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音樂關係有多深?看看這些藏在各國國歌裡的軍事梗

2021-01-10 新椰國際

眾所周知,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抗日烽火之中,幾易歌詞,最終「冒著敵人的炮火」仍然為喚起憂患意識考慮而保留至今。其實,不僅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其中四個的國歌誕生於戰爭,而且有一定國際地位的國家,其國歌也或多或少都與軍事有關係。

美國國歌《星條旗》是由美國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作詞的。1814年9月,此公在被英軍扣留在英艦期間,目擊了英軍炮轟巴爾的摩麥克亨利堡及美軍英勇抵抗的場面。9月13日凌晨,他看到一面美國國旗仍在堡上飄揚,便在一封信的背後寫下了幾行詩,這就是美國國歌歌詞來源。

有趣的是,曲子卻用的是英國作曲家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寫的To Anacreon in Heaven。另外,美國國歌常常被傳為《星條旗永不落》,實際是美國國家進行曲,而不是美國國歌。

凡是大國都是生於憂患。法國國歌《馬賽曲》誕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戰鬥的街壘上常常飄揚著這首曲子。1917年,俄羅斯曾用《馬賽曲》俄語版作為自己的國歌。而蘇聯非正式國歌《國際歌》也是法國人所作。因普法戰爭引發的巴黎公社失敗,歐仁·鮑狄埃深有所動,寫下了這首象徵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名曲。

至於更為著名的蘇聯國歌(在我國被非正式譯作《牢不可破的聯盟》),是在1944年衛國戰爭時期被採用。當時許多紅軍官兵認為,《蘇聯頌》體現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不過也有一些紅軍官兵對此歌不太感冒,認為是戰爭的產物,只反映了今天的任務,還有人認為此歌是與盟國的妥協,以期獲得盟國儘快開闢第二戰場等合作。

以戰歌作為國歌在近代史上是很普遍的現象。如在《義勇軍進行曲》之前,我國國歌一度以《國民革命歌》暫代,1926年廣東省教育廳通過「推行國歌案」,決定廢棄《卿雲歌》,以「打倒列強除軍閥」為核心的歌詞來自黃埔軍校政治部。有些搞笑的是,此歌曲調改編自《兩隻老虎》。

和美蘇國歌一樣,國家被入侵常常能獲得作曲家的創作靈感。比如奧匈帝國國歌和現代德國國歌用的都是《Kaiserhymne》的旋律,這是著名作曲家海頓1797年創作的,體現了奧匈帝國作為一個整體抵抗外部入侵的決心——外部入侵者是著名的拿破崙,他帶領的法軍在北義大利多次擊敗了奧軍。

這首曲子因為足夠莊嚴和神聖,曾被用作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國歌。1841年,霍夫曼在創作《德意志之歌》的時候直接用的就是《Kaiserhymne》的旋律,它是魏瑪共和國、西德和現代德國的國歌。

不過,《德意志之歌》歌詞有個搞笑的地方,其第一段有這麼兩句:「從馬斯到默默爾,從埃施到貝爾特」,這是德國在西、東、南、北四個方向的界河,被德意志民族主義者認為是德意志民族的天然界限,不過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均主動挑事,這四個地方目前分屬荷蘭、立陶宛、義大利和丹麥。因此,這尷尬的一段目前不唱了,只唱第三段。

現代不少歐洲國家國歌和拿破崙有關。比如波蘭國歌《波蘭絕不滅亡》,使用的是拿破崙戰爭時期在義大利的波蘭軍團戰歌。該軍團在冬布羅夫斯基的領導下,回國解放波蘭。冬布羅夫斯基好友兼部下Józef Wybicki由此於1797年創作了《義大利波蘭軍團頌歌》,並立即開始流行。

後來歐洲1848年革命時期,被認為是革命的頌歌而傳遍整個歐洲。隨後以該曲為基礎改編的《嗨,斯拉夫人》,二戰期間,其譯文被定為南斯拉夫的國歌,解體後又成為塞蒙國歌。

追求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過程中誕生的被廣為傳唱的歌曲,常常被作為國歌。如荷蘭國歌《威廉頌》頌讚威廉王帶領荷蘭人反抗西班牙王,走向獨立的事跡。阿爾及利亞國歌《誓言》誕生於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時期,矛頭直指原宗主國法國。

