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盡心,他還是學不好!」「保姆式輔導」到底好不好?

2020-12-24 小辮子媽媽

文|全文共2471字,閱讀時間4分鐘

最近在聚會上遇到朋友佳慧,半個月沒見,她憔悴了不少。我過去寒暄,問她發生了什麼。誰知她深深嘆氣,對我說道:「上次你問我小宇期末考得怎麼樣,我都沒好意思跟你說,全班倒數第五。暑假我給他報了網課,想著補一補。結果是給自己找了事兒!」

我忙說:「這不是好事兒麼,他不肯學嗎?」

佳慧接著說:「學是坐在那裡學了,但老師講過的題,我還得講一遍,真不知道是不用心還是真的傻。」

我安慰她:「可能學習方法出了問題吧。」

佳慧說:「我都是他們班上最用功的家長了,每天都盯著孩子學習,費了這麼多心,成績一點沒提升,真是對牛彈琴!」

其實小慧面臨的困境,在很多家長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孩子還沒上小學,就摩拳擦掌,排除萬難打算輔導作業。等孩子真的上了學,直接給他「保姆式」的輔導:「這道題沒聽懂?來媽媽給你講。這裡不會寫,來媽媽先給你寫兩遍。」看似很用力,但對孩子的幫助卻十分有限

為什麼「保姆式輔導」沒什麼用?

曾經聽一位當數學老師的朋友吐槽:周末布置的數學作業,是小學三年級基礎訓練題。收上來43份作業,除了有3位同學態度很差根本沒完成外。其他40份作業合格率超過90%,甚至有12位同學完全沒錯。

他根本不信,將同樣的題又發給這些同學,結果只有一人是全對(還不是之前全對的那12位),其他人更是慘不忍睹。後來那位朋友憤慨地對我說:「我在家長群裡告訴他們,以後統統不要檢查對錯,不要替孩子做題。」

這種從提醒孩子寫作業,到規劃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到坐在旁邊監工,一有錯誤馬上指出,最後在檢查完畢讓作業變得完美的輔導方式,就是保姆式輔導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孩子只有動筆是主動的,其他全都仰仗於父母的推動,這種「幫孩子學習」的方法,弊端顯而易見。

一方面,保姆式輔導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

在《認知天性》中,作者指出:對學習者來說,最好的習慣之一是進行有規律的自測,重新校準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作業就是一種校準的習慣。白天在學校學習的新知識,晚上回來用作業的形式進行自檢。知道自己掌握的情況,在解答中思考,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學習的閉環。在學習的過程中,寫錯、不會才是意義所在。

但再看看保姆式輔導,家長的期望是孩子什麼都會,最好不出錯,準確無誤地完成作業。所以孩子還來不及通過不會和錯誤來學習,家長就已經出手消滅了他們。這樣本來的學習機會,就被剝奪了。

另一方面,保姆式輔導影響了教師的判斷。正如前面數學老師隨堂測試解釋的真相:那些全對的孩子,並沒有真正的掌握知識。但如果老師不去做隨堂測試,他可能會認為「大家都會了」,不去改進授課的方式,不去幫孩子們鞏固那些知識。真的到了考試時,家長就會發現,我很努力啊,孩子作業完成得那麼好,為什麼一考試就慫了?

輔導作業先要明確目標

曾經和一個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媽媽聊天,她說自己也不想這樣輔導作業。但是就看著孩子把做的七七八八的作業交上去給老師嗎?

