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解讀鄭強教授的英語論,才是不自信的表現

2020-12-27 潮汐聊劇

不可否認,這些年,英語學習的確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猛烈。學前有了英語啟蒙,英語培訓機構更是雨後春筍般到處都是。但是,遍地都是的,並不僅僅是英語培訓,還有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各學科的輔導班,這說明,我國已進入一個多元化學習的階段,這是個好現象。

鄭強教授強調,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學習英語佔用了太多的時間。這句話我並不完全認同,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沒有一科是靠不佔用時間就能學好的,所有的學習,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更何況是高考這座獨木橋。

俞敏洪教授的話就更經不起推敲了,英語被踢出了高考,沒有幾個人會再花費多少金錢去他的新東方了,他比誰都急。

網上有好多人都支持取消英語高考,我不想過多揣測,這背後的原因,至少當年英語學習跟不上的人,應該是有一些持這個態度。

時至今日,以中國的地位,尤其是疫情之後的崛起,中國的民族自信心,不需要靠打壓任何一門語言來體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對於英語,我們要理性對待。

我是從初中開始接觸英語,那個時候,從來沒想過出國,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學英語,但是我發現,英語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不說英語是打開認識世界大門的鑰匙這種話,太冠冕堂皇,你會發現這是一種與中文全然不同的思維,它的順序與漢語不一樣,而這背後,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底蘊,不一樣的世界。

其實工作這些年來,用到英語的地方沒有那麼多,但是用到的時候,不至於一抹黑。

為什麼說英語有一定的重要性?

英語是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你不可否認,英國再用,美國在用,印度在用,好多國家在用,英語是全世界通用語言,至少目前,還無法動搖。

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離不開對英語的學習

中國的閉關鎖國證實了落後挨打的道理,改革開放以來,卻取得了重大的發展,這與普及英語學習是分不開的,我們有了更多的英語人才,也有了更多對外交流的經驗。並不是每個學英語的人都想著往外跑,很多人都在報效祖國。

智能手段離不開人工監督

你說以後靠AI翻譯就夠了,那麼翻譯從哪來?翻譯錯了誰來糾正?任何機器做的事情,都需要人工審核,否則被坑了都不自知。

教育公平具有廣泛性

並不是窮人家的孩子就一定學不好英語,富人家的孩子學不好的也好多,不要打著為了窮人家孩子享受公平的旗號,滿足一些人的自私,窮人家的孩子不背這個鍋。教育學科越多越廣泛,可供選擇的機會才越多。

個人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都幾十年了,全球化早已是事實,提升個人職業素質,掌握一門外語是基本技能。現在有多少企業不需要對外交流,一旦需要,你得拿得出手才行。

現在呢,是掀起了英語的學習熱潮,凡事過猶不及,過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是迎合部分人的需求,不可取。

隨著中國的強大,漢語的適應性會越來越突然,世界文化趨向於多元發展,語言也一樣,不僅僅英語,其他語種,只要有需要,都可以走向舞臺。

回歸到高考這個話題,取消英語,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外語,各種外語。但降低比重或者改變考核辦法,找準定位,就需要專家好好研究了。有一些孩子,英語學不好,其他科目很好,說被英語耽誤了,但也有一些孩子,英語學得好,其他科目是短板,是不是也可以說是被其他科目耽誤了?

