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丨烽煙再起: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為何總是NBA衝在最前面?

2020-12-28 註冊的微世界

美國當地時間7月17日,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因病逝世,白宮用降半旗的方式表示了對這位與馬丁·路德·金同時代的民權英雄的哀悼!而以快船主帥裡弗斯為首的眾多NBA教練員和球星也都以不同形式對他的去世報以悼念!已經持續近兩個月的「警察打死黑人」的社會熱點,再一次因為這位民權英雄的離世而繼續發酵!

具體的事件,以及後續發生的一系列相關,在近期的各大媒體上都已經有了鋪天蓋地的介紹,自然是不用贅述。然而,細心的人都會發現,在這次已經上升為「黑人民權運動」的「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中,以及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的「BLM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無論是第一時間的反應,還是在爆發期的關鍵點,NBA都是作為「衝在」最前面的形象出現的,無論是作為好友的史蒂芬·傑克遜,還是凱爾特人的杰倫·布朗,直到聯盟中最具影響力的勒布朗·詹姆斯,甚至連似乎從不問世事的「飛人」麥可·喬丹都站出來發聲,並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了對於此事的憤怒!那句傷感無比的「那個人應該是我!」剎那間成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中最震撼人心的口號!

不僅是這次,在近半個世紀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中,但凡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除了那些民權鬥士與政治人物外,衝在第一線的往往都是NBA的球員和教練們。從上世紀50年代馬丁·路德·金時期至今,NBA這個體育聯盟都在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中起著非常積極和正面的作用,這是為什麼?

有人會說,這與NBA的球星大多都是黑人有關!這種說法,也對,也不全對。在NBA以及ABA的歷史上,黑人運動員確實很早就成為賽場上的主角,但是聯盟的第一代球星卻還是以喬治·麥肯為代表的「白人巨星」,即便到了張伯倫、拉塞爾這樣的史前巨獸出現時,聯盟的招牌還依然是像「LOGO男」傑裡·韋斯特、鮑勃·庫西那樣的白人球員。

直到1964年,在NBA中才出現了第一支完全由黑人球員組成的首發陣容:那是在「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的主意,在當時,白人運動員仍然是職業體育聯盟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凱爾特人也是因為名人堂球員海因索恩的傷停才「被迫」派上了五名黑人球員,他們分別是比爾·拉塞爾、湯姆·桑德斯、薩姆·瓊斯、K·C·瓊斯和威利·諾爾斯!要知道這五個人可不是一般人,前四位的球衣現在正高懸北岸花園的上空,而最後一位威利·諾爾斯,也是在凱爾特人拿到過三連冠,並且在紐約尼克斯效力期間,他還成為了美國主流體育聯賽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隊長!

我們無法猜測「紅衣主教」是如何看待黑人球員的,很多人曾經把他當作NBA的「平權先鋒」,因為他選了NBA歷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新秀」查爾斯·庫伯。但事實上更可能的是,他很明白,要想讓凱爾特人的王朝穩固,那些天賦異稟的黑人球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而在當年凱爾特人的黑人球員中,有不少有熱衷於民權運動,其中最著名的當然也是「指環王」比爾·拉塞爾!

在現在看來,拉塞爾在聯盟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尊重,所有人都視他為傳奇大神。然而,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尤其是在職業生涯的前期。因為那時的波士頓,是個典型的對「黑人」偽善的城市,表面上,作為東部最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也在試圖標榜在民權上的平等,然而,現實就是嗎,即便是像拉塞爾這樣聯盟的頂級巨星,甚至在成為了聯盟歷史上第一位黑人主帥之後,也仍然無時無處不感受到種族歧視的巨大壓力!這令在球場上獲得無數榮譽的拉塞爾幾乎心灰意冷,甚至拒絕了在凱爾特人球迷面前舉辦球衣退役儀式!以拉塞爾的地位尚如此,可見在70年代以前黑人在美國體育聯盟中的地位。

