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2021-02-13 大自在般若

留言交流      開心文玩!!

開心法寶(國學經典、法寶)!

     

《大智度論》中有一個公案:

 

有一次,佛和阿難到舍衛城化緣。阿難見到一個非常貧窮可憐的婦女,便祈請佛陀去度化她。

佛陀說:「她與我沒有因緣,所以對我沒有信心,我沒有辦法度化她。」

阿難不相信,再三地祈求。佛陀也不得不聽阿難的話,親自走到那個婦女面前。但這個婦女根本不願意看佛陀的相好莊嚴,立即轉身背向佛陀。佛陀於她的四方分別出現,她馬上背過身去,不見佛陀。後來實在沒辦法,佛陀就示現神變,於她的四方上下同時顯現身相。這個婦女索性閉上眼睛,什麼都不看……此時阿難才深深意識到:即便是功德圓滿的佛陀,對沒有因緣的眾生也不能度化。月亮雖然升起來了,但如果地上沒有水器,月影就不可能顯現。佛陀的大悲月亮,也不可能照到沒有緣分、性格惡劣、沒有恭敬心的眾生身上。同樣,如果不能恭敬對待自己的父母師長,是無法從他們身上獲益的。

遇佛得度,必須要與佛有緣,否則即使佛現於眼前,障深垢重的人,仍舊不見不聞。在《大智度論》裡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世的時候,他有一位鄰居,叫城東老母,佛陀雖然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是他從來沒有跟這位城東老母講過法。一次,弟子們就責問佛陀怎麼不去度化您的鄰居呢?佛陀感慨到,不是不慈悲啊,而是自己與她無緣,沒有辦法度化。結果老母見佛陀來了,她就回身背佛,佛轉到老母的前後左右,城東老母皆迴避不見。佛又示現無數分身,將老母團團圍住,並且示現無量神通給老母看,老母卻坐在地上,低頭嚎啕大哭,就是不看佛陀一眼。弟子們方才相信佛言不虛,要度化眾生光有真本領還不夠,還要與眾生有善緣才行。佛陀告訴弟子,從前我沒有跟這位老母結緣,現在想度她,即使用盡所有的方法也難以達到效果。然後佛陀就換阿難尊者去度化她,阿難尊者很驚訝的對佛陀講,世尊啊,您已經是超凡入聖的人了,連您都沒有辦法度化她,我去怎麼行呢?
佛陀就對阿難尊者講,你去就知道了,你去她就皈依了。於是阿難尊者遵照佛陀的指示來到城東老母的家裡,這位老母見到阿難尊者馬上笑逐顏開,並用精美的食物來供養阿難,然後十分恭敬的接受阿難陀的教化,並且當下證得了初果。弟子們都很驚奇,就請教佛陀,為什麼連佛陀都度化不了的人,而阿難尊者竟然能夠輕鬆度化。

佛陀就對眾弟子講,我跟這位老母沒有緣分,而阿難尊者跟她很有緣。佛陀就講到了,在無量劫以前,釋迦如來與阿難都是修行人,他們兩人一起在路上經行的時候,看到一隻死老鼠。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只看了死老鼠三眼就沒有理會,而阿難的前身則生起了一念慈悲心,把那隻死老鼠給埋葬了。那時候的死老鼠就是現在的城東老母,釋迦牟尼佛當時的修行只看了它三眼,所以現在這位老太太,她也只看佛三眼就把眼睛閉上了,不願意再看第四眼。而阿難陀當時一念的慈悲心,埋葬了死老鼠,就感得現在這位老母願意接受他的教化。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眾生希望遇佛得度,必須先與佛結緣,若無因緣,即使身值佛世,也如城東老母一般,難以得度。我們現在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蒙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我們要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就要與阿彌陀佛有緣,如果沒有緣,即使阿彌陀佛慈悲地來救度你,你也沒有辦法跟他走,這就是緣的問題。我們怎樣才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呢?就是要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拜阿彌陀佛,你天天念阿彌陀佛、拜阿彌陀佛,你跟阿彌陀佛的緣就越來越深,這樣才能蒙阿彌陀佛的救度。

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他當下即是極樂國。當你真正明白了天地萬法就是你當人當下一念所現的道理,真正明白了如來藏的法理法義,那你就達到了無我無不我,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這時候你的心量徹底地打開,萬法皆我,這就是開心般若。了脫世間煩惱,突破輪迴之束縛,就是這麼簡單。心量打開,心態調整得好,你當下就在極樂世界,充滿著快樂、光明。圓頓大法,打開心量,當下成就大智慧,就是這麼快,這就是即悟即修即證,就是花開蓮現!這就是不歷階梯,一步登天!如《楞嚴經》云:發明便解脫。如《法華經》云:一念隨喜,蒙佛授記!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內容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圖片、視頻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聯繫QQ38287479。

