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法國國歌和德國國歌是同一首歌

2020-12-22 騰訊網

前排提示,本文可以和《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配套閱讀。

法國國歌《馬賽曲》,可以認為是世界上最琅琅上口的國歌之一,它誕生於1792年,如果對照上面的連結的話,可以知道那正是波旁王朝帝制結束,法國開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共和制時期。

當時法國的革命群眾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溫和的吉倫特派,強硬的雅各賓派,崇尚武裝起義的熱月黨人,可以說是非常混亂,首都是見血的權力鬥爭,外省就更是真刀真槍的軍事行動。

1792年,阿爾薩斯省斯特拉斯堡市市衛部隊工兵上尉魯熱·德·利爾創作了《馬賽曲》,原名叫《萊茵軍團戰歌》。這個利爾和斯特拉斯堡市的市長迪特裡希關係很好,經常到市委大院作客,那年的復活節,迪特裡希和利爾聊天,說起了革命的前景和人民生活的艱難,建議利爾創作一首振奮人心的曲子。第二天,利爾把腦海中的曲調譜寫出來,這就是這首歌的由來。

魯熱·德·利爾

由此可知,《馬賽曲》最早誕生於斯特拉斯堡,也許應該叫《斯特拉斯堡曲》更合適。而且,阿爾薩斯自古以來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1639年才被法國佔領,因此斯特拉斯堡有太多的德國色彩,比如城市名稱的命名方法,明顯具有德語的內涵,而市長迪特裡希,就更是一個德國的姓了。

德法關係一直勢同水火,從這個角度,帶有明顯德國元素的《萊茵軍團戰歌》也要改名才能推廣全國。

1792年7月,法國南部港口城市馬賽的革命領袖阿爾諾率領市民驅逐了當地的公爵,控制了城市,並組織一支500人的武裝隊伍前往巴黎,準備推翻君主立憲的路易十六。他們一路上高唱這首歌。因為這次進軍太過轟動,加上巴黎群眾起義推翻了雅各賓派,路易十六被砍頭,法國成為歐洲第一個進入共和制的國家,所以《萊茵軍團戰歌》也聞名全國,並改名為《馬賽曲》。

馬賽是法國的海港城市,自古航海行業十分發達。1402年建文帝逃出南京,走海路從中國近海到南中國海,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然後沿著非洲海岸線前進,繞過好望角到達大西洋,徑直駛過直布羅陀進入地中海,最後在馬賽登陸。建文帝隱姓埋名,娶當地番女,並改姓番姓,人稱Monsieur Ribéry。當然這是說笑了,不過持這種觀點的人卻是有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號稱是建文帝後裔的法國球星裡貝裡。

1795年,《馬賽曲》被確定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國歌。此後拿破崙改制時被廢除,但是並沒有全國禁止。1814年波旁王朝復闢,改了另外一首歌為國歌。關於這個路易十八復闢,其實很有意思,他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大革命時逃到了布魯塞爾,之後一直生活在比利時,拿破崙失敗後他空降回巴黎擔任皇帝,但是20多年的時間,無論是法語語法還是發音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回到巴黎後面對市民,動情的高呼「我是國王!」,但臺下聽眾不為所動,因為沒有聽懂,路易十八的口音已經變成了巴黎人民認為的鄉下口音了。

一嘴鄉下口音的路易十八

1830年七月革命時,巴黎市民又高唱《馬賽曲》,之後經歷了奧爾良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以及巴黎公社。1879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正式立法將《馬賽曲》確定為國歌,雖然現在已經是第五共和國了,但國歌則始終沒變。

說了這麼多,下面說本文的核心,其實《馬賽曲》和《德意志之歌》是同一首歌!