而更令人心寒的是,在當時美國職業體育聯盟中,NBA中黑人運動員的地位甚至還是最高的。這種情況至今為止還是這樣,在美國四大體育聯盟中,NHL(冰球聯盟)幾乎沒有黑人的存在,MLB(職棒聯盟)中的黑人球員也是在這些年才逐漸增多。至於黑人運動員數量非常多的NFL(職業橄欖球聯盟)中,黑人球員長期還是主要擔任跑鋒和防守球員的角色,而球隊的絕對核心「四分衛」絕大多數是由白人擔任,所以,黑人球員在橄欖球隊中,絕大多數時間處於一個輔助者的角色。只有在NBA,黑人運動員才是絕對的主角!所以從拉塞爾開始,在NBA中就不斷的出現態度強硬的民權主義者!其中包括著名的「天勾」賈巴爾、「魔術師」詹森、摩西·馬龍等等,他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公開支持黑人民權主義。

而直到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又加上斯坦恩推進的NBA全球化以及麥可·喬丹的影響力,黑人球員在聯盟中的地位才逐漸上升,漸漸的越來越有「發言權」。而在美國的職業體育聯盟中,NBA中的黑人運動員的話語權越來越強,也毫無爭議地成為職業體育領域最重要的「發聲者」!

那為什麼說又不全對呢?

因為在90年代起,美國國內歷經了經濟衰退、對外戰爭以及新世紀之初的「911」。在眾多矛盾之下,美國所謂的政治敏感度空前提升。而為了緩解國內不同階層的矛盾,「種族歧視」這個存在了200年問題被極其敏感的推到了「政治正確」的地位上。一時間,幾乎所有的上流社會都必須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可以標榜出來一個「親密」的黑人朋友和亞裔朋友,眾多的主流媒體在報導一些與黑人有關的新聞時,也都極其注意措辭,甚至在很多時候避重就輕,生怕被「批評家」們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

而這一切,又隨著歐巴馬的競選成功達到了巔峰。作為柯林頓之後又一位極具個人魅力的「草根」總統,歐巴馬的膚色對於整個美國幾乎是打了一支強心針,作為一個移民國家,能有一個「社會底層膚色」的人當選總統,這無疑是美國標榜自己偉大的「平等」、「自由」最大的宣傳!然而事實呢?美國並沒有因為歐巴馬的上臺真正實現「民族和膚色的平等」,反而是愈加強調所謂的政治正確!從國會在全國一片罵聲中通過並不「符合國情」的全民醫保法案,到好萊塢開始將奧斯卡頻繁地頒給體現平權運動的影片,從《為奴12年》到《月光男孩》,再到《三塊廣告牌》以及去年的《綠皮書》,當然不否認這些都是很經典的影片,但是也很明顯的體現出了「政治正確」的左右程度!

而NBA,依舊是全世界最受關注的「精英黑人運動員」匯集之地!在2014年快船老闆斯特林的種族言論被曝光後,被整個NBA甚至整個美國職業體育聯盟群起而攻之!結果竟被強行「踢出」!這種強硬到極致的手段,在我看來依舊是「政治正確」的思想在作怪!也許在其他體育聯盟,或者其他領域裡也有優秀的黑人個體,也具有很強的號召力與影響力,但是如果要說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說,無論是美國另外的三大體育聯盟,還是那些田徑明星,歌星甚至影星,都無法與領域內精英密集度如此之高的NBA相提並論。而NBA作為美國職業體育聯盟中黑人話語權最高,國際影響力最大團體,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角度考慮,他們都應該作為一種標杆而存在!事實上,也只有他們才有足夠具有影響力的人組成更加強大的「矩陣」來呼籲和帶動更多的人支持民權運動!

或許,這才是需要NBA為黑人民權運動發聲的關鍵!而如勒布朗·詹姆斯等超級球星的影響力,也無疑會更好地推動事情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

