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7月17日,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因病逝世,白宮用降半旗的方式表示了對這位與馬丁·路德·金同時代的民權英雄的哀悼!而以快船主帥裡弗斯為首的眾多NBA教練員和球星也都以不同形式對他的去世報以悼念!已經持續近兩個月的「警察打死黑人」的社會熱點,再一次因為這位民權英雄的離世而繼續發酵!
具體的事件,以及後續發生的一系列相關,在近期的各大媒體上都已經有了鋪天蓋地的介紹,自然是不用贅述。然而,細心的人都會發現,在這次已經上升為「黑人民權運動」的「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中,以及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的「BLM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無論是第一時間的反應,還是在爆發期的關鍵點,NBA都是作為「衝在」最前面的形象出現的,無論是作為好友的史蒂芬·傑克遜,還是凱爾特人的杰倫·布朗,直到聯盟中最具影響力的勒布朗·詹姆斯,甚至連似乎從不問世事的「飛人」麥可·喬丹都站出來發聲,並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了對於此事的憤怒!那句傷感無比的「那個人應該是我!」剎那間成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中最震撼人心的口號!
不僅是這次,在近半個世紀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中,但凡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除了那些民權鬥士與政治人物外,衝在第一線的往往都是NBA的球員和教練們。從上世紀50年代馬丁·路德·金時期至今,NBA這個體育聯盟都在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中起著非常積極和正面的作用,這是為什麼?
有人會說,這與NBA的球星大多都是黑人有關!這種說法,也對,也不全對。在NBA以及ABA的歷史上,黑人運動員確實很早就成為賽場上的主角,但是聯盟的第一代球星卻還是以喬治·麥肯為代表的「白人巨星」,即便到了張伯倫、拉塞爾這樣的史前巨獸出現時,聯盟的招牌還依然是像「LOGO男」傑裡·韋斯特、鮑勃·庫西那樣的白人球員。
直到1964年,在NBA中才出現了第一支完全由黑人球員組成的首發陣容:那是在「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的主意,在當時,白人運動員仍然是職業體育聯盟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凱爾特人也是因為名人堂球員海因索恩的傷停才「被迫」派上了五名黑人球員,他們分別是比爾·拉塞爾、湯姆·桑德斯、薩姆·瓊斯、K·C·瓊斯和威利·諾爾斯!要知道這五個人可不是一般人,前四位的球衣現在正高懸北岸花園的上空,而最後一位威利·諾爾斯,也是在凱爾特人拿到過三連冠,並且在紐約尼克斯效力期間,他還成為了美國主流體育聯賽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隊長!
我們無法猜測「紅衣主教」是如何看待黑人球員的,很多人曾經把他當作NBA的「平權先鋒」,因為他選了NBA歷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新秀」查爾斯·庫伯。但事實上更可能的是,他很明白,要想讓凱爾特人的王朝穩固,那些天賦異稟的黑人球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而在當年凱爾特人的黑人球員中,有不少有熱衷於民權運動,其中最著名的當然也是「指環王」比爾·拉塞爾!