有關德意志之歌的種種,請看下面的連結:

海頓的《神聖羅馬帝國國歌》,以及其神奇的後世經歷

1982年至1992年,BBC拍攝了喜劇系列《Allo Allo》,有一集有如下的情節:

簡直無縫銜接啊,《馬賽曲》一秒變《德意志之歌》。

原來《馬賽曲》自帶純正的血統,那是魯熱·德·利爾留下的德國伏筆,這才是真正的草蛇灰線伏脈千裡,《馬賽曲》是天生的維希法國的國歌。

本文系原創,已籤約維權騎士,盜貼必究

請關注我,一起聊聊歷史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國家,同樣有許多的國歌。國歌,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心聲,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奮鬥歷程、不屈意志和壯闊歷史。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世界各國的國歌。
  • 命運多舛的德國國歌為何從3段變成1段
    1840年,法國要求以萊茵河為界劃定邊界,也就是說,德國應將萊茵河以西的埃爾薩斯和羅特林根割讓給法國。1922年,魏瑪共和國的首任帝國總統、社會民主黨人弗裡德裡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下令將這首歌作為共和國的國歌。紅線內是德意志聯盟的輪廓;斜線影格為為德語文化圈在國外,這首歌,尤其是第一段,直到今天一直被錯誤解讀,有時出於政治原因,甚至有意錯誤翻譯。
  • 【好歌】來聽聽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法國國歌《馬賽曲》,又譯《馬賽進行曲》,其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這是一首誕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激昂樂曲,傳唱於法國南部抗擊奧地利入侵的救國義勇軍中。3. 當英國處在殖民帝國的高峰期時,《天佑女王》不僅是英國本土的國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2013年為止,世界上至少還有十幾個國家的國歌採用的是《天佑女王》的曲調。4.
  • 世界各國國歌中,被全世界公認最好聽的三首國歌,你知道嗎
    在全世界最後好聽的國歌,都是戰歌,因為這是真心真意的在戰場上,在民族危亡的時候,寫出來的歌,那些作曲家,那些作詞家都是懷著最充沛的感情寫的。第一首國際公認最好聽的是法國國歌《馬賽曲》,又譯名《馬賽進行曲》。
  • 【小外Party】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國歌
    當英國處在殖民帝國的高峰期時,《天佑女王》不僅是英國本土的國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2013年為止,世界上至少還有十幾個國家的國歌採用的是《天佑女王》的曲調。法國國歌是魯熱·德·利爾(Rouget de Lisle)於1792年4月,法國大革命期間所創作。原名為《萊茵軍進行曲》(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
  • 徵服、榮耀、追求——國歌「歌聲」中的歷史和典故
    英國的國歌還有個特點,就是:男性君主在位時稱為《天佑國王》。《天佑女皇》在歷史上曾廣泛在大英帝國及大英國協國家作為國歌使用。現在,它在部分英國海外領土仍作為國歌使用。一些英國海外領土也同樣將它與另一首歌並列為國歌。
  • 世界最好聽的國歌被外國網友評為俄羅斯國歌 群星高唱
    美國的網友曾針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評選,選出了世界上最好聽的十大國歌,排名是這樣的:10.星條旗永不落【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美洲】9.威廉頌【荷蘭王國,(荷蘭)歐洲】8.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亞洲】7.馬梅裡之歌【
  • 這是我的戰歌:七首戰火中誕生的國歌
    法國國歌《馬賽曲》在1792年法國與奧地利戰爭的背景下被創作出來,用以召集市民進行革命。來源:圖片來源:Wikicommons法國國歌《馬賽曲》的表現十分突出,它誕生於戰火紛飛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是為召集軍隊而寫。
  • 播放納粹德國國歌 美國網協致歉
    《法制晚報》2月13日報導,美國網球協會在賽前奏響納粹時期的德國國歌,使聯合會杯鬧了一次尷尬的「烏龍」。 昨天,2017年聯合會杯世界組首輪較量展開,美國坐鎮夏威夷迎來德國挑戰,在比賽開始前的播放國歌階段,美國網球協會(USTA)將德國國歌誤放成已經被廢棄的納粹時期的德國國歌,當場引發德國球員的不滿與抗議。
  • 國歌那些事——《德意志之歌》
