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真的不耐用?我們找了60人聽了聽播放100遍後的黑膠

2020-12-23 騰訊網

在第二期黑膠入門33問中,我們詳細介紹了黑膠唱片的種類和發展簡史。

這期我們來探討一下,一張黑膠唱片到底能用多久?

首先起決定的因素便是它的材質。

上期我們提到,一般來說,黑膠唱片可以分為兩類:

一種是以蟲膠為材質的78轉蟲膠唱片,另一種則是PVC材質的33轉和45轉乙烯基PVC唱片。

我們先來看看78轉唱片的材料——蟲膠,其實它並不全是由蟲膠製成,而是來自一種特殊的混合材質。

1895年蟲膠唱片發明後,唱片廠商陸續在蟲膠中加入各種材料,來提升耐用性和堅固性。最終在20世紀初形成一個通用配方:

15%蟲膠,搭配37%板巖粉和37%石灰石,以及一些樹脂原料,一些廠商還會加入棉纖維提升韌性,加入碳粉上色,加入少量潤滑劑方便壓制。

蟲膠唱片生產廠

由如此複雜的原料配方製成的78轉蟲膠唱片堅固無比。

如果你擁有一張蟲膠唱片,大可不必擔心它的損耗,只要妥善保管,正常使用,它遠比你以為的耐用得多。

至今,能夠正常使用的蟲膠唱片,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它誕生之時,不過因為原料較複雜,工藝水平較低,音質較差罷了。

一位油管博主上傳了一張來自1905年的蟲膠唱片試聽視頻,即便距今已有115年歷史,它仍可正常使用: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過于堅固,而導致一個頑疾:韌性較差。

78轉蟲膠唱片很重、很硬,但很脆弱,在運輸、使用過程中極易破損。

這使得它用來記錄聲音的凹槽數量十分有限,一旦刻紋變多就容易損毀。

所以78轉蟲膠唱片一面最多只能刻錄4-5分鐘的音樂,大部頭的古典樂壓根沒有辦法完整記錄下來,總是在精彩的樂章中斷。

這才使得唱片公司將目光瞄準後來出現的人工合成材料——聚氯乙烯,也就是如今常見的PVC塑料。

PVC顆粒

黑膠唱片的英文Vinyl,便來自PVC一詞中的V——「Poly Vinyl Chloride」。

今天我們接觸到的唱片大部分都是它,相較於蟲膠唱片,PVC唱片同樣堅固耐用,但更輕薄、柔韌性更佳、可塑性更高。

上方是PVC唱片,下方被砸碎的是蟲膠唱片

這意味著可以極大地增加凹槽數量,於是黑膠唱片的記錄時長與音質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那麼這種材質有多耐用呢,理論上來說,只要保存得當,PVC黑膠唱片能存在相當長的時間。

PVC的壽命遠超蟲膠,蟲膠複合物均來自天然原料,終將被自然降解,而PVC材料具備耐候性和耐分解性,很難被生物降解。

它還被廣泛用於下水管道,據美國專業雜誌《水文金融與管理》(Water Finance & Management Magazine)的一篇研究報導顯示,PVC水管的使用壽命至少為100至300年。

這還是在極端地下環境的保守估計。而將其用作唱片時,幾乎只與空氣和幾克重的唱頭接觸,能造成的損耗微乎其微。

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人認為33轉、45轉PVC唱片是壽命最長的實體音樂載體。

因為歷史已經證明磁帶壽命最短,從理論來說,CD也會被氧化,不過由於CD出現時間較晚,這一觀點尚未被證明。

無論如何,一張PVC黑膠唱片如果不經過特殊處理,幾乎將長存於這個世界。而如果你買到它之後妥善保管、且不拆開使用,那麼刻錄於其上的聲音也將長存於世。

材質如此耐用,那麼PVC黑膠唱片的使用壽命如何呢?

