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五十知天命,我是五十交好運」——李炎良脫貧記

2020-12-24 嶽陽網

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勇 通訊員 李大群

12月7日,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時節。一大早,李炎良就出了門。在鄉裡長大的人,總是對節氣有些敏感。李炎良要去看一看在周邊就業的那些貧困戶,告訴他們注意一些事項,是否還有什麼要求等。

「炎良你來了?」「沒事,我們這裡都很順利呢!你就放心吧!」……左鄰右舍的熱情招呼,讓李炎良心裡既有成就感又很欣慰。因為在幾年前,他自己的景況,就像現在這些正在靠雙手改變命運的人們一樣。

李炎良是臨湘市雲湖街道辦事處板橋村花園組人,今年剛好50歲。古話說的是「五十知天命」,但在這個坎之前,李炎良的「命」,一點都不好。

李炎良一家三口,命運幾近相似。2010年,他的妻子周小安體弱多病,失去了勞動能力。隨後,他的兒子李勝東,讀書的費用日漸增高。這些費用開支,全靠李炎良一人在外務工來維持。

巨大的壓力,壓得李炎良喘不過氣來。不到50歲的人,看上去滄桑得很,根本不曉得路在何方。2014年,他的家庭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李炎良的狀況,讓扶貧工作隊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為了讓李炎良早日擺脫貧困,增加家庭收入,雲湖街道辦事處扶貧辦、板橋村支兩委和駐村隊,決定幫助他發展產業,早日脫貧致富。

臨湘是國內外知名的浮標生產基地、中國浮標之鄉。「就從這裡開始。」扶貧工作隊作出決定,從農商行貸款5萬元,讓李炎良創辦浮標盒加工廠。

有了一個盼頭,李炎良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他不停地對市場開展調查和摸索,不到一年,他「作坊」裡的產品,從起初的幾種發展到現在已有20多種,取得較好的成效,2016年實現穩定脫貧目標。之後,他的銷售目光不只盯在臨湘市場,通過學習網絡平臺技術後,他已把產品網上銷往全國各地。到2019年,李炎良浮標盒加工廠的產值達100多萬元,當年純收入13萬元。

這些錢,怕是李炎良見到的最多的一回錢,而且都是實實在在他自己的錢。

李炎良脫貧了,而且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了。他在高興之餘,又做了另外一件更高興的事:帶動周邊困難家庭和貧困戶共10人就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務工的同時,照顧家庭並帶來年收入1萬多元。

「經過幾年的奮鬥,我體會到只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輸,就能戰勝一切困難。我更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村支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對我的支持。都說五十知天命,我這是五十交了好運啊。」說這些話時,李炎良臉上洋溢著真誠和幸福。

