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入清華,他終身未娶卻培養79名院士,晚年精神失常成乞丐

2020-11-18 騰訊網

他的學生名滿天下,他在專業領域如雷貫耳。他令無數學生敬佩,又令無數學生感傷。他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23位兩彈功勳中,有一半以上是他的學生。

他的大弟子——中國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我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衛星之父」、「力學之父」、「光學之父」,全都是他一手栽培出的學生!

林家翹——第一個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人,是他的學生。

戴振鐸——第一個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人,也是他的學生。

華羅庚說:「我一生得他愛護無盡。」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1971年首次歸國就迫不及待地探望他的恩師,被政府相關部門拒絕。

李政道更是飽含感激地說道:「他決定了我的命運。」

如果沒有他,清華大學和新中國科學發展的命運,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合影,這張照片中有11位未來的中科院院士。前排左四為葉企孫。

他一生未娶、無兒無女,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女看待。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和他的學生曾撐起過中國科學界的大半壁江山,但這樣一位大師級的泰鬥,你聽說過他麼?

恐怕很少人知道吧,因為他一度被當作「國家罪人」,逝世消息所有報刊均不許刊登。一度淪落到中關村乞討,死時被禁止登報說明。

就連柴靜也發文驚呼:《而我卻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他就是葉企孫,一位真正的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最後一位大師」,一位我們知道得最晚,被時代拋棄得最遠的大師。

這個故事起源於知乎上的一個帖子,題目是「歷史上有哪些成就頗高但鮮為人知的人?」,知乎網友@王不二的回答,被無數人點讚、轉發。這個回答所提到的的人,正是大師葉企孫。

讓我們先來看看他自己是怎樣的強悍:

大清朝的最後一年,葉企孫考取清華學堂的首批名額,年齡不到13歲。

1913年葉企孫報考清華學堂時的留影

後來他遠渡重洋,師從諾獎得主布裡奇曼,測量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普朗克常數h值。實驗結果在美國《科學院院報》和《光學學會學報》上發表,很快得到國際科學界公認,被沿用達16年之久。這一年,他23歲。

27歲那年,他回國,在清華創建物理系。31歲那年,他在清華創建了理學院,其中包括算學、物理、化學、生物、心理、地學6系。

當時請不到老師。他就把千辛萬苦請來、年齡資歷都不如自己的教師吳有訓的工資,定的比自己還高。後來又在自己盛年時,接連力薦吳有訓代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一職。

上世紀三十年代,清華只是一所學術空白的留美預備學校,是理學院讓清華逆襲到了如今的地位。

20世紀30年代的葉企孫

葉企孫說,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學文化最盛行、科學土壤最肥沃、科學氣氛最濃厚之地。比如歐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國的芝加哥等。

中國科學研究停滯數千年,因為葉企孫,第一次有了滾熱得燙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學致用人才外,尚謀樹立一研究科學之中心,以求中國之學術獨立。」

讓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學生都是怎樣的強悍:

看完這串長長的、分量驚人的名單,我想所有人都會目瞪口呆。

我國核物理的奠基人王淦昌,是他的大弟子。

中國的「衛星之父」趙九章,「氫彈之父」彭桓武(一說為于敏),「原子彈之父」錢三強,「飛彈之父」錢學森,「力學之父」錢偉長,以及「光學之父」王大珩,都是他親手培養的學生。

鄧稼先、周光召、朱光亞這些重量級的名字,也是他的門生。

當今世界第一流的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也是他的學生。1971年楊振寧首次回國,就提出要探望恩師,但被政府拒絕。

另一位諾獎得主李政道同樣是他的學生,李政道說:「是他決定了我的命運。」1946年,葉企孫破格將年僅19歲的李政道送往美國深造,在辦護照時甚至被質疑「怎麼是個兒童?」。半個世紀之後,李政道回國,再次見到那張被他畢生珍藏的泛黃考卷,不禁哽咽。

上面是葉企孫的字跡:李政道,電磁學,58+25=83分。葉企孫執教之嚴是出名的,他允許李政道不聽自己的課,「因為你看的參考書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實驗做的不認真,只能得25分」。

第一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人,是他的學生林家翹。第一位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人,是他的學生戴振鐸。

