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同學】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小提琴課堂」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小提琴課堂」提供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考級機構考級課程精講視頻以及鈴木小提琴教材、小提琴初級練習曲等演奏基礎等課程精講視頻。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相關頁面,了解更多內容。
我們知道,小提琴運弓講究走直線,而且其弓毛最好對準"~"型發音孔,即弓毛位於琴碼與指板之間的中心位置。
是不是一直都要這樣呢?
不是,其實琴弓是可以遊移的,有時可靠近琴碼,有時還可靠近指板,而始終處於琴碼與指板中心位置,只不過是對初學者的要求,這樣便於他們練習空弦時把弓拉得更直,同時也感受一下小提琴的最佳發音點。
但是,並不是可以隨意的變化琴弓的運行軌跡,不能時而接近琴碼時而又滑向指板。
靠近琴碼運弓,一般是在追求亮麗的音色或較強的力度時運用;而挨向指板演奏,情況則正好相反,想要得到力度較弱、音色柔和的效果。
當然小提琴音色音量的變化,主要是通過右手運弓的力度和速度來調控,弓毛抵近指板和琴碼只是一種輔助的辦法。
不過要注意,靠近琴碼拉奏主要局限於E弦和A弦,而靠近指板演奏則往往出現在G弦和D弦。這主要是因為四根琴弦不同的音頻特性所決定。試想,標準音高定好的E弦,靠近指板運弓,會相當程度地削弱其本身悅耳明亮的音色。所以欲在E弦上表現淡雅柔和的色彩,最好還是讓弓毛基本處於琴碼與指板的中間部位,而只是讓右手減小對弓杆的壓力。
掃一掃,關注 小提琴課堂 微信公眾平臺,獲取小提琴演奏技巧、名家名曲欣賞、小提琴教學理論、小提琴考級信息等更多豐富精彩內容。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