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麵可以說是經典的美食,一般在早餐或者宵夜時吃得多,炒麵的香和炒粉的香完全不同,可能是因為這兩種食材的的製作原料不同所致吧。
炒麵的做法有很多,五花八門,但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目的就是要好吃。其實炒麵是很簡單的,沒有複雜的步驟,但往往很簡單的卻要有技巧,要不就會像很多人炒出來的麵條結成一坨,這樣的炒麵即不會好看,也不會好吃。那如果才能炒出這香噴噴的炒麵來呢,下面大家看看我的炒麵炒得咋樣,給打打分吧。
炒麵的做法:
1、準備食材。主料:新鮮的鹼水面。配菜:豆芽、蔥花、雞蛋。調料:鹽、油、雞精、生抽、老抽、醋、芝麻香油。
2、煮麵條。這是從菜市場買的新鮮的鹼水面。起鍋燒水,水沸騰後加半勺鹽進去,加鹽可以讓麵條更加筋道,把麵條放進鍋內並抖散,一直保持大火煮至八成熟左右就撈起過涼水,過涼水也可以讓麵條更有韌勁,然後把水瀝乾。
3、麵條拌料。煮好後的麵條很容易就相互粘在一起,到炒的時候就是件很麻煩的事,要解決這個麻煩有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先把調料這些拌好,用調料把麵條之間隔離開來,這樣的做法可以讓調料分布更均勻。先加適量的鹽增味,生抽調味,蠔油增味,老抽調色,當然不喜歡顏色太深的可以不加老抽,然後加最重要的油後攪拌均勻,有可以很好地把苗條分開而不相粘,油的量根據麵條的量來加。等攪拌均勻後,你就會發現麵條不會粘在一起了。
4、炒配菜。我這次炒的是蛋炒麵,所以要先炸彈,正常程序是要把蛋打進碗中,然後加少量的鹽增味,少量的醋去蛋腥,然後打散。
起鍋燒油,油溫5成熱把打散的蛋液倒進鍋內,我是為了少洗一個碗,所以直接把雞蛋打進鍋內,然後用鏟子把雞蛋打散,這種懶人做法不可取啊。
把蛋液炸好後正確的做法是要把炸好的蛋起鍋,然後下綠豆芽,加少量的鹽翻炒,炒至5成熟的時候把炸好的雞蛋倒進鍋內,翻炒均勻,可以切點紅辣椒配色,不需要炒全熟,有七八成熟就可以起鍋。
5、煎麵條。什麼?煎麵條?這是在炒麵條嗎?是的,你沒看錯,先把麵條煎一下再炒,這是炒麵好不好吃最為關鍵的一步。起鍋熱油,把鍋燒至微微冒煙,然後下油,比平常炒菜稍微更多一點的油,用油滑一下鍋,這樣炒的時候就不會粘鍋了。油溫3成熱的時候把麵條倒進鍋內並抖散,因為前面加了油的緣故,麵條基本不會相互粘在一起,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把麵條抖開來,把麵條稍微煎一下,煎過的麵條炒出來很香很好吃。
煎一會後就用筷子抖散並翻面,讓每一根麵條都能享受到油溫帶來的香氣提升。等煎到有麵條香味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6、炒麵條。把炒好的配菜倒進鍋內,用筷子把配菜和麵條抖散,抖均勻,
等炒出香味的時候把蔥花加進去,建議蔥花可以稍微多加一點,
用筷子抖動麵條,把蔥花抖勻並炒出香氣,然後淋上適量的香油翻炒均勻即可起鍋裝盤。
結語:
用普通麵條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炒。炒麵條要捨得下油,炒麵條沒有是不好吃的,我們在拌麵條的時候可以下和平常炒菜時的油量,然後在炒麵條的時候下的油量可以比平常炒菜稍微更多一點的有,這樣基本上所用的油量是平常炒菜時的兩倍多一點。當然油量也不能太多,太油膩了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