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正常時期有序的線下課堂教學受到阻礙而無法開展。為了響應「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教育界紛紛開始嘗試在線教育,這對於已經熟練線下教學的老師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為了保證線上教學效果,準備哪些教學資源、如何開展在線活動、怎樣幫助並監督學生進行線上學習等是老師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就是要做到課前、課中和課後三者並重。
No.1
思在課前
(一)整合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知識
學生已經習慣了教師在線下課堂進行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對於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答疑講解為輔的線上教學形式還不太適應,再加上網速和教學平臺擁堵等原因,在同樣的課時內,完成線下教學內容的學習,教師和學生都會感覺很「匆忙」,一節課下來,學生對重點知識印象不深刻,教師不能實現教學目標。在充分研究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根據教學重點,整合和精簡教學內容。
(二)立足學生需求、調整教學資源
確定教學重點後,我們應換位思考,反思已有教學資源是否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資源形式和內容是否能清楚地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在此基礎上,對教學資源進行調整或補充。如:英語學習中,正確朗讀單詞是學生進行英語聽說活動的前提,在原有資源基礎上,教師可突出重點詞彙表達,並錄製單詞朗讀音頻,供學生跟讀學習;對於較難理解的內容,增加重點難點解析,可以為答疑環節「減輕壓力」。
(三)明確學習任務、制定時間安排
線上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在課前制定和發布學習任務與課程時間安排,就像線下教學中教師寫板書一樣,清楚地為學生呈現學習目標、學習重點,指導學生分階段進行線上學習、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對線上教學心中有數。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提前進行學習和準備,做到課中不慌不掉隊。學習任務與課程時間安排的形式可根據每節課教學內容靈活設計。
No.2
導在課中
教學資源是上好課的前提,組織好課中活動則是上好課的關鍵。這不僅關乎到學生是否能認真進行自主學習、參與課堂活動,同時也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在課前充分準備基礎上,教師應將重點放在課中教學活動設計和引導組織上。
(一)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鞏固重點
1.根據課程特點,靈活「籤到」方式
以英語課程為例,教師可利用籤到活動讓學生進行英語聽說練習。如,要求學生用語音說出一個上節課的單詞、句子或重點知識來進行籤到,其他學生互相聽語音,可以達到知識不斷重複和鞏固的作用。
2.根據教學目標,設置課堂活動
(1)頭腦風暴
有些知識是不需要講解,學生一看就理解的,目的只是為了集思廣益,則可以採取「頭腦風暴」的活動。如,某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用英語進行電話面試」,重點放在語言的應用上,卻忽略了接打電話的禮儀。教師可發布一個頭腦風暴活動,讓學生提出觀點。活動結束後,教師給學生預留查看觀點的時間,並讓學生進行總結。這樣做,既能讓學生在輕鬆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又能鍛鍊學生搜集和總結信息的能力。
(2)答疑討論
答疑討論是在線課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活動之一。在此活動中,教師對自主學習知識進行答疑,對重點知識進行拓展練習,或者就某一觀點進行討論。
與頭腦風暴不同的是,學生在討論組可以隨時查看同伴們的觀點,以至於出現複製帖子,以獲得經驗值的現象,我們應想辦法儘量避免。
a. 客觀題(答案唯一):教師可選擇點名提問的方式,這樣既能避免學生複製帖子,也能起到督促學生按時上課的目的。(點名做好記錄,應儘量普及到每個人之後再循環)
b. 主觀題:教師在提出問題後,可給予學生部分時間將觀點寫在紙上,然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觀點拍照上傳,教師根據完成情況點讚。處理習題也可採用這樣的方式,教師公布某學生提交的為正確答案,也方便其他學生查看更正。
c. 提出規則:學生髮水貼一次,取消一次討論答疑加分資格。
不管是什麼形式的活動,都應以實現教學目標為目的,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鞏固知識。
(二)把控課堂節奏、引導學生學習
線上教學中,溝通受到空間的限制,有時會造成師生間交流的斷層。活動不宜過多,在每項活動時,教師應給出明確指示。尤其是自主學習之後的答疑環節,防止答疑活動開始了,部分學生還不知道參與進來。可在討論組中了解學生完成情況後再開始。
No.3
輔在課後
(一)合理布置作業、鞏固應用知識
布置作業時,可設置簡單、中等、難不同梯度作業,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能力進行選擇,不同梯度給予不同的經驗值,鼓勵學生不斷挑戰自己,獲得進步。
(二)認真批改作業、反饋錯誤內容
學生提交作業後,教師按時完成批改,在給出經驗值的同時,應對作業進行批註或更正,這樣不僅能進行個性化輔導,還能鼓勵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所教學生比較多的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使用成員小組方案,選擇隨機從小組抽一名學生提交作業的方式,這樣既能保證所有學生在該項活動中都有成績,又能減輕教師的作業批改壓力。
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給我們指引了未來教研和科研的方向。相信在老師們的努力下,我們的教學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我們可以應對,而且可以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