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自稱「中等人家」,是謙詞還是實情?

2021-01-11 棲鴻看紅樓

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宴,賈母批判說書人的自由戀愛故事,並且指出作者「貧窮限制了想像力」,根本不了解世宦讀書大家的道理。接著說了一句很謙虛的話:「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別說是那些大家子」。

當初我讀《紅樓夢》讀到這句,被賈母的偉大人格謙遜品質深深感動了:瞧瞧,人家這樣的富貴,還這麼謙虛,只自承是「中等人家」。相比之下,那些暴發戶眼高於頂,真叫人沒眼看了。

但是年紀漸長,讀書也學會前後聯繫、互相對照,再看賈母這句「中等人家」,感覺就變了。

是的,與劉姥姥、賈芸、賈雨村相比,賈府真是富貴逼人。就是探花郎林如海的獨生女兒,只會「飯後務待飯料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哪裡見過用茶漱口、丫鬟跪著捧水洗臉的排場?甚至皇宮生活多年的元春,見了大觀園也不禁「默默嘆息奢華過費」。從這些比較來看,賈府實在是富貴之極。

但是,寶玉雨夜探黛玉,穿的蓑衣、戴的鬥笠,因其細緻輕巧,博得黛玉的稱讚。然而這一套雨具(還包括一雙棠木屐),不是賈府所產,不是集市採購,而是北靜王所贈。

問題是寶玉隨口向黛玉承諾:「你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來送你。」雖然寶玉是慣壞了的孩子,但如果北靜王把僅有的一套精緻雨具送給他,他還敢於信口承諾「弄一套送你」嗎?顯然北靜王府,這樣的東西並非絕無僅有,而是司空見慣的日常應用之物。

為上物質上的比較。再來說說權勢。忠順王府長史官到賈府索要琪官,並不是仗勢欺人,因為琪官「一向好好在府裡」,他根本是忠順王府的家伎,是人家的私有「財產」。

但是這位長史官也知道,琪官僅僅是與寶玉「相與甚厚」,而不是寶玉窩藏起來,卻偏要向賈府索要——他怎麼不去找北靜王府索要?是不知道北靜王也與琪官「相與甚厚」嗎?他連私贈紅汗巾的事都知道了。知道琪官贈茜香羅給寶玉,而不知道北靜王送茜香羅給琪官,有點說不下去吧?

當然,琪官所說的茜香羅是北靜王所贈,也未必就是真的,不能排除戲子借年輕高貴的郡王自抬身份的可能性。但即使這一件事是假的,也不能否認北靜王與琪官「相交甚厚」。琪官是「名馳天下」,總能舉出幾個「相交甚厚」的達貴顯貴,不需要像賈雨村那樣把素未謀面、不知底細的寧榮賈府,「攀扯」為「同譜」。

琪官蔣玉菡還在紫檀堡買房置田。一個家伎,能有多少積蓄,足夠置買田舍?當然是得到了朋友的「饋贈」。哪些朋友給了他饋贈?寶玉「雖然有錢,又不由我使」,肯定不會是主要贊助人。那麼主要贊助人(們)呢,忠順王府長史官為什麼不去向他們追查琪官下落?

