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音樂,就像是兒時的玩伴

2021-02-21 星周刊

  小編進入媒體行業的那一年,滿江是見面頻率最多的歌手之一,發布會、籤售會、校園巡演,經常能看到他高大帥氣的身影。

  一轉眼,20多年過去了。2020年11月1日,滿江以唱作人身份來到上海,舉辦全新創作專輯《進化論》籤售會。現場來了很多追隨他多年的忠實歌迷,籤名、合影、握手,一切仿佛回到了當年,美好的時光就此停駐。

  這一次,滿江用音樂為歌迷呈現了一場五彩斑斕的夢境。從偶像歌手到唱作人,他並不介意身份和標籤,他依然像少年時一樣,單純地熱愛著唱歌這件事。音樂,就像是兒時的玩伴,他始終緊握著它的手,不曾放開……

以進化為主線,以律動為核心

  《進化論》,是滿江迄今為止最特別的音樂輸出,創作根基則埋藏於滿江這些年來的夢境。音樂上,專輯糅合了流行、搖滾、R&B、說唱、Funk、Fusion、Techno、Rave等風格,還加入了另類搖滾、爵士、synth-pop、shoegaze和ambient元素,是滿江出道至今音樂表現手段最豐富的專輯。

  專輯取名為《進化論》,滿江透露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音樂的進化,很多人以《Mr.Man》為界來區分我的音樂風格。我自己沒有刻意去區分,但是從《Mr.Man》開始,我完成了與樂隊的合作,自己有了編曲的框架和想法,現在可以獨立完成詞曲創作、編曲、製作和演唱。其次是人生的進化,這次以夢境作為串聯,呈現了10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代表著生活的變遷、進化。夢境,也都是這些年我的所思所想。」

  滿江介紹說,新專輯的核心部分是「律動」,「以前的專輯因為有情歌,需要在輕重緩急上有排布。這張專輯完全是以律動作為核心,每一首歌,都希望聽眾的身體能在音浪中動起來。我創作的時候,會想像現場該如何進行表演,有時一想一晚上都睡不著了,是很瘋狂的經歷。」

  《少年》,是新專輯開篇的第一首歌,也是最能反映滿江當下心境的作品,「這首歌很有故事的代入感,夢的大門由此推開。這首歌的插畫是我專輯的封面,很像梵谷的油畫。《少年》的歌詞是我夫人寫的,中年人雖然經歷了生活的磨礪,但依然選擇與夢想一起向前走,不負時光。中年人有時也想在夢境中回到少年,逃避現在的生活,但始終還是要接受現實。」

  身為畫家的滿江夫人,這次除了貢獻詞作外,還為每首歌配搭了精彩的畫作,從《少年》的梵谷風格到《黑鳥》的提香再世,由《大摩羯》的波普風到《奇幻術》的繪本感,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件藝術品。滿江說:「音樂是聽覺感受,繪畫是視覺感受,這次我們花了很多心思,把兩者融合起來,希望大家可以一邊聽歌,一邊欣賞畫作。」

  11月7日,滿江將帶著新專輯,和他的樂隊Mr.Man在上海Blue Note開唱,滿江笑著說:「到時候會撤掉桌椅,就像個節日一樣,大家一起狂歡。」

做音樂,是換了一種方式玩遊戲

  2016年,滿江藉由《中國好歌曲》和專輯《Mr. Man》重新回歸公眾視野。從《Mr.Man》、《冬某日》到《進化論》,復出後,滿江在每張專輯中都完成了全新的音樂嘗試。滿江表示:「這些年的創作都是我的內心感受,有一些冒險。每次寫新專輯時,我都會放棄上一張的固有概念和製作方式,用新的方式呈現,就像畫畫一樣,希望打開一張新的畫卷,這種感覺很刺激。但不是每一次都有好的靈感,所以很危險。可以透露的是,我已經完成了下一張專輯的成品,風格會更集中,大家消化起來可能更容易。」

