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怎麼做才更加入味呢? | 馬鈴薯燉肉

2021-02-16 詹姆士的廚房

今天是詹姆士的廚房陪伴你的第952天

這是我們的519道原創菜譜

謝謝你的點閱與分享

上周在《詹姆士的廚房》我們特別為大家設計了「請問詹姆士」的單元,專門為大家解答平時在烹飪中遇到的問題,並且一邊做菜一邊就把問題給大家解決掉。今天又到了「請問詹姆士「的單元,這次我們就來看看:怎樣做土豆才能更入味呢?希望可以幫到你。


問題一:怎樣做土豆才能更入味?

(答案就在今天的這道料理製作過程中哦~)


問題二:怎樣油炸更健康?

首先油炸的油不要反覆用,其次低溫入鍋、高溫出鍋160~170℃出鍋。

問題三:怎樣切洋蔥不流淚?

(答案就在今天的這道料理製作過程中哦~)



鑄鐵鍋、水晶碗、錫箔紙



蔥花                                               1匙

土豆                                               2顆

洋蔥                                               1顆

醬油                                               4匙

味淋                                               2匙

白糖                                               2匙

清酒                                               2匙

柴魚湯                                     400毫升

魔芋絲                                          適量

牛腱肉片                                       適量


【1】切土豆

採用滾刀切土豆的方式把土豆切小塊,然後放入裝有清水的碗中浸泡。


(土豆入味技巧)

土豆切成角狀的會更容易入味;浸泡土豆防止氧化。

【2】切洋蔥

將洋蔥切絲後備用。


(怎樣切洋蔥不流淚)

洋蔥中含有硫化物,切洋蔥時洋蔥被擠壓,導致硫化物揮發散布在空氣中容易進到眼中。所以要減少對洋蔥的擠壓,應該選用鋒利的刀能或者切洋蔥時下刀要快,不要反覆切。

另外還有兩種方法可以防止切洋蔥時流眼淚:方法1,將洋蔥在冰水裡浸泡10分鐘後可減少硫化物的揮發;方法2,將洋蔥用微波爐加熱15秒,也可以減少硫化物的揮發。

如果你想要切洋蔥絲,順紋切烹飪時形狀不易改變,逆紋切洋蔥絲易出味但形狀容易散。

【3】調製醬料

將醬油、味淋、清酒、白糖按照4:2:2:2的比例放入碗中,然後加入400毫升柴魚湯,攪拌均勻。

【4】翻炒

在鑄鐵鍋中加入少量色拉油,待油熱後加入洋蔥絲翻炒至變軟。


充分翻炒洋蔥能減少硫化物,增加甜味。

洋蔥加熱後會形成少量焦糖在鍋壁,屬於正常現象。

【5】燉煮

待鍋中洋蔥炒軟後,加入土豆鋪平在洋蔥絲上,再加入魔芋絲、牛腱肉片和調好的醬汁一起燉煮。


放入肉的時間根據肉的種類來決定,如果是比較嫩的火鍋肉片可以晚一點再放入。

【6】加蓋錫箔紙

將錫箔紙摺疊成鍋蓋狀並戳上小孔後蓋在鍋上,小火慢燉30分鐘左右直到土豆變軟。


如果直接蓋上無氣孔的鍋蓋形成密閉的環境燉煮,湯汁會溢出來。

【7】撒蔥花

將蔥花撒在燉煮好的馬鈴薯燉肉上即可。

一直以來都不知道怎麼處理土豆才會很好的入味,今天師父特意切的滾刀土豆把醬汁的味道全部都吸進去了~ 太!好!吃!了!牛腱肉帶有筋,非常的有彈性。煮化了的洋蔥味道又很鮮甜,更是讓整道料理味道更佳豐富。這樣的馬鈴薯燉肉又簡單又好吃,快來試試吧~ 


馬鈴薯燉肉:「我長這個樣子!」

...