相關焦點

  • 佛說: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這2個字
    孔子當年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達,說了一句話:「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上天運行的規律,天命主宰眾生的命運,一個人只有知天命,才能趨吉避兇,遇事化險為夷。到底什麼是天命?
  •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忙碌半生的你,知天命嗎?
    「五十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從生理角度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體盛衰的總規律。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
  • 五十知天命,什麼是天命?
    五十知天命,那些使你欲罷不能的事就是你的天命。是老天安排你這輩子要幹的事,也知道這輩子的局限了。 一 五十歲做事就需要濃縮了。五十歲不再有所謂的社交了。見了很多人,見了很多事,回頭想想,不過是過眼煙雲,沉澱下來的才是最好的,最真實的還是親人、家人。 五十歲可以好好的總結經驗和教訓了。為下半生的生活打下一些好的基礎也是有必要的。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導讀: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50歲是一個人從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期,也說明一個人過完了半生,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還是閱歷,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應該不變了。
  • 五十知天命,都知道了些啥?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也過半了,真正開始下半場了。「吃一塹,長一智」,酸甜苦辣都嘗過,就漸漸看透了人生,也看淡了人生。1、忙來忙去,忙啥?人生一輩子,幾十年,從跨出學校大門的那一天開始,忙著找工作,忙著結婚生孩子,後來,忙著房貸車貸,供養孩子讀書。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所以需要窺得天命。而對於儒家來說,天命主要體現在社會學的價值取向上。一、知天命需要時間上的悟一個人從孩童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從家庭到社會,從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磨練經歷,不到一定的年齡階段是參悟不透的,孔子以人生經驗定在了50,也只是個虛數而已,古語有「老者如僧」,也是這個道理。
  • 五十知天命
    孔子說自己已經知天命了,這意味著他老人家似乎把人世間的名堂都掰扯明白,也把玄學神鬼,天地的大事小情弄清楚了,否則不會放出這種狠話。按說孔聖人是個天才,懂得的事,肯定出乎俗人想像之外,沒事不會閒著吹大牛。但一定讓人們相信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天上地下通吃,還是有些勉強。當一個作為導師的人,比其他人強出很多,就有資格天馬行空,可以演繹些超出自己認知之外的暢想。
  • 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原標題: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天命」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用得最多的語彙之一。孔子說 「五十知天命」。對於天命一詞,多數人認為是上天賦予人的使命。但孔子的天命觀蘊含著更豐富的內涵。   《詩經》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即歌頌天命深遠不息,文王也勤於天命不息。
  • 五十知天命,知道的是自己的難堪
    這幾年先先後後的,身邊曾經的髮小、同學、朋友、同事,越來越多的都堆在了五十歲的門檻裡外。沒喝過一杯誰的五十歲生日酒,沒聽過一句誰的五十歲的感慨。到了這個年紀,都閉了嘴。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實實在在的就是一句安慰人的話,五十歲了,知道了理想實現的艱難,那就不要頑固的奢求什麼結果了,一切順著走就是了。智者如孔子,也不過是把人生最尷尬的年紀一語帶過。沒方法,沒借鑑,全看自己是不是看得開。鬼扯啊,哪個五十歲的人沒在一些睡不著的夜裡輾轉反側。
  • 「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指的就是明確了自己追求的目標,給自己的人生確立了方向,從三十歲開始努力。努力十年之後明白了生命的真相,才「四十而不惑」,不再迷惑、不再彷徨猶豫。繼續努力,在五十歲就達到了「知天命」。知天命就是開悟了,所以孔子是在五十歲開悟的。
  • 五十知天命,我們都知道了些什麼?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往昔經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天天說累,累死累活,累些啥?都說,人到中年,好累啊,心累,身體累,感情累,生活累,日子累,人生累,其實最累的是心。人挺累,心挺累,累死累活,為了啥?為了生活,為了夢想。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增智慧了!
    人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會事先和家裡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這個人的人生閱歷也會逐步增加,當人們到了一定年齡段,就會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事,孔子說五十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 五十知天命,知的「天命」究竟是什麼?這點你也應該知道
    五十歲,已年過半百,這個歲數,在民間有種說法叫知天命。知的是自己的人生軌跡,早已不怨天不尤人。五十歲,也是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照顧的關鍵年齡,不敢有絲毫鬆懈。五十歲,還未退休,該盡的社會責任還要堅持下去,甚至更加的有建樹。
  • 劉成庚解讀《論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劉成庚解讀:孔子說:在我十五歲的時候就要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自立,四十歲撐握的知識與經歷可以做到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歲明白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去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隨著心裡的想法去隨意去做事,不會不合理。
  •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那些走心的期貨感悟
    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並不是說你就能在市場上獲利,相反我覺得三十而立的時候卻正好可能是你資金最匱乏的階段,所以你可能會一直持續一種虧損的狀態,甚至永無止境。
  • 「人到五十而知天命」:餘生,我只想和這四個人在一起,如此可好
    當我們人到五十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知天命之年」。在古代,人到五十的人,就已經是一個進入人生暮年的人了,即使到了現在,人到五十的人,也是一個開始慢慢變老的年齡,我們的餘生,開始了。都說「人到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到五十的人,一定要懂得對身邊的人進行取捨了,也許,好好地愛著身邊的這四個人,餘生,就足矣了。
  • 人到五十,越來越厲害的人,都有三大「天命」,早知道,多得益
    孔子曾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早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為什麼說五十歲便是知天命呢?曾看過這樣一個解釋,那就是「百歲對半,人生禍福,心如明鏡」。人活於世,想要活得好,那便要做一個「通透」的人。待人處事,合得來,就磨合,合不來,便放過。
  • 五十知天命,喝好人生「七杯水」,說的走心!
    五十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的意思,而是懂得理想實現之難,做事情不再拼命追求結果。職場五十歲,更要懂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職業生涯如何,做到隨遇而安,順其自然,不要再貪戀那些得不到的東西,職位、權力、金錢、美女,得到是命,得不到認命,該放下就放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知足常樂,常樂長壽。【2】君子之交淡如水。人過五十,交友要做減法了。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楊伯峻: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矩。」錢穆:先生說:「我十五歲時,始有志於學。到三十歲,能堅定自立了。到四十歲,我對一切道理,能通達不再有疑惑。到五十,我能知道什麼是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