我反問她:「那你輔導作業的目的,是給老師交上去一份完美的作業嗎?」

如果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你很容易就能得到相反的答案。作為教師,要求父母輔導孩子作業,主要原因無外乎兩點。

1.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需要輔導作業,家長很有可能對孩子學習的狀況關注不夠。學校老師要求家長檢查孩子作業,也是為了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可以和老師溝通。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建議,發現孩子出錯的題目可以收集成一本錯題集,不需要孩子動手抄,只要整理出來後,用上面的喵喵機進行列印整理,下次再翻出來做就可以鞏固知識了,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2.關注孩子學習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寫作業時,獲取知識可能還要排到學習習慣後。比如坐姿,握筆姿勢、格式標點等。由於師生比,老師沒辦法盯好每個人的每個細節,這就需要在完成家庭作業是,父母給予關注。

更高一些的目標:

完成基礎的部分,我們不妨給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兒,定個更高一些的目標。畢竟一晚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需要產生更大效果。將寫作業看作孩子生活中的一種事務,可以在輔導作業的同時,幫孩子建立一種"事務管理"的經驗和方法。

陷入保姆式輔導怪圈,三個原則來幫忙

想要讓寫作業這件事兒發揮最大的效果,並不說家長可以放手不管。讓孩子「自生自滅」。學海無涯,你就是孩子的嚮導和領路人。寫作業的過程就是學習經驗傳授的過程。但記好這三個原則,才能讓孩子在每晚幾個小時的「溫故」中有所收穫。

第一原則:圍觀不語真君子

曾經看到一段視頻,一位媽媽開著窗戶訓孩子,整個小區都聽著這樣的聲音,直到深夜。拍攝視頻的人表示,雖然很煩但是能理解媽媽的心情。但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發現,在孩子寫作業時,你越說他,他反應越慢,智商越不在線。

這是人類大腦特殊的反應機製造成的。當孩子感到焦慮或緊張時,大部分的大腦資源都集中到了「戰鬥-逃跑」的模式,哪裡還有能力去做題呢所以孩子學習時,跟著一起學,或安靜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方式。

第二原則:問題留到最後說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Andrew C. Butler和耶魯大學Henry L. Roediger兩位教授為了搞清楚,到底哪種反饋方式,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最大作了一次實驗。結果發現,當做完測試後,過一段時間在反饋,學生記憶和學習的效果最好。

因此,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看到錯題馬上提醒,不如等所有內容都完成後。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哪些錯了,哪些做對了,對他的幫助更大。那種貼身輔導,遇到錯誤馬上指出的方式,不符合認知科學。

第三原則:多思考方法背後的目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的方法不止一種。找到合適自己的,效率才會最高。但是在學校教育中,為了滿足大部分孩子的需求,老師會指出比較主流的學習方式。

但作為更加了解孩子的家長,如果可以多思考學習方式背後的目的,就能幫孩子微調這些普遍的學習方法。

舉個例子:老師布置孩子把新認識的字抄100遍,是為了寫得更漂亮,記憶更深刻。但聽覺型的孩子,用聽寫的方式,就會記得更牢。或許就不用抄寫一百遍。

小辮子媽有話說:

當我們將輔導作業看作是任務,就很容易迷失在行為本身。認為自己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收穫孩子成績提升的結果。但事實上,如果方法錯了,努力越多,離目標偏離的就越遠。甚至可能會讓孩子患上「作業恐懼症」,或者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輔導孩子作業,父母需要先明確目的,再尋找正確方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遊戲化學習:中國孩子忙著戒手機,美國學校作業卻是打遊戲?