    德國是個音樂家輩出的國度,巴赫、貝多芬、孟德爾頌、華格納……把這些名字連起來可以貫穿整部西方音樂史!            而這樣一個高手如雲的國家裡,究竟誰的作品能力壓群雄,成為這個國家的符號——國歌呢?
  • 俄羅斯的國歌,為啥沿用前蘇聯國歌的旋律?一種情懷吧!
    但是,俄羅斯則不然,依然沿用前蘇聯國歌的旋律,這是為什麼呢?俄羅斯我們先說說蘇聯的國歌。在十月革命前,俄羅斯帝國的國歌是《天佑沙皇》。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俄以《國際歌》為國歌。國際歌的誕生,很有歷史。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
  • 反動國歌的另一面
    德國國歌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國歌,就是出於純粹的音樂感官——海頓的音樂偉大。我曾經兩度在世界盃現場聆聽開場前的德國國歌,在足球場這首國歌的恢弘氣勢無與倫比:一次是2002年在橫濱世界盃決賽,德國輸給巴西那次,另一次是2014年在巴西貝羅霍裡藏特,德國狂勝巴西那次。2006年世界盃我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和十萬球迷一起看大屏幕轉播德國對阿根廷,最後點球決勝德國勝出。
  • 為大家安利幾首外國國歌(1)
    美利堅合眾國國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中文譯為《星條旗》)       這首歌的曲調取材於英國作曲家
  • 看看這些藏在各國國歌裡的軍事梗
    另外,美國國歌常常被傳為《星條旗永不落》,實際是美國國家進行曲,而不是美國國歌。凡是大國都是生於憂患。法國國歌《馬賽曲》誕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戰鬥的街壘上常常飄揚著這首曲子。1917年,俄羅斯曾用《馬賽曲》俄語版作為自己的國歌。而蘇聯非正式國歌《國際歌》也是法國人所作。因普法戰爭引發的巴黎公社失敗,歐仁·鮑狄埃深有所動,寫下了這首象徵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名曲。
  • 國歌 | 《義勇軍進行曲》
    ,《雪飛花》,《翠湖春曉》,《雪花飛》,《金蛇狂舞》,《昭君和番》,《賣報之聲》,《小野貓》,《打磚歌》,《碼頭工人》,《苦力歌》,《畢業歌》,《大路歌》,《開路先鋒》,《飛花歌》1935年《告別南洋》,《春回來了》,《慰勞歌》,《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長江》,《採菱歌》,《鐵蹄下的歌女》,《義勇軍進行曲》,《小工人》,《傷兵歌》,《白雪歌》,《採茶歌》,《茶山情歌
  • 法國男高音羅伯特 阿蘭尼亞--法國國歌《馬賽曲》
    國歌,是表現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認為能代表該國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樂曲,是用來歌頌與鼓勵一個民族的信心與凝聚力的。
  • 蘇聯國歌那點事
    那麼這首前蘇聯國歌是個什麼來頭涅?(手動滑稽)在很多人的記憶裡,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下面這個遊戲場面下。。。。。。圖:COD5遊戲截圖。當年玩COD5最後一關時,在這首雄壯的毛子國歌下把勝利的紅旗插在國會大廈頂端,是種怎樣的成就感啊!
  • 離經叛道版《馬賽曲》,法國國歌居然還能這麼唱?!
    但法國歌壇奇才塞爾日·甘斯布卻將《馬賽曲》改成了牙買加雷鬼音樂風格reggae的新歌Aux armes et caetera。歌曲推出後曾引來無數爭議,不過以此歌為主打歌曲的同名專輯卻大獲成功。歌手、作曲家塞爾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或許可以稱他為法國教父級壞男孩。
  • 國歌千萬不能亂寫歌詞,這些國家用血淚告訴你什麼叫自立Flag
    上個月,中央電視臺發布了最新的《國歌》官方視頻,讓屏幕前數以億計的炎黃子孫著實又激動了一把。國歌可以說是反映一個國家精神風貌的最佳象徵,大部分公民都會從小學習並傳唱國歌。但是放眼世界,有些國家的國歌卻讓人「難以啟齒」。
  • 中華民國國歌你都知道幾首?
    1912—1915: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頒布了《中華民國國歌》,即《五旗共和歌》,沈恩孕作詞,沈彭年作曲。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徵集國歌,根據章太炎的建議,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將《尚書》中的《卿雲歌》選作歌詞並作曲,全歌僅四句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