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這麼熱,走出去一會,
寶寶就覺得,自己要中暑了
小時候,
老人總愛給我們刮痧解暑
這樣,真的有效嗎?
昨天小編在朋友圈看到下面這幅照片,
好慘呀!!!
夏季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但體溫還不超過37.5℃。這時將中暑的人轉移到陰涼處,喝點鹽水,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了。
除先兆中暑症狀外,體溫在38.5℃以上,面色潮紅、大汗、皮膚溼冷、脈搏增快,如果這時還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就會發展成重度中暑了。
也稱熱衰竭,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體溫達到40度以上,如果不及時搶救就會有生命危險。
當中暑還處在第一級的時候,就應該採取及時的治療措施,延緩症狀的進一步惡化。
通過刮拭人體不同部位的皮膚來刺激經絡,可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通暢,從而達到增強身體免疫力、祛病強身的功效。
刮痧療法,不僅對中暑,它對感冒、發燒、腸胃不適、高血壓、肌肉勞損等多種病症均有良好療效。
除了出現中暑症狀外,可將右手中指彎曲,在胸部皮膚上劃一下,如有明顯的紫紅色隆起的劃痕,就說明有「痧」。即可通過刮痧將暑溼之邪及時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寧心開竅之功效。
也有很多家庭用邊緣光滑的瓷質器具如,杯蓋、調羹或小碗代替。可以選擇,萬花油、橄欖油、精油、甚至食用油也可以。以上每個部位一般刮3~5分鐘,以出痧(紫紅色的痧痕)為度,最多不超過10分鐘,不可強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須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準。出痧後最好喝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鐘,同時30分鐘內忌洗涼水澡。因為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操作方便,適用於中暑時,進行即時處理的自我療法。1、將中指和食指彎曲成鉤狀,蘸冷水後,用食、中兩指的第二指節側面,夾揪皮膚。會發出「嗒」的響聲。夾揪時要隨夾隨擰,然後急速鬆手。2、一般在局部夾揪20次左右,以皮膚出現血痕為度。如病症較重,夾揪的力量可以加大,直至皮膚形成紅斑。如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疼痛、聲音嘶啞,常在頸前皮膚揪痧。局部揪紅後,患者即可感到咽部清爽;頭痛可在太陽穴處揪痧,也可同時選用頸項、眉心、肘彎、膕窩等處;胃腸機能紊亂多在腹部揪痧;腰背痛可選疼痛最明顯處揪痧。注意人群注意事項年老年幼、體質虛弱、婦女月經期刮痧時手法要輕,不宜大面積刮痧孕婦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會引起流產局部有皮膚病或皮膚破損的不宜刮痧,會導致創口的感染和擴散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不宜刮痧急性扭傷、創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禁止刮痧,會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加重病情 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揪痧和刮痧對預防及治療中暑,都有不錯的效果。但中暑時,不能只依賴於這種手法,搭配防暑藥品,更利於對疾病的治療哦~
常用藥適用症注意事項藿香正氣類(水、片、丸、膠囊)適用於熱傷風、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腸炎等。酒精過敏或駕駛員,適合吃丸劑、膠囊類龍虎仁丹適用於夏令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口渴多飲、頭昏腦漲、暈車暈船、水土不服等。烈日曝曬後補水加仁丹,效果最佳十滴水適用於中暑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孕婦不宜選用清涼油外搽太陽穴或患處可防治中暑頭痛、頭昏、傷風感冒、關節疼痛,並可治療蚊蟲叮咬。風油精適用症及用法同清涼油。六一散適用於中暑、胸悶、心煩、口渴、小便黃少或嘔吐腹瀉者。外用還可以治療暑痱,陰囊溼疹及小兒膿皰瘡圖片截取朋友圈及部分資料轉自小薇問藥,僅宣教用,如有侵權請通知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