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安樂死的人是什麼樣的經歷?中國第一個絕症患者赴瑞士安樂死

2021-01-18 扒乾貨

臺灣的著名體育主播博達仁,晚年飽受胰臟癌所苦,在2018年6月的時候,他順利地到瑞士去完成了安樂死。是亞洲第一位前往瑞士完成安樂死的中國臺灣人,他是體育主播,可以說是大陸的宋世雄(中國大陸1949年後,第一代播音員),臺灣的傅達仁,他六十歲才生了兒子,兒子現在才二十八歲,所以從他兒子有意識開始,他就每天跟他兒子講說我要死了,但是對於兒子來說是很難做好準備的,博達仁八十六歲了,大病小病不斷,兩年前他診斷出膽管阻塞的時候,診斷出來有胰臟癌,每次手術都是一段痛苦的路程,只要他一睜眼就是在吃藥,廁所,床上,沒有人有辦法想像的那種痛。

動完手術加化療存活兩年的機率是50%,他也經過思考說我不希望動完這個手術剩下的時間我只能躺在床上,家人都不希望他死啊,家人就說那既然你快要走了,那你寫回憶錄吧,他心情平復了半年,家人就說那你開畫展,這個時間又拖了半年,畫展開到一半的時候,他說,不行我們要去瑞士了。所以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他們舉家陪他到瑞士,去接受尊嚴(安樂死機構)的兩次醫生面談,當時醫生的判斷是希望可以多回去休息一下,但是到了2018年六月短短半年的時間,他整個人消瘦下來,一百八十幾公分打籃球的,只剩下四十九公斤。

他之前在過年的時候就非常焦躁地要逼著家人帶他去瑞士,安樂死之前,傅達仁與臺北親友電話告別:「走得很坦然,平安,無憾,I love you」。那時候對他們家屬來說都是非常煎熬的,極力地勸他回去都沒有用,我們在尊嚴(安樂死機構)屋裡面依照他的要求,在歌聲中歡送他離開(傅達仁安樂死前與家人唱詩歌告別)。

他總共要喝兩杯藥,第一杯是止吐劑,因為有些人會產生反應,可能會把第二杯藥吐出來,半個小時之後,才可以喝第二杯,真正讓你致命的藥,整個過程之中,他沒有流下任何一滴眼淚,喝一口,兩口,三口,很坦然,靠在家人的肩膀上,整個過程不到三分鐘,就好像他漸漸的沉睡下去,安然的走了。

提問家人:為什麼會選擇瑞士執行安樂死?

回答:瑞士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可以對外國人執行安樂死的國家,只要你滿十八歲,醫生診斷出來(還剩下)三到六個月的生命,也就是絕症患者,才具備執行安樂死的資格,再經過兩次醫生面談的審核才可以順利執行。

提問家人:如何面對質疑的聲音?

回答:不論是安樂死或叫協助自殺,目的點都只有一個,是幫助解除絕症痛苦的人,給他們另外一種無痛的選擇,請大家這樣理解。

提問家人:絕症患者的普通醫療措施是什麼?

回答:因為在中國安樂死還沒有合法化,所以絕症患者他是安寧治療的病患,只能做不停地給止痛藥,不急救不插管,等到你慢慢地器官衰退了才可以走,這很痛苦。

提問家人:家人的心態經歷過哪些轉變?

