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的《進化論》到底進化了什麼?

2020-11-01 三石一聲


在聽滿江先生的新專輯《進化論》之前,我特意又重聽了他在音樂人生 2.0 階段之後的另外兩張唱片《Mr.Man》以及《冬某日》。

留意到在《冬某日》的專輯文案裡有提到一句:

距離滿江上一次以傳統的「流行歌手」、「晚會歌手」的形象出現卻似乎已經足足一個世紀。

可見滿江先生或身邊團隊人員對於「晚會歌手」這個 title 定義,多少是有些不那麼樂意接受的。

就像我今年一直在參與企劃的譚維維新專輯《3811》,譚小姐也是希望藉由這張人文一點的作品,能刷新一些聽眾對她「晚會歌手」的看法

但撇開早年的晚會,歌手發歌可能真沒有更多的打歌平臺可以去了,反而當年的歌迷接受很多新歌的一大部分來源,就是各個晚會,以及以「同一首歌」為名的全世界各種巡演。

所以回歸作品而言,我個人是喜歡滿江在 2007 年之前那些 1.0 時代的專輯,《捨不得你走》、《裙角飛揚》、《多變的海》、《你是春風我是雨》、《水牛兒》以及《四捨五入》這些歌現在想起都有明確的旋律線在腦子裡迴旋,作品屬性也就無所謂晚會不晚會的了。

從 2007 年《百萬富翁》專輯的「斷片兒」近十年,再到 2016 年滿江參加「中國好歌曲」,他的 2.0 時代才算開始。

再看到本次專輯名為《進化論》,我體會這其中的意義,更似是他之於之前 2.0 開始的逐步進化,比如到了 2.1、2.2 階段,等等。

《進化論》實體CD為呈現每首歌所對應的油畫規格,選擇畫冊般的長方形設計,認真的創意值得收藏

而講到《進化論》,專輯封面上很像滿江也很像梵谷的油畫設計,色彩鮮亮的意象,以及帶著很深解讀意味的人物故事,使得我又不由得想起我前陣子做另一位歌手的專輯(還未發行),當時也是以梵谷的人物形象為註解,以畫作《星空》為音樂故事發生背景地,去描繪都市人似真似幻的生存群像。

在《進化論》中的滿江,是以音樂與繪畫視覺,展現了自己曾經不同夢境中的畫卷,看似是個人化的內容,其實以表象映射本質,很多滿江所謂的夢境,譜曲寫詞成歌后,依然有著都市成年人們的生活縮影。

專輯從環境音導入的《少年》開始,過渡到說唱+EDM 的《南海姑娘》,其斑斕的音樂色彩與視覺構建,已經進化出相比較《Mr.Man》和《冬某日》而更顯而易見的視聽立體感了。

《大摩羯》與《奇幻術》的 Funk 律動,如果也含有「進化」意義的話,那我更願意把這種進化本體對標去二十年前的滿江,那時他深情款款的模樣,鮮肉臉+大長腿,斷然不會像現在這樣蓄起鬍子,優雅地扭腰擺肢在音樂裡;

包括 Track 5《尋光記》裡夢遊一般的 8 bit 電子音效,也是他進化到當下音樂狀態裡,才會有的放矢又遊刃有餘、而勾畫出的音樂畫面。

後半段的專輯從歌名命名,亦或是曲風的選配,都開始更接近了歐洲的藝術風格——我是說,相比較前半段的本土感而言。

如結尾曲《黑鳥》所呈現出的迷幻搖滾復古感,《十三月》再現的 Trip-Hop 英倫味,都是很歐洲的音樂「風味」;

《失憶》豐富多變的編曲層級與呈現,更有著希區柯克式的電影懸疑感。

於是從滿江個人音樂歷程到新專輯整體的布局,《進化論》的定名與完成,才顯得理所應當並與內容相互匹配。

進化出的成品,映射出的是滿江隨著遠離市場又再回來市場上,卻始終在線的音樂審美及執行力。

很多和滿江同齡、或同等資歷的歌手,現在鮮少有露面了。

倒是滿江,自 2016 年正式回來唱歌后,四年多時間發行了三張專輯,創造力依舊;不同的是,過去在大好的市場環境中,滿江被企劃團隊安排在了一種引領市場或與市場並行的路子上;到現在 2.0 時代,滿江自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後,便是以提供流量時代另一種音樂內容給聽者選擇的姿態在前行了,不算朗朗上口的旋律,卻埋藏了很值得深究的音樂實驗玩法在

