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一次發酵與二次發酵的區別,順便詳解做麵包產生酒味的原因

2020-12-25 瓢飲廚房

【導讀】現時代,家庭做麵包已經如家常便飯一樣普遍,但關於做麵包的一些進階知識很多人不甚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做麵包的重要常識:麵包的一次發酵與二次發酵,並詳解酒味產生的原因,讓大家做麵包不再盲從,增強做麵包的自信心,提高成功率。

最近連續發了幾篇關於做麵包的文章,大家的反饋很多,也帶出了一些典型的問題,其中關於做麵包酒味重,發硬不柔軟,還有麵包的一次發酵與二次發酵的問題,最受關注,大家討論得很是熱鬧,各持幾見:有人說一次發酵的麵包好做,節省時間;有人說二次發酵的麵包比一次發酵的麵包柔軟好吃;有人說從來沒做好過,做出的麵包酒味重,吃不到甜味。其實,不管是一次發酵法做麵包還是二次發酵法做麵包,各有利弊,處於不同階段的烘焙愛好者,需要根據兩種方式做麵包的區別,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做法了。而關於做麵包酒味重的問題,也會詳解給大家,了解完,您做麵包會告別失敗。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麵包產生酒味的原因。很多人烤出的麵包有強烈的酒味,而且明明放的糖足夠,但甜度卻幾乎吃不到了。

酵母放過量了:很多人以為多放酵母,可以加速麵團發酵速度,其實,稍微多一點影響不大,但過量多了,待麵包發酵好,還會殘留一些酵母沒有完全揮發,在合適的溫度下,會繼續發酵乙醇,產生酒味。

發酵時間過長:酵母發酵的適宜溫度是28-38度,儘量在這個溫度下發酵,一般2-4小時,最長不宜超過4小時,如果因溫度低,到時間因沒發酵好,想以延長發酵時間的方法來發酵,酵母菌中的酒麴菌就會最大化的發揮,使麵團充滿酒味,失去甜度。

接下來,帶一些進來這裡的烘焙新手朋友們,先行了解一下麵包的一發與二發。

麵包一次發酵:是指麵包麵團和好以後,不待麵團發起來,就直接整理成麵包形態,一次發酵至能烤的大小後,直接烤熟。

麵包二次發酵:是指和好面,將麵團進行一次發酵,待麵團發到2-3倍大小後,揉空排氣,然後整理成麵包形態,進行二次發酵,發酵到能烤的大小後烤熟。

一發麵包與二發麵包的區別在哪裡呢?

二發的麵包比一發的麵包相對柔軟,吃起來香味更濃,老化速度相對較慢。

一發的麵包比二發的麵包在製作過程中要相對節省時間,大約可以節省30分鐘。

做麵包到底是使用一發還是二發呢?

新手朋友,或者經常做出酒味麵包的朋友,尚不能掌握太好麵包的發酵程度和時間,那建議您使用一次發酵法做麵包。等完全掌握好一次發酵法做麵包,再嘗試二次發酵法。

如果您能輕鬆掌握髮酵的程度和時間,並想吃柔軟度更高的麵包,那就使用二發法做麵包吧,不過要準備付出比一發麵包更長的時間。

分析了以上這些,相信很多烘焙愛好者,對麵包的一次發酵與二次發酵已經有了一個充分的了解,對做麵包也掌握得更多了。那麼,接下來看看一次發酵法與二次發酵法做麵包的實例和烤制出來的麵包從外到裡的區別,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下面以吐司麵包做法為例,為大家演示一發麵包與二發麵包的實質區別。

【食材】:麵包粉560克,耐高糖酵母6克,細砂糖50克,鹽6克;雞蛋1個,牛奶100克,水200克;黃油50克。麵包表面刷蛋液少許(2個450克山形吐司量,做1個用量減半。1個雞蛋液約重50克,做1個吐司,取25克打散的全蛋液。)

【做法】:

1、將除黃油之外的所有食材,放到一起,攪拌揉面。

2、當麵團揉到成形起筋膜,放入切成小丁的黃油,繼續揉面。

3、麵團揉到,能抻拉成膜,類似手套似的手套膜,手放到薄麵皮上,完全能透出,麵團就揉好了。

4、天氣越來越熱,麵團和好後,就有些發起來的感覺了。大麵團分割成大小均等的兩份。一份放到大碗中,蓋上保鮮膜,準備做二發麵包,留下來的另一份麵團用來做一發麵包。

5、取兩份中的一份麵團,分割成大小均等的三小份,分別揉圓,擀開捲起,再擀開捲起,碼放到吐司盒中,送入發酵箱中進行發酵。

6、第二份麵團一發到2-3倍大小後,揉空排氣,整形好,放到吐司盒中,也送入烤箱。

7、發酵箱中,左側的為已經一發好的吐司麵包,右側的為正在二發著的麵包生胚。在時間上,一發的麵包要比二發的麵包節省30分鐘時間。

沒有發酵箱,或烤箱沒有發酵功能,烤箱中放兩碗熱水,密閉烤箱門,製造溼熱環境發酵麵包,在有效的發酵時間內使麵包發酵好,避免常溫發酵時間過長,使麵包產生酒味。

8、發酵好的麵包取出,表面刷上全蛋液。

9、吐司麵包送入提前預熱好的烤箱中,烤箱提前5-10分鐘預熱。上下火180度,放烤箱中下層,烤30分鐘。麵包烤到10分鐘的時候,麵包表面蓋上一層錫紙,防止表麵糊化。烤好的麵包出爐後,在桌面上震上兩下,立刻脫模,放到烤架上晾涼。

一發麵包與二發麵包從外到裡的區別,圖片一見明了。

一發麵包與二發麵包,從表面上看,區別不大,烤出的顏色和大小基本上都差不多,但用手摸起來,右側的二發麵包比左側的一發麵包要相對柔軟一些。

一發麵包與二發麵包的內裡,我們從表面上就能看出差異來了,左側一發麵包的內裡組織略粗糙,而右側二發麵包的內裡組織則相對綿柔,用手摸起來,觸感更是明顯。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您的「一評、一贊」便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覺得有用,請把它分享出去,謝謝!瓢飲取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典故,我崇尚美食即是愛的主旨,深信投入愛才能做出美味,即使同一食物你我的做法相同,如果有愛,你會做得比我好,歡迎您關注!