數學大師華羅庚說:「我一生得他愛護無盡。」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是葉企孫力排眾議讓他在清華數學系任教,又送往劍橋大學深造。與華羅庚齊名的陳省身,同樣受益於他的諄諄教誨,日後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現代微分幾何之父。

清華園內的北院7號住宅,從1925年起葉企孫一直居住在此,1952年院校調整他才離開。

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新中國誕生了23位兩彈元勳,其中一半是他的門生。他最終為國家培養的院士數量,達到了79名。

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老師和先驅,任誰也想不到他後來的命運。

葉企孫教出了這麼多偉大的學生,最讓他放在心上、感情最深的,卻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年輕人,名叫熊大縝。

熊大縝

抗戰爆發後,一身熱血的熊大縝放棄赴德留學的機會,前往冀中抗日根據地,在呂正操將軍麾下擔任供給部部長。熊大縝利用清華所學,為部隊製造炸藥、雷管、無線電發報機等軍用物資,為地雷戰提供武器裝備。

曾經炸碎日軍機車車頭的TNT藥性地雷,正是來自熊大縝所在的「技術研究社」,而不是我們小時看的電影《地雷戰》中的由農民土法製成。

與陳岱孫、吳宓於盧溝橋

1939年,國共關係惡化,熊大縝被疑心是國民黨特務,被秘密逮捕,在沒有調查核實,沒有經過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在押送途中被用石塊砸死。

在這之後,因為沒有科技力量自製,冀中的戰士一段時期內只能拿著空槍,把秸稈塞在子彈袋裡作戰。

葉企孫(中)、熊大縝(左二)與抗戰士兵合影。

熊大縝冤死之後若干年,葉企孫堅持為這個曾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學生鳴冤,終致引火燒身,鋃鐺入獄。

建國後,葉企孫仍然當過一段時間的清華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文革到來,當時已是七旬老人的葉企孫被污衊為熊大縝變成中統特務的介紹者,被指控為反動權威、國家罪人,慘遭毒打,脊骨受創,大小便失禁。

葉企孫在獄中捱過了一年半。看過提審紀錄的黃延復說,他所有的話,其實只有一句:「我是科學家,我是老實的,我不說假話。」

在聽說兩彈元勳姚桐斌被亂棍打死,愛徒趙九章含恨自殺之後,他精神崩潰,出現幻覺。後來獲釋的他,已經雙腿腫脹難以站立,身子屈成了九十度,沒有了人形,一度在中關村大街上乞討。

當時的中關村一帶,有不少人都看到過他,穿著一雙幫裂頭缺的破棉鞋,有時到一家小攤上,向攤主伸手索要一兩個小蘋果,邊走邊嚼。

如果遇到學生模樣的人,他就伸手說「你有錢給我幾個」。

1962年時的葉企孫,這也是葉企孫畢生少有的一張含笑的照片。

後來他神智恢復了一些。有一次錢三強在中關村的馬路上碰到他,馬上跑上去打招呼。葉企孫一看到他來了,馬上就說,「你趕快離開我,趕快躲開,以後你見到我,再也不要理我了,躲我遠遠的。」

文革結束,葉企孫也長逝。據說臨死之前,口中還在喃喃:「回清華,回清華……」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葉企孫的死訊所有報刊均不予刊登。

1987年,在呂正操將軍的努力下,他和熊大縝終於得以平反。此時距離他去世,已十年之久;距離他的學生熊大縝冤死,已近五十年。

他的侄子說,葉企孫從沒對任何人講過自己的悲慘,「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歷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沒有必要感嘆自己的人生」。這是怎樣的一份厚道啊。

他只是經常坐在一張舊藤椅上,讀點古典詩詞或歷史書打發時光。

1948年春,葉企孫到國學大師陳寅恪家做客

葉企孫生在上海,父親是舊式文人,讓他從小讀經史子集。他訥於言,但一生都保持著溫潤如玉的君子之風。

1977年1月13日,他去世。在生命的盡頭,錢臨照去看他時,他取出《宋書》來,翻到範曄寫的《獄中與甥侄書》中的一段:「吾狂釁覆滅,豈復可言,汝等皆當以罪人棄之,然平生行已在懷,猶應可尋,至於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我反覆念他這幾句話:「吾狂釁覆滅,豈復可言,汝等皆當以罪人棄之……」

