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將至,很多電影愛好者也開始關注起了今年國慶檔究竟會有哪些佳作集中上映。一部由李仁港導演執導,吳京、章子怡、成龍、胡歌、張譯、井柏然、何琳等眾多明星出演的電影《攀登者》也定檔9月30日,與廣大觀眾見面。
對於這部影片,自從今年2月宣布開拍以來,小編就一直在觀眾著它的動態。除去有《戰狼》系列主演吳京與《紅海行動》主演張譯聯袂出演的驚喜之外。其實這部影片吸引我的另外一點還是在於其所講述的那個震撼人心的歷史事件——登頂珠峰。
說起珠穆朗瑪峰,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作為世界屋脊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絕對是全世界各國登山、探險愛好者這一生都想去徵服的終極目標。而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相信你也曾聽過那些徵服世界最高峰的或勵志或驚險的傳奇故事。但《攀登者》所講述的這次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歷史事件,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卻要更加震撼,甚至至今還在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
其實在這之前,關於電影的背後故事,小編也是提前做過一些功課的。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員劉連滿、王富洲、屈銀華及藏族運動員貢布一行四人從珠穆朗瑪峰北坡出發經歷重重艱險,最終,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順利登頂,第一次將鮮豔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登山隊從北坡順利登頂珠峰的榮耀屬於中國。相較於我們所熟知的珠峰南坡路線,處於中國一側的珠穆朗瑪北坡在氣候、山巖坡度、地質環境等方面都十分惡劣。而對於1955年剛剛成立的中國登山隊來說,技術、裝備與經驗的缺乏,都給第一次由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行動帶來了巨大壓力。
同時,中國正進行與某鄰國邊界勘定談判,1953年便已登頂珠峰的某鄰國,因此拒絕承認珠峰北坡歸屬中國,理由就是:你們沒有登頂過珠峰。因此,中國登山隊必須儘快登頂珠穆朗瑪峰,並且還要趕在印度登山隊之前完成任務。也正因如此,為了祖國領土的完整,登山隊的勇士們在惡劣的環境中與自然搏鬥,最終在1960年5月25日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而此時,印度登山隊則在8600米處因惡劣天氣放棄了登頂計劃。這件事情之後,1961年10月5日,中國正式與某鄰國正式籤署邊界條約,珠穆朗瑪峰北坡明確屬於中國領土。
這可以說是我們用實際行動向世界發出的信號:中國人有能力、有勇氣在世界之巔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當然,在我們第一次成功登頂珠峰的背後,那些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心為國的勇士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英雄。
其實小編在整理完《攀登者》這部影片的資料後就一直在想。影片中的攀登者,以勇氣徵服世界之巔。而現實中的「攀登者們」又何嘗不是在用自己的勤勞與勇敢,讓這個國家重新屹立於東方呢?這些「攀登者」其實就是你我,就是那些為了國家繁榮富強或英勇獻身或默默奉獻的人。
1949年,新中國在戰火的餘燼中起身,撣去傷痛,在一窮二白中摸索前進。為了國家的和平,有人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為了國家的強大,有人選擇一生隱姓埋名;為了國家的發展,每個人都在不斷「攀登」。而在《攀登者》所展現的故事,也僅僅是那個時代以及此後新中國發展的具象化表現。1964年與1967年中國原子彈、氫彈試爆成功,讓中國有保衛安全堅實盾牌。1970年東方紅1號衛星則讓中國的聲音第一次迴蕩在太空。改革開放、香港、澳門回、歸載人航天、北京奧運會等等等等,我們用了70年的時間,完成了由弱到強的蛻變。
而70年,從一窮二白的中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中華民族一直都在「攀登」的路上,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攀登者」。而這種勤勞勇敢、不畏艱險的「攀登者精神」也正是千百年來銘刻進中華民族血脈中的傳承。
就像吳京和曹衛東老師一起在鐵血影迷提前觀影會說的那句話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攀登者,都會在自己的那座山上都會努力的去攀登」當年我們中國的攀登者登頂世界之巔,為了祖國的榮譽。而如今,更多的「攀登者」與「攀登精神」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保障。
雖然未來,我們面前仍然有需要繼續徵服的高峰,但就如預告片中所說的那樣: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即便前路艱苦坎坷,但攀登永不止步。其實小編我個人還是很期待這部影片的,因為總覺得通過主演們的演繹,能看到每一個奮鬥的身影。
那麼今年9月30日。你要不要也一起來看《攀登者》呢?來體會「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奮鬥精神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