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京等人主演 李仁港執導的《攀登者》雖有差評 依然滿懷期待
《攀登者》海報為什麼《攀登者》的期待值這麼高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所以,我們在對這位導演心存芥蒂的同時,也期待這位導演將自己的特長以及對珠峰喜愛融入《攀登者》裡,給觀眾以及祖國獻上一份震撼人心的國慶大禮。
-
影評《攀登者》觀後感
在銀幕上展現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攀登歷程,讓觀眾通過視覺藝術了解這段歷史。作為國內寥寥無幾的登山類作品,影片將北塔林、北坳、大風口、第二臺階全部展現出現,且對於這些地理位置攀登的困難程度,有做詳細的數字展示,讓觀眾一目了然。珠穆朗瑪峰的壯麗景象讓觀眾眼前一亮,不禁感嘆祖國的大好河山。經報導,《攀登者》取景拍攝地在天津、崗什卡雪峰等。
-
「攀登者」敗於李仁港?
而再看《攀登者》,雖然日排片佔比和票房都能維持在第四位左右,但票房剛剛達到10億元,已與前兩者拉開差距。 不僅票房落差大,相較於前兩者的全面高口碑,《攀登者》則出現嚴重的負面口碑。《攀登者》豆瓣評分已從開局的7.0分,跌落至6.5分。
-
《攀登者》突破10億大關 彩蛋曝光致敬中國英雄
《攀登者》突破10億大關 彩蛋曝光致敬中國英雄 為此,影片曝光一支片尾特別紀錄片——中國登山隊1960年跟1975年兩次攀登珠峰的真實影像,以此致敬偉大的「中國攀登英雄」。電影《攀登者》在尊重歷史的情況下,最大化還原時代下的攀登者故事,1:1的道具置景也體現了幕後團隊的匠心。影片上映後,胡歌與「楊光」一角原型夏伯渝的在線互動更是打動不少人,一度衝頂熱搜榜。
-
電影《攀登者》:我們為什麼要做攀登者?
歌曲《攀登者》 小編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由吳京主演,演員強強聯手,打造了一部英雄主義和愛情主義情懷於一身的電影
-
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你我其實都是「攀登者」
但《攀登者》所講述的這次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歷史事件,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卻要更加震撼,甚至至今還在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而現實中的「攀登者們」又何嘗不是在用自己的勤勞與勇敢,讓這個國家重新屹立於東方呢?這些「攀登者」其實就是你我,就是那些為了國家繁榮富強或英勇獻身或默默奉獻的人。
-
《攀登者》:攀登精神,中國精神
《攀登者》為國登頂,寸土不讓。國慶大片《攀登者》終於上映了,國慶節10月1號當天我去看了,感覺特別的燃,特別的勵志。看完過後,你一定會為勇於攀登的中國精神,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深受感動。下面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一些感受!中國攀登隊成功登頂,因照相機丟失無法拍下360度的峰頂照片而招質疑。
-
《攀登者》穩了
《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看哪個? 別著急選擇。 我一個一個來聊。 先從國慶檔大爆款的頭號種子選手說起: 《攀登者》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和富有想像力的動作設計,讓《攀登者》足以給觀眾帶來直觀的震撼感。影片拍出來的效果,對得起它的題材和故事。主演吳京在影片的特別首映上說:「《攀登者》的類型前所未有,拍好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對於電影人來說,拍攝《攀登者》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向著未知山峰的攀登。
-
電影《攀登者》
張譯也感嘆:「這個時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希望影片可以讓更多觀眾看到登山前輩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攀登者精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種精神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服化道真實還原史實 再現勇登珠峰歷史壯舉電影《攀登者》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與1975年兩次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並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確測量。