  在新專輯的文案中,滿江的標籤是「唱作人」。從當年的偶像歌手到如今的獨立唱作人,滿江成功地完成了身份轉換:「以前當歌手,更多的是與製作人探討,剩下的部分就交給製作人和唱片公司。現在的我比較忙,因為從製作到演唱甚至樂手都要自己去完成,身份有了變化。不過現在做音樂更好玩,以前能力有限,參與度有限,很難在音樂上找到發力點,現在從歌曲的動機到節奏,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特別多。從《Mr.Man》、《冬某日》到《進化論》,每張專輯的前期準備時間都有大半年,每天都要針對編曲等進行修改和過濾,樂此不疲,就像少年時玩遊戲一樣,難怪我夫人說:『男人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在玩遊戲。』」

  除了身份的轉換,滿江在外形上也有了很多變化,他蓄起了鬍鬚,前兩年更留起了長發,「生活的進化是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很難發現身上的變化發生在哪一刻。這些年我不常跟大家見面,日子過得隨心又隨性,所以大家覺得我變了。我比較宅,難得出門,遇到之前認識了很多年的朋友,他們就會說:『你怎麼變這樣了?』其實我性格裡也有不太好的地方,會刻意迴避一些現代化的幹擾,太便捷的生活,我不能消化。希望自己能升級到新版本,處理掉身體裡的一些Bug。我很願意跟別人交流,比起進化,心裡對未來的渴望更重要。」

偶像的時光,很美好

  滿江出道的年代,正是內地原創音樂發展的黃金期,作為大廠牌打造的歌手,滿江以帥氣的外形、十足的親和力以及《你是春風我是雨》、《裙角飛揚》等多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迅速成為了那個年代的偶像。

  回想起當年的時光,滿江坦言十分美好,「小時候沒心沒肺,想得很少,只是單純地喜歡唱歌。後來我做了最恰當的人生選擇,有夢想成真的感覺。做了那麼多年職業歌手,我唱歌、表演、做專輯,心無旁騖,這是很幸運的。現在我還是保持著少年心,單純熱愛著唱歌這件事。很感謝22年來一直陪伴著我的歌迷,有機會希望以合適的方式,做一個溫暖的懷舊場,把現在的原創和當年的老歌一起唱給大家聽。」

  音樂中充滿律動,生活中,滿江同樣動感十足,「我是個表裡如一的人,新專輯跳躍的感覺,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體現,我喜歡騎公路自行車、跑步、健身。我和妻子也會一起逛街、看電影、吃飯,跟大家沒什麼不一樣。」

