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屬於什麼樣的人家,在京城屬於什麼階層,此事有歧義。賈母在五十四回自稱「中等人家」。那麼富貴的賈家真的只是中等人家麼?看看原文留下的這些線索,證明賈母沒說謊。
(原文第五十四回賈母說)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別說他那書上那些世宦書禮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別說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謅掉了下巴的話。所以我們從不許說這些書,丫頭們也不懂這些話。
賈母介紹自己家時用了「中等人家」,看似在李嬸娘和薛姨媽面前謙虛,說的也是實情。賈家開創者榮寧二公軍功起家,焦大從死人堆中背出寧國公能看出當年創業的艱辛。純屬一刀一槍,用血用命換來的賈家百年富貴。
榮寧二公功勞有多大?四王之後名列八公之首。什麼意思呢?皇帝以下有十二大元帥,榮寧二公1+1>2,只排在四王后位列第五第六位。能封王者多是宗室皇族。榮寧二公基本做到了外姓臣子能達到的最大功勞位極人臣。那時候的賈家妥妥的頂級人家,在京城就???算王爺也要客客氣氣,不存在忠順親王府一個長史都可以上門頤指氣使的事。真要那樣,估計命都保不住
那麼,賈家是如何從頂級人家變成「中等人家」又被抄家了呢?原因很簡單,從寧榮二公到抄家階下囚,三代賈家人就做錯一件事,結果一敗塗地
賈家衰落是必然!榮寧二公當初的起點太高,造成兒孫輩根本不能企及,衰落很正常。第二代賈代化降爵成一等將軍;賈代善平襲榮國公。二者繼承爵位,實職也與父輩不可同日而語。賈代善有什麼實權不得而知,賈代化明確是京營節度使相當於京城衛戍司令。官不大卻極為重要,妥妥的皇帝近臣,賈代善只會更好。皇帝信任是權力財富最大源頭,藉助榮寧二公餘蔭,賈家達到極盛迎接皇帝巡幸就在那前後。
不過,賈家隨後對子孫的教育方向做出錯誤的預判。亂世重武,治世重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可太過急功近利不免拔苗助長。賈家第三代一個從武之人沒有,以賈敬為首的子孫棄武從文,賈敬襲將軍爵卻考中乙卯科進士。使得賈敬無法進入軍武,承襲京營節度使這種武職。賈赦、賈政也都是讀書人。興兒在六十五回說:「我們家從祖宗直到二爺,誰不是寒窗十載,偏他不喜讀書。」棄武從文是好事,但文不成時拋棄軍方的幾十年經營造成武不就,實屬不智!
賈家棄武從文的風險是巨大的。首先,子孫要有人出息才行。賈敬是出息,可寧國府繼承人單薄,令他不得不放棄到手的功名襲爵又不能在軍方絲毫建樹。榮國府方面,賈赦不成器,賈政從小好學,卻被皇帝幹預賞了官,仕途基本止步五品。其次,賈家沒有文武兩手準備,孤注一擲放棄武功。賈家在軍方耕耘那麼久徹底放棄,必然衰落。
賈家第三代的尷尬是既放棄軍中權力,又在文職上一事無成。轉型失敗失去進入權力核心的機會慘被邊緣。賈家無權必然從頂級家庭淪落為中等人家。在權力決定一切社會,沒有權力就算榮寧二公後人,也帶不來任何實際收益,一敗塗地不可避免。
賈母對賈家的情況一清二楚。對自家定位「中等人家」,沒有人比賈母更有發言權。不說她公公是榮國公,她父親更是保齡侯尚書令。保齡侯不算什麼,尚書令可是一國宰相。妥妥的頂級人家。賈家今時不同往日,王夫人說探春等小姐與當年賈敏比,不過丫頭一般略強。說王熙鳳都沒享受過富貴。賈母經歷了賈家從盛到衰的全部,她說賈家是「中等人家」,那就是中等人家。
【文/君箋雅侃紅樓】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君箋雅侃紅樓,進入主頁去尋找下一篇文章。不妨順手關注下,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