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刀貳
劉敏濤因為演唱《紅色高跟鞋》紅出圈,不是因為她的表演多麼吸引人,而是她「真實」的光芒很耀眼。
真實,直接,是現在社會很需要,很受歡迎的一種態度。
就如電視劇的轉變一樣,近些年,「大女主」的戲非常受歡迎,但是卻不多。
如果說還有比「大女主」更受歡迎的劇,那麼就是「爽劇」。
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沒有猥瑣發育,沒有慢慢積累實力,直接報仇不隔夜,怎麼舒服怎麼來。
這些元素,能夠很直接的與觀眾發生共鳴,引起他們強烈想發表言論的欲望。
這些劇情,其實就是很多觀眾的心聲,在被生活各種「折磨」之後,他們需要這種能夠表達自己理想生活狀態的電視劇,讓他們發洩心中的各種情緒。
雖然劇情有些誇張,但卻非常吸引人。
劉敏濤出圈的那個表情,被網友戲稱,「三分譏笑、兩分薄涼、四分漫不經心的鄙睨眾生感」。
事後劉敏濤回應,她是把自己的情感和對這首歌的理解融入進去,所以才會有如此表現。
這些東西,就是她真實的表現,所以才會如此吸引觀眾,讓她紅出圈。
劉敏濤曾經是「標準女性」,雖然這個標準是一種普遍認知,但是她曾相信,並且也認可這種標準。
什麼是「標準女性」?在社會上,總有一些對於女性的標準是處於明面上的。
這些標準,不管她們願不願意,反正都會明確的標示在哪裡。
凡事聽爸媽的話,努力學習,找份好工作,然後戀愛、結婚、生子。
這種人生配置,就是所謂的「標準女性」。
前面半段沒有問題,但是後面半段,「戀愛、結婚、生子」,然後呢?
就直接相夫教子,直到白髮蒼蒼,步履蹣跚?
劉敏濤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家教很嚴格,小時候就是一個「乖乖女」。
成績優異的她,本可以直接上高中的,但是父母覺得當老師是鐵飯碗,以後生活穩定有著落,便讓她選擇了中專幼師。
當時的劉敏濤就是按照「標準女性」的路線前進,準備畢業後當一名普通教師,然後找個好人家嫁了,安安穩穩過日子。
某一天,劉敏濤姑姑拿了一張中戲的招生簡章,準備讓她去考這個學校,姑姑覺得她很有表演天賦,以後還能當大明星。
就此,劉敏濤的人生軌跡開始轉變。
雖然中間考中戲的時候幾經波折,但她還是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
1997年,劉敏濤畢業後就直接主演了歷史傳奇劇《鳳陽小子朱元璋》。
因為她獨特的氣質,不俗的演技,完全不像是剛出道的新人。隨後的10年,她參演的影視劇幾乎都是主演。
雖然沒有大紫大紅,但是她在圈內卻是好評不斷。
2006年,是劉敏濤人生的拐點,其實當時的她有兩條路,但是她卻選擇了聽父母的話,當一個「標準女性」。
這一年,劉敏濤出演了《福貴》裡的主角「陳家珍」。
因為該劇的角色跨度很大,她需要從20歲演到60歲,雖然難度很大,但是之前她飾演的角色也都是比自身年齡大的,所以相對還能掌握。
因為「陳家珍」這個角色以前鞏俐演過,她還是有擔心別人拿她與鞏俐比較。
《福貴》播出後,劉敏濤的表演很成功,觀眾非常認可她的演技。
彼時的劉敏濤事業正是厚積薄發的時候,10年的演繹與沉澱,眾多角色的經歷,讓她能夠挑戰很多不同的角色。
但是她卻在這時戀愛了。
傳統家庭長大的她,一直謹記父母的教誨,女人要嫁一個好人家,有一個穩定的家庭,以後要以家庭為重。
就這樣,劉敏濤開始轉折的人生,又被拉回了以前所規劃的「標準」。
劉敏濤選擇結婚之後,就放棄了自己的事業。
兩人感情甜蜜的時候,丈夫賺錢養家,妻子貌美如花,也算和睦安穩的生活。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劉敏濤的生活就一直在打理家務,照顧孩子。而她的老公回家的時間變少,夫妻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少。
很多人說,時間長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就會慢慢變成親情,然後就開始熬日子。
但是劉敏濤這裡,或許連親情都沒有。
2013年,劉敏濤帶著老公去日本旅遊,想著增進下夫妻間的感情。
在京都清水寺旅遊的時候,劉敏濤看到路邊有賣冰淇淋的,她就想吃一個。
但是她自己沒帶錢,只能向老公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結果卻讓她寒了心,對方並沒有給她買,反而還說她有些幼稚。
尷尬無比的劉敏濤能怎麼辦?身上沒有錢,老公也不給買,只能回去。
就此之後,劉敏濤就在想,「標準女性」的生活就是這樣嗎?
放棄了事業,放棄了自由,還要放棄自己的愛好與靈魂?
