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弗斯悼念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我們在完成他未竟事業

2020-12-28 騰訊網

北京時間7月19日,快船主帥道格-裡弗斯在雲視頻採訪中悼念了去世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裡弗斯表示,約翰-劉易斯曾經為之奮鬥過的一些東西,他們仍然在努力爭取。

當地時間本周五晚上,約翰-劉易斯去世,享年80歲。上世紀60年代,劉易斯曾和馬丁-路德-金一起投身民權運動,他是最後一名馬丁-路德-金民權運動演講者。

在和球隊進入球場前,裡弗斯談到自己曾在不同的場合見過劉易斯。裡弗斯說道:「我曾有幸見過他幾次,我想講一個故事。在我效力亞特蘭大老鷹時,我很熟悉安迪-楊(另一位民權運動領袖),那時他在競選州長。我和約翰-劉易斯、安迪-楊一起進行了一次競選之旅。當時我大概26、27歲吧。

「我們飛往喬治亞洲的奧爾巴尼等等很多地方。安德魯-楊在一個全是白人的教堂發表了一次演講,他棒極了。那是一次特別棒的演講,人群都瘋狂了。

「我們隨後登上飛機交談,安德魯-楊轉身面對我並說——他們一直以來習慣稱呼我為『年輕的道格』——他說,『年輕的道格,你怎麼看這次演講?』我開玩笑地說道,『噢,楊先生,我覺得演講很棒,但我覺得你無法從那座教堂得到一票。』接著所有人都開始大笑起來。

「約翰-劉易斯說,『好吧,我們並不奢望得到所有人的投票,我們只是希望一次得到一票。這樣,我們最終就能得到所有人的投票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宣言。」

裡弗斯還談到了劉易斯對美國當前局勢的影響。他接著說:「令你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你想到當下的局勢時,一些約翰-劉易斯曾經為之奮鬥的東西,我們仍然在努力爭取。

「目前選民受到的壓制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有一群傢伙想要制止人們參與投票。拉丁美洲人、黑人和年輕人就是他們的目標,他們想要阻止這些人進行投票。當你想到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這真是令人驚訝,而我們還在為之奮鬥。」

