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裡茨皇家美術館:只有在這裡才能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20-12-24 琳時出發TravelLin

莫裡茨皇家美術館位於海牙的市中心,這裡曾經是荷署巴西總督莫瑞斯的宅邸,建造於1634年,這座具有濃厚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也被人譽為荷蘭最美的建築之一,當然也是海牙必須要打卡的一個景點啦。

莫裡茨皇家美術館裡收藏了17世紀繪畫作品的精品之作,包括維米爾、魯本斯、倫勃朗等人的作品,其中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代爾夫特的眺望》以及倫勃朗的《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不僅是他們的鎮館之寶,更是國寶級的繪畫作品了。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館裡永不外展的一幅畫,館裡別的畫都會外借展出,但是這幅畫是永遠不展出的,如果你想要一睹這幅畫的真跡,就一定要去現場觀摩。

這位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也被評為是北方的蒙娜麗莎。維米爾描繪了一名身穿黃色「日本和服」式外衣,佩戴黃、藍色頭巾的少女。畫中的少女一瞬間的回眸,有一種寧靜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感覺,在這全黑的背景中,她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擁有著淨化人心的魅力。

除了這些國寶級的展品之外,館內也會長期展出15-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人物、風景、風俗和生活。這些荷蘭黃金時期的畫作也反映了當時荷蘭輝煌的歷史。莫裡茨皇家美術館雖然不大,館藏也不算多,但是每個展品都可稱得上是精品,有人說「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是最偉大的博物館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小的博物館中最偉大的「,值得我們好好用心去品味。

Tips:

1、地址:Plein 29, 2511 CS Den Haag

2、進入美術館不允許帶包,可以把包寄存在中央車站的投幣儲存櫃裡

3、買票的時候會給大家一份導覽圖,導覽圖裡會標註有名的畫作分別在哪個展廳。大家也可以提前下載app,大多數作品都有中文講解。

相關焦點

  • 第二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的竟然是贗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所有作品中最不「處心積慮」的一幅畫了,但也被世人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畫中少女回眸一瞥,微微張開的雙唇,有點懵懂的眼神……讓人過目不忘……而且少女的身份爭議頗多,有人說是維米爾的情人,有人說是他的女兒,有人說是他的僕人,反正正是因為是個謎所以才給了我們後人更多想像的空間(有興趣看野史的朋友可以看一下2003年由彼得韋伯執導,斯嘉麗主演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約翰內斯(揚)·維梅爾(1632~1675)《戴頭巾的少女》,又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布面油畫,46.5釐米×40釐米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這幅世界聞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由維梅爾繪製的。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一直以來,少女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被認為是作品的點睛之筆,熠熠生輝的珍珠與純真無邪的眼神相呼應,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神韻和想像。
  • 藝術多有趣 | 假如她是女傭:再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皇家莫瑞泰斯美術館先來說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因為少女好看!!!可不是嗎,約翰內斯·維米爾1665年創作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除了技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自身的神秘感也很吸引人研究。特別是對少女身份的猜測,有人說是維米爾長女瑪麗亞、友人的女兒瑪格達萊娜或者是維米爾幻想出來的理想對象。但是為什麼只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能被稱之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並且被後人傳世所知。只能用維米爾的另外一件少女作品來做比較,你品,你細品...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難受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葛麗特很有藝術天分,並懂得欣賞畫作,長得漂亮,有氣質,皮膚白皙貌美。在一次買肉的過程中認識了屠夫的兒子彼得,彼得對葛麗特很是喜歡,一來二去,兩人慢慢就開始熟悉起來。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清澈的雙眸,紅潤的雙唇,網友:初戀的感覺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維米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近百年來,人們對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創作層出不窮,比較知名的有1999年作家崔西·雪佛蘭創作的同名小說、2003年由斯嘉麗主演的同名電影等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又被稱為荷蘭的蒙娜麗莎。畫家維米爾十分擅長構圖,他的畫作會使人感到非常和諧,他對於色彩和形體的表現爐火純青,人物的輪廓線雖然柔和但卻無比穩定,正是這種柔和與穩定的平衡,使得維米爾聞名於世。
  • 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心酸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有一天,維梅爾拿了夫人的珍珠耳環要給葛麗特戴,希望她能戴上並給她作畫,可是葛麗特並不同意,因為她知道珍珠耳環是夫人的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許一開始從名字就錯了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繪於大約1665年,出自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之手,現藏於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它背後一段永遠塵封的秘密
    1999 年,美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 (Tracy Chevalier) 出版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部小說的靈感直接來源於維米爾 (Vermeer) 的一幅同名畫作。小說以 17 世紀的荷蘭代爾夫特為背景,雪佛蘭圍繞維米爾、畫中的少女和畫作本身講述了一個虛構故事。
  • 繪畫版的維納斯——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看到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導演彼特·韋伯的處女作,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斬獲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三項提名和第61屆金球獎提名等其他多種獎項。
  • 每日一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約翰內斯·維米爾
    月15日)創作時間:1665年作品材質:布面油畫44.5釐米x39釐米現藏地點: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17世紀中期正是荷蘭的文化藝術逐漸失去其本來的文化特色的特殊時期,在荷蘭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賦予人民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好像春雨復甦大地,萬物覺醒。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父親給他留下巨額債務,他給世人留下經典《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在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收藏有一幅1665年創作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女孩》;這幅高44.5釐米,寬39釐米的畫作不僅是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也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是由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所創作的經典之作;
  • 谷歌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掛到了你家牆上!
    你可能不了解維米爾,但你一定看過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往,你要看齊他的所有存世作品,要跑遍7個國家18家博物館。事實上,在現實中也沒有任何一場展覽可以湊齊這位大師的作品。各種關於維米爾的專題你可以通過這趟「繪畫之旅」,深入了解關於維米爾作品,比如解讀《帶珍珠耳環的女孩》等。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來源:銀川晚報     2020年04月30日
  • 窗外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維米爾的用光與倫勃朗不太一樣。倫勃朗的光強調對比,過於強調對比就使得畫面有很大一部分變成黑色。《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就是一幅窗外的風景。窗外的外是指窗口在我們眼見為實的外部,其內涵則在我們的心裡。有時正是這樣的想像儼然讓我們回到了那一刻畫家所見到的風景。就此,畫面就有了一絲哲學的意味,在這樣的那麼一刻,我們跨越了時間,我們遇到了現場。藝術,是所有一切打動我們心的事物的總稱,是我們心靈的依託。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痴迷斯嘉麗詹森的你,快來回顧她的經典作品
    上次和大家回顧了1998年寡姐參與的重要電影《馬語者》,今天繼續,時間來到2003年,對於寡姐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年,這年有她的揚名之作《迷失東京》,今天不聊這部,先說另一部2003年的另一部佳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幅名畫,看到畫面的人應該都很熟悉,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
  • 原來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藏著這樣一段秘不可宣的愛情故事
    這幅畫問世三百多年來,世人都為畫中女子驚嘆不已: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的明暗變化,尤其是女子側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一天,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瞬間就被打動了。於是她決定根據這部神秘的畫作,杜撰了少女葛麗葉與畫家維米爾之間似有若無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