在現在看來,拉塞爾在聯盟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尊重,所有人都視他為傳奇大神。然而,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尤其是在職業生涯的前期。因為那時的波士頓,是個典型的對「黑人」偽善的城市,表面上,作為東部最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也在試圖標榜在民權上的平等,然而,現實就是嗎,即便是像拉塞爾這樣聯盟的頂級巨星,甚至在成為了聯盟歷史上第一位黑人主帥之後,也仍然無時無處不感受到種族歧視的巨大壓力!這令在球場上獲得無數榮譽的拉塞爾幾乎心灰意冷,甚至拒絕了在凱爾特人球迷面前舉辦球衣退役儀式!以拉塞爾的地位尚如此,可見在70年代以前黑人在美國體育聯盟中的地位。
而更令人心寒的是,在當時美國職業體育聯盟中,NBA中黑人運動員的地位甚至還是最高的。這種情況至今為止還是這樣,在美國四大體育聯盟中,NHL(冰球聯盟)幾乎沒有黑人的存在,MLB(職棒聯盟)中的黑人球員也是在這些年才逐漸增多。至於黑人運動員數量非常多的NFL(職業橄欖球聯盟)中,黑人球員長期還是主要擔任跑鋒和防守球員的角色,而球隊的絕對核心「四分衛」絕大多數是由白人擔任,所以,黑人球員在橄欖球隊中,絕大多數時間處於一個輔助者的角色。只有在NBA,黑人運動員才是絕對的主角!所以從拉塞爾開始,在NBA中就不斷的出現態度強硬的民權主義者!其中包括著名的「天勾」賈巴爾、「魔術師」詹森、摩西·馬龍等等,他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公開支持黑人民權主義。
而直到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又加上斯坦恩推進的NBA全球化以及麥可·喬丹的影響力,黑人球員在聯盟中的地位才逐漸上升,漸漸的越來越有「發言權」。而在美國的職業體育聯盟中,NBA中的黑人運動員的話語權越來越強,也毫無爭議地成為職業體育領域最重要的「發聲者」!
那為什麼說又不全對呢?
因為在90年代起,美國國內歷經了經濟衰退、對外戰爭以及新世紀之初的「911」。在眾多矛盾之下,美國所謂的政治敏感度空前提升。而為了緩解國內不同階層的矛盾,「種族歧視」這個存在了200年問題被極其敏感的推到了「政治正確」的地位上。一時間,幾乎所有的上流社會都必須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可以標榜出來一個「親密」的黑人朋友和亞裔朋友,眾多的主流媒體在報導一些與黑人有關的新聞時,也都極其注意措辭,甚至在很多時候避重就輕,生怕被「批評家」們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
而這一切,又隨著歐巴馬的競選成功達到了巔峰。作為柯林頓之後又一位極具個人魅力的「草根」總統,歐巴馬的膚色對於整個美國幾乎是打了一支強心針,作為一個移民國家,能有一個「社會底層膚色」的人當選總統,這無疑是美國標榜自己偉大的「平等」、「自由」最大的宣傳!然而事實呢?美國並沒有因為歐巴馬的上臺真正實現「民族和膚色的平等」,反而是愈加強調所謂的政治正確!從國會在全國一片罵聲中通過並不「符合國情」的全民醫保法案,到好萊塢開始將奧斯卡頻繁地頒給體現平權運動的影片,從《為奴12年》到《月光男孩》,再到《三塊廣告牌》以及去年的《綠皮書》,當然不否認這些都是很經典的影片,但是也很明顯的體現出了「政治正確」的左右程度!
而NBA,依舊是全世界最受關注的「精英黑人運動員」匯集之地!在2014年快船老闆斯特林的種族言論被曝光後,被整個NBA甚至整個美國職業體育聯盟群起而攻之!結果竟被強行「踢出」!這種強硬到極致的手段,在我看來依舊是「政治正確」的思想在作怪!也許在其他體育聯盟,或者其他領域裡也有優秀的黑人個體,也具有很強的號召力與影響力,但是如果要說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說,無論是美國另外的三大體育聯盟,還是那些田徑明星,歌星甚至影星,都無法與領域內精英密集度如此之高的NBA相提並論。而NBA作為美國職業體育聯盟中黑人話語權最高,國際影響力最大團體,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角度考慮,他們都應該作為一種標杆而存在!事實上,也只有他們才有足夠具有影響力的人組成更加強大的「矩陣」來呼籲和帶動更多的人支持民權運動!
或許,這才是需要NBA為黑人民權運動發聲的關鍵!而如勒布朗·詹姆斯等超級球星的影響力,也無疑會更好地推動事情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
說到底美國事,和咱關係不大,就是純粹個人看法!如是想,如是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