郭晶晶兒子幼兒園14萬一年,育兒專家:再昂貴的早教也離不開三點

0-3歲寶寶智力開發,和遊學歸來的蒙氏教師學幾招

相關焦點

  • 夢見逝去的親人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這裡講下我讀小學時,我一個哥哥因為車禍去世的事情。當時應該我是八九歲吧,這個哥哥是領養的,那時候因為不喜歡上學,老是到處野,上課就睡覺,很早就沒有讀書了,跟著我爸學些醫術,但是畢竟這個也是需要很多耐心和付出的,所以我哥沒有學幾年就出去打工了。
  • 父母英語不好,怎麼輔導孩子學英語?這幾招要掌握
    掌握一門外語真的很重要,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年紀輕輕就掌握了好幾門外語,對於英語不好的父母來說,該怎麼輔助好孩子學習英語呢?今天就來跟父母們了解一下,如何輔導孩子學好英語。對於處於英語啟蒙期的孩子來說,這也是聽力辨音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家長英語不好,可以藉助外力,和孩子一起看看原版動畫、聽兒歌、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和外國人多接觸交流培養一個好的語感。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讓英語走進孩子的生活,培養好孩子的語言意識,讓孩子學習英語更輕鬆。
  • 《我的保姆手冊》,爽式自傳電視劇
    好久不說國產劇,這禮拜一口氣看了四部,決定先講講給我傷害最大的▼▼▼一開始,我真以為是講保姆的,想說爽子現在這麼接地氣嗎
  • 老師說我家孩子英語不好,我用奇速英語零基礎實用口語12講去輔導!
    2019年10月底,參加孩子家長會,遇到了讓我很尷尬的事情,老師說我家孩子英語不好,初二英語口語一塌糊塗;老師提醒我,可能需要加大孩子英語學習的輔導,學好英語是一項技能。我卻無法回答老師,因為我的應有不好,無能為力去輔導孩子,這件事,讓我很後悔自己沒學好英語。
  • 保姆向東家提了「三個要求」,沒被滿足就不好好幹活?
    張阿姨的女兒和兒媳婦,幫他們二老找了一個保姆,但張阿姨說,這位請來的保姆不但幹活不認真,還提出了她認為很過分的要求。張阿姨:「這裡嘛擱著電話,老丁他自己在刷牙,她呢, 我只看見這樣一個動作。」張阿姨說,老伴兩次腦梗,平時生活需要人照顧,但最近她發現,保姆在照顧老伴刷牙時,一直歪著頭打電話聊天,自己就過去提醒了保姆。安裝在老人臥室的監控,記錄下了張阿姨和保姆當時的對話。張阿姨:「打了電話又去打,老丁坐得屁股痛。」保姆:「你要找自己的原因,為什麼來一個阿姨,走一個阿姨,是什麼原因。」
  • 學生可能學不好,但老師講得好不好,他們都知道!
    作為一名教中職的老師,我想說,千萬不要覺得備課沒用,學生可能學不會,但是他能聽出你講得好不好。有老師因為學生不聽或學不會,就認為沒必要浪費太多時間備課。其實這是錯誤的。首先,作為一名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本身就是老師的職責,我們有責任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位學生。
  • 集成灶到底好不好
    集成灶的問題,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問,大叔身邊的朋友、客戶現在也越來越接受集成灶,直接導致大叔也定了一臺,那今天大叔就根據身邊的朋友及網絡用戶使用的反饋,和大家討論下,集成灶到底好不好
  • 某學校:學街舞對大腦不好?看完我驚呆了!
    與其在群裡憑自己僅有的一點學識「造謠」,不如花時間多研究研究怎麼幫助孩子學到正確的街舞知識,對街舞文化有個正確的理解。
  •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掙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我真的覺得好害怕,孩子老讀書,不搞體育,我們就來考體育;孩子老讀書,沒有時間學音樂,我們就來考音樂……來吧,讓我們用考試的方式解決應試教育的問題。2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做一個中國家長那麼失敗。比如我們剛才講自信,我怎麼教我孩子自信?我自己都不夠自信啊,我孩子小學四年級拿他的數學題給我做,我不會做呀。
  • 為什麼會有喪偶式育兒、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