相關焦點

  •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劉易斯的生命旅程
    ▲7月19日在美國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市,人們為悼念民權運動領導人約翰·劉易斯所擺放的花束。其中之一就是1963年8月28日,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外,面對25萬參加「向華盛頓進軍」行動、要求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抗議者,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講。  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與青梅竹馬的女友重逢,正是在這一高光時刻。  兩人跳進的水池,便是林肯紀念堂外,天光雲影共徘徊的反思池。
  • 永遠別怕捲入「好麻煩」:回顧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劉易斯的一生
    2005年,被稱為「現代民權運動之母」的美國黑人女性羅莎·帕克斯曾在此舉行哀悼儀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會大廈不向公眾開放。劉易斯的靈柩在悼念儀式後被移至大廈東側臺階,戴著口罩的民眾能在室外瞻仰這位民權鬥士的遺容。在喬治亞州、阿拉巴馬州和華盛頓特區的悼念活動結束後,他的遺體將於7月30日在亞特蘭大市的南景公墓下葬,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正是長眠於此。
  •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去世 終年80歲
    來源:海外網約翰·劉易斯 (圖源:美聯社)海外網7月18日電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喬治亞州民主黨國會眾議員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於當地時間17日晚去世,終年80歲劉易斯曾在12月29日宣布,他的胰腺癌已進入第四期,並發誓仍會以相同的熱情與種族不平等作鬥爭。他說:「我幾乎一生都在為自由、平等和基本人權而鬥爭。」劉易斯是美國知名民權人士,上世紀60年代曾與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一道投身民權運動,也是最後一名在世的馬丁·路德·金民權運動演講者。
  • 深度分析丨烽煙再起: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為何總是NBA衝在最前面?
    美國當地時間7月17日,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因病逝世,白宮用降半旗的方式表示了對這位與馬丁·路德·金同時代的民權英雄的哀悼!而以快船主帥裡弗斯為首的眾多NBA教練員和球星也都以不同形式對他的去世報以悼念!已經持續近兩個月的「警察打死黑人」的社會熱點,再一次因為這位民權英雄的離世而繼續發酵!
  • 看電影學AP美國歷史之美國黑人民權運動
    一方面共和黨自從重建結束之後並不再通過任何有效的民權法案保護黑人的權利,使得南方各州陸續通過種族隔離等歧視性法律,另一方面羅斯福總統在新政期間任用了一批黑人領袖,讓他們擔任聯邦政府的高級官員,時常在種族問題上聽取建議。在就業問題上,黑人也獲得了比之前更多的機會。
  • 深度分析:為什麼NBA總是站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前線?
    當地時間黑人民權運動著名領袖約翰·劉易斯因病去世,白宮與馬丁路德金同時降半旗,表達對民權英雄的哀悼!而以克利伯教練裡弗斯為首的許多NBA教練和明星也以不同的形式哀悼他的去世!持續近兩個月的社會熱點「警察打死黑人」因民權英雄死亡而繼續發酵!
  • 【世界知識】解讀《綠皮書》:黑人民權運動的現實意涵
    1955年,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女工因工作勞累,在公交車上坐到了白人的座位上,之後因拒絕給白人讓座被捕入獄,從而引發了黑人抗議潮,該起事件成為黑人民權運動的導火線之一。曾任美軍參聯會主席、美國國務卿的黑人科林·鮑威爾在其自傳《我的美國之路》中,回憶了當年作為青年軍官的他,帶著妻子在南方休假旅行時遭遇的種種不公。
  • 黑人之死|民權運動70年後,終成國之大殤
    回溯1955年12月1日,42歲的黑人女士羅莎帕克斯因不願在公交車上讓座,被以違反種族隔離法帶到了警局。為了不向種族隔離法妥協,羅莎帕克斯找到了當時美國的黑人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開啟了以廢除種族隔離法為目的的一次影響力甚廣的平權運動。羅莎帕克斯也因此被美國國會稱作為「現代民權運動之母」。
  • 約翰·劉易斯之死和美國黑人運動的方向
    2011年,歐巴馬授予劉易斯總統自由勳章作為馬丁·路德·金的門徒和同志,劉易斯是那一代黑人民權運動領袖中碩果僅存的一位,他的去世得到美國朝野一致的哀悼,這在高度分裂的美國政壇已不多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表示,劉易斯代表著「國會的良知」。
