一部真正優秀的電影,從各方面來講,都堪稱優秀,劇情,表演,臺詞,背景音樂都十分出彩,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總感覺餘味悠長,一下子有點體會不盡。
  • 中國探險電影聚焦珠峰攀登者
    《攀登者》原型人物桑珠(右一)、夏伯渝(中)等在上海與觀眾見面。新華社記者任瓏攝新華社上海10月1日電(許曉青、王婧媛)「能看到關於我們登山的電影,我的一個夢實現了。1975年登頂的隊員中,就有我一個。」原中國登山隊隊員桑珠在上海看完電影《攀登者》點映後感慨。
  • 鄭州95後女孩出演《雪線》,曾參與電影《攀登者》拍攝
    這已經是她二度高原拍攝,在此之前,她還參演了電影《攀登者》。△李婉媚飾演拉姆據悉,《雪線》2019年9月入選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引導扶持專項資金劇本扶持項目名單。李婉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從小在鄭州學習舞蹈打下的基礎,在體態、形象方面對表演有很大的幫助。她首次觸電,是在電視劇《誰與同行》中。劇中,這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女孩,演的卻是一位母親,一位獨自帶著孩子、歷經風霜雨雪的青年母親。這次《雪線》的拍攝也同樣充滿挑戰,角色前後年齡跨度比較大。
  • 鄭州95後女孩出演《雪線》,曾參與電影《攀登者》拍攝
    這已經是她二度高原拍攝,在此之前,她還參演了電影《攀登者》。  李婉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從小在鄭州學習舞蹈打下的基礎,在體態、形象方面對表演有很大的幫助。  她首次觸電,是在電視劇《誰與同行》中。劇中,這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女孩,演的卻是一位母親,一位獨自帶著孩子、歷經風霜雨雪的青年母親。  這次《雪線》的拍攝也同樣充滿挑戰,角色前後年齡跨度比較大。
  • 電影《攀登者》:中國式大片的新可能
    電影《攀登者》就是站在時代高度、緊緊抓住中國登山者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獨特而重大的歷史事件,重新思考醞釀加工,用豐富而成熟的電影語言拍出了精神高度和文化內涵。」在日前由《光明日報》文藝部、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電影《攀登者》研討會」上,《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如是說。
  • 電影《攀登者》定檔9月30日,夢幻陣容詮釋攀登精神
    電影《攀登者》「冰爪」版定檔海報展現首次北坡登頂壯烈歷史電影《攀登者》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當年的登山隊成員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
  • 《攀登者》穩了
    《攀登者》這部電影所要講的故事,正是改編自這段「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往事」。十二名登山隊員,在狂風暴雪中捆綁在一架梯子上艱難求生,隨著風力的變化,綁著所有人的梯子像驚濤颶浪中的小船一樣飄搖旋轉。為了拍這場戲,在天寒地凍的深夜,李仁港以二十多個工作人員為一組,在兩邊巨大照明燈的照耀下左右分別拉扯著梯子,加上人造雪和鼓風機製造的狂風,拍了整整一夜。
  • 夏瀚宇陳雪凝獻聲 《攀登者》發推廣曲《如虹》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8月26日,電影《攀登者》宣傳推廣曲《宣傳推廣曲《如虹》上線  UNINE夏瀚宇陳雪凝首度聯手獻唱日前,電影《攀登者》發布影片宣傳推廣曲《如虹》,歌曲由UNINE夏瀚宇、陳雪凝合作演唱,曲調柔美抒情,在兩位青年歌手深情對唱的合作演繹下,歌聲透出一種青春追夢的執著與堅持。
  • 《攀登者》,我們需要這樣的電影
    《攀登者》。距炮爺幾米遠的吳京,很開心地說他拍《攀登者》賺到了,又是一部中國全新類型的電影,攀登和冒險的現實題材。說實話看片之前,我對這部電影並不看好,一者是攀登類題材故事是新類型,單薄容易枯燥變成紀錄片;二者是登珠峰取景難不好拍,雪崩、狂風等做特效又很燒錢。加上《攀登者》的拍攝和製作周期短。2月份,《流浪地球》的製片人龔格爾和導演郭帆講過新類型電影的困境。
  • 影評——《攀登者》
    今天聊聊電影《攀登者》。片名The Climbers (2019)。2019年的國慶節可謂是大片雲集,大量影片集中在這個時間段上映,其中不乏高質量主旋律影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集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上映,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一同上映可以形成浩大聲勢,也會被觀眾們拿來一同比較。這一比較自然就分出了高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攀登者》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部,評分將將及格。
  • 《攀登者》:電影輸了,吳京沒輸!
    對於剛剛過去的國慶檔,相信很多人都去電影院看過,作為國慶檔票房冠軍的有力競爭者,《攀登者》的表現不算亮眼,觀眾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攀登者》的票房在國慶期間也突破了八億。不少媒體和影評人唱衰《攀登者》,不是因為電影本身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且覺得吳京扛不起這面大旗,在上映前一個多月就引發了豆瓣近2000多條差評。《我是特種兵》的火爆讓吳京開始嘗試新類型的電影,就是軍旅題材。5億多票房收入直接讓《戰狼》成為大片,吳京第一次嘗到了爆紅的滋味。隨著《戰狼2》的推出,50多億票房收入位列華語電影史第一,進入全球電影票房百強,打破了所有可以打破的票房紀錄。
  • 《攀登者》破10億,內地總排名第68,在國產電影中什麼水平?
    上映17天,《攀登者》終於突破10億,這的確是個不小的驚喜。繼《攀登者》突破10億之後,國慶檔3部電影均破10億大關,今年國慶節的觀影盛況前所未有,2019年的國慶檔也成為票房表現最給力的一次,3部電影累計票房超過61億。
  • 電影2/做人生路上勇敢的攀登者
    《攀登者》,主演吳京。從記憶中看他的《太極宗師》,到現在的《戰狼》《流浪地球》《攀登者》……一直感覺他就是一個真漢子!其二: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拍攝的電影!對於這載入時代的時刻,充滿好奇。我想去了解更多!看完電影,解決了我心中一直以來的三個疑惑:人為什麼要登山‍♂️?
  • 《攀登者》:攀登精神,中國精神
    《攀登者》為國登頂,寸土不讓。國慶大片《攀登者》終於上映了,國慶節10月1號當天我去看了,感覺特別的燃,特別的勵志。看完過後,你一定會為勇於攀登的中國精神,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深受感動。下面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一些感受!中國攀登隊成功登頂,因照相機丟失無法拍下360度的峰頂照片而招質疑。
  • 「攀登者」敗於李仁港?
    頂配演員陣容,「主旋律+冒險動作影片」標籤,上影集團時隔三年推出的重磅電影,傳聞是5億元投資的大製作影片。對比之下,僅收穫如今的票房成績和口碑評價,很難不視作是失敗。 要知道,《攀登者》在9月30日上映之前,是三強影片中想看人數最高的影片。在預售階段,《攀登者》1.54億,與1.71億預售的《中國機長》,2.46億的《我和我的祖國》並沒有拉開太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