原因很簡單,長史官,以及他背後的忠順王,不願意為了一個戲子,與高貴門第反目,只能去威懾一下賈府這樣的「中等人家」。

相關焦點

  • 賈家那麼富貴,賈母卻說是「中等人家」,這些細節證明賈母沒說謊
    賈家屬於什麼樣的人家,在京城屬於什麼階層,此事有歧義。賈母在五十四回自稱「中等人家」。那麼富貴的賈家真的只是中等人家麼?看看原文留下的這些線索,證明賈母沒說謊。(原文第五十四回賈母說)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
  • 賈母為何要說賈家是「中等人家」?有兩個重要原因
    林黛玉的大紅羽紗面白狐狸裡的鶴氅;賈母給史湘雲的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裡子、裡外發燒大褂子;王熙鳳的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褙襖,五彩緙絲石青銀鼠褂;王夫人給襲人的桃紅百子緙絲銀鼠襖,蔥綠盤金彩繡錦裙,青緞灰鼠褂;賈母給薛寶琴的鳧靨裘,給賈寶玉的雀金呢……無不透漏著一種奢華。
  • 賈母說賈家是中等人家,那何為上等人家,何為下等人家?
    在《紅樓夢》第五十四回,賈府來了女先生說《鳳求凰》,這期間,賈母出來說了一番話,聲稱自己是中等人家。《紅樓夢》主要講述的就是賈家的盛極而衰,興盛時期的賈府,僕從千人,一頓飯的花費就是一個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費,這樣的賈府,還算是中等人家嗎?如果算,那何為上等人家,何為下等人家。
  • 在賈母眼中賈府只是中等人家,那麼紅樓夢中的上等人家是什麼樣?
    賈母在元宵節和大家一起聽說出的時候,因為為了給大家說「富家小姐不可能同窮書生私奔」的故事,也是賈母無意中提起賈府只是中等人家,在他們的就都沒有這樣的故事,其他更上等的人家就更不可能出現了。故事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賈母提起賈府只是中等人家,在眾人的認知之中賈府已經是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果這樣的人家都只能居於中等,那麼什麼樣的人家可以算上等呢?第一,賈府位列四大家族之首,如果賈府算中等,林家和其他三家都算中等既然賈府是中等人家,那麼和他基本上並列的三大家族,這五家人的地位已經大致相同。那麼他們各自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
  • 賈府只能算是中等人家?不是賈母自謙,賈寶玉身份如此
    題:賈府只能算是中等人家?不是賈母自謙,賈寶玉身份如此!《紅樓夢》故事裡,賈府一家子聽女先生說書,是一篇才子佳人俗套文,喚作《鳳求鸞》,賈母聽了個開頭,就知道是什麼緣故了,掰謊道:「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
  • 富貴如賈家,也只是中等人家,其實《紅樓夢》裡上等人家只有一個
    賈母元宵節家宴極盡奢華,林黛玉初來賈家也大開眼界,一步不敢行錯怕被笑話……這樣的賈家一派富貴景象,能為貴妃省親建立一座大觀園,賈母卻說他們不過中等人家,那麼誰家又是上等人家,上等人家什麼樣呢?(第五十四回賈母道:)再一等,他自己看了這些書看魔了,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了出來取樂。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
  • 上等人家與中等人家——戲談《紅樓夢》賈府與《臥虎藏龍》之異同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中,賈母對於才子佳人小說的一大段著名批評可稱是深入人心,時至今日還時常被大家引用:賈母笑道:「這有個原故:編這樣書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貴,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編出來汙穢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這些書看魔了,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了出來取樂。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
  • 紅樓夢:賈王史薛四大家族沒那麼神乎其神,不過是中等人家而已
    賈府這個國公府也不過是中等人家而已。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四大家族在金陵和京城的地位如何。就以薛蟠為例吧。薛蟠在金陵胡作非為,橫衝直撞,無人敢管,打死人都不當回事,揚長而去。他是有名的呆霸王。可是薛蟠到了京城,他就變了。
  • 賈母與賈赦母子反目分居背後的難言之隱
    這種事情未必會直接影響賈家的地位和利益,但是令賈母在面子上格外下不來臺,也可能令賈家在名譽和人情上受損。賈母對於孩子,不要求他的品德和才華,但要求守禮、給大人爭光: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不容他刁鑽去了。
  • 賈母到底喜不喜歡薛寶釵?
    對於賈母是否喜歡薛寶釵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爭議。單看書中前八十回的情節,我認為賈母對寶釵的態度存在著一個變化的過程,是由喜轉惡的。寶釵以王夫人外甥女的身份進入賈府,並在賈府住了下來,寶釵是賈母兒媳婦的親戚,與賈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所以也談不上親近或不親近。寶釵來到賈府後,為人處世端莊有禮,賈府上下都很喜歡她。我想最初時,喜歡寶釵的人當中也是有賈母的。