-
影評——《攀登者》
今天聊聊電影《攀登者》。片名The Climbers (2019)。2019年的國慶節可謂是大片雲集,大量影片集中在這個時間段上映,其中不乏高質量主旋律影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集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上映,極大地激發了觀眾們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觀影興趣。一同上映可以形成浩大聲勢,也會被觀眾們拿來一同比較。這一比較自然就分出了高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攀登者》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部,評分將將及格。
-
屢破紀錄的《姜子牙》,卻步了吳京《攀登者》的後塵
無論從影片的關注和熱度,還是觀眾最期待的影片,《姜子牙》無疑都是最高的那一部。在檔期還未正式開啟前,《攀登者》最被看好,人氣期待,前期預售票房也是最高的一部電影。原本以為《攀登者》會毫無懸念地拿下檔期冠軍,不成想影片上映後口碑兩極化,票房一度爆冷,先後被《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超越。
-
攀登者夏伯渝
而在北京香山公園晨練攀登者的隊伍裡,他卻是那麼不同:經常登山的人都和他打招呼,「老夏,又來了。」、「今兒早啊」,而當路人的眼神轉移到他的鋼鐵義肢時,又是另外一個表情:由衷的敬佩,伸出大拇指。一部是拍攝於1975年的紀錄片《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另一部是電影《攀登者》,儘管在其中他並非主角兒,但其中的細節成就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幕,也成為他藝術清單中重要的作品。
-
《我和我的祖國》破13億,《攀登者》口碑6.8分,票房逆襲太難了
本年度的三大獻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相信不少觀眾都已經刷完了。在國慶檔到來之前,不少媒體預測最大的贏家會是《攀登者》,現實是殘酷的。截止發稿日期,《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破13億,日票房是《攀登者》3倍多。
-
《攀登者》能否再創票房神話?有這3點已經足以被期待!
由李仁港執導,吳京、張譯主演的《攀登者》日前殺青,並且定檔9月30日上映,瞄準了「國慶檔」。因為吳京參演的原因,《攀登者》從開拍之日就備受矚目。
-
為《攀登者》驕傲
《攀登者》評分6.9,讓人猶豫要不要花錢去看了,畢竟沒了票補電影票也不便宜。幸虧還是買票了,可能只是相信吳京吧。很值得,很好看。先回應一下網絡上的差評:差評1:愛情線太多太滿,拍的是《珠峰愛情故事嗎》?這種評價其實很可怕,想看這種題材的觀眾其實都是奔著登山的艱苦過程去的,這種評價馬上讓人從根本上產生懷疑並且厭惡。
-
| 攀登者 | 中國攀登珠峰罹難者名單
9月30日吳京主演的電影《攀登者
-
《攀登者》穩了!
吳京沒有讓我失望,《攀登者》所有主創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攀登者》穩了!這是薛菇涼看完電影後的第一感受。且不說這部登山冒險題材片從類型上就很具有中國特色,別樹一幟,整個故事從主線到分線,線線輔佐,各有起推動故事、催化情節的作用。
-
《攀登者》為何票房不佳?有網友評論:抄襲韓國電影《喜馬拉雅》
更有意思的是,一個網友竟然說《攀登者》抄襲韓國的一部電影《喜馬拉雅》。在評論區中,網友發現,評論《攀登者》抄襲的網友稱:「《攀登者》可能「抄襲」了韓國電影《喜馬拉雅》——講述了韓國登山運動員帶領登遠徵隊遠赴喜馬拉雅,尋找遇難的韓國登山隊員遺體的故事片。」
-
《攀登者》獲北大學子最高禮讚 攀登男團詮釋攀登正年輕
北大專場放映當天,電影《攀登者》出品人任仲倫,領銜主演吳京、張譯、胡歌驚喜亮相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而1975年登珠峰英雄桑珠,北大山鷹社傑出代表方翔、魏偉出席了本次活動,與在場座無虛席的觀眾一道,共同就「攀登者·正年輕」的主題開展了一場追溯攀登榮光的思想碰撞之旅。
-
電影攀登者影評
其實在沒看之前我的大致想法也是差不多的,甚至覺著可能就是一部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紀錄片。 到達電影院入場,首先震驚到我的是座無虛席的影廳,看來大多數人對於這部電影還都是十分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