相關焦點

  • 滿江:釋然地面對這一切 | 麻樂音樂專訪
    他看到音樂的評論裡,有人提到滿江多年沒出新歌,但事實是他一直在發布新作品,這些人在春晚見過滿江,知其名不聽其聲,不是消費音樂的主流人群;而真正關心獨立音樂的年輕人,又會忽視他這樣一個曾在主流樂壇摸爬滾打的「老歌手」;追隨滿江的老粉,在消化滿江的新音樂時,又出現消化不良。
  • 滿江的《進化論》到底進化了什麼?
    所以回歸作品而言,我個人是喜歡滿江在 2007 年之前那些 1.0 時代的專輯,《捨不得你走》、《裙角飛揚》、《多變的海》、《你是春風我是雨》、《水牛兒》以及《四捨五入》這些歌現在想起都有明確的旋律線在腦子裡迴旋
  • 滿江重踏舞臺不忘初心:音樂是長在我身體裡的事
    「我是滿江,今年43歲,沒幹過別的什麼工作,我是歌手,是一個音樂人。」這樣的自我介紹,是一個曾紅透半邊天的歌手對音樂的態度。 滿江雖是第一次踏上《中國好歌曲》的舞臺,卻不是第一次結緣。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滿江在修行自己的幾年裡不怎麼關注電視,但是《中國好歌曲》的視頻曾一度刷爆他的朋友圈,從而影響他也開始關注節目。
  • 又見滿江,又見歌手|短章
    在此之前,索尼籤的都是劉歡等知名歌手,滿江是第一個新人。當時,我只聽打口碟,對國內流行歌曲沒大個人興趣。與其說我是被滿江的歌聲感動了,不如說是被那個沉浸在對奶奶的回憶中絮絮叨叨的小男孩感動了。這角度定下了我們友誼的基調:並非從喜歡音樂到喜歡人,而是和本人處得來,從而覺得音樂也挺舒服。《捨不得你走》,滿江平生的第一支單曲就這樣出街了。
  • 滿江亮相「好歌曲」 經紀人感嘆音樂電視差別大
    滿江為什麼參加這樣一檔節目?他會不會也像以往那些老歌手一樣成為節目的「炮灰」?他的新歌到底怎麼樣?這些問題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滿江的經紀人梁月在微博發表長文,揭秘了滿江歸來的原因,同時也感嘆音樂和電視節目的確差異很大。
  • 專訪滿江:我48歲,身體沉重了,思想卻愈發輕盈
    而我則像一個電影導演,用音樂來呈現腦海中的景象。從第一首《少年》到最後的《黑鳥》,把情緒到夢境的演變,變成一個完美的閉環。夢境就像一個發酵的器皿,潛伏在真實生活中的隱秘角落,在潛意識中左右我們的抉擇。浣熊:就像在專輯中一些復古的80年代元素?比如合成器、Funk、Disco……滿江:這麼說吧,有時夢境是超然的,有時卻是久遠的回憶。之所以用夢的概念來貫穿整張專輯,其實也是對我人生的一個概括:從兒時的夢、到少年的夢、再到中年人的夢。
  • 滿江,歸來
    1998年,滿江推出首支個人單曲《捨不得你走》,從而正式出道,在樂壇留下不少好歌。再意識到滿江歸來,是他在《中國好歌曲》的舞臺上唱了《歸來》。當時我想,他是真的歸來了,這場歸來,是掩於歲月,止於唇齒的回歸。
  • 滿江新歌《Buddy》網易雲音樂首播
    滿江《Buddy》封面《Buddy》,典型的民謠作品,但卻又不同於時下流行的民謠形式,全曲6分多鐘,卻在將近5分鐘的時間裡就只有一把箱琴和一把大提琴與人聲孤獨地糾纏,只是快到結尾處,以電音吉他領銜進入才宣告徹底的爆發,但最終,一切還是歸於平靜。繼《歸來》之後,滿江又一首創作上拋棄傳統歌曲結構的作品,完全隨心隨性的自由表達,大開大合,酣暢淋漓。
  • TOP會客室 & TOP REACTION | 滿江:在音樂 夢裡遊
    ……滿江 突破桎梏 重塑樂章用♪音樂♪帶你走進荒誕《進化論》是一張意象概念斑斕奇詭、風格面向多樣的音樂作品,充滿著獨特的藝術氣息。新專輯最初的理念來自於滿江的夢境,他以獨立唱作人的定位,在音樂中盡情揮灑藝術創作自由。
  • 流浪59年後回鄉,兒時玩伴一眼認出他
    今年74歲的他這輩子可以說是命途多舛,8歲時患上眼疾和手疾無錢醫治,15歲時獨自離家流浪,在昆明待了近20年,之後徒步3個月走到湖南流浪至今,一直靠打工或拾荒維持生計。    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背後,有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 滿江進化論:在「奔五」路上往前衝
    糅合了流行、搖滾、R&B、說唱等風格,還加入了另類搖滾、爵士等元素,是滿江迄今為止音樂表現手段最為豐富的一張專輯,也標誌著滿江一次比較重要的音樂轉折,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張「進化論」。《進化論》的動機,源自上一張《冬某日》電子聲效濃厚,聽感冰冷,在巡演時,他發現很難帶動現場氣氛,於是便著手準備《進化論》。