回答:我們認為是我們幫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出於愛,到最後的心態是幫助他完成他最後的心願,我們願意陪著他,傳統中國儒家社會對死亡是非常避談的,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他開啟了一個可以選擇自己善終的權利的思考。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個選擇安樂死的人
    來源 |(ID:yitiaotv)臺灣傳奇主播傅達仁,是亞洲第一位安樂死的中國臺灣人,86歲的生命裡,他是籃球選手、教練、獲得過金鐘獎,身材高大又健美,凡事都是冠軍,卻在晚年時飽受胰臟癌折磨,暴瘦到只剩49公斤。
  • 中國第一個安樂死的名人,面帶微笑離世,安樂死合法化好不好?
    他是臺灣著名體育主播,也是第一個赴瑞士執行安樂死的亞洲人,享年85歲。傅達仁的晚年飽受胰腺癌的折磨,曾是籃球選手的他暴瘦到只剩90多斤。大家都知道,胰腺癌有「癌症之王」之稱,患上胰腺癌不僅產生劇痛,而且也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是個既痛苦又希望渺茫的癌症。傅達仁幾乎每天都告訴兒子自己快死了,在生命最後的兩年,他曾積極推動安樂死合法化,但卻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 歷時2小時花費70萬,他是中國第一個主動「安樂死」的人!
    胰腺癌,號稱癌症之王,特點就是高惡化性、難治療。其實所謂的文明進步不一定只是人的壽命的簡單的延長,還應該包括生命的品質(活得有尊嚴)和自主死亡的權利。 早在1922年,列寧就曾兩次要求「安樂死」,他認為,人到這份上,應該乾脆坦然地結束痛苦,而不要把痛苦做不必要的延續。
  • 周蓬安:支持安樂死!讓絕症患者擺脫折磨有尊嚴地離世
    讓絕症患者擺脫折磨有尊嚴地離世4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全國人大代表李傑、馬一德建議,經醫學界定,無法救治且無法減輕病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實施安樂死。李傑說,重度癌症患者到了晚期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鎮痛,往往人到最終沒辦法治療的時候就是癌痛。
  • 七旬絕症老人擔心變成植物人,選擇去瑞士接受安樂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導,英國有一名年屆七旬的老人家七年前不幸被診斷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疾病,由於這種疾病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老人家打算在自己變成植物人之前進行安樂死,並希望能夠安詳地離去。
  • 中國首例「安樂死」患者:我只想體面的和這個世界道別
    2月24日,臺灣著名主持人傅達仁前往瑞士完成安樂死,是第一例安樂死的中國臺灣人。傅達仁是臺灣著名體育主播,不幸罹患胰腺癌,2018年6月,他決定赴瑞士執行安樂死。2018年6月7日,傅達仁在兒子的懷中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走的時候,家人圍坐著陪在他身邊,沒有哭天喊地的哀嚎,也沒有沉默不語的眼淚,而是一片祥和與寧靜。
  • 關於安樂死的禁令忽略了痴呆症患者的感受
    (綜合衛報報導)根西島可能是第一個率先打破英國最後一個大禁忌(在自願選擇的情況下安詳地離去)的地方。五月份,根西島的議會會對一項有關安樂死的法案進行表決。該法案規定,只要絕症患者的生存期限不足六個月且患者神志清晰,就可以通過醫療手段對絕症患者實行安樂死。在該島首席部長Gavin St Pier的支持下,該法案可能會取得成功。據英國1961年頒布的《自殺法案》規定,安樂死在英國是違法的,最高可判處14年有期徒刑。英國議會曾試圖修改這一法案,但遭到了挫敗,儘管在民意調查中,支持改變這一法案的英國民眾佔了壓倒性的多數(82 %)。
  • 中國安樂死合法化 這麼近又那麼遠
    而在中國關於安樂死合法化的爭議也是年年不斷,一方面是民間不斷有尋求"安樂死"的病患及家屬;另一方面,經濟與醫療水平尚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以及尚未完善的全民醫療保障體制,都成為立法實施安樂死的阻力。海外:安樂死標準外溢引發爭議不斷目前,全世界僅瑞士、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包括俄勒岡州在內的美國5個州、加拿大魁北克省等地允許安樂死。
  • 瓊瑤阿姨公開安排身後事,支持安樂死絕不搶救, 你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嗎
    「我建議,加快推進中國安樂死合法化。」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原校長瞿佳的發言主題,同樣震驚眾多在場者。  「安樂死」的話題,一下子帥爆了今天的「朋友圈」,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 104歲科學家飛往瑞士安樂死,因為那裡最容易死
    他決定飛往瑞士安樂死。但由於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甚少,且大多限制重重,他只好飛往瑞士。 也唯有瑞士存在幫助外籍公民在非垂危狀態下安樂死的機構。當然,這充滿爭議。直到1987年,荷蘭終於成為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此後,日本、美國的一些州等地也一一通過立法,但這些國家及地區都有十分嚴格的前提限制。
