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工行代銷產品違約」?鵬華資產:兌付進行中

2020-12-24 騰訊網

剛剛,針對近期媒體關於「鵬華聚鑫系列產品涉嫌違約」的報導,產品管理人鵬華資產發布公告稱,目前,聚鑫系列產品相關兌付工作正順利推進並基本完成。

長假後,有媒體報導,由鵬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管理人、工商銀行代銷的「鵬華聚鑫1號-25號資管計劃產品」出現兌付困難,並「涉嫌違約「。

據悉,鵬華聚鑫系列是鵬華資管所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該產品為固定收益型,銀行提示風險等級為PR3,與標準化債券型基金風險趨同,產品為100萬起投,期限為6個月,發行方式為滾動發行,業績比較基準為4.1%。

業內人士分析稱,由於資管新規帶來的限時整改壓力,或加之產品自身出現底層資產兌付危機,導致產品兌付壓力短期淤積暴雷。這也與鵬華資產官網於8月14日披露《鵬華聚鑫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提前終止公告》內容相符,其中也指出終止原因為「根據資管新規的要求,綜合考慮聚鑫系列產品的整體管理。」

鵬華資產在《公告》中也表示,由於「部分資產存在嵌套結構,回款需要一定時間……個別資產的變現回款處於清算在途狀態」。

而結合剛剛的最新公告,貌似此次兌付已經在解決中,」投資者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

相關焦點

  • 年化率4.1%的宇宙行-工行代銷的投資項目暴出驚天大雷
    近期消息: 年化率4.1%的宇宙行--工行代銷的投資項目暴出驚天大雷 阿星的第一反應就是又有一群人被妥妥的割韭菜了
  • 理財產品「爆雷」 與銀行的攬儲任務
    每家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資金變成存款,也使出不少招數,在存款的形式上進行多次的「更新」,如衍生出「大額存單」「智能存款」等新型存款,利率較普通存款更高一些;此外,還為儲戶準備禮物,滿足一定額度即可獲得相應的獎勵。
  • 工行:8月28日起調整代銷公募基金、保險產品等風險等級
    來源:新浪財經8月28日消息,工行官網今日發布關於調整代理產品風險等級的公告稱,自公告之日起,將調整代銷公募基金、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公司特定資產管理計劃、以及基金專戶、保險產品風險等級。調整後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等級可能存在與產品風險等級不匹配情況,持有相關產品的客戶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相應調整。
  • 基金暴雷,代銷銀行剛兌20億窟窿?底層資產是啥?誰才是通道?| 愉見...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見財經  近日,某大行代銷的固收類PH資管計劃全線違約延期,總規模達40億元。  這個「雷」夠大,投資人和資管圈內都驚訝,都各有看點。  投資人驚的是,這可不是年化收益打到7%、8%的信託或私募產品,這大行代銷的固收產品才4.1%,所以眼下4.1%的產品都能雷了?!
  • 建行和平安賠償了代銷理財產品的虧損,這背後說明了什麼?
    銀行理財產品如此,如果在銀行購買了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又當如何呢?是不是更應該「投資有風險,盈虧需自負」? 資產管理新規出臺以後,資產管理和理財產品打破了剛性兌付,被認為是資產管理業的具有革命意義的規範。其中最核心的是理財產品出現風險後不再剛性兌付,而是自擔風險。
  • 民生銀行代銷產品坑慘私行客戶,號稱「風格穩健」卻多次踩雷
    客戶經理及宣傳資料都稱產品」風格穩健、風控優良「,但半年之後該產品就精準踩中了多支違約債券;有些客戶原準備在該產品第一次踩雷後儘早贖回止損,卻被客戶經理要去操作密碼而被取消了贖回指令,致使損失進一步擴大。多次交涉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後,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客戶郭女士聯合多名投資者將民生銀行等機構投訴至銀保監會,請求監管部門介入處理。
  • 財富黑名單:2019年爆雷違約機構及產品全解析
    在銷售過程中,中安民生通過免費培訓、免費旅遊等吸引老年人,通過上課、講座推銷自己的產品,更像是對老年人進行洗腦,重要的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投資者的銀行卡都由中安民生保管,投資者對出借人、資金用途等毫不知情,甚至存在先讓投資者籤訂空白合同的情況。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此前曾無償劃轉資產
    公告顯示,2020年11月10日是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代碼:012000356,簡稱:20永煤SCP003)的付息兌付日。截至今日日終,我公司仍未收到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 代銷理財產品:「強強聯手」還是「抱團轉型」?
    過去,銀行只能銷售本銀行的理財產品,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接連「出生」,這一狀況也在悄然改變。  記者了解到,中信銀行首款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興銀理財半年期穩利恆盈F款」已於近日募集完畢。該產品管理人為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銀行為代銷機構。中信銀行提示稱,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 年末銀行「吸金」調查:代銷保險熱情升溫 年金產品走俏
    臨近年關,銀行總會使出渾身解數「吸金」,伴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吸引力弱化,代銷的保險產品得到客戶經理「力薦」,成為銀行「開門紅」戰役中一抹「別樣風景」。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時發現,銀行客戶經理推薦收益型保險產品熱情明顯提高,其中,中小險企年金類產品得到主要推薦。
  • 多家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除了依靠母行拓展客戶外,理財子公司正在將產品「搬進」其他商業銀行App進行銷售。4月26日,記者調查發現,中信銀行、江蘇銀行、百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已經開始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分析人士指出,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能夠完善自身產品線,吸引更多客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銀行加入陣營。
  • 代銷他行理財產品:是「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過去,銀行只能銷售自己銀行理財產品,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接連「出生」,這一狀況也在悄然改變。記者了解到,中信銀行首款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興銀理財半年期穩利恆盈F款」已於近日已募集完畢。據悉,該產品管理人為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銀行為代銷機構。中信銀行提示稱,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 張若昀又出事了,涉違約1.4億資產被凍結,張回應:沒籤約未收錢
    張若昀又出事了,涉違約1.4億資產被凍結,張回應張若昀又出事了,涉違約1.4億資產被凍結,張回應張若昀又出事了,涉違約1.4億資產被凍結,張回應張若昀又出事了,涉違約1.4億資產被凍結,張回應:沒籤約未收錢說到底,為什麼一夜之間就陷入了財政危機中,這一切都和他的父親張健脫離不了關係,也是因為張健的一些做法才有這個結果。
  • 信託業雷聲不斷:安信信託實控人被拘,四川信託產品面臨兌付風險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作者:證券市場紅周刊2020年上半年,安信、平安、吉林、光大、中航、雲南、中泰等幾十家信託公司相繼出現產品逾期兌付事件,而繼安信信託產品爆雷在近期被上海銀保監局處罰之後,四川信託的產品也出現爆雷,其旗下包括申富129號、錦江69號第一期、申鑫74號等到期的多個信託產品出現了兌付逾期情況
  • 代銷基金存過錯!法院再審峰迴路轉,平安銀行被判賠償基民虧損
    法院再審峰迴路轉據新經濟e線了解,法院再審峰迴路轉的關鍵在於,正是平安銀行在基金代銷中的不當推介行為導致客戶出現了虧損。來源:Wind大連中院再審時強調,鑑於平安銀行系案涉「民生穩健成長」、「鵬華醫療保健股票」、「添富外延增長」三種理財產品的代銷機構,孫巖麗通過平安銀行購買上述三種理財產品,雙方構成金融服務法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