由於各種原因,在中文網際網路出現大量黑膠唱片不耐用的觀點,什麼幾遍刺穿耳膜啦、十幾遍就磨花了呀、上百遍就只能報廢啦…諸如此類的觀點比比皆是。

如果你是黑膠玩家,自然會明白這樣的言論有多荒唐。

為了用事實證明,我們做了一次實驗在對未校準唱機、未及時清理唱片的前提下,分兩天將一張PVC黑膠連續播放109次,依此來實驗它是否會報廢:

試驗結束後,我們讀取了頻譜分析,發現在極端播放條件下,PVC唱片的聲音只發生了極其微弱的衰減。

在經過專業清理後,頻譜數據再次回升,接近109次播放前的數據。

為了測試這樣的衰減人耳是否能夠分辨,我們在視頻最後將三段視頻同時放出,打亂順序標記為A/B/C,做了一次小小的盲聽測試。

在此我們公布答案:A為第109次清潔後的音頻,B為108次播放後的音頻,C為第1次播放時的音頻。

我們統計了評論區、後臺留言,以及周邊好友多達60份的測試結果,其中只有5人分辨正確出順序。

這意味著在我們的測試中,只有10%的人能夠分辨出其中的差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差異幾乎是無法被分辨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唱針的磨損其實要遠遠大於黑膠的磨損。

由此可以得出粗略的結論結論,當黑膠播放一百遍後,所造成的衰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黑膠的播放使用壽命也遠遠超出100次。

那麼它到底能放多少次呢?就目前而言,這並無定論。

在RCA唱片1965年的廣告中,RCA唱片宣稱他們的新型唱機可以播放一張唱片3000次而無損耗。

當然這只是廣告,談不上嚴謹,也無從證明真實性。但由此不難看出,那時人們對黑膠播放次數的保守態度至少是在千位數。

只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說,一張黑膠極少能播放至上千次。而在另一方面,並沒有記錄下的實驗來證明這一點。

不過,想見證歷史嗎?

如果本文閱讀量超過3000,我們會將這個實驗繼續下去,把實驗播放量提升至1000次!並從分享的朋友中抽一位送出隨機黑膠唱片一張!

但在現在,我們能告訴你的是:

只要妥善保管它,黑膠唱片遠比大多數人想像中的耐用。

綜合各種討論來看,認為黑膠會因為正常播放而報廢的大多是CD、數位音樂擁躉者或者黑膠入門玩家,觀點陳述方式也只是假想以及主觀臆斷,並無實際案例支持。

試想那些打碟的DJ,一次演出就能將唱片的某一部分反覆播放至上百次,早期的電臺DJ也更是常常將一張唱片循環播放。

而在我們接觸過的上萬張中古唱片中,還沒有一張因為正常播放而成為廢盤,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不當使用造成不可逆物理性損傷而成為報廢唱片。

比如物理劃痕、液體腐蝕、變形等。

如果你是黑膠玩家而非科研人員,只需要妥善保管、正確播放黑膠唱片,完全不用在意它的使用壽命,也不必因此產生沒有必要的顧慮,只需盡情享受即可。

那麼,如何才能妥善保管呢?下期入門33問,浣熊給你帶來專業黑膠保養指南。

這裡是浣熊唱片的黑膠入門33問第三期,下期再見!