一直到八十年代,已經平反之後,清華想要為他塑像之時,仍有人說「你們要為這個人造像,我就尿它」。

「然平生行已在懷,猶應可尋……」

八十年過去了,他在空白處栽種的一切,讓我們後人得以生活在一個濃蔭蔽頭的世界上,而我們卻不知道葉企孫的存在。

「至於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1992年,海內外上百位學者聯名呼籲,請求清華大學為他樹立銅像。

1995年,銅像落成。

1995年4月30日,著名科學家施嘉煬和葉企孫的弟子王淦昌(左),在清華大學為新落成的葉企孫銅像揭幕

請記住他的名字:葉企孫(1898—1977)。

他終身未娶,無兒無女,卻桃李滿天下。

他奠定清華理科學術和新中國科學發展的基礎,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臨終卻淪為「國家罪人」。

一百多年前,他年少立志,要拯救這個愚昧落後的民族。

但願不久的將來,盛世能如你所願。

(據知乎網友@王不二回答和柴靜《而我卻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改編)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他是9位「兩彈一星」功臣的老師,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他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且在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他由此被稱為中國物理界的一代宗師——「大師的大師」。甚至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一點也不為過。他才是我們該追的「星」,不應被遺忘!只是這麼優秀的人才,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 他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科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伸手要飯
    他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整整有79名,可以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此人即是大師中的大師,中國科學宗師——葉企孫。這個名字,或許當代有許多人不曾聽過。可在上個世紀,他可是國人們的驕傲,是眾多科學家們心中的偉人代表。
  • 一乞丐要進清華,被門衛攔下,校長見後大驚,讓其跟去辦公室
    01、一乞丐要進清華,被門衛攔下,校長見後大驚! 梅貽琦 也就是這樣的情況,來到清華門口的這位乞丐被門衛攔了下來,並且是怎麼跟門衛講情也沒能讓進去。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2017年,分子生物領域的科學家顏寧辭去清華教授一職去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終身教授,這個消息一出,全網瞬間沸騰了。這樣一位顏值與才華兼備的女科學家在清華任教10年,為什麼突然選擇出走呢?
  • 作為清華年輕的教授,顏寧去了美國工作,真的是這位院士在選舉中
    例如西湖大學施一公和清華大學薛其坤的院士。這篇文章主要是關於一位知名的研究人員,他的人氣不亞於一些娛樂節目明星。當然,她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熱情,除了個人能力強外,也與她在美國的工作有很大關係。這時,很多人一定猜到了她的名字,那就是施一公院士弟子顏寧。談到顏寧,很多人可能對她印象不好,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國家培養了顏寧,但她去美國服役,沒有達到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培養。
  • 83年前,一乞丐抱壇泡菜要進清華,門衛死活不讓,校長卻奉為上賓
    趁黑夜,梁思成悄悄地駕車離開清華園,在偏僻的胡同口,兩人分別。超過一個月後,突然有一個滿臉汙漬、步履顫抖、面容憔悴、拄著拐杖,懷中好像抱著什麼東西的乞丐,從長沙臨時大學的辦公室裡走出來,向學校走去,說要見清華校長梅貽琦。看門人捏著鼻子趕了半天才走,還以為他是個流浪漢呢。
  • 3位清華校友當選2020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清華新聞網6月17日電 6月15日,加拿大工程院(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CAE)在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52位學者當選(50位院士、2位國際院士),其中有3位清華校友。
  • 周璇缺乏安全感是導致他晚年精神失常的原因
    很快周璇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輿論譁然。周宣,民國九年(1920年)出生於蘇州一個顧姓書香之家,只因家中子女眾多,父母無暇將其送到外婆家。周璇3歲時,其娘舅染上菸癮,為籌集煙錢竟偷偷將其賣給金壇王興等人。