如果生活變得只有麻木重複的日子,並且還得不到對方的理解,那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某一天,劉敏濤想明白了,「我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孤寂,還有不值得」。
她決定離婚,帶著女兒離開。她說:「婚姻,應該是兩個平等靈魂的交集。」
曾經有人問她:「把最好的7年時光交付給了婚姻,卻選擇以離婚收場,值得嗎?」
她清醒地回答:「用7年婚姻換一生覺悟,值了。」
她雖然失去了婚姻,但是喚醒了自我,喚醒了沉寂的靈魂。
離婚之後,她曾向外界解釋:
「我的婚姻維持了7個年頭,前夫因為工作常年在外,聚少離多。我曾嘗試按照約定俗成的分工,做一個在家支持他、等待他的妻子,不讓他分心。但精神交流和情感溝通的缺失,逐漸讓我懷疑這份婚姻存在的實際意義。」
她不願意為了這份無意義的婚姻繼續空耗自己的生命,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靈魂,她希望活得真實一些。
離婚之後,劉敏濤選擇復出拍戲,養活自己與女兒。
雖然離開了圈子很久,但是這段家庭經歷,成為了她人生閱歷的一部分,演起戲來更加得心應手。
劉敏濤的離婚手續一直拖到拍攝《琅琊榜》之時,才算結束。
而她在復出之後,只能開始飾演配角。
《父母愛情》《偽裝者》《琅琊榜》等劇的播出,讓她的演繹生涯開始復甦。
「葛老師」「大姐明鏡」「靜妃」等角色的實力演繹,讓觀眾有種她出現的時候,就是主角的感覺。
憑藉這些電視劇,她拿到了演員行業形象「金榜演員獎」,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獎」。
從這裡開始,她的人生又開始轉折,回到了最初的那次轉折點。繼續演戲,不做「標準女性」。
那兩年,劉敏濤也算紅火了一陣,她憑藉過人的表演徵服了觀眾,雖然飾演的角色基本都是姐姐、阿姨、媽媽一類。
在那段時間,她也曾給自己老同學朱媛媛、王千源配戲,在綜藝節目裡接受師弟師妹的點評。
她說:「我會努力屏蔽內心的躲閃和不適。因為我要讓在舞臺下的觀眾看到站在舞臺上的我,我這個個體,我想聽親愛的觀眾說,你看,劉敏濤,她真的挺棒的!」
2018年,劉敏濤參加了一檔配音節目《聲臨其境》,在給《我的前半生》配信時,她一邊配一邊流淚。
就如亦舒的小說裡寫的,「我的歸宿就是健康與才幹,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自己,能夠為她揚眉吐氣的也是她自己,我要什麼歸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歸宿」,她的狀態就是如此。
這一年,她得到這檔綜藝的冠軍,留下了很多經典的配音,堪稱教科書級別。
2019年,劉敏濤跟著朋友再次去了日本,她特意去了京都清泉寺,自己掏錢買了上次沒吃到的抹茶冰淇淋。
之後她在《女性是一束光》中說,「我已經成為了自己的靠山,活得真實而瀟灑,無需再為別人的眼色來束縛自己的願望。我終於吃到了那一根一直記在我心裡的抹茶冰淇淋。細細品來,那是自由的味道。」
劉敏濤自認為是感性的人。有些事情,她想到便去做,有些話想說便去說。
她曾談到,自己喜歡坐旋轉木馬不是因為童心,只是轉著的狀態能讓她愉悅,忘記很多煩惱。
她不會刻意去做些什麼,從離婚之後,她一直都在真實的做自己。
她希望做到楊絳先生形容的那種人,「當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這個卑微不是指個人的地位有多卑微,而是指個人的心態心境。
2020年5月,劉敏濤因為太過真實的演唱《紅色高跟鞋》,因為魅力十足的表情,紅出圈了。
被網友稱為「靈魂歌姬」的她徹底火了,社交上,她頻繁登頂熱搜,話題閱讀量突破40億,視頻播放量超過15億。
短視頻平臺上,她的片段被剪成直拍,單個視頻觀看量突破4000萬。
劉敏濤的紅,不是爆紅,而是本該如此的模樣。
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裡面寫到:人間的真話本就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片話。可後來有了胭脂,便分不清是真情還是假意。
這句話,真的算是人生哲理了。
看看如今的社會,很多人不止分不清真情假意,嚴重的還能做出更多踐踏底線的事情。
這句話也是劉敏濤喜歡的,她要的就是真實。
她曾經在金星的節目中,說出自己想做中國的「梅麗爾·斯特裡普」,但是後面發現這是錯誤的,不是真實的自己。
「現在回想,還是幼稚了些,我崇敬『梅姨』,希望自己能像她那樣讓每一個角色在身上發光。但是,所謂夢想不必講與人知,誰都不可能成為第二個誰。」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該是什麼模樣,便是什麼模樣。
就如她的表演,一直都是傾注自己的情感,加上自己的理解,還有一些表演的東西,去儘量完美的表現出來。
《紅色高跟鞋》就是如此產生的,演出之前就每天在小區邊走邊聽,仔細研究歌詞和情緒,融入自己的理解。
真實的她,散發著一種無形的光芒,變得那麼耀眼,那麼有魅力。
這些光芒,都是她經歷半生之後才想明白的。
真實的生活,真實的自己,才是真實的活著,才是一個有靈魂的人。
如今,她的演藝事業持續紅火,除了近期播出的《白色月光》之外,還有《正青春》《南煙齋筆錄》《小大夫》《奪冠》《怒水西流》《花火少年》《我和我的家鄉》等。
在很多中年女演員無戲可拍的時候,她參演的影視劇卻是那麼多,足以讓人看到她的表演徵服了多少人。
在此之前,她可是從來沒有大火過,靠的就是精湛的演技,還有真實的人生。
她的人生,算得上是「乘風破浪」。
像她這種中年女演員,其實還有很多。
她們不該成為「前浪」,而應該成為「衝浪人」。
「標準女性」,應該成為過去式了。
看完記得關注不迷路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