相關焦點

  • 德式黑麥麵包(直接發酵法)
    (醒發後的狀態,因為是全麥,膨脹程度不如白面)二次發酵的目的,是使生麵團重新產生氣體、蓬鬆,以得到製成成品所需的體積,並使麵包成品有較好的食品品質。因為生麵團經過整形操作,生麵團內的氣體大部分已被趕出,麵筋也失去原有柔軟性而顯得硬、脆,若此時立即進爐,麵包成品體積小、內部組織粗糙,顆粒緊密,且頂部會形成一層殼。所以要做出體積大,組織好的麵包,必須使整形後的生麵團進行二次發酵,重新再產生氣體,使麵筋柔軟,得到大小適當的體積。
  • 解密發酵種|多花5天自製啤酒花種麵包
    做麵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發酵。眾所周知,這是屬於麵包製作中的關鍵一環,它的成功與否可是直接決定了麵包的香氣與風味。其中,發酵種對於許多麵包師來說,更是為之傾倒的存在。之前,我也介紹過了在酵種方面,常用到的包含:魯邦種、法國老面、水果種、湯種等,那關於發酵種,你了解的夠多嗎?今天就讓我們繼續來深入探討一下。
  • 冷藏發酵法蜜豆麵包 三伏天輕鬆做麵包
    冷藏發酵法蜜豆麵包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主頁查找,這裡不做贅述。公眾號裡有沒有我已經想不起來了,如果沒有,可以在我其它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百家號、微博等平臺上搜一下。帳號:Meggy跳舞的蘋果。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冷藏發酵法」特別適合夏天,除了全程時間長點兒,沒有其它缺點,還特別適合私房烘焙和上班族。簡述幾句,具體看步驟。
  • 如何發酵出完美的麵包胚?
    按我寫的寶典去發酵麵包的,也偶有幾位失敗的人,一問,都是一目十行根本沒看全內容的。對他人的勞動付出最大的尊重,比如看人菜譜這件事,就是完整看完菜譜方子。最重要的:要嚴謹稱重每一樣食材,而不是瞎估。還有重要的是:按方子說的時間來。瞎估的結果就是完全做不成方子的效果,不斷亡羊補牢。
  • 一次發酵也能做出柔軟又拉絲吐司麵包,揉面發酵是關鍵,圖文詳解
    純奶吐司大家好,我今天繼續來給大家分享烘焙食譜——超軟拉絲純奶吐司,最近特殊時期,上班族的我都是每天自己帶飯的,也包括早餐,吃的最多的就是三明治了,所以每周的周末放假都要做至少一個吐司麵包為下周的早餐做準備
  • 直接、中種、湯種法的區別——麵包製作方法詳解
    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稱為直接法製作的麵包。並且因為只經過一次發酵,麵包的麥香味道也會略有不足。備註麵包機製作的麵包基本全是這種直接法,所以有時我們會覺得為什麼麵包機製作的麵包沒有手工麵包好吃呢?原因就在這。
  • 直接、中種、湯種法的區別---麵包製作方法詳解
    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稱為直接法製作的麵包。並且因為只經過一次發酵,麵包的麥香味道也會略有不足。備註:麵包機製作的麵包基本全是這種直接法,所以有時我們會覺得為什麼麵包機製作的麵包沒有手工麵包好吃呢?原因就在這。當然,如果您實在沒有時間的話,懶人麵包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適用:這種直接法的麵包適合於做小餐包或調理麵包等這類本身口感就略粗糙的麵包。
  • 蛋白質與澱粉不同的麵粉,會發酵出不同口味的酒花麵包
    酒花麵包核心:@不可被複製模仿核心是~發酵工藝大師的造詣最高境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顛覆創新之活學活用、有的放矢、匠者研味。@根本區別出了酒花的天然食材與其發酵野生酵母的根本區別,而這個概念混淆了幾乎所有焙者的認知(包括海外焙者)。
  • 天冷適合做的麵包,只需一次發酵,一種麵團做出兩個吐司,味不錯
    適合天冷時做的麵包,有一種天然的芬香,孩子不等涼透就吃掉一個。 天冷適合做的麵包,只需一次發酵,一種麵團做出兩個吐司,味不錯。在這種溫度下,想做點麵包,家中又沒有發酵箱的,就要費點時間了。
  • 一次發酵的奶油小麵包,做法簡單省時間,奶香味十足,配方分享