----To be continued----

相關焦點

  • 黑膠聽100次就報廢?我們放了109次試了試
    前不久,我們在後臺收到這樣一張截圖:某媒體介紹黑膠時寫到:一張黑膠唱片很少能聽一百次。作為從業者,我們經手的中古唱片大多都有幾十年歷史。難道它們如此脆弱?那麼一張黑膠唱片到底能聽到一百遍嗎?是否真的像傳言一樣播放幾十遍、十幾遍就報廢呢?用事實說話,我們決定挑一張中古黑膠,放它個100次,看看唱片和耳膜到底哪個先報廢。我們從經過浣熊專業護理的唱片挑選出了一張中古唱片。
  • 播放黑膠唱片的 DJ,你的堅持是什麼?
    音樂的細節,在這些眾多廠牌的錄音室中,早已灌錄至唱片,所以我們買完黑膠唱片後帶回家,要將這些細節釋放出來,跟整體聆聽空間有直接相對應的關係,空間大小、電力供應、共振物、駐波、喇叭架、水平、唱盤調整、系統搭配、訊號線材、音響桌…很多枝微末節都會對聲音產生直接與間接的影響。
  • 為什麼說聽黑膠唱片和CD完全是兩種感覺?
    我們都知道Hi-Fi,它是指高保真的聲音。
  • 黑膠唱片收藏切忌循環播放
    黑膠唱片又稱LP,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的簡稱。但凡提到黑膠唱片,常常只是時髦雜誌上的懷舊文字或描繪舊上海時代的老電影,許多人並未意識到,黑膠唱片其實還在,而且仍然很動聽,只是很少被人關注。黑膠唱片的空靈感和現場感是一般的數位訊號無法比擬的,所以黑膠唱片收藏是有價值的。
  • 黑膠唱片真的這麼難入門?聽聽她們是怎麼說的.
    現在大部分人聽歌都是用手機,直接到聽歌軟體上搜自己喜歡的歌就行了。而在聽黑膠唱片的過程中,你仔細從一排藏品中挑選出今天想聽的那張,然後慢慢從封袋裡拿出來,小心翼翼的擦拭著,然後放到唱片機上,把唱針輕輕的搭上去,當音樂響起那一剎那,真的感覺很滿足。聽黑膠的過程感覺就很有儀式感,感覺是對生活的一種尊重。
  • 沒見過這麼好看的黑膠唱片機!黑膠唱片還是立著播放的……
    黑膠的情結,總讓人不經意地翻看那些舊時光當細微顆粒感的音樂響起,一切就回到了從前無論外面狂風暴雨,我們獨享那份曼妙時光一款由Gramovox 推出 ——Gramovox Floating Record Player 立式黑膠+藍牙播放機,擁有著「古典的魂
  • 黑膠唱片入門裝逼指南一
    雖然這兩個世界的人基本毫無交集,可是就連最不在乎音質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聽音樂的世界裡有一個看起來巨屌拿起來巨屌聽起來屌不屌不知道的存在- 黑膠唱片說起黑膠唱片,一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上個世紀的產物,技術落後,又大又重又貴,還不容易保存:可是還有一部分人的反應是音質逆天,封面漂亮,適合收藏(和裝逼)。
  • 唱片機都沒有,怎麼聽黑膠唱片?丨文末有福利
    許多流行歌手也會發行限量的收藏版黑膠唱片,單是美國去年就賣出了1400萬張黑膠唱片,連小編家裡也有那麼一張收藏用黑膠唱片。黑膠唱片基本採用模擬的記錄形式,與模擬錄音母帶所記錄的內容是一致的,具有高保真的特性。黑膠接近原聲的音質是磁帶和CD無法比擬的,空靈感和現場感也是它們無法取代的,很多人都覺得只有黑膠才能承載音樂的本質。 一張黑膠唱片,一杯咖啡,舒服地臥在沙發上。當唱針划過黑膠唱片上的密紋之時,動人心弦的音符瞬間便盈滿整個房間。
  • 黑膠樂緣 | 由黑膠唱片談到 麗磁的AS-129P膽唱放(上)
    如果各位讀者是黑膠唱片的愛家,就會發現近幾年黑膠唱片廠家推出的唱片,一張內容完全相同的唱片同時發行33.3轉和45轉兩個版本,不同的是45轉版由4張唱片組成,每張唱片只錄一面,反面是光板,據廠家說這樣可保證有唱紋的一面平整性。若聽了45轉後,就會覺得33.3轉的唱片似乎有點「營養不良」之感。 黑膠唱片除了重要的轉速外,尺寸也是我們必須了解的。
  • 聽黑膠好在哪?怎麼入門黑膠坑?
    現在,黑膠熱開始慢慢回潮,而由於不少中國的獨立樂隊也開始將發行重點放在黑膠上,許多中國樂迷都想加入黑膠迷的行列。但黑膠對於許多人而言,也是一個讓人望而卻步的門,上網搜索一下,我們總能看到的是各種專業的黑膠機,壓電型唱頭、光電型唱頭、電池型唱頭、唱臂唱盤唱針…….一系列的名字撲面而來,總讓人感覺難以入門。而黑膠又好在哪呢?個人認為,黑膠唱片最大的魅力,在於其的不可逆性,可以完全記錄現場發生的一切聲音,有著其不一樣的魅力,而黑膠的情懷屬性,更是其讓人久久不能釋懷的地方。
  • 分享|盛行數位音樂的年代,為什麼黑膠唱片仍不過時?
    聽黑膠的過程中,仔細的挑選想聽的那張,再從封袋裡拿出來再小心擦拭,放到唱片機當音樂響起的那一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樂中。黑膠唱片的音質相比手機播放、CD更加耐聽,入坑黑膠唱片一點都不虧!而且現在很多黑膠唱片的封面都很有設計感,值得收藏!Pan(聲音小鎮店員):數位音樂是將音頻文件轉化成二進位數據,並且進行修飾聲音壓縮、保存和播放。而模擬音樂(黑膠)是用機械刻度磁記錄下來。