說到底美國事,和咱關係不大,就是純粹個人看法!如是想,如是寫……

相關焦點

  • 深度分析:為什麼NBA總是站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前線?
    當地時間黑人民權運動著名領袖約翰·劉易斯因病去世,白宮與馬丁路德金同時降半旗,表達對民權英雄的哀悼!而以克利伯教練裡弗斯為首的許多NBA教練和明星也以不同的形式哀悼他的去世!持續近兩個月的社會熱點「警察打死黑人」因民權英雄死亡而繼續發酵!
  • 看電影學AP美國歷史之美國黑人民權運動
    第一個給大家的錦囊就是挑選一些不錯的歷史紀錄片或者電影,既能享受到看電影的放鬆,同時還能學到美國歷史知識和學會反思歷史問題,當我跟大家講述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大家也能迅速進行聯想,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記憶和理解。給大家帶來的第一期主題是20世紀50-60年代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新政對民權運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劉易斯的生命旅程
    他去世當天,上世紀黑人民權運動另一名領導人、馬丁·路德·金的密友維維安牧師去世,終年95歲。  正當因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為種族政策抗爭在全美發出怒吼之際,美國上世紀中葉反種族隔離制度和黑人民權運動的一代領袖至此凋零殆盡。  回顧劉易斯的一生,仿佛曆史的斷片展現。
  •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去世 終年80歲
    來源:海外網約翰·劉易斯 (圖源:美聯社)海外網7月18日電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喬治亞州民主黨國會眾議員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於當地時間17日晚去世,終年80歲劉易斯是美國知名民權人士,上世紀60年代曾與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一道投身民權運動,也是最後一名在世的馬丁·路德·金民權運動演講者。(海外網 李芳)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 【世界知識】解讀《綠皮書》:黑人民權運動的現實意涵
    影片中,唐衝下車,全然不顧外面正下著大雨。現實的壓力和價值觀的衝突給唐帶來了巨大精神壓力,讓唐心力交瘁。他對追來的託尼咆哮:「我不夠黑人,不夠白人,也不夠男人,那我到底算什麼?」事實上,自美國內戰結束之後,身份的困惑一直困擾著黑人。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黑人獲得名義上的解放。美國憲法第14、15條修正案賦予了黑人公民權利,但在現實生活中黑人的公民權並未真正得到保障。
  • 上世紀:美國民權運動與社會問題,看美國社會的混亂與無奈!
    美國的民權運動在美國的發展史上算得上是一場偉大的運動,在當時美國的黑人的政治地位,經濟狀況和社會生活都有明顯的改善,但是黑人在街頭上的犯罪問題就成為一項嚴重而尖銳的社會問題。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都經歷了自己的嬰兒潮發展階段,美國黑人也是如此,但是美國黑人的教育以及美國黑人的基本社會生存狀況,使得美國的這些嬰兒潮並沒有足夠的教育資源去教育。這些人往往比年長的黑人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且又在民權運動時期,這些人成為黑人民權運動的主力。
  • 港媒:「港獨」為何忌憚美國黑人運動
    香港《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原題:「港獨」為何忌憚美國黑人運動 美國的黑人平權運動如火如荼,延燒全球,展示各地人民追求種族平等、反對制度化歧視的決心。但奇詭的是,香港那些活躍的「港獨」勢力卻對黑人平權運動非常忌憚,在網絡上加以打壓、扭曲與污衊。
  • 黑人之死|民權運動70年後,終成國之大殤
    總統2次被帶入白宮地下堡避難,70多座城市實施宵禁,15個州以及華盛頓特區為應對示威調動了國民警衛隊,這或許是美國近年來從未遭遇過的抗議活動。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事件而引發的抗議遊行示威愈演愈烈,作為移民國家,為何少數族裔的憤怒如火山噴發無法壓制?
  • 永遠別怕捲入「好麻煩」:回顧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劉易斯的一生
    新華社 圖這個停靈地點一向只為美國最受尊敬的人物保留,其中包括廢除了美國奴隸制的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2005年,被稱為「現代民權運動之母」的美國黑人女性羅莎·帕克斯曾在此舉行哀悼儀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會大廈不向公眾開放。劉易斯的靈柩在悼念儀式後被移至大廈東側臺階,戴著口罩的民眾能在室外瞻仰這位民權鬥士的遺容。
