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這些年,英語學習的確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猛烈。學前有了英語啟蒙,英語培訓機構更是雨後春筍般到處都是。但是,遍地都是的,並不僅僅是英語培訓,還有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各學科的輔導班,這說明,我國已進入一個多元化學習的階段,這是個好現象。
鄭強教授強調,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學習英語佔用了太多的時間。這句話我並不完全認同,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沒有一科是靠不佔用時間就能學好的,所有的學習,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更何況是高考這座獨木橋。
俞敏洪教授的話就更經不起推敲了,英語被踢出了高考,沒有幾個人會再花費多少金錢去他的新東方了,他比誰都急。
網上有好多人都支持取消英語高考,我不想過多揣測,這背後的原因,至少當年英語學習跟不上的人,應該是有一些持這個態度。
時至今日,以中國的地位,尤其是疫情之後的崛起,中國的民族自信心,不需要靠打壓任何一門語言來體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對於英語,我們要理性對待。
我是從初中開始接觸英語,那個時候,從來沒想過出國,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學英語,但是我發現,英語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不說英語是打開認識世界大門的鑰匙這種話,太冠冕堂皇,你會發現這是一種與中文全然不同的思維,它的順序與漢語不一樣,而這背後,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底蘊,不一樣的世界。
其實工作這些年來,用到英語的地方沒有那麼多,但是用到的時候,不至於一抹黑。
為什麼說英語有一定的重要性?
英語是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你不可否認,英國再用,美國在用,印度在用,好多國家在用,英語是全世界通用語言,至少目前,還無法動搖。
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離不開對英語的學習
中國的閉關鎖國證實了落後挨打的道理,改革開放以來,卻取得了重大的發展,這與普及英語學習是分不開的,我們有了更多的英語人才,也有了更多對外交流的經驗。並不是每個學英語的人都想著往外跑,很多人都在報效祖國。
智能手段離不開人工監督
你說以後靠AI翻譯就夠了,那麼翻譯從哪來?翻譯錯了誰來糾正?任何機器做的事情,都需要人工審核,否則被坑了都不自知。
教育公平具有廣泛性
並不是窮人家的孩子就一定學不好英語,富人家的孩子學不好的也好多,不要打著為了窮人家孩子享受公平的旗號,滿足一些人的自私,窮人家的孩子不背這個鍋。教育學科越多越廣泛,可供選擇的機會才越多。
個人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都幾十年了,全球化早已是事實,提升個人職業素質,掌握一門外語是基本技能。現在有多少企業不需要對外交流,一旦需要,你得拿得出手才行。
現在呢,是掀起了英語的學習熱潮,凡事過猶不及,過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是迎合部分人的需求,不可取。
隨著中國的強大,漢語的適應性會越來越突然,世界文化趨向於多元發展,語言也一樣,不僅僅英語,其他語種,只要有需要,都可以走向舞臺。
回歸到高考這個話題,取消英語,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外語,各種外語。但降低比重或者改變考核辦法,找準定位,就需要專家好好研究了。有一些孩子,英語學不好,其他科目很好,說被英語耽誤了,但也有一些孩子,英語學得好,其他科目是短板,是不是也可以說是被其他科目耽誤了?
如果大家都只選擇自己喜歡的,又何談全面發展?關係國運、民生的話題,需要客觀論證,不是誰提議就可以的。
廣大的人民群眾,在這件事情成為事實之前,還是好好學習吧,除非不參加高考。
以包容的態度去尋求適合國情的高考方式,是任重道遠,需要時間的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