如果大家都只選擇自己喜歡的,又何談全面發展?關係國運、民生的話題,需要客觀論證,不是誰提議就可以的。

廣大的人民群眾,在這件事情成為事實之前,還是好好學習吧,除非不參加高考。

以包容的態度去尋求適合國情的高考方式,是任重道遠,需要時間的積澱。

相關焦點

  • 鄭強教授發布的關於英語,被過分誇大,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
    為什麼會發一個這樣的文章,因為昨天寫了一個動:鄭強教授說,過分重視英語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如果取消高考英語,確實有很多人可能對其他學科有更好的時間去學習,畢竟步入社會後,英語用得很少。一天不到,有11.5萬的瀏覽。證明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事情。
  • 鄭強「不過分重視英語」被曲解,馬雲「給出」答案,不能拋棄英語
    近段時間,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在網絡上「很火」,不僅僅因為鄭教授的講座乾貨滿滿、幽默風趣,還因為鄭教授關於「不過分重視英語」的言論。他是這樣說的,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外語不好就是文盲,誰說的?文盲說的。鄭教授此言論一出便引發廣大網友熱議。的確,外語在應試教育的佔比很高這毋庸置疑,但至於要不要拋棄英語?
  • 浙大教授鄭強:英語過分佔用學生精力,應踢出高考,引發網友怒懟
    文丨曹鏡明題丨浙大教授鄭強:英語過分佔用學生精力,應踢出高考,引網友回懟浙大教授鄭強一直以敢說真話,不弄虛作假而聞名學界,尤其是與易中天老師之間你來我往的調侃,一時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鄭強教授在對待英語學習問題上的言論,一石激起千重浪。他認為:英語僅是一門語言工具而已,現在大多數人的刻苦學習,對於將來毫無作用。與之相反的是,還大大佔據了學生時期的學習經歷,屬於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首先這個觀點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符合主流價值觀;而且鄭強作為浙大教授肯定也深諳教育之道。
  • 浙大副書記教授鄭強 對英語開炮,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
    最近,浙江大學的鄭強教授,就對英語公開發表自己的看法,引發下面陣陣掌聲。鄭強,2012年擔任過貴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2016年至今擔任浙江大學學校領導、黨委副書記(正廳級)。他的演講,總是充滿了激情和感染力、更是能大膽的批判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引起廣大學生的共鳴,深受學生喜歡。
  • 「取消英語」、「學習英語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
    近期,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一番言論,讓網友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人家60年沒出過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我不是說外語不好,沒有外語就沒有我的今天,但是我看到中國無論是人才評價還是花費的時間看,如果我不指出這個問題,就是對不起你們!誰說的不會外語,外語不好就是文盲?今天我要給你揭曉:文盲說的!
  • 英語要不要變成選修?網紅教授鄭強發話了,俞敏洪表示反對
    這也是近年來「把英語踢出高考」、「取消英語必修地位」呼聲漸漲的原因。最近,浙大的「網紅教授」鄭強,又對英語「開炮」了。鄭強是誰?鄭強之所以「紅」,正因為他能看出教育的痛點、困點,鞭辟入裡、正中要害,讓人聽了覺得「痛」但是「爽」。正所謂金剛怒目也是慈悲,「網紅校長」的犀利之語背後是對教育事業的款款深情。不為名不為利,鄭強為教育而「紅」,絕對是網紅界的清流、網紅天空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呀。鄭強教授還特別愛國,在他看來,留學生不回國,他是不能接受的。
  • 鄭強:中國對英語的重視,是民族極不自信的表現,網友:說得好!
    二、鄭強教授這樣認為,引發浙大學子熱烈掌聲 然而就在前一陣子,火遍全網的浙江大學網紅教授鄭強(現為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卻表達出了自己的不同觀點
  • 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前陣子,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一段關於英語的演講視頻,就在網上引發熱議。 鄭強教授在視頻中提到,英語耗費了許多中國青年的寶貴時光。而且他認為大家誇大了英語的作用,過度追求英語實際上是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 浙大教授鄭強:英語被過分高估,高考英語150分是否該降?
    近日,一向敢說真話的「網紅」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一番言論又將國內英語推向了風口浪尖。根據他的觀點:「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的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他還提到日本人說英語的問題,他說日本人說英語很不好聽,但是不影響他們出偉大的諾貝爾大家,在日本一個60年沒出過國的依舊能拿諾貝爾獎,因為他們對於本國文化有些高度的認同感。
  • 深度剖析:鄭強教授英語「踢出」高考之觀點,英語教育狀況與發展
    關於高考中要不要「踢出」英語科目,近年來成了非常熱議的話題。特別是當人們看到,在網絡上有一段前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演講,其中最犀利的觀點就是:「英語花費了大量中國青年的寶貴時間」,得到非常多的人支持。