所謂《進化論》,無論音樂內容、滿江的歌手姿態、視覺展現亦或傳達動機,的確都有了比以往更進化的審美,那便有了一張專輯延展一位歌手音樂生命的作品意義了。

如滿江《進化論》這樣的一張音樂,適合配實體專輯一同「服用」,更開眼界。

同時 11月7日在上海 Blue Note,滿江也會帶著專輯和樂隊,用現場給你聽到他音樂上這次新的 fusion 玩樂。

相關焦點

  • 滿江進化論:在「奔五」路上往前衝
    剛剛結束北京的演出,歌手滿江將於11月7日在上海Blue note舉辦演唱會。10月28日,滿江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專訪,關於他的「進化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音樂的進化夢境與現實的結合少年到中年的總結2020年滿江推出了全新專輯《進化論》,這是一張意象概念斑斕奇詭、風格多樣的音樂作品,以他的夢境為主題,從「少年」開始, 到「黑鳥」結束。
  • 滿江進化論 在「奔五」路上往前衝
    剛剛結束北京的演出,歌手滿江將於11月7日在上海Blue note舉辦演唱會。10月28日,滿江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專訪,關於他的「進化論」,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音樂的進化夢境與現實的結合少年到中年的總結2020年滿江推出了全新專輯《進化論》,這是一張意象概念斑斕奇詭、風格多樣的音樂作品,以他的夢境為主題,從「少年」開始, 到「黑鳥」結束。
  • 滿江《進化論》:擁抱律動,回歸現場
    想要聽出專輯《進化論》的重點,需要先經歷一段Intro,所謂「進化論」,在音樂層面就是進化到更具直觀的表現力。《進化論》裡歌曲都是在講述夢境,由此,音樂上的誇張與肆意就都講得通了。進入到音樂人角色裡,滿江對於歌曲音樂性以及內容性的思考是有他的個性特色的。他沒有單純追求現場化衝擊的音樂效果,而是保證了這裡所有的音樂表達都有相應的內容進行註解。
  • 滿江《進化論》:擁抱律動,回歸現場
    想要聽出專輯《進化論》的重點,需要先經歷一段Intro,這出現在開場曲 所謂「進化論」,在音樂層面就是進化到更具直觀的表現力。這對於滿江而言,算得上是不小的「實驗」。
  • 滿江《進化論》:撤除桌椅,實屬必要
    聽滿江的《進化論》有一種感覺,這個人在用音樂畫畫,建構一個空間,撈水中月,找回清醒前最後一個混亂夢境的痕跡。音樂被他當作鉚住時間的超級工具,並賦予其超出音樂的功能。它被寄予的厚望未必都能實現,但值得他廢寢忘食地投入其中。歌手滿江已經變成音樂人滿江有一段時間了。他作為歌手活躍時的大陸樂壇,歌手和音樂人之間涇渭分明,鮮有人能夠跨越。放到今天,這道坎不再似從前難以跨越。
  • 滿江全新個人創作專輯《進化論》黑膠版本即將發布
    「獨立唱作人」滿江 盡情揮灑藝術創作自由 《進化論》最初的理念來自於滿江的夢境,一開始他想用文字和影像的手段記錄和再現這些夢境,最後還是發現用自己最熟悉的音樂創作去表達最為合適。
  • 當年的偶像鮮肉滿江,是如何「進化」成優秀獨立音樂人的?
    如此清湯掛麵、自然雕刻而成的熟齡男子滿江,似乎跟我們早年所認知的標準帥哥偶像滿江,並不是同一個人,但卻又真真實實的,是同一個滿江。滿江身上實在有著太多不一樣的面向了,到底,哪一個滿江,才是真正的滿江?來到2020年的全新創作大碟《進化論》,滿江就用專輯裡的這10首新歌,給出了十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 滿江發布全新專輯《進化論》,夫人親手繪製10張單曲封面
    2020年8月24日,唱作人滿江帶著全新創作專輯《進化論》回到了音樂的大千世界。這張專輯堪稱滿江迄今為止的音樂輸出裡最特別的存在。它的創作根基埋藏於滿江這些年來的夢境,每當醒來後,滿江企圖用文字和影像的手段再現這些夢境,最後還是發現用音樂最適合表達夢的超現實主義,《進化論》如此定格、孕育乃至成型。從唱片業黃金時期大廠牌打造的偶像歌手一路走來,滿江最終在新時代找到了獨立唱作人的定位。
  • 《最佳男友進化論》:爛片圈錢進化論
    《最佳男友進化論》,無疑是個最生動的例子。截至4月14日9時30分,《最佳男友進化論》尚未開放豆瓣評分,4月12日上映的幾部新片裡,《我的寵物是大象》同樣沒有開放豆瓣評分,而《在乎你》為5.5分,《慾念遊戲》僅有3.3分據說,看完這部電影後,不少網友都在為主演鄭愷哀嘆:他是不是缺錢或者被綁架了,怎麼會接這種片?這顯然是多慮了。
  • 愛情進化論主題曲叫什麼 胡夏《愛情進化論》歌詞介紹
    男女到底有沒有純友誼?電視劇《愛情進化論》即將獻上答案。該劇從今晚起每晚19:30登陸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網絡平臺同步更新。這樣一部都會愛情輕喜劇是由新麗電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寶卿編劇,安竹間導演,董富來聯合導演,黃瀾任製片人,張若昀、張天愛、許魏洲、何泓姍領銜主演,趙東澤、梁寶羚、許娣、孫松、張齡心主演,白冰特別出演。