其中一段歌詞是:「法國啊,你們大勢已去,我們已將你們的章節書寫完畢;法國啊,算帳的日子已經接近,就準備好響應我們的反擊吧。」義大利國歌《馬梅利之歌》,誕生背景是義大利第一次獨立戰爭,也是義大利統一運動的標誌,加裡波第的紅衫軍就高唱著這首歌進行奪取義大利南方和統一整個義大利的鬥爭。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國家,同樣有許多的國歌。國歌,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心聲,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奮鬥歷程、不屈意志和壯闊歷史。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世界各國的國歌。
  • 【好歌】來聽聽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義勇軍進行曲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年代。美國國歌《星光燦爛的旗幟》,由美國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作詞,英國作曲家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作曲。描繪了第二次北美獨立戰爭中星條旗在戰火硝煙中迎風飄揚的情境。2.
  • 邊講故事,邊讓你明白:國歌有沒有版權?
    作為歷史層面和世界範圍內流傳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國歌有沒有版權?平時很少會思考這個問題,但是仔細想想,似乎又覺得有些複雜,一時難以回答。 趙律師今天為大家解答。 首先,這個版本的國歌,聽過的人並不多。,即使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年代,保羅·羅伯遜對於音樂版權及音樂創作者都表示高度尊重,他將這張唱片的一部分稿費寄給了中國的田漢和聶耳家屬。
  • 戰爭爆發前有何預兆?張召忠給出3個預言,一旦出現各國都應警惕
    戰爭是每個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場景,但是戰爭的發生往往不會因為人們的意志而轉移,各國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等原因,很多戰爭最終都難以避免。但是從歷史中可以看到,戰爭的發生並不是無跡可尋的,不論是大規模戰爭還是局部地區的戰爭,發生之前都會有明顯的徵兆,一旦這些預兆全部出現,世界各國都應提高警惕。
  • 秦暉:「後南斯拉夫時代」的國歌(一)
    黑山國歌則採用了《五月裡晴朗的早晨》,這是一首民歌風格的多聲部歌曲,前面類似詠嘆調,後邊逐漸激昂成為進行曲,在各國國歌中別具一格:   五月裡晴朗的早晨,晴朗早晨薄霧消散,   五月裡晴朗的早晨,晴朗早晨太陽初升。   照亮我的母親黑山。   我是你那群山的子弟,誓死捍衛你的榮譽。
  • 在印度普通人眼中,中國軍事力量有多強大?看看印度網友真實評價
    遙想建國初期,一窮二白的中國,展望如今力求國產化的軍事裝備,進步確實不小,也得到了不少國家的認可。放眼國際,我們已是位於全球前三的軍事強國,在亞洲便是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那麼同樣作為亞洲大國的印度,是怎樣看待我國的軍事實力的呢?一起來看看印度網友真實評價。
  • 世界各國國歌中,被全世界公認最好聽的三首國歌,你知道嗎
    在全世界最後好聽的國歌,都是戰歌,因為這是真心真意的在戰場上,在民族危亡的時候,寫出來的歌,那些作曲家,那些作詞家都是懷著最充沛的感情寫的。第一首國際公認最好聽的是法國國歌《馬賽曲》,又譯名《馬賽進行曲》。
  • 日本的國歌僅28字,把它翻譯成中文後,才發現日本的野心有多大
    國歌也可以算作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之一,我國有國歌,那麼其它各國都會有他們的國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國歌僅僅只有28個字,整體非常短,但是把它翻譯成中文後,會發現日本的野心是非常大的,國歌裡的歌詞句句都暴露出他們的野心。  日本國歌《君之代》  眾所周知日本是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走向強大的,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國歌。
  • 伊拉克戰爭,薩達姆為何把800架戰機藏在沙漠裡,而不是對付美軍
    如果說起戰爭,其實說白了就是大國之間的博弈,而終歸到底,就是政治集團的利益分配而已,即使後來的局部地區衝突,有很多都是大國在幕後操縱的結果,而一些小國家,由於軍事較弱,最終免不得被人操控捲入到戰爭中去。當然了,全球實力最強的國家就是美國。
  • 【小外Party】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國歌
    國歌是一個國家象徵性歌曲不同國家的國歌各有特點也反映出歷史背景和民族精神在國慶假期的末尾,小編突然有個疑惑,大家是否都知道其他國家的國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各國的國歌吧。因為篇幅不宜太長,所以小編挑選了幾個比較有特點的來做介紹,一起來看看叭~中國《義勇軍進行曲》(March of the Volunteers)我們的《義勇軍進行曲》,創作自1935年,聶耳作曲、田漢作詞,鼓勵中華兒女在面對外辱時團結一心、共赴國難
