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電影,各種題材風格都會去體驗,而動畫電影,是其中非常喜愛的一種。動畫是一個賦予生命,創造生命的藝術形式,是一種電影類型,而不是只兒童看的故事。動畫電影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鮮明的色彩畫面,典型的角色形象,以一種簡單且輕快明朗的方式引導觀眾融入其中。隨著整體頻率逐步提升,動畫電影所展現的內核越來越細膩豐富,以小見大,由淺入深,讓觀眾可以透過「孩童」般純粹的視角去觸碰生命的哲理。
不是所有美國動畫都出自迪士尼,不是所有的動畫都是經典的真善美,不同公司/工作室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思想,讓這個產業更五彩繽紛也更具包容性。有許多很不錯的片子沒有在國內上映,大部分都是我很久前看的,情節已經淡忘,無法一一推薦,因此整理部分較知名的動畫公司/工作室,讓大家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以下僅略談美國本土部分,大愛的日本動畫也許會在某個將來呈現。
華特迪士尼公司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動畫長片: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記,小飛象,小鹿斑比,灰姑娘,愛麗絲夢遊仙境,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
真人版:愛麗絲夢遊仙境,魔境仙蹤,沉睡魔咒系列,魔法黑森林,灰姑娘,美女與野獸,花木蘭……
2010年發行3D動畫電影《長髮公主》,是迪士尼由手繪動畫向電腦動畫全面轉型的首部作品,之後陸續出品:無敵破壞王,冰雪奇緣系列,超能陸戰隊,瘋狂動物城,海洋奇緣,尋龍傳說(2021.3.5敬請期待)
米奇老鼠唐老鴨,王子與公主,神話際遇,討喜的小動物,勵志的故事……迪士尼幾乎承包了孩童時期關於童話的所有記憶,成為了「童年」的標誌。迪士尼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的長老級輩分了,包攬了許多動畫界之最,也隨著一個年代的記憶,塑封成一本泛著歲月光芒的童話書。
從孩童,到成人,迪士尼的故事看了又看,聽了又聽,舊的翻新,新的避免不了俗套,不算很出彩,還有點千篇一律的相似。但迪士尼就是一位擅長講故事的老者,將老套的故事娓娓道來,圓融而溫馨,仿佛你永遠都還是當年的那個孩童,對故事始終抱持一份童真與嚮往。
在近年的出品中可以發現,迪士尼在努力改變老套的角色與故事模式,加入了新元素,有了不同的「性格」。時代變遷,唯有變化才能跟得上變化,但總有一些不變的核心,讓自己能在變化中穩步向前。迪士尼的永恆或許在於,你永遠可以做那個聽故事的小孩,只要你脫下大人厚重的衣裳,便回到最初那份童真。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皮克斯的前身,是喬治·盧卡斯的電影公司的電腦動畫部。1984年,剛離開迪士尼的約翰·拉賽特加入盧卡斯電腦動畫部,成為皮克斯的重要人物,也是皮克斯創造力的驅動者。1986年,史蒂夫·賈伯斯(對,就是那個賣蘋果的賈伯斯)收購了喬治·盧卡斯的電腦動畫部,成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購,成為華特迪士尼的子公司。
動畫長片:
「總動員」系列: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塞車總動員,超人總動員,美食總動員(料理鼠王),機器人總動員,蟲蟲危機,怪獸電力公司,怪獸大學,飛屋環遊記,勇敢傳說,頭腦特工隊,恐龍當家,尋夢環遊記,1/2的魔法,心靈奇旅……
