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你我其實都是「攀登者」

2021-03-03 鐵血軍事

國慶長假將至,很多電影愛好者也開始關注起了今年國慶檔究竟會有哪些佳作集中上映。一部由李仁港導演執導,吳京、章子怡、成龍、胡歌、張譯、井柏然、何琳等眾多明星出演的電影《攀登者》也定檔9月30日,與廣大觀眾見面。

對於這部影片,自從今年2月宣布開拍以來,小編就一直在觀眾著它的動態。除去有《戰狼》系列主演吳京與《紅海行動》主演張譯聯袂出演的驚喜之外。其實這部影片吸引我的另外一點還是在於其所講述的那個震撼人心的歷史事件——登頂珠峰。

說起珠穆朗瑪峰,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作為世界屋脊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絕對是全世界各國登山、探險愛好者這一生都想去徵服的終極目標。而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相信你也曾聽過那些徵服世界最高峰的或勵志或驚險的傳奇故事。但《攀登者》所講述的這次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歷史事件,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卻要更加震撼,甚至至今還在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

其實在這之前,關於電影的背後故事,小編也是提前做過一些功課的。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員劉連滿、王富洲、屈銀華及藏族運動員貢布一行四人從珠穆朗瑪峰北坡出發經歷重重艱險,最終,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順利登頂,第一次將鮮豔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登山隊從北坡順利登頂珠峰的榮耀屬於中國。相較於我們所熟知的珠峰南坡路線,處於中國一側的珠穆朗瑪北坡在氣候、山巖坡度、地質環境等方面都十分惡劣。而對於1955年剛剛成立的中國登山隊來說,技術、裝備與經驗的缺乏,都給第一次由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行動帶來了巨大壓力。

同時,中國正進行與某鄰國邊界勘定談判,1953年便已登頂珠峰的某鄰國,因此拒絕承認珠峰北坡歸屬中國,理由就是:你們沒有登頂過珠峰。因此,中國登山隊必須儘快登頂珠穆朗瑪峰,並且還要趕在印度登山隊之前完成任務。也正因如此,為了祖國領土的完整,登山隊的勇士們在惡劣的環境中與自然搏鬥,最終在1960年5月25日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而此時,印度登山隊則在8600米處因惡劣天氣放棄了登頂計劃。這件事情之後,1961年10月5日,中國正式與某鄰國正式籤署邊界條約,珠穆朗瑪峰北坡明確屬於中國領土。

這可以說是我們用實際行動向世界發出的信號:中國人有能力、有勇氣在世界之巔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當然,在我們第一次成功登頂珠峰的背後,那些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心為國的勇士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英雄。

其實小編在整理完《攀登者》這部影片的資料後就一直在想。影片中的攀登者,以勇氣徵服世界之巔。而現實中的「攀登者們」又何嘗不是在用自己的勤勞與勇敢,讓這個國家重新屹立於東方呢?這些「攀登者」其實就是你我,就是那些為了國家繁榮富強或英勇獻身或默默奉獻的人。

1949年,新中國在戰火的餘燼中起身,撣去傷痛,在一窮二白中摸索前進。為了國家的和平,有人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為了國家的強大,有人選擇一生隱姓埋名;為了國家的發展,每個人都在不斷「攀登」。而在《攀登者》所展現的故事,也僅僅是那個時代以及此後新中國發展的具象化表現。1964年與1967年中國原子彈、氫彈試爆成功,讓中國有保衛安全堅實盾牌。1970年東方紅1號衛星則讓中國的聲音第一次迴蕩在太空。改革開放、香港、澳門回、歸載人航天、北京奧運會等等等等,我們用了70年的時間,完成了由弱到強的蛻變。

而70年,從一窮二白的中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中華民族一直都在「攀登」的路上,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攀登者」。而這種勤勞勇敢、不畏艱險的「攀登者精神」也正是千百年來銘刻進中華民族血脈中的傳承。

就像吳京和曹衛東老師一起在鐵血影迷提前觀影會說的那句話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攀登者,都會在自己的那座山上都會努力的去攀登」當年我們中國的攀登者登頂世界之巔,為了祖國的榮譽。而如今,更多的「攀登者」與「攀登精神」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保障。

雖然未來,我們面前仍然有需要繼續徵服的高峰,但就如預告片中所說的那樣: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即便前路艱苦坎坷,但攀登永不止步。其實小編我個人還是很期待這部影片的,因為總覺得通過主演們的演繹,能看到每一個奮鬥的身影。