  • 著名主持人不忍病痛選擇安樂死,生前最後畫面曝光
    當病人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時候,部分國家已容許安樂死這種離開方式的存在。但病人在真正執行安樂死的那一瞬間,他們是什麼樣的狀態?主持人安樂死全過程曝光 最後在兒子懷中睡去2月24日,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公開了他去年6月份在瑞士執行安樂死的最後服藥畫面,令人心碎。對於即將來臨的死亡,傅達仁顯得非常平靜,跟家人開心道別。
  • 中國第一個安樂死的人
    「安樂死」在中國一直頗具爭議,情理上看,「安樂死」可以減少無可挽救病重病人的痛苦,但法律上看,「安樂死」又容易帶來很多模糊不清的糾紛。安樂死到底合不合理,我們最後再說,先看看中國第一位安樂死的病人,他的例子或許可以讓我們找到問題的答案。
  • 安樂死 ,「安樂」之路如何走?
    然而過了這麼多年,柏拉圖的主張仍然只是一種理想,因為絕大多數國家仍將安樂死視為非法。法國的近鄰荷蘭、比利時除外。前者是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比利時則緊隨其後。本月初,41歲的比利時男子洛倫佐,在安樂死前完成了自己最後的心願——看一場主隊的足球比賽,度過生命裡「最後的90分鐘」。
  • 「我想在一頓溫馨晚餐後死去」,紐西蘭絕症者的安樂死合法化遺願...
    今年6月,維克斯在一封公開信中寫道:「你(薩斯)向人們展示了,能讓絕症病人在生命最後的階段,免於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情。允許他們選擇終結生命的方式,是一項善舉。」現年60歲的阿姆斯特朗(Stuart Armstrong)同樣是一名期待著安樂死合法化的絕症病人,他在五年前確診了晚期前列腺癌。
  • 瓊瑤想要的「尊嚴死」 是安樂還是謀殺?
    但是,近年來不斷有醫護工作者建議對一些絕症病人實施「安樂死」,其中不乏一些全國人大代表。  就在幾天前,3月9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浙江代表團駐地第三組會場,十幾位全國人大代表依次拿起筆,在一份名為《關於推進中國安樂死合法化的建議》的議案上鄭重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議案起草人是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院長瞿佳。
  • 紐西蘭或將成安樂死合法化國家,但外國人不能來紐西蘭申請安樂死
    目前全世界只有加拿大、荷蘭、比利時、瑞士、澳大利亞(僅維多利亞州)和美國(僅加州等六個州)允許安樂死合法化。這意味著紐西蘭成為全球第7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問:法案生效後,任何人都可以選擇安樂死嗎?答:不是,根據《終結生命選擇法案》規定,接受安樂死有嚴格的條件,而且以下所有條件都必須滿足。
  • 體育主播傅達仁,患癌後赴瑞士安樂死:活得瀟灑,死得有尊嚴
    安樂死是一場協議好的死亡,是在完成了自己在世間的一切安排之後的決定,是一種自主的行為,但是這在中國是不被允許的,中國人也很難接受這樣的行為。但是在臺灣,著名的體育主播傅達仁就是以安樂死的方式離開人間的,他希望自己可以有尊嚴地死去。
  • 如果患了絕症,你支持安樂死嗎?
    先表明態度,我贊成安樂死。目前,全球只有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國家立法允許安樂死,我國尚未立法。畢竟,安樂死並不是簡單的個人問題,它涉及到法律問題、社會問題、倫理道德問題,而且,真正實施的話,會有不少阻力。當然,關於安樂死的爭議從未停歇過,不過,從醫療的角度來看,安樂死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節約醫療資源。
  • 安樂死的是與非:我國相關立法還有多遠?
    因早年被性侵的經歷,Noa長期患有嚴重的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及厭食症,曾一度昏迷,面臨器官衰竭。因為病痛折磨而作出安樂死選擇的,還有臺灣主持人傅達仁。2016年,傅達仁因膽管問題前後開刀6次、進出醫院10多次,後又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末期。最終,為了能終結病痛,傅達仁申請到瑞士進行安樂死。他生前曾感嘆,臺灣如果有相關法律,自己就無需花高額路費,還要客死他鄉。
  • 為什麼中國法律不允許安樂死?
    -荷蘭在6年內安樂死死亡人數猛增  1993年2月9日荷蘭參議院通過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而在英國等一些國家,安樂死仍沒有「合法化」。  然而,即便有了如此多的細則,安樂死依然爭議不斷。  僅2010年度,荷蘭實施的3200件「安樂死」事件中,就約有72%的案件涉嫌「故意殺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10月3日報導,荷蘭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荷蘭選擇安樂死的精神病患者在一年中增加了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