若說迪士尼承包了我童年時關於童話記憶,那皮克斯就承載了我漫長成長期中許多共鳴與感動,每一部都不錯過,每一部都笑中帶淚。許多人說,皮克斯的動畫是給成年人看的。早期的皮克斯是「總動員」的天下,吃的玩的海裡遊的路上跑的,樂此不疲地創造各種擬人化角色,賦予人類的性格品質,展現出比人類更美好的光芒。皮克斯溫情脈脈地述說著生命中的總總,成長、夢想、堅持、愛、陪伴,純粹而真摯,用最柔軟的光影觸動著成年人紛繁複雜的內心。
後期的皮克斯依然溫情,也加入了更多關於生命的思考與探索,每每讓人驚喜。頭腦特工隊中對情緒的認知與自我接納完整,飛屋環遊記裡不同年齡對夢想與愛的交集,尋夢環遊記中對死亡的重新認知,1/2魔法力關於生命的「圓滿」與魔法,還有前不久燃起一大波心靈火花的《心靈奇旅》,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集體躍升。從個人成長,到整體意識頻率的轉換及提升,如春風般溫煦卻有著風暴式的蛻變力量。這就是皮克斯的核心,成長之路孤獨且漫長,卻是溫柔的自我接納自我圓融,與一次次勇敢脫殼的歷程。
夢工廠動畫公司
DreamWorks Animation SKG
1994年美國三位電影人史蒂芬·史匹柏、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創立了夢工廠工作室(DreamWorks SKG)。夢工廠動畫公司於2004年由夢工廠工作室的動畫部門分拆而成立。
可能許多人不熟悉夢工廠,但對史蒂芬·史匹柏是絕對不會陌生:拯救大兵瑞恩,變形金剛系列,大黃蜂,侏羅紀公園系列,黑衣人系列,圓夢巨人等,都由他導演或參與製片。
動畫長片:
怪物史萊克系列,馬達加斯加系列,蜜蜂總動員,功夫熊貓系列,馴龍高手系列,超級大壞蛋,穿靴子的貓,守護者聯盟,瘋狂原始人系列,極速蝸牛,天才眼鏡狗,瘋狂外星人,魔法精靈系列……
很喜歡夢工廠的LOGO,「在月亮上垂釣的男孩」,一直感覺他在「釣夢」。相比迪士尼的真善美與皮克斯的溫情,夢工廠動畫的風格儼然不同於前兩者,他所塑造的角色通常都是反經典反傳統的,他們有著各種小毛病、缺點,醜陋、粗鄙、怪咖、惡搞、逗比。如同他們所展現的形象,不標準不美好,但是穿越他們的外表與行為,依然能發現內在那些閃光點與真摯。他們讓你感到親切,帶給你許多純粹的歡樂,也會在某些時刻輕輕觸碰你的內在,讓你由衷去擁抱他們。他們可能是我們身邊的一個普通人,也可能是我們無數面像中的一面,那被批判,不被接納的一面。
夢工廠動畫沒有前迪士尼和皮克斯那麼受歡迎與討喜,但依然堅持做自己,朝著自己的夢想穩步前進,如同LOGO上的那個愛做夢愛釣夢的男孩。
這裡順帶推薦一部由史蒂芬·史匹柏參與製作的動畫《怪獸屋》,這是一部被定義為「驚悚片」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三個孩子在萬聖節進入一間會「吃人」的老屋探究秘密的故事,畫面、情節、氣氛,的確是有些「驚悚」,但看到後段你才驚覺所有的發生都是基於「愛」,愛帶來好奇,愛帶來保護,愛帶來創造,愛會帶來毀滅,愛也是放手…這部片子值得深看,關於人性底層「善」與「惡」的感受與思考。你會驚訝於一部動畫電影所能觸碰與傳達的真的可以很深,且無邊際,非常開放。
藍天工作室
Blue sky studios
創建於1987年,套用沃爾特·迪斯尼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從一隻老鼠開始的」,對藍天工作室而言,「一切都是從松鼠追逐橡果開始的。」
動畫長片:
機器人歷險記,霍頓與無名氏,冰河世紀系列,裡約大冒險系列,森林戰士,公牛歷險記……
你可能不知道藍天工作室,但你一定看過那隻追橡果的松鼠,並瞬間被逗樂。這隻仿佛為了追逐橡果而生的松鼠,來自藍天工作室的王牌製作《冰河世紀》,是史上最悲催但又最成功的配角,獨佔了許多短片。