那麼今年9月30日。你要不要也一起來看《攀登者》呢?來體會「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奮鬥精神吧。

廣告

相關焦點

  • 《攀登者》穩了
    《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看哪個? 別著急選擇。 我一個一個來聊。 先從國慶檔大爆款的頭號種子選手說起: 《攀登者》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和富有想像力的動作設計,讓《攀登者》足以給觀眾帶來直觀的震撼感。影片拍出來的效果,對得起它的題材和故事。主演吳京在影片的特別首映上說:「《攀登者》的類型前所未有,拍好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對於電影人來說,拍攝《攀登者》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向著未知山峰的攀登。
  • 為《攀登者》驕傲
    《攀登者》評分6.9,讓人猶豫要不要花錢去看了,畢竟沒了票補電影票也不便宜。幸虧還是買票了,可能只是相信吳京吧。很值得,很好看。先回應一下網絡上的差評:差評1:愛情線太多太滿,拍的是《珠峰愛情故事嗎》?這種評價其實很可怕,想看這種題材的觀眾其實都是奔著登山的艱苦過程去的,這種評價馬上讓人從根本上產生懷疑並且厭惡。
  • 《攀登者》:攀登精神,中國精神
    《攀登者》為國登頂,寸土不讓。國慶大片《攀登者》終於上映了,國慶節10月1號當天我去看了,感覺特別的燃,特別的勵志。看完過後,你一定會為勇於攀登的中國精神,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深受感動。下面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一些感受!中國攀登隊成功登頂,因照相機丟失無法拍下360度的峰頂照片而招質疑。
  • 影評:《攀登者》一份關於珠峰的唯美
    《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珠峰,臨時擔任隊長的方五洲為救助同伴曲松林導致攝像機掉落,缺少環繞山頂拍攝的360度影像資料,中國登頂珠峰也不為國際所認可,於是,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度集結,並最終登頂珠峰、拍攝資料,為中國登山史寫了濃重一筆的故事。
  • 電影《攀登者》:我們為什麼要做攀登者?
    歌曲《攀登者》 小編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由吳京主演,演員強強聯手,打造了一部英雄主義和愛情主義情懷於一身的電影
  • 影評《攀登者》觀後感
    影片為了更好地還原攀登者們的艱辛和真實性,在西藏等地進行取景,尤其是在崗什卡雪峰中,演員們需要背著行囊和氧氣瓶等進行拍攝,至少17公斤的重量讓他們的拍攝異常艱辛,但每一位演員為了呈現最真實的狀態,都去學習了攀冰、使用冰鎬等技巧,可謂困難重重,同樣也是誠意滿滿。當然,歷史本身遠比電影中刻畫的更為艱苦。
  • 《攀登者》獲北大學子最高禮讚 攀登男團詮釋攀登正年輕
    而備受好評的工廠區攀登戲份,吳京也透露不少幕後花絮:「當時訓練攀巖的時候,要做快速攀登,我覺得我還能像個兔子,但人家厲害得像猴子。不過當時我們都是按照國家登山隊的難度去攀巖,所有的角度和動作基本還原了國家登山隊的場景,甚至一模一樣,只不過攀巖的巖壁換成了我們電影需要的東西。」
  • | 攀登者 | 中國攀登珠峰罹難者名單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攀登者》主要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真正傳遞了每一個中國人都擁有的攀登精神!然而,當這種精神沉降到現實之中的時候,不僅有榮耀,更有殘酷。
  • 為電影《攀登者》喝彩!
    網上關於《攀登者》的評論很多,有好的有不好的。到底怎麼樣呢?不看過還真不好亂講,真的如有的評論說的那麼不堪嗎?錯了,這是一部真正優秀的電影,從各方面來講,都堪稱優秀,劇情,表演,臺詞,背景音樂都十分出彩,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總感覺餘味悠長,一下子有點體會不盡。
  • 攀登者:從中國人為什麼登珠峰說起
    每一次攀登,都伴隨著犧牲。在6400米營地,蘭州大學的學生汪磯發生嚴重高原反應,搶救無效失去年輕的生命。來自北京大學的氣象專業學生邵子慶也在7300米附近因缺氧犧牲。第三次行軍後,登山隊有超過40名登山隊員嚴重凍傷,有的隊員凍掉了半截手指,嚴重的失去整條胳膊,就連隊長史佔春也一腳踩滑,差點從山上掉下來,之後因為凍傷而被送去日喀則治療。
  •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我們這一代人最怕的就是心中無山」——《攀登者》9月28日,國慶檔的獻禮三強《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展開了全國範圍內的點映活動,可以說提前開始了國慶口碑和排片的爭奪戰。其中相比較另外兩部點映城市限制,比如《我和我的祖國》本人所處的城市就沒有安排場次。