  • 上世紀:美國民權運動與社會問題,看美國社會的混亂與無奈!
    美國的民權運動在美國的發展史上算得上是一場偉大的運動,在當時美國的黑人的政治地位,經濟狀況和社會生活都有明顯的改善,但是黑人在街頭上的犯罪問題就成為一項嚴重而尖銳的社會問題。這種制度增強黑人公民在教育,選舉,就業和購房方面的諸多保障,黑人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得以提升。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金也由此登上歷史舞臺,並且為黑人在美國社會的進一步公平,平等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可以說,當時美國社會的所有黑人不平等的問題都在向公平和較好的一方發展,但是黑人的街頭犯罪問題卻與當時的社會現象背道而馳,甚至於社會進步相違背。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美國六十年代的越戰、嬉皮士與民權運動
    民權運動1968年,是個神奇的年份。法國有五月風暴,捷克有布拉格之春,美國則是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這場發生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抵制公共汽車運動長達一年,並擴展到全國。1957年,南部基督教領袖會議成立,這是民權運動最有影響的組織,主席由馬丁·路德·金擔任。
  • ZERO FM | 來聽聽60多年來黑人音樂裡的「黑豹」
    它是60多年前在美國黑人人權運動中產生的詞彙,Black Panther Party 是美國黑人活動家們為了反抗種族歧視和警察的暴力執法,建立的一個自我武裝組織。她為人權運動寫過歌、發過專輯、出版過雜誌、開啟過多項法律援助計劃,也是黑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領袖。1969年專輯 Seize The Time 中的這首 The Meeting 後來成了黑豹組織的聖歌。‍‍
  • 失傳的屠龍術:美國黑人運動與「黑豹黨」的往昔榮光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黑人民權運動逐漸覺醒後,為了對抗3K黨的暴力,他們針鋒相對的組建了「黑豹黨」。起初,黑豹黨人成群結隊的走在大街上,當看到黑人被毆打被虐待時,就主動出面予以還擊。他們高舉槍枝與警察和3K黨對峙的畫面,迅速通過各大媒體傳遍全國,黑豹黨人也成為了廣大黑人的精神偶像。
  • 爵士女歌手艾比·林肯逝世 曾是黑人民權鬥士
    爵士女歌手艾比·林肯逝世 曾是黑人民權鬥士 IC 資料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14日(上周六),縱橫美國演藝界60載,涉足電影、作曲,更曾積極參與美國民權運動的爵士女歌手艾比·林肯在紐約曼哈頓去世
  • 黑人教會對黑人文化的影響
    黑教堂」是一個用來形容主要是黑人教會的新教教會的名詞。更廣泛地說,黑教會既是一種特定的宗教文化,也是一種形成抗議運動的社會宗教勢力,如五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黑教堂的起源美國的黑人教會可以追溯到18世紀和19世紀的動產奴隸制。
  • 美國最著名皮條客,和他背後的地下文化、民權運動、犯罪文學
    他是不幸童年的受害者,長大後又將這份不幸施加到無數女人身上;他經歷數次牢獄之災,在時代變遷和黑人民權運動的洪流裹挾下四處漂泊;寫書令他產生影響,但他始終未能被主流文學世界所接受。他的人生,貫穿「大遷徙」(Great Migration)至1992年的洛杉磯暴亂,經歷了整個20世紀美國城市裡黑人生活的興衰。
  • 賈敏:黑人民權運動缺乏經濟賦權,非裔精英的成功無法掩飾缺憾
    賈敏:現在很難找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非裔美國人領袖。歐巴馬是黑皮膚的美國總統,但美國精英都認同他是一個接受過完整美式教育的知識精英人物,他的理念和綱領更為凸顯所謂的白人左翼陣營的色彩,儘管他的膚色是黑色。當然,問題是指歐巴馬能否真正代表非裔社區群體的利益,能否真正喚醒和引領處於中下階層的非裔群體。
  • 美國黑人音樂②丨盛世的幽靈:民權、泛非與湧動的激進政治
    近日,明尼蘇達州的黑人因涉嫌使用20美元假鈔而死於警察暴力執法的事件,在全美各大城市掀起大規模抗議,成為上世紀中葉美國如火如荼的民權運動的回聲。《澎湃新聞·思想市場》將推出「黑命攸關」(此處採用豆瓣網友gonggong對BLM的翻譯,特此致謝)專題,從不同視角切入這場聲勢浩大的黑人運動,並藉此梳理二十世紀民權運動的遺產。思想市場特邀獨立音樂/聲音研究者東湖撰寫了這一份豐厚的「歌單」,梳理黑人自抵達美洲大陸至後民權運動時代通過音樂的反抗之路。
  • 越戰、垮掉的一代與實驗藝術:民權運動如何改變了現代美國
    然而,詹森有他自己的計劃,這個計劃合併、概括了那些伴他成長的所有承諾,不是要緩解全國性貧困,而是要潛在地解決戰後繁榮期的個體貧困問題,並且最終將會履行美國的承諾:「偉大的社會」(Great Society)。不過,由於詹森並不是通過競選當選上的總統,他在一開始就只局限於把甘迺迪未竟的事業付諸實現:通過《民權法》(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