  • 《最佳男友進化論》無「進化」,亦無「最佳」
    《最佳男友進化論》已上映多天,影片中,被父母逐出家門的富二代範凡決定開辦一個"男神訓練營",幫助那些難能獲得愛情的單身狗們進化成"最佳男友"。一場婚禮上的"實踐教學"讓幾個徒弟都擁有了夢寐以求的真愛,但作為"專家"的範凡,自己的感情生活卻是一團糟。
  • 愛情進化論張天愛用的什麼手機品牌? 愛情進化論張天愛同款手機介紹
    愛情進化論張天愛用的什麼手機品牌? 愛情進化論張天愛同款手機介紹時間:2018-08-10 09: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情進化論張天愛用的什麼手機品牌? 愛情進化論張天愛同款手機介紹 電視劇《愛情進化論》正在熱播中,不少人都覺得劇中張天愛用的手機很好看。
  • 專訪滿江:我48歲,身體沉重了,思想卻愈發輕盈
    整個疫情期間,夫妻倆每天都在一起,放著《進化論》的音樂,郭玥不停地畫,滿江不停地完善音樂,浪漫的他們希望每首歌都能在視覺延展上做到呼應。這次滿江的《進化論》同樣有黑膠版本:全套插畫單頁、黑粉漸變彩膠,讓滿江甚是期待。
  • 專訪|《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作者史鈞:我們對進化論充滿誤解
    著名生物學家杜布贊斯基曾說過:如果不按照進化思想思考問題,生物學的一切將無法理解。有人把進化論稱為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是科學中的科學。西方科學精神的培養,很大部分得益於進化論的傳播。不過時至今日,人們對進化論的認知依然存在有不少誤區;即使是略微了解進化論的讀者,對這門學科的認知也還停留在經典進化論階段。
  • 進化論被科學家推翻
    當你不屑於東西方神話傳說中神用泥土造人的故事時,你也許在堅定著達爾文的「進化論」,但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一次又一次的發現顛覆「進化論」的歷史遺蹟,一個可笑又可悲的事實擺在眼前:全世界的人都被達爾文玩兒了啊!
  • 「進化論」的本質
    什麼是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就是生物在競爭當中,不是說誰更加強大就可以生存更久,而是以誰可以適應環境誰就可以活下去!所以一場生物大滅絕之後,最弱小的生物存活了下來。最強的恐龍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滿江:音樂,就像是兒時的玩伴
    小編進入媒體行業的那一年,滿江是見面頻率最多的歌手之一,發布會、籤售會、校園巡演,經常能看到他高大帥氣的身影。  一轉眼,20多年過去了。2020年11月1日,滿江以唱作人身份來到上海,舉辦全新創作專輯《進化論》籤售會。現場來了很多追隨他多年的忠實歌迷,籤名、合影、握手,一切仿佛回到了當年,美好的時光就此停駐。
  • 《愛情進化論》:進化的不只是愛情
    「知道」跟你談談,在《愛情進化論》裡,為什麼進化的不止是愛情。《愛情進化論》(影視劇照/圖)在《愛情進化論》中,張若昀飾演的鹿飛,一直暗戀張天愛飾演的艾若曼——兩人是同學兼「閨蜜」。《愛情進化論》無意於刻畫一個個完美的角色,它更看重的是人物的成長、人性的進化,鹿飛這個角色由此也顯得更為豐富飽滿,而觀眾也能從鹿飛身上反思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並獲得一種自我的進化。
  • 製片人黃瀾:《愛情進化論》的進化論
    昨晚,新麗出品的電視劇《愛情進化論》在東方、浙江兩大衛視,騰訊視頻、愛奇藝兩大網絡平臺開播。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製片人黃瀾撰文回憶創作歷程,抒發內心感悟。我去誠品書店逛逛,看到一本書,名字以《某某進化論》做結尾,我突然覺得可以把劇名改成《愛情進化論》,這更加符合我這個階段的愛情觀:愛,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 狼群不信進化論
    達爾文在創作《物種起源》時,必然已經想到,他的進化論會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但他絕不會想到,作為一個科學理論,進化論對後世的影響,已經超出了科學的範疇,甚至演變成為一種新的信仰。時至今日,進化論的科學性尚有爭議,例如進化論無法解釋史前生命大爆發。當然,有無數達爾文的擁躉者提出新的理論去豐富和完善進化論框架。但這已經無關痛癢,人們不會去在乎自己是上帝創造的,還是猴子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