  • 約翰·劉易斯之死和美國黑人運動的方向
    ——而是下令當天全美所有公共建築、海內外軍事基地、美國駐外使領館以及海軍艦艇降半旗致哀。白宮新聞秘書麥克納尼也發表聲明說,劉易斯是「美國民權運動偶像」,留下了永遠不會被忘記的不朽遺產。這一方面顯示,在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尚未平息的情況下,即使是總統川普也不願在此時節外生枝,授人以柄;另一方面也說明,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成就已經是美國社會的共識,沒有人試圖在此事上發難。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美國六十年代的越戰、嬉皮士與民權運動
    在離美國大選還有兩周的時間,奈飛上映了一部政治意圖頗為明顯的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1968年夏天,芝加哥民主黨代表大會召開,七名民權分子組織抗議活動,被指控為陰謀罪。1969年,他們接受了長達半年的審判,成為美國歷史上重要的民權運動之一。
  • 美國黑人音樂②丨盛世的幽靈:民權、泛非與湧動的激進政治
    近日,明尼蘇達州的黑人因涉嫌使用20美元假鈔而死於警察暴力執法的事件,在全美各大城市掀起大規模抗議,成為上世紀中葉美國如火如荼的民權運動的回聲。《澎湃新聞·思想市場》將推出「黑命攸關」(此處採用豆瓣網友gonggong對BLM的翻譯,特此致謝)專題,從不同視角切入這場聲勢浩大的黑人運動,並藉此梳理二十世紀民權運動的遺產。思想市場特邀獨立音樂/聲音研究者東湖撰寫了這一份豐厚的「歌單」,梳理黑人自抵達美洲大陸至後民權運動時代通過音樂的反抗之路。
  • 失傳的屠龍術:美國黑人運動與「黑豹黨」的往昔榮光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黑人民權運動逐漸覺醒後,為了對抗3K黨的暴力,他們針鋒相對的組建了「黑豹黨」。起初,黑豹黨人成群結隊的走在大街上,當看到黑人被毆打被虐待時,就主動出面予以還擊。他們高舉槍枝與警察和3K黨對峙的畫面,迅速通過各大媒體傳遍全國,黑豹黨人也成為了廣大黑人的精神偶像。
  • 裡弗斯悼念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我們在完成他未竟事業
    北京時間7月19日,快船主帥道格-裡弗斯在雲視頻採訪中悼念了去世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裡弗斯表示,約翰-劉易斯曾經為之奮鬥過的一些東西,他們仍然在努力爭取。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近日,明尼蘇達州的黑人因涉嫌使用20美元假鈔而死於警察暴力執法的事件,在全美各大城市掀起大規模抗議,成為上世紀中葉美國如火如荼的民權運動的回聲。《澎湃新聞·思想市場》將推出「黑命攸關」(此處採用豆瓣網友gonggong對BLM的翻譯,特此致謝)專題,從不同視角切入這場聲勢浩大的黑人運動,並藉此梳理二十世紀民權運動的遺產。思想市場特邀獨立音樂/聲音研究者東湖撰寫了這一份豐厚的「歌單」,梳理黑人自抵達美洲大陸至後民權運動時代通過音樂的反抗之路。
  • 《綠皮書》與美國黑人文化進階之路
    這造成了創作者身處在一種「文化混血兒」的困境,而這種意識的纏繞深度體現在之後百年的黑人文化發展歷程中。第二個貢獻是對美國黑人的民俗文化,尤其是黑人音樂的高度評價。杜波依斯在《黑人的靈魂》每一章節開頭都引用了一首「黑人悲歌」,還在全書最後詳細介紹了這種音樂的起源,並毫不吝嗇地讚嘆道:「黑人民歌是黑人民族最偉大的貢獻」。
  • 美國最著名皮條客,和他背後的地下文化、民權運動、犯罪文學
    他是不幸童年的受害者,長大後又將這份不幸施加到無數女人身上;他經歷數次牢獄之災,在時代變遷和黑人民權運動的洪流裹挾下四處漂泊;寫書令他產生影響,但他始終未能被主流文學世界所接受。他的人生,貫穿「大遷徙」(Great Migration)至1992年的洛杉磯暴亂,經歷了整個20世紀美國城市裡黑人生活的興衰。
  • 越戰、垮掉的一代與實驗藝術:民權運動如何改變了現代美國
    因而,在這樣一個能夠以如此極端的形式反對黑人選民的州裡,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對於實施憲法第十五修正案(投票權)不再抱有幻想。儘管如此,這場運動還是遭遇了難以想像的公然挑釁。爆炸和毆打事件自不必說,從甘迺迪當選總統到1965年民權法通過期間,有20餘名活動家在推進南方民權的過程中遭到謀殺。然而,白人至上主義者迫害的對象不僅僅是黑人。
  • 百馬專欄丨侯慶平:滇峰之路,烽煙再起
    百馬專欄 NO.01 滇峰之路,烽煙再起 文:侯慶平 「秘境百馬跑團司令、雲南機場集團原副總裁
  • 爵士女歌手艾比·林肯逝世 曾是黑人民權鬥士
    爵士女歌手艾比·林肯逝世 曾是黑人民權鬥士 IC 資料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14日(上周六),縱橫美國演藝界60載,涉足電影、作曲,更曾積極參與美國民權運動的爵士女歌手艾比·林肯在紐約曼哈頓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