冰河和裡約系列,主題很鮮明,中規中矩的故事中依然能呈現出許多讓人觸動的細膩。冰河世紀系列中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的情感交集,形成了一個反視角的世界,動物是那個世界的「人」,將人類的行為投射到動物身上,或許是引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人與自然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在裡約系列中,盡顯巴西風情的歌舞著實非常有渲染力,不遜色於迪士尼的歌舞動畫甚至真人歌舞電影,無論是從音樂旋律、色彩畫面、舞蹈陣型、角色本身,無不滲透著一種熱烈,有種讓你身體每個細胞都不自覺跟著狂歡而釋放出喜悅的魅力。
藍天工作室在動物角色的細節和特效處理上非常細膩,3~4年出一部續集的溫吞節奏,卻是每一部都比上一部要精細的創造,沒有龐大的製作群體,那就慢工出細活。
萊卡工作室
Laika Entertainment
萊卡動畫是一家專門製作定格動畫的工作室,成立於2005年,它的前身,是八十年代由定格動畫大師威爾·文頓一手創建的威爾·文頓工作室。
動畫長片:鬼媽媽,通靈男孩諾曼,盒子怪,久保與二弦琴(魔弦傳說),遺失的環節
此處必須詳細介紹定格動畫:
(內容來源於百度)
定格動畫(stop-motion Animation)是通過逐格地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像到的任何奇異角色。通常所指的定格動畫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來演出的。超過24幀/秒的靜態圖片連續放映,可以被肉眼認為是動態畫面,所以,每一秒的定格動畫至少要拍攝24張照片。
萊卡工作室每部作品的布景都搭建在工作室內部,按照真實世界等比縮小的微觀場景由泡沫、木頭、樹脂等等材料組成。製作部門負責布景、角色和道具的製作,其中最耗時的往往是那些不容易被人關注的細節。定格動畫需要實景拍攝,布景和道具要在拍攝之前全部完成,因此製作部門在拍攝前的12~18個月內就開始製作動畫師所需要的模型。每一個角色設計、製作的過程大概會持續4~9個月的時間,而每個角色還要製作出多個副本以及不同的面部表情。
道具和布景準備就緒後,電影進入實拍階段。動畫師通過繩索來控制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每微調一次,都要用攝像機捕捉下來。萊卡工作室的每一個動畫師手頭上只會負責一個場景。有時角色和場景會被分開拍攝,然後再通過數位技術將兩組畫面合成到一起。比如在一個場景裡,主角正身處森林之中,而動畫師每次只移動一片樹葉和一根樹枝,最後在電腦上組成整片運動的森林。製作《久保》時,27個動畫師分工拍攝不同的場景,每個動畫師每周的任務量是4.3秒的動畫內容,而實際上他們每人每周只能完成3秒。
皮克斯出品必屬佳品,那萊卡出品則必屬精品。萊卡動畫於我而言,是無意中挖到的寶石。初看時感覺像是回到幾十年前的那些木偶動畫,萊卡在真善美主流的動畫產業中顯然是另類孤僻的。沒有圓潤美好的形象,毫不避諱地講述著鬼怪、邪惡甚至恐怖的故事,肆無忌憚地渲染著陰鬱詭異的氣氛。然而會在某個剎那間,猛然敲開的一個小洞,光亮便傾瀉而入,照亮了那些可愛的、美好的、充滿希望的。強烈的反差帶來一種衝刷心靈的力量,萊卡的魅力正在於此,穿透怪誕與黑暗的外表,本質是純粹的童真與愛的光芒。
陰暗的底層,一定是光生成的地方。