  • 戰爭發生前顯露3大預兆,一旦同時出現,各國都需拉響警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深刻的感知到了戰爭的危害,所以全世界都開始呼籲和平,為此人類專門成立了聯合國來解決地區爭端,讓各國更加和平友好的發展,但人類歷史告訴我們,戰爭永遠不會消失,人類誕生以來已經發生了幾萬起戰爭,所以每個國家除了在發展經濟外,始終不敢對軍事力量發展掉以輕心,時刻為可能發生的戰爭準備著
  • 「雷劇」有軍事顧問嗎?看看《上甘嶺》的軍事顧問是怎麼幹的吧
    這個劇組有軍事顧問嗎?倘若有,那麼,軍事顧問是失能了還是失職了?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老傳統。就說上甘嶺戰役吧,沒有哪本兵書教我們應該怎樣打,我們不也打贏了嗎?」在拍攝過程中,沙蒙導演和其他演職人員對趙毛臣尊敬有加,有時候,一組鏡頭拍完了,只要趙毛臣說「不行」,一般都會重拍,直到他認可為止。為了切身感受戰爭氛圍,儘可能真實地還原戰場原貌,沙蒙導演和趙毛臣等人專程去過五聖山,在那裡實地考察了三個多月。除了與趙毛臣頻繁溝通之外,沙蒙導演和編劇還採訪了近百名志願軍戰士,收集整理出了近百萬字的採訪素材。
  • 1978年修改的「國歌」還有多少人記得?與如今的國歌有何不同?
    另外,不只是中國軍人唱這首歌,這首歌更是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傳播到蘇聯、法國等國家,深受各國歡迎。舉例來說,在1940年,一位黑人歌手在美國演唱了這首歌,並將其定義為中國的革命歌曲,這首歌在美國也被廣泛傳播。隨著這首歌聲名鵲起,不久又進入了新中國時期,當時我國未能按計劃選出國歌,便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一首代國歌。
  • 聽聽他們的國歌就知道了,野心昭然若揭
    想要了解印度真正的野心,可以選擇聽一下印度的國歌,從那裡可以了解到他們真正的想法。印度國歌名為《印度之晨》,作者是印度著名詩人、哲學家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泰戈爾憑藉英譯詩集《吉檀迦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印度人在眾多優秀作品中專門選擇了《印度之晨》作為國歌,背後其實有很深的隱藏含義。
  • 蘇聯國歌那點事
    最近圈裡對蘇聯軍歌很是追捧,整個空間裡dalao們的音樂連結都有種蘇維埃的氣息。其中最多的就是所謂的《牢(bu)不(gong)可(zi)破的聯盟》了。那麼這首前蘇聯國歌是個什麼來頭涅?(手動滑稽)在很多人的記憶裡,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下面這個遊戲場面下。。。。。。圖:COD5遊戲截圖。
  • 反動國歌的另一面
    德國國歌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國歌,就是出於純粹的音樂感官——海頓的音樂偉大。我曾經兩度在世界盃現場聆聽開場前的德國國歌,在足球場這首國歌的恢弘氣勢無與倫比:一次是2002年在橫濱世界盃決賽,德國輸給巴西那次,另一次是2014年在巴西貝羅霍裡藏特,德國狂勝巴西那次。2006年世界盃我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和十萬球迷一起看大屏幕轉播德國對阿根廷,最後點球決勝德國勝出。
  • 這是我的戰歌:七首戰火中誕生的國歌
    這位律師在巴爾的摩的朋友甚至記得他五音不全,對音樂一竅不通。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1814年寫出了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歌曲《星條旗永不落》。這位作者在目睹英國軍艦轟炸家鄉港口的堡壘時草草寫下一首詩歌,而這首詩歌就是之後美國國歌的歌詞。
  • 史達林與蘇聯國歌的誕生
    ……蘇聯有必要創作自己的國歌,以取代《國際歌》。國歌將反映國家的統一,在蘇聯則要反映眾多民族的統一,而不是政黨的統一。在戰爭條件下,這種全民的象徵是非常必要的。  培養愛國主義意識、加深對祖國的熱愛(特別是在祖國危急時)、銘記前輩的豐功偉績——所有這一切從來都鼓舞人民的士氣,加強國家及其軍隊的力量。史達林懂得這一點,因此儘管他軍務繁忙,仍抽出時間關注國歌的創作。
  • 徵服、榮耀、追求——國歌「歌聲」中的歷史和典故
    美國國歌「我們有需要,我們必須去徵服」,歌詞顯示美國這隻小獅子已經張開血盆大口,要吞噬世界來填飽無底洞的胃口。建國不久就侵佔了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幾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用被徵服人口的熱血在星條旗上沾上一顆又一顆星星。二、都和上帝拉上了關係。英國的國歌《天佑女皇》可以翻譯成「上帝護佑女皇」。美國獨立革命時,這位出現在美鈔上的全能的造世主,在開國領袖隊伍裡是缺席的。
  • 古韻湖裡 | 戰鬥過的痕跡,藏在這些碉堡裡……
    古韻湖裡 | 戰鬥過的痕跡,藏在這些碉堡裡…… 2020-09-04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