  • 把英語踢出高考、科學有國界、火爆網絡,教授鄭強到底是何來頭?
    他曾玩笑說自己是「浙大易中天」,欣賞易中天的個性,從諸多表現來看,其本人也誠然夠特立獨行。「你給孩子補英語了嗎」? 當下中國教育中,英語已經有了比漢語更突出重要的地位,無論學習、生活、工作、學術研究中,英語都成了一種標配,直接與年輕就業、發展掛鈎,因而坊間流傳起了「英語不好等於文盲」的偏頗之論。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鄭強教授觀點犀利引共鳴,獲眾多掌聲
    並且高考考英語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太不公平,本來農村孩子就指著通過高考鯉魚躍龍門,但由於有英語的存在,這個願望已經成為了奢望。而另一部分人則是認為不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認為英語如今是全球通用語言,學好英語對於生活工作都是有好處的,如今所有學生都學英語,可還有人英語不好。
  • 理性看待英語學習,不應以「踢出」高考為噱頭,文盲才不學英語
    而一句英語耗費我國學生20年寶貴時間,也被網友過分解讀為他贊成把英語「踢出」高考,我認真地觀看鄭強教授的講座,我沒有發現鄭強教授有一句將英語「踢出」高考的言論,那麼面對英語學習,我們應該怎麼看待?英語只是一種工具英語,它只是個一種溝通工具,語言作為信息傳輸的媒介,其本質不算知識,所以鄭強會在講座中炮轟,文盲才會說「不會英語的是文盲」。新時代有這麼個定義: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利用工具獲取知識的人。
  • 鄭強教授,我認同您對英語的看法!但將英語踢出高考還為時尚早
    英語的確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確實也過分地誇大了它的重要性。 關乎英語,我很認同鄭強教授的態度與看法。說到底,英語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只不過是一種工具而已。它是考試路上的墊腳石、它是交流時的橋梁、它是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一把鑰匙……其本質上就是一種工具!
  • 鄭強: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重量!李笑來:我來解釋吧!
    在我的認知裡,英語陪了我很多年,我也和英語鬥爭了很多年,遺憾的是,到現在我的英語生平還是很有限。的確,作為漢語國家來說,我們過分強調了英語的重要性。現在的小孩子更是早早地開始英語啟蒙。剛剛學會說話,在母語還沒說好時就開始接觸英語了。
  • 英語問題再起「爭端」,鄭強否認過度學英語,俞敏洪有不同「意見」
    正文"我們大大誇大了英語的重要性。"在那些否認"過度"學習英語的人中,最突出的是浙江大學著名網紅,鄭強教授。鄭強成了網絡紅人。"因為他敢於批評當前的英語學習形勢,而且對此無所畏懼。作為教授,鄭強很受浙江大學學生的歡迎。他幽默博學,給人啟發。
  • 鄭強教授:不會英語不代表是文盲,國人應當對自己的文化加以重視
    但如今令人困惑的是,儘管中國的教育已經進步了許多,在很多學科上的競賽中國學生表現得也似乎比別國強很多,但不知為何,我國在某些方面的創新能力仍然無法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中國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這樣的現象著實令人困惑,處於這樣的現狀,鄭強教授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人對自己的文化不夠自信,對於學生們的教育花了太多的精力在學習他國語言上。
  • 浙大教授鄭強強烈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引發廣泛熱議
    浙大鄭強教授對人們學習英語的看法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一則視頻,引發社會的廣泛熱議。這則視頻裡面的人物則是浙江大學教授鄭強,視頻中鄭強教授針對現在學生學習英語的狀況,說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說:「學習英語已經耗費了學生們太多的時間了,這是不太合理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如今卻變味兒了,早已不是最初的意義了。」
  • 那個覺得英語比重太高,建議取消高考英語的鄭強教授,後來怎樣?
    ,他將人大概分成了兩大類,愛他的人如痴如醉,不愛他的人被他折磨的開始痛不欲生,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教授建議取消高考英語的故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關於鄭強教授的過去】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輕帥氣的小夥子,他的名字叫鄭強教授,他博學多才,在我們國家學術界擁有著極高的地位,一直以來都憑藉著實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叱吒風雲,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他性格直率,善於評擊各類社會的黑暗,也有不少人會說他這樣的做法會得罪社會上非常多的人,但是他並不害怕,他覺得有問題就要說出來
  • 鄭強教授開炮,稱英語耗盡了太多孩子的時間,你怎麼看
    當然,很多人也在質疑,我們一輩子連跟老外說話的機會都沒有,為何還要那麼認真地學習英語,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嗎?鄭強其人其事最近,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再次開炮,直指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分量,認為英語浪費了中國孩子太多的寶貴時光。拋開這句話不談,先來介紹一下鄭強教授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