    喪偶式育兒有好事者把今天這種男人缺位的社會狀態總結成「喪偶式育兒,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並稱之為中國女人四大「不幸」。先說說這個喪偶式育兒,這個詞看起來新鮮其實大家都心照不宣,很多中國媽媽背後都站著一位缺位的隱形爸爸。
  • 狗狗絕育到底好不好?
    狗狗絕育到底好還是不好?我來說一下我的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我從來沒有噴任何人,因為網絡裡沒有太絕對的事情。如果你問動保或者救助人士,你問寵物醫院,你問寵物訓練師,他們都會告訴你,當然是做了絕育好,從醫學角度來說,絕育了會少得(少得)很多方面的疾病,尤其是生殖系統疾病及相關併發症,這麼說沒有錯誤;從救助角度來說,其實不是一個範疇,流浪狗及無主犬在沒有合理的照顧和管理情況下,無序繁殖只會帶來救助工作的繁重,沒有動保法的體制下,這種泛濫的增加只能體現對生命的不尊重,沒有質量的活著談不上基本的生存福利
  • 跟誰學輔導老師的心聲:高考的旅程,我不會讓你孤軍奮戰
    樹洞背後的傾聽,安放煩惱和美夢---高途課堂濟南中心歷史輔導老師任彥僮「我感覺時間都不夠用,我晚上不敢太晚睡,因為白天可能會困,就會完不成想要做的事情。」「我還沒有崩潰,我還是很冷靜的,我就是有點失落。」
  • 蘭蔻小黑瓶為什麼這麼火?到底好不好用?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蘭蔻小黑瓶為什麼這麼火?到底好不好用?主要功效有哪些?有很多小夥伴一直想買蘭蔻小黑瓶又一直沒有買,因為它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但是蘭蔻小黑瓶實話說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呢。關注我以後帶你了解更多護膚產品。我們下期再見啦
  • 火花思維獲「競品」猿輔導投資 漲價式營銷被指不可持續
    從官網的課程介紹來看,無論是課程還是對應的用戶群體,火花思維與猿輔導都有重合,可以說是存在一定的競品關係。對於投資火花思維的目的,猿輔導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感謝關注,但我們沒有更多可以回應的。」
  • 學鋼琴:學流行好還是古典好?區別到底在哪裡?
    現在很多成人想學鋼琴都不知道自己是應該從專業的教材練起?還是去直接網上找個簡單的流行樂譜直接彈奏。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也會給一些剛準備學琴的小夥伴一些幫助。鋼琴 有流行 古典 爵士 音樂等彈奏之分。平時爭議最多的就是古典與流行。那何為古典的曲子?
  • 赫麗爾斯為什麼這麼火?到底好不好用?
    到底好不好用?其實有很多熟悉赫麗爾斯的小夥伴都知道,赫麗爾斯的性價比真的超級高,使用感覺和口碑也都是非常的好,並且在外觀設計、科技研發、成分功效等方面也同樣表現優秀,一點也不輸給大品牌。今天就給大家種草幾款我超愛用的赫麗爾斯爆款護膚品,絕對讓你滿意。
  • 一年上課的感受好不好?
    下麵皮哥帶您一探真相,看看hellokid是否真有宣傳的那麼好。  首先找英語培訓機構,建議還是要多找幾家對比一下,畢竟現在的機構很多,如果選擇的不適合自己,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只有適合自己的英語培訓才是最好的,與其人云亦云說好,不如自己去親自體驗了解清楚!
  • 「媽媽,我學不好語文!」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親子關係中出現問題時,家長們可以先好好想想,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呢?問題的本質對於親子關係是難題還是資源?我們解決問題是一味的指責還是轉化矛盾,深化關係呢?固定性思維的父母多為前者,成長型思維的父母多為後者。
  • 小時踮腳走路,長大數學不好,是經驗還是科學?
    這樣走路的孩子一般數學都學不好。這不是什麼經驗,也不是古訓,而是有其科學道理的。今天來詳細探討一下。 為什麼說他的數學會學不好?
  • 同事孩子高三,哪科都好,就是英語不好,有同樣的孩子嗎?
    同事的孩子今年高三,哪一科都挺好,就是英語不好,每次考試都在及格邊緣徘徊。目前沒開學,除了必要的網課,孩子把剩餘的時間都用來學習英語了,每天至少學習3個小時,但就算如此,這兩次學校考試也僅僅才70來分。同事著急壞了,眼看就要高考了。我身邊這樣的例子很多,特別是男孩子,本身就不太喜歡讀讀背背的科目,所以英語大部分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