  • 顏寧落選中院士,負氣出國成美院士?謠言只是謠言,愛國是終身的
    然而就在5月25日,顏寧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論文之後不到兩周,一篇名為「清華才女連續三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的文章卻激怒了顏寧,她在微薄轉載並回擊道:扯淡!還配上了噁心和鄙薄的表情,那兩個表情是顏寧回敬謠言的態度,也是她回敬人性惡的方式。
  • 梅豔芳給他空白支票,而他只填了3700,為其掃13年墓,終身未娶
    梅豔芳給他空白支票,而他只填了3700,為其掃13年墓,終身未娶在梅豔芳和張國榮的那個年代,這兩個人可以說是驚豔了所有的存在,當年張國榮的《霸王別姬》是最好的證明,此外這兩個人在娛樂圈是出了名的好人緣,今天要說的呢就是關於梅豔芳好朋友的一件事情,當年梅豔芳給了這一位好朋友一張空白支票,但是他只填了3700,給梅豔芳掃了13年墓,至今終身未娶!他就是羅君左!
  • 39歲清華「美女教授」候選中科院院士 她到底有多牛?
    當時她30歲,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自2007年回清華獨立領導實驗室以來,顏寧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以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原創論文14篇,研究成果於2009年和2012年兩次入選《科學》雜誌評選的「年度十大進展」。
  • 著名主持人被寶詠琴"包養"10年,精神失常,晚年出家皈依佛門
    心灰意冷的她,在一次訪談節目中遇到了洪朝豐,兩人都未從離婚的陰影中走出。一下子失去經濟來源的洪朝豐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開始精神失常,召開記者發布會。再一次陷入悲傷中無法自拔,一直以來外界輿論的折磨使他精神幾乎崩潰。
  • 30歲成清華女教授,落選中科院士後離開祖國,如今的顏寧怎樣了
    但也不乏一些人才選擇到國外工作,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清華女教授的顏寧。 30歲就成為清華大學女教授 顏寧出生於1977年出生在山東章丘的一個農村家庭中,她的家庭經濟並不富裕。小時候的顏寧性格頑皮好玩,在她6歲時,父母帶著她離開了農村,來到了北京。
  • 39歲女科學家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昨天(28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1名中科院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當選。原來157名院士候選人中最受矚目的39歲女科學家顏寧最終落選。新當選的61名中科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最年輕的46歲,年齡最大的67歲,60歲及以下的佔到九成以上,年齡段明星趨於年輕。
  • 被富婆「包養」10年的洪朝豐,分手後精神失常,晚年出家求救贖
    有一些女星十分幸運,能順利嫁入豪門,但也有很多卻只是存在「包養」關係。曾是當紅男星的洪朝豐,便曾被劉鑾雄的前妻寶詠琴「包養」長達10年時間,最後分手不堪重壓精神一度失常,晚年決定選擇出家來救贖自己。曾經的洪朝豐十分耀眼,在主持界大展身手,但在順利的事業之外,卻曾為情所傷後精神失常, 「出櫃」「出家」、患癌等,一生十分坎坷。
  • 在世界歷史長河中,有很多名人終身未娶終身未嫁,獨自一生,直至終老
    貝多芬一生充滿了痛苦,愛情不順,壯年失聰,他愛慕過數不清的女人,但她們都寧願嫁給別人,因為他相貌醜陋還是出身卑微,我們難以知曉,我們知道的就是他更加憤怒,接著寫出了更多的美好樂章。12、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他孤獨一生,無妻無子甚至無母(20多歲即與母親決裂,一生最痛恨女人),過著孤獨,憂鬱和憤世嫉俗的生活。
  • 兩位清華校友當選2020年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清華新聞網9月25日電 9月22日,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公布2020年新選院士名單,新當選的50位院士和3位外籍院士中有7位華人學者,兩位清華校友榜上有名,他們是英國肯特大學教授閆勇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羅開紅。
  • 被富婆「包養」10年的洪朝豐,分手後精神失常,晚年出家求救贖
    因此大家也就「見多不怪」了,但在娛樂圈中卻也有富婆「包養」男星,相對而言少見很多。曾是當紅男星的洪朝豐,便曾被劉鑾雄的前妻寶詠琴「包養」長達10年時間,最後分手不堪重壓精神一度失常,晚年決定選擇出家來救贖自己。
  • 「他」的生日,院士紛紛到賀
    「他」的生日,院士紛紛到賀 2020-12-07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平樂》大結局:徽柔精神失常,鬱鬱而終,懷吉終身守墓
    《清平樂》大結局:徽柔精神失常,鬱鬱而終,懷吉終身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