  • 攀登者夏伯渝
    假如某天早上,你在通往香山的路上,看見一位騎輛舊自行車的老人,你不會注意到他有什麼不同。而在北京香山公園晨練攀登者的隊伍裡,他卻是那麼不同:經常登山的人都和他打招呼,「老夏,又來了。」、「今兒早啊」,而當路人的眼神轉移到他的鋼鐵義肢時,又是另外一個表情:由衷的敬佩,伸出大拇指。
  • 觀看電影—攀登者
    10月4日,從老家下山,回到城市,又回到看電影的話題,這次孩子倒是很樂意,但她首選是《中國機長》,但是力推《攀登者》,我看了三個片子的預告片,我選擇的順序是《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因為假期,事情比較多,一天一部片子,還比較趕。孩子得到第二天看《中國機長》的保證,答應先看《攀登者》。
  • 電影攀登者影評
    知道主角是吳京,有很多知名演員參演,然後對於電影也是褒貶不一,都說是靠賣演員名氣。其實在沒看之前我的大致想法也是差不多的,甚至覺著可能就是一部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紀錄片。 所以說在我看來第二段感情線增加利大於弊。 在李國梁死後,曲松林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向觀眾交代了前面選擇題的答案。在生命面前,理應選擇生命,登峰可以重來而生命不可以重新開始。曲松林與方五洲冰釋前嫌,一個擁抱代表了太多太多。然後也對登山隊員的性命更加珍惜。 方五洲再次帶著所有人的期望,第三次登峰。
  • 期待《攀登者》的逆襲
    《攀登者》這部片子現在票房不好,網上的評論。小編在此很想為它正名,我是國慶第一天去看的,下面說一下我的感受。看完電影後,電影院很多人都哭了,不是因為裡面的愛情而哭。而是因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為了國家,為了中國能在世界上證明珠穆朗瑪峰是中國的,登山隊員前僕後繼,即使失去生命,也要把祖國的五星紅旗插在峰頂。
  • 電影2/做人生路上勇敢的攀登者
    《攀登者》,主演吳京。之所以想看這部劇,原因有二:其一,吳京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演員。從記憶中看他的《太極宗師》,到現在的《戰狼》《流浪地球》《攀登者》……一直感覺他就是一個真漢子!其二: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拍攝的電影!對於這載入時代的時刻,充滿好奇。我想去了解更多!
  • 影評——《攀登者》
    今天聊聊電影《攀登者》。片名The Climbers (2019)。2019年的國慶節可謂是大片雲集,大量影片集中在這個時間段上映,其中不乏高質量主旋律影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集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上映,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一同上映可以形成浩大聲勢,也會被觀眾們拿來一同比較。這一比較自然就分出了高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攀登者》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部,評分將將及格。
  • 電影《攀登者》
    影片中吳京飾演的方五洲作為登山隊隊長兩次率隊向珠峰發起衝擊,章子怡飾演的徐纓作為氣象組中的一員,負責為登山隊及時提供準確的氣象信息,張譯飾演的曲松林也在兩次登峰任務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井柏然飾演的李國梁與胡歌飾演的楊光,則作為登山隊的新生力量一起參加了第二次攀登珠峰的行動。據了解,為了讓演員表演更加真實,劇組的每一位主演都要背著重達17公斤的登山裝備進行訓練和拍攝。
  • 《攀登者》: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攀登者》是由真人故事改編的記錄片電影,也是為了慶祝祖國生日特意獻禮的影片,是中國的第一部以登山為題材的電影,攀登者在那時意味這國家的榮譽,民族的未來,如果沒有看過這不影片,我根本想像不出攀登這此期間需要經歷多少的挑戰,需要面臨多少未知的危險,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完成這項使命
  • 電影《攀登者》|楊尚雯 @小作家
    今天放假在家,媽媽在網上找了一部電影《攀登者》讓我看,我很高興。終於可以欣賞這部仰慕已久的電影了。自從之前看過吳京飾演的《戰狼》,我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吳京,覺得他是真正的男子漢。我很喜歡《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以後,也很感動,對方五洲、曲松林、傑布這些人,非常佩服。他們為了祖國的利益,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毅然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