  • 滿江進化論 在「奔五」路上往前衝
    糅合了流行、搖滾、R&B、說唱等風格,還加入了另類搖滾、爵士等元素,是滿江迄今為止音樂表現手段最為豐富的一張專輯,也標誌著滿江一次比較重要的音樂轉折,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張「進化論」。《進化論》的動機,源自上一張《冬某日》電子聲效濃厚,聽感冰冷,在巡演時,他發現很難帶動現場氣氛,於是便著手準備《進化論》。
  • 使徒行者2:兒時玩伴30年後再聚首,兄弟情誼依舊如初
    這一揭秘就像是一記響雷一樣在阿井和程濤的耳邊炸開,大腦深處的回憶將他們帶回到了三十年前,原來程濤小時候叫阿Dee,阿井小時候叫奀仔,他們是菲律賓一家孤兒院的玩伴,因為兩個人都非常的聰明且特別會玩魔方而惺惺相惜。在一次魔方的比賽中,阿Dee贏了奀仔,但是阿Dee卻和奀仔一起分享獎品,並說,「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你的。」因此可見,這兩個人的情誼多麼的濃厚。
  • 滿江,一位特立獨行的、值得被尊敬的音樂詩人 | 6月10日晚,三坊七巷驚豔吟唱
    ,一位特立獨行的,值得被尊敬的音樂詩人。這張專輯中,滿江更加大膽、更加前沿,也絕對更加多元。《冬某日》的音樂語言之於滿江無疑是全新的,是一次西式電子與中式詩歌大膽的嘗試與融合。雖然幾位音樂夥伴的背景各不相同,他們卻在滿江所創作的唯美的歌曲框架裡,找到了不同的交集和多元下的平衡。
  • 滿江借《中國好歌曲》復出 選秀節目開始回爐成名歌手
    但他創作的歌卻顯然跟時下音樂潮流有些脫節,比賽結果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早早就被淘汰了。歌手韓真真說:「雖然機遇、年齡很重要,但這都不是絕對的。只要音樂功底在,時刻保持更新自己的東西,跟上當下的音樂潮流,我相信做出來的東西還是可以回歸主流的。否則,一味地說經典、傳統,那沒用。」   不過此次滿江回歸,卻收穫了不少觀眾、導師的點讚。
  • 《中國好歌曲》滿江遭瘋搶 攜新曲《歸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三季《中國好歌曲》第四期明晚播出,明星學員滿江重磅登場引劉歡驚呼,各路豪傑使現場搶人大戰趨向白熱化。
  • 當年的偶像鮮肉滿江,是如何「進化」成優秀獨立音樂人的?
    那是在第18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的頒獎典禮上,滿江憑《冬某日》專輯斬獲「年度國語男歌手」殊榮時的穿著。那年跟滿江一同提名這個獎項的,還有來自兩岸三地的陳奕迅、樸樹、胡德夫、郭頂。滿江最終能殺出重圍、拿下備受業界認可的傳媒獎歌王,這個獎的意義,一點也不亞於金曲歌王。
  • 滿江:聽我的專輯,眼神的交流都有點多餘 | 著調專訪
    Man》,他擺脫流行男歌手的標籤,與樂隊編制出熱血的搖滾;去年底,他再推一張《冬某日》,被樂評人盛讚為「音樂藝術」,滿江成了他們筆下的「音樂藝術家」。滿江早已跟那位樂壇奶油小生分道揚鑣,走上了一條多少有些任性的音樂路。回頭看來時的路,自己是不是唱片工業的受害者?4月12日,正為巡演排練的滿江,接受著調專訪說:「我不那麼認為,因為那是我人生的過程。
  • 滿江大叔唱著《歸來》歸來(圖)
    上周《中國好歌曲》,久未在舞臺上出現的滿江讓人眼前一亮,他平靜地帶來了一首《歸來》,旋律瀟灑熱忱,也似在傾訴自己當下的內心狀態。他的出現讓推桿看見他的胡海泉和陳羽凡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了起來,胡海泉連呼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是同一撥出來的歌手,也是久違的老友。  陳羽凡更是感慨,回憶起1995年他在滿江帶領下初入行的情形。那時的滿江還是一位偶像歌手,帥氣俊朗,很有人緣。
  • 滿江新單曲《深愛的你》開啟POP ROCK復古時代
    無論何時何地 「愛」都是亙古不變的話題  深愛著一個人,由此說愛言之有物  深愛著一個人,可以從命運的夾縫中拓展出新的維度  深愛著一個人,才知道另一個天堂的所在  這份通達深邃的感情 送給你深愛的世界 我深愛的你……  長久以來,滿江帶給人們的印象大都是清新自然和恬淡的音樂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