《鬼媽媽》是我看的第一部,並且在近十幾年間反覆看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觸動,每一次都有某處的陰暗被點亮。《鬼媽媽》是萊卡的第一部獨立製作電影,已超越了一部動畫可以表達與呈現的。一個交錯於現實存在的光怪陸離的世界,那個充滿想像又細思極恐的故事,那些讓人嘆為觀止的角色場景細節。故事本身是吸引的,但更讓人折服的是萊卡的創造力與堅持不懈的精神,貫穿於整個作品,滲透在細枝末節之中,在故事的核心裡。《盒子怪》與《通靈男孩》我也非常喜歡,很久之前看的,細節已淡忘,但每每想起,都有再刷一次的衝動。
複雜而漫長的製作過程決定了萊卡的出品只能是緩慢而少量的。在飛速發展的數位化技術產業與商業業績競爭中,要放慢腳步,花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精力,堅持做熱愛的創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極致的熱愛,呈現了極致的驚豔,這便是萊卡的匠心精神。
「每一部定格動畫都充滿著各種不完美和失敗,每個創作者都要面臨源源不斷的問題」。而萊卡之所以堅持踐行定格動畫,正像萊卡工作室CEO特拉維斯·奈特所說的:「所有的不完美恰好讓定格動畫變得更加美好,讓這些電影更有人情味。」
說到定格動畫,就不得不提被譽為世界頂尖定格動畫製作者,英國阿德曼動畫公司(Aardman Animation)。代表作:超級無敵掌門狗,小雞快跑,小羊肖恩系列。
阿德曼的定格動畫作品,全部都是由粘土製造,角色造型是有別於數字動畫的可愛。小雞快跑和小羊肖恩生於不同的背景,都表達了主角不甘於現狀,敢於突破為自己探尋自由的勇氣和智慧。《小羊肖恩》的精彩還在於它是一部無臺詞電影,全片沒有一句對白,通過動物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細節去傳遞信息。典型的英式幽默,簡單純樸的故事,充滿創意的奇思妙想,以一種輕鬆下午茶的調調,帶出電影的核心。
照明娛樂公司
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
照明娛樂在2007年由電影製片人克裡斯·梅勒丹德利創立。2008年,照明娛樂與NBC環球公司達成協議,成為環球影片公司旗下的一個子公司,並為後者製作動畫電影。
動畫長片:老雷斯的故事,綠毛怪格林奇,神偷奶爸系列,愛寵大機密系列,歡樂好聲音
片頭那些萌爆的小黃人蹦躂出來激動地喊:ILLUMINATION! 就是照明娛樂,也是「小黃人」的創始者。
照明娛樂動畫裡的角色,總有那麼點「壞壞的,痞痞的」的味道,他們不是那種討喜的性格,有點邪惡,有點壞,有點搗蛋,有點粗暴,例如神偷奶爸,愛寵裡的兔子小白,綠毛怪格林奇,歡樂好聲音的大猩猩Johnny,他們卻又是生動有趣,隨著情節發展不經意展現出他們「頑劣」外表內的本真美好。照明娛樂的動畫以一種非常輕鬆歡快的節奏去鋪開故事,讓所有開心、激動、緊張、悲傷、憤怒、感動的情緒在那個空間內自然而然地流淌,無論那是來自角色還是觀眾。
索尼影視動畫公司
Sony Pictures Animation
是一家隸屬於索尼公司的動畫電影製作公司。
動畫長片:叢林大反攻系列,天降美食系列,藍精靈,神奇海盜團,憤怒的小鳥,精靈旅社系列,蜘蛛俠平行宇宙
比較喜歡的是天降美食與精靈旅社系列,嚴重推薦《精靈旅社》,家庭式喜劇,將搞笑進行到底!整個系列都圍繞著一個吸血鬼家族和一個人類少年之間的故事,屏幕充斥著各種各樣奇奇怪怪又可可愛愛的怪物,配合著那位奇葩少年Joanthan,各種誇張搞怪的表情、肢體動作、語言,毫不扭捏造作,全程笑點滿滿。德古拉伯爵,那位外表殘酷高冷的吸血鬼,實則是位可愛溫柔又囉哩巴嗦的父親,換一個角度,精靈旅社系列更像是一位中年老父親的爆笑成長史,帶著一種黑暗布景內的明亮的溫馨。這個系列推薦全家觀看。
春節不妨抽空煲一鍋全家樂動畫大雜燴唄~
謝謝你我愛你
@kin58 韻律白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