不管是分享作品,還是美食疑問

都可以直接找到我們哦~

小編還有各位美食達人

都在廚房星球裡等你

相關焦點

  • 請問詹姆士:馬鈴薯怎麼做才更加入味呢? | 馬鈴薯燉肉
    今天又到了「請問詹姆士「的單元,這次我們就來看看:怎樣做土豆才能更入味呢?希望可以幫到你。▼問題一:怎樣做土豆才能更入味?▼(土豆入味技巧)土豆切成角狀的會更容易入味;浸泡土豆防止氧化。【7】撒蔥花將蔥花撒在燉煮好的馬鈴薯燉肉上即可。
  • 宅在家中吃美食:馬鈴薯燉肉
    馬鈴薯燉肉簡單的馬鈴薯料理,淋上飯上也又一番風味喔~份量2人份時間20分鐘食材:豬肉1盒、洋蔥半顆、胡蘿蔔1條、馬鈴薯2顆調味:奶油適量、柴魚醬油5大匙、味醂2.5大匙、米酒適量、天然高湯1碗做法:1、豬肉:切丁洋蔥:切丁馬鈴薯:切丁紅蘿蔔;切丁(建議小塊一點比較快熟)
  • #深夜食堂便當# 章魚紅香腸、玉子燒、貓飯、馬鈴薯燉肉、竹輪鑲起司小黃瓜~
    ◎貓飯材料:白飯一碗、柴魚片約5g(現削鰹節或市售削好的柴魚片皆可)、醬油適量做法:將飯盛入碗中,撒上柴魚片,淋上少許醬油即可。參考食譜:《深夜食堂》日文食譜書深夜食堂の勝手口第15頁「貓まんま」這道有肉有澱粉有蔬菜的家常料理,充滿媽媽的味道,也是雜誌調查結果中(對不起我忘了是哪個調查),多數日本男性最渴望另一半親手做給自己吃的菜色。馬鈴薯燉肉的肉,可隨個人喜好用牛肉或豬肉。這次的馬鈴薯和胡蘿蔔鬆軟香甜,敗在豬肉片油花不夠多,燉煮後肉質稍嫌乾澀,讓我深深懷念起日本新年時才剛在婆家吃過的超美味馬鈴薯燉肉。
  • 普通的日本家庭料理,一道必學的馬鈴薯燉肉
    日式馬鈴薯燉肉的口味鹹中帶甜,所需要的食材簡單又美味,老人和小孩都特別喜歡吃。日本馬鈴薯的品種其實還很多,每個品種的口感和風味都不一樣的。學做馬鈴薯燉肉選的品種是Mayqueen,形狀是橢圓長條型的。
  • 彭伯頓起司馬鈴薯 誠邀各地加盟商 一起建立馬鈴薯大家庭
    彭伯頓起司馬鈴薯啟動A輪加盟方案. 起司馬鈴薯源自臺灣臺中逢甲夜市,傳到臺北士林夜市後造成火爆排隊熱潮,迅速成為男女老少到士林夜市必吃的經典創意美食,隨後便熱賣到臺灣各大夜市成為家喻戶曉的臺灣創意小吃。
  • 薯圈2020‖馬鈴薯品質優勢更加突出,如何種好是關鍵
    從茫茫東海之畔到巍巍崑崙山下,從北國草原到天涯海角都有馬鈴薯種植,可以說在中國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馬鈴薯生產,也已經達到全年已經實現全年可持續供應。 在近期各種馬鈴薯銷售情況報導中,我們發現山東滕州產區庫內馬鈴薯貨源剩餘不多,但因質量佳,多受客商喜歡,需求相對較多,導致貨源顯得緊俏,價格出現上漲。
  • 馬鈴薯麵包
    馬鈴薯麵包By 碧潭悠荷這次的馬鈴薯麵包做的挺倉促的。 雖然是周末,但是因為大杭要參加比賽,接送的時間還是跟昨天一樣,折騰了一天,也沒時間做卡仕達醬。這才體會到天然柔軟劑--馬鈴薯泥的作用。原料:馬鈴薯泥、高筋麵粉、清水、白砂糖、雞蛋、黃油、奶粉、鹽、酵母。
  • 誰能拒絕得了馬鈴薯呢?
    長大後驚覺周圍竟然沒有人不愛馬鈴薯!我長時間都無法get馬鈴薯的美味,直到遇見了duomo(一個不折不扣的馬鈴薯愛好者)當我們為「今天吃什麼」而煩惱的時候,總能得到「馬鈴薯」這個答案。為了均衡營養,提高免疫力,我開始刻意去吃自己以往不常吃、較少出現在爸媽家餐桌上的食物。
  • 土豆怎麼做?大叔教你風琴馬鈴薯,香氣撲鼻,簡單易做,超好吃
    毛毛蟲似的土豆,它還是很好吃滴,培根的鮮味完全融進了土豆裡,蓋著一層濃香的芝士,每一口都酥軟入味的。而且這個毛毛蟲用來逗小孩吃飯可好了,風琴馬鈴薯會一直像音樂一樣一直陪伴著我們的一生。一直對食物的名字有特別的情節。
  • 彩色馬鈴薯知多少
    ,馬鈴薯將是繼小麥、玉米、水稻之後的第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除了我們經常見到的黃皮品種外, 還有粉紅、紅、金黃、黑、淺紫、深紫等顏色的馬鈴薯, 這些薯皮、薯肉為彩色、具有特別營養價值的馬鈴薯, 稱為「彩色馬鈴薯」。
  • 馬鈴薯的營養與成分
    馬鈴薯別名土豆、洋芋、山藥蛋、荷蘭薯等。馬鈴薯有150多個野生種,栽培種8個,還有1個亞種,但只有2個種是現代栽培種的祖先,即普通種(亦稱智利種)和安第斯栽培種,目前栽培的主要是前者。
  • 《馬鈴薯的暢想》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主題詩作者陳昂收到家鄉土豆