    一次發酵的奶油小麵包,做起來省時間,鬆軟美味甜而不膩,奶香味十足,小朋友都愛吃!最近天氣越來越熱,進廚房一會兒就汗如雨下,這種溫度不適合炒菜做飯,卻非常適合做麵包,能縮短發酵時間。前幾天做了一盤奶油小麵包,主要是為了消耗開了封的淡奶油,配方裡放了很多淡奶油,麵包成品香軟可口,奶味十足,當早餐特別合適。今天整理了圖片,就來看一看這款美味的淡奶油小麵包是怎麼做出來的吧。一般麵包都是兩次發酵,我為了節省時間,用了一次發酵法。
  • 為什麼「二發」做麵包?實驗結束後,我終於明白
    ,我們經常在配方中看到「一發」,「二發」,換言之,麵包需要兩次發酵,這與我們通常做麵食的一次性發酵方法不同,所以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做麵包要發酵兩次?發一次不可以嗎?」,和大家一樣的問題,我也做了一個實驗,用同一配方分別發酵一次和兩次,第二次發酵製成兩片吐司,即一探究竟。
  • 做不好麵包的你,為什麼連發酵都失敗?
    對於一款單品來說只要照著做總是不會錯的,但是想真正的了解麵包可不是那麼容易。麵團的發酵、揉制、材料的添加以及溫度的控制可是非常關鍵的哦!▼用手指蘸麵粉插入發酵麵團的中央,然後迅速抽出手指:發酵不足時,彈力過強,會立刻回彈,很快恢復原來的狀態;而發酵過度時,彈力會盡失,甚至直接萎縮。
  • 基礎方子 一次發酵 奶酥麵包(濃香酥脆內心又超級柔軟)
    >
  • 麵包製作|直接、中種、湯種法的區別
    直接法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稱為直接法製作的麵包。優點:製作簡便快捷,耗時短缺點:這種方法製作的麵包由於含水量較小,口感不會很鬆軟,保質期也較短。並且因為只經過一次發酵,麵包的麥香味道也會略有不足。備註:麵包機製作的麵包基本全是這種直接法,所以有時我們會覺得為什麼麵包機製作的麵包沒有手工麵包好吃呢?原因就在這。
  • 烘焙入門教程之直接、中種、湯種法的區別——麵包製作方法詳解
    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稱為直接法製作的麵包。並且因為只經過一次發酵,麵包的麥香味道也會略有不足。備註麵包機製作的麵包基本全是這種直接法,所以有時我們會覺得為什麼麵包機製作的麵包沒有手工麵包好吃呢?原因就在這。
  • 麵包之中種、湯種和直接法的區別 優點與缺點
    【直接法】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稱為直接法製作的麵包。並且因為只經過一次發酵,麵包的麥香味道也會略有不足。備註:麵包機製作的麵包基本全是這種直接法,所以有時我們會覺得為什麼麵包機製作的麵包沒有手工麵包好吃呢?原因就在這。當然,如果您實在沒有時間的話,懶人麵包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直接法的麵包適合於做小餐包或調理麵包等這類本身口感就略粗糙的麵包。
  • 春季做這款麵包正合時宜,一次發酵超快手,清新鬆軟,好看又好吃
    今天收拾東西,發現前陣子買的宇治若竹抹茶粉還剩了一點點,那麼擇日不如撞日,就來做一隻自帶一抹春之氣息的抹茶蔓越莓麵包可好?今天做這款麵包,其實還另有一個主要的目的,那就是要消耗掉之前做蛋糕餘下的一些淡奶油。
  • 想吃麵包不用買,一次發酵做迷你吐司,個個柔軟拉絲,奶香味十足
    想吃麵包不用買,一次發酵做迷你吐司,個個柔軟拉絲,奶香味十足!最近幾天跟大家連續分享了兩道麵包的做法了,今天本來只打算做月餅,可是忍不住手痒痒,又揉了一些面,今天來做一道迷你版的奶香吐司,而且只需要一次發酵,做出來的麵包同樣非常鬆軟。
  • 如何發酵一塊有靈魂有風味的麵包、饅頭、饃片
    如何發酵一塊有靈魂有風味的麵包、饅頭、饃片麵包、饅頭、饃片生產的工藝流程文|中國麵包、饅頭、饃片發酵與工藝資深工匠杜德春麵包、饅頭、饃片的定義:歐洲把穀物製品焙烤叫麵包;東方把蒸製穀物製品叫饅頭;把饅頭烘烤後加了香料叫饃片。
  • 糯米湯種吐司麵包的做法,一次發酵,不用黃油,操作更省時,省事
    自從結婚後早餐都是自己在家做的,主要是符合自己的口味,吃起來更有食慾。再就是可以隨心所欲,自由組合,感覺不同食物搭配的美妙和美味。家裡每個月都要買一袋麵粉,中午的主食做米飯,晚上的主食一般都是麵食,饅頭、花卷、麵條、各種餅換著吃;後來開始在家做一些蛋糕餅乾類食物,對麵粉的種類也有了了解和要求,高筋的、低筋的、全麥的、雜糧類的、還有麵包專用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