  • 賈母為何「一刻也離不開寶玉?」,背後的原因難以啟齒
    人家的父母還在,而且,王夫人早就把家務事託付給鳳姐打理了,有充足的時間帶孩子。賈政雖然是五品員外郎,但如同一個閒職,甚至只拿俸祿就可以,都不用上班。如果是人家父母的工作忙,主動讓奶奶帶孩子還可以。可人家兩口子閒得什麼似的,念經地念經、下棋的下棋,你作為奶奶卻片刻不離孫子,以至於都剝奪了人家的親子時光,什麼意思啊?這豈不是隔離了人家的天倫之樂?
  • 《紅樓夢》王夫人攆走晴雯,為何要背著賈母?真正原因她難以啟齒
    而其中值得一思的就是,王夫人對晴雯撒了一個彌天大謊,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因聽信王善保家的讒言,將晴雯召來一見,晴雯自知不妙,便言語謹慎,稱自己是老太太那邊的人,所以跟賈寶玉不太親近,當然此處晴雯也撒謊了,她為了保全自己,才撒謊說自己很少服侍寶玉,王夫人得知晴雯是賈母的人後,就說了這麼一句話:王夫人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們進去,好生防她幾日。不許她在寶玉屋裡睡覺。
  • 林黛玉一時忘情,當眾和賈寶玉做了出格事,賈母一句話找回面子
    她不止一次地拿這個話擠兌賈寶玉:「我也知道你白認得我了,哪裡像人家有什麼配得上的呢?」「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人家有冷香,你就沒有『暖香』來配?」「我沒這麼大福消受,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
  • 賈母對惜春的態度,是真心疼愛,還是面子情
    《紅樓夢》裡,賈母是榮國府的老太君,而惜春是寧國府賈珍的胞妹。從血緣上說,惜春與賈母是元、迎、探、惜中最遠的一個。其他三春都是賈母的親孫女,惟有惜春是寧國府賈敬的女兒,是賈母侄子生的。正好榮國府女孩多,賈母也喜歡女孩又好熱鬧,所以,順理成章,惜春被帶來賈母膝下撫養。賈母為了表明自己的公平,對迎、探、惜三春是一樣的待遇,連裝扮也是一模一樣。所以,賈母對惜春一直是當作自己親孫女一樣看待,並不因為她年紀最小、沒有父母而特別優待,也沒有因為她血緣關係遠而薄待。
  • 王夫人為什麼成不了賈母?
    史姑娘雖然看似有些大大咧咧,不懂人情世故,但有時候還是很會辦事的。而金釧還是個小姑娘,又天生活潑,喜歡開玩笑,在主子面前也不知道忌諱,如果她跟著老太太,肯定會討她老人家喜歡,可惜天不隨人願,跟了王夫人就註定了這個活潑的女孩將來會遭殃。言歸正傳,賈母保護鴛鴦是因為自己的兒子看上了這個丫頭,王夫人攆金釧也是因為自己的兒子調戲這個丫頭。但前者一下了就看到了問題的實質,賈赦是來挖老娘的牆角。「統共這一個毛丫頭,你們還要來算計,弄開了她,好擺弄我。」
  • 林黛玉前世是絳珠仙子,薛寶釵前世是什麼人賈母一句話說出實情
    賈母在中秋節之際,上演了一出《掰謊記》,借才子佳人之事,暗中罵賴在賈府一心想嫁給寶玉的薛寶釵。原話是這樣說的:「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賈母所說的「鬼」與「賊」各有深意。「賊」自然是指偷心賊,說的是薛寶釵為了能嫁給寶玉,想盡辦法收買人心之舉。
  • 賈母為什麼對薛寶琴那麼好?
    賈母一心喜歡薛寶琴,甚至在薛寶琴和賈寶玉一起去要紅梅花之後打聽薛寶琴的生辰八字。向來覺得賈母一心想要撮合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朋友就疑惑了,難不成賈母變心了,喜歡上了薛寶琴,放棄了林黛玉嗎?其實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解釋:賈母不見得是要把薛寶琴說給賈寶玉,想要藉此表明自己對薛寶釵沒興趣。畢竟,薛寶琴是有過婚約的人,賈母不可能不知道。
  • 一貧一富兩老嫗——劉姥姥與賈母
    她們二人的共同之處是:不僅壽命長,而且都是年紀輕輕便守了寡;二人雖然性格不同,但卻都說話幽默風趣,令人發笑;相比而言,也都心地比較善良。當然,二人的不同之處,似乎遠遠多於相同之處。賈母福壽雙全,富貴壽考,兒孫成群;劉姥姥卻有壽無福,生活貧窮,沒有兒孫,跟著女兒女婿過活。她們的家庭出身、身份地位,都有著天壤之別。正如第三十九回劉姥姥對賈母所說的那樣,「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
  • 賈母的悲劇
    賈母最終還是一個悲劇,而且這個悲劇的深刻程度決不亞於寶玉和黛玉的情愛結局。因為林黛玉是她親自接來的,誰也不會忘記黛玉初進榮國府,這位鬢髮如銀的外祖母一把把她摟入懷中的情景,那心肝兒肉叫的哭聲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賈母也更沒有想到自己原來是要給可憐的黛玉更多快樂和幸福的,可後來竟然成為一個真正的戕殺者,不僅戕殺了寶黛的愛情,而且也戕殺了自己內心中原有的善良願望。
  • 紅樓夢齊全女子的標準:從賈母看尤二姐肉皮,鴛鴦掀開她裙子開始
    王熙鳳帶她初見賈母時,賈母專門檢查了她的皮肉,從上到下都仔細看過。(第六十九回)賈母又戴了眼鏡,命鴛鴦琥珀:「把那孩子拉過來,我瞧瞧肉皮兒。」眾人都抿嘴兒笑著,只得推他上去。賈母細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手來我瞧瞧。」鴛鴦又揭起裙子來。賈母瞧畢,摘下眼鏡來,笑說道:「更是個齊全孩子,我看比你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