    「在泥土的深處,孕育著金色的夢想,數以億計的馬鈴薯,迎風歌唱威武雄壯」。「土地給予的恩情,馬鈴薯念念不忘,它願用一千種美味,讓生命再次綻放」。隨著2020第十二屆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主題詩《馬鈴薯的暢想》的走紅,滕州馬鈴薯品牌被越來越多的百姓認可,4月初鮮上市的馬鈴薯一斤3.8元,今天的地頭價達到2.2元,一畝地產5000多斤,馬鈴薯種植戶一畝地可收入人民幣1萬多元。
  • 天賜"小黃人",美國馬鈴薯.
    馬鈴薯,全球認同感最高的食材。無論美洲,非洲,亞洲,談及食物總有分歧,唯有提到馬鈴薯達成高度統一。《火星救援》裡男主靠馬鈴薯逃出生天,觀眾頻頻點頭」來點老乾媽就更配「。這種感同身受,換做別的作物怕多有分歧。
  • 馬鈴薯田苗後除草劑
    馬鈴薯又叫土豆、地瓜等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馬鈴薯又名山藥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馬鈴薯在不同國度,名稱稱謂也不一樣,如美國稱愛爾蘭豆薯、俄羅斯稱荷蘭薯、法國稱地蘋果、德國稱地梨、義大利稱地豆、秘魯稱巴巴等。
  • 馬鈴薯的歷史故事,你可知?——中國篇
    上一篇小編和大家聊了一聊馬鈴薯在歐洲的歷史故事,今天小編帶您了解馬鈴薯的中國歷史故事,話不多說,開篇! 明末清初,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原產美洲的大批農作物也被歐洲殖民者通過海路帶到了東方。
  • 宅在家中吃美食:希臘優格黃瓜醬沾烤馬鈴薯
    希臘優格黃瓜醬沾烤馬鈴薯萬用美味的希臘優格黃瓜醬搭配現烤的鬆軟馬鈴薯片,美式餐廳的好味道聚會的好選擇。6、放入冰箱冰至入味約30分鐘。7、另一邊同時處理馬鈴薯,切片約0.1-0.2公分。,灑少許海鹽抓一下。8、把抓過鹽的馬鈴薯片擦乾,淋上橄欖油。
  • 李英村大力種植馬鈴薯壯大村集體經濟
    連日來,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鎮李英村搶抓時節,利用村集體土地,種起了生長周期短、經濟效益高的馬鈴薯,田地裡一派繁忙的景象。  剛走進李英村,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音,記者看到一臺大型播種機正來回地穿梭,六七個農民分工明確、互相配合,施肥、起壟、播種、鋪管、覆膜等多個環節一氣呵成,只一上午就完成了15畝馬鈴薯的耕種。
  • 甘薯和馬鈴薯為什麼有那麼多名字
    為什麼甘薯和馬鈴薯的名字如此之豐富呢?中國街頭常見的街景,有人稱之為烘山芋,有人稱之為烤白薯為什麼會有不同名字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長期方言隔離、音變不同導致名字發生了變化。洋氣的馬鈴薯而馬鈴薯傳入中國就更加晚了。相對甘薯的香甜可口,同樣起源於美洲的馬鈴薯味道寡淡。其主要優勢是耐貧瘠土壤,在美洲分布於高海拔的安第斯山區。由於馬鈴薯味道不如甘薯,歐洲人對它起初並不感冒,只有愛爾蘭這樣糧食生產困難的歐洲邊區為了生存才不得不大規模種植馬鈴薯。
  • 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馬鈴薯,曾經是寧夏西海固地區貧困群眾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  風沙、烈日、黃土,惡劣的自然環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困境,卻也更適合馬鈴薯的種植生長。  馬鈴薯傳入中國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西吉縣種植也有300多年。經過長時間的生態適應性選擇,加上品種的不斷更新和換代,馬鈴薯已更加適應西吉的不同自然氣候類型區,成為西吉的首選作物之一。
  • 燉肉時,記得加上這味「調料」,不管什麼肉,味道立馬變好吃!
    本期導讀:燉肉時,記得加上這味「調料」,不管什麼肉,味道立馬變好吃!男朋友/女朋友一定要學會的「馬鈴薯燉肉」,現在有了電鍋版哦!先將梅花肉、紅蘿蔔、馬鈴薯切塊煎香,加入純釀醬油燒出醬香味,之後就交給電鍋處理就好啦~在燉肉時,記得加上這味「調味料」,不管燉什麼肉,味道立馬變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