  • 為何黑膠唱片長久不衰?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又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多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現半透明的茶褐色、黃色、螢光、白色、綠色等。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
  • 淺談黑膠唱片 Vs CD唱片的差異
    CD的高s/n比,如100db僅表示在音樂高潮音壓達100db時,noise可低至0db。但這無法法代表音樂真正的動態。事實上我們聽音樂時,感受的是音樂各種頻率的相對動態, 相對動態越高,越活潑動聽。已經有人做過仔細比較 LP vs CD 的相對動態,結果顯示在2K~10KHz範圍, 黑膠唱片的相對動態優於CD!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原標題: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周杰倫出道20年唱片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聆聽黑膠很有儀式感,很治癒,讓我們的生活慢下來。」1904年,京劇大師孫菊仙錄製了《舉鼎觀畫》等唱片。1917年,法國人樂浜生的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在肇嘉浜路建成了中國第一條唱片生產線。
  • 聽CD?聽卡帶?還是黑膠適合我
    「聽說音質很棒……」在Spotify、KKBOX等串流音樂平臺當道的時代,會用黑膠聽音樂的人幾乎要被歸為希有種,而「黑膠唱片」這名詞飽含復古情懷又帶有神秘色彩,主因是偏高的入門價格。購置一套能聽黑膠唱片的聆聽設備大約得花費上萬元,實際使用及後續保養更是粗心不得,要是一瞬間手殘弄壞,口袋裡的小朋友們就準備離家出走啦。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圖紙,在國內找人加工了轉盤,從網上買進口軸承、馬達後自己組裝出來的,材料費用共花了3萬多元,這也是我用過的設備中目前效果最好的一臺。因為還沒有上漆,算是半成品吧。」老陸向記者介紹說。「真正的音響『發燒』,一直都是硬體(設備)和軟體(唱片)相伴相隨。
  • 看一群美國人如何議論黑膠唱片和古典音樂
    雖然聽黑膠也不是什麼瘋狂的事,我有一臺 Technics SL-1200的唱機,加上唱頭300美元(約合2000元人民幣)左右,整個模擬音樂系統的價格在700美元(約合4530元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已經可以買到音質更好的數字音頻設備了。雖然多花了錢,但播放老的錄音是一件感受很特別的事情,這對我來說是值得的,雖然可能你不這麼認為。
  • 黑膠薈 | 重磅黑膠唱片音質比較好嗎?
    到上世紀80年代模擬時代晚期,一般黑膠唱片的標準重量是120克左右,普遍比50~60年代立體聲黃金時期的碟片重量要輕。受此影響,一般黑膠愛好者都認為重磅黑膠唱片的音質一定比較好些。所以在如今黑膠復興時代,以音質為最高訴求的再版發燒黑膠唱片紛紛把再版黑膠的重量提高到180克、200克左右,更加強了重磅黑膠=高音質的一般印象。
  • 【談黑膠】入門唱盤,不只是聽個情懷
    在這個數位音樂為主流的時代,人們開始關注真正最為保真的模擬唱片了。但聽黑膠是很花錢的,發燒友們也清楚。一款高檔的黑膠唱盤遠超頂級CD機,而播放黑膠所要求的講究也非一般發燒友所折騰得起。但沒錢又想聽黑膠怎麼辦,市面上低價入門的唱盤十分多,其中有一些不僅僅是聽黑膠還能幹點別的事。我們選出幾款市面熱門的入門黑膠,來告訴大家其實聽黑膠並非那麼麻煩。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周杰倫出道20年唱片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聆聽黑膠很有儀式感,很治癒,讓我們的生活慢下來。」在全球黑膠回潮的環境下,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從德國購入黑膠唱片生產線,2018年投入生產。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臺也都設立了黑膠服務專區。    上海黑膠文化研究會成立的同時,「時光流轉120年黑膠文化展」也在藝倉美術館拉開帷幕。黑膠唱片已誕生150年,在中國也走過了120年。1897年,南京路上的謀得利洋行開始銷售蠟筒留聲機和蠟筒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