相關焦點

  • 佛法無邊,為何世人還說「佛不度無緣之人」?
    關於「世人」與「佛」的緣分,在佛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佛門雖有四萬八千法門,但如果我們與佛菩薩無緣,佛菩薩也很難救度我們。為什麼這麼說?這其中的因由又是什麼呢?
  • 腦洞故事 | 佛法無邊
    我無意功名,於是他命那爛陀寺供奉,加國師稱號,四處弘揚佛法,直到一年前,我思鄉心切,才派人將我送回。」玄奘用著他一貫的輕緩語調,從容說完了這段故事。他的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但很快又恢復到清澈如水的平靜。李衛公沉思著說:「那麼,其實孫悟空是石頭軍團,豬八戒是九齒軍團,苦行僧是沙和尚,白龍騎兵團是龍馬。如來佛,則是戒日王,而南海龍神,就是觀音菩薩了。」
  • 佛法無邊,經常念佛的十大好處!
    諸葛長青發現,持續念誦佛號的人,身有佛光,處處受人敬仰。不知不覺你會發現身邊的人都會關注你、讚嘆你。(五)遠離災禍:經常念佛,可遠離各種是非場合,以及水火、車禍、歹徒、牢獄、刀兵等一切災禍。(八)心想事成:經常念佛,知道順應自然規律,不會有非分之想,不會去強加於人,於是所作之事都會吉利,真正做到心想事成。
  • 佛有三不度,成為這三種人註定與佛無緣,佛陀普度眾生也幫不了你
    佛陀證道後以普渡眾生為己任,但正所謂「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無緣之人!」即便的大智所成的佛陀,普度眾生,感悟教化世間人,也難以度化這三類人。佛有三不度,即為不度無緣之人,不度無信之人,和不度無願之人。
  • 什麼是佛法之七聖財?
    因為佛法是佛陀教導眾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的方法,能夠信受三寶,淨心不疑,必能趨吉避兇,蒙佛護念。信有如雙手,人一走進佛陀之寶山中,就能夠自由自在的採取寶物。有了信,就能夠增長一切的善法,除滅所有的疑惑。所以信是學佛人的第一財富。戒財就是謹守佛陀戒律的財富。戒是清涼劑,有了戒就能防非止惡。有了戒是進趣佛道的要具。有了戒則德燻四方,其香無比。有了戒,必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 佛度有緣人,那麼無緣的人誰來度?
    佛度有緣人,無緣誰來度?「佛渡有緣人」這句話,似乎給中國佛教定了格;有些人甚至將此作為理由而懈怠或拒絕幫助他人。其實,這是出於唐代元圭禪師之語,禪師立佛有三種不能:1、不能免定業,佛雖具足不執著於一切現象的智慧,但對招感善惡結果之定業也沒有辦法改轉。2、不能度無緣,佛雖能了知眾生的性質,窮盡無限的事,但卻無法化導無緣的眾生。3、不能盡生界,佛雖能救度世間一切眾生,但卻無法度盡眾生。
  • 「東方之星」中,不會遊泳漂流10小時的獲救者是虔誠佛弟子!
    船上有一個名字叫「張輝」的中年男子,在暴風雨夜的長江裡漂流10個小時後,自己爬到岸上重獲新生!躺在醫院病床上張輝本人的左手處,竟然戴著一串佛珠!據知情人士介紹,張輝本人是一名虔誠的佛弟子,左手一直佩戴著佛珠,而且有很多年了。有佛法就有奇蹟,有佛法就有辦法!學佛修行,不是空談,也不是白修。一
  • 《金剛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解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若說一個人過世了,就說是「入滅」,說是「圓寂」,說是「涅盤」,是不符合「滅度」之事實。此人並沒有入無餘涅盤,現在卻偏要說他是「入滅」、「圓寂」,這樣絕對沒有任何好處,也不是正面之教育,會讓人誤解涅盤之意義。
  • 有佛法,就有辦法
    不久前,周志敏女士一行十人前往「無神論」的中國大陸,將「國際佛光會」的會旗插在長江源頭,更證明了佛法無邊,這一切都是信心賜予的力量,因此,我總是和別人說:「有佛法,就有辦法!」  多年以來,兩岸的分裂造成多少美滿的家園破碎,多少至親骨肉乖違隔離,我自己也身受其苦,飽經牢獄之災,譏謗之難。
  • 有佛法,就有辦法!
    不久前,周志敏女士一行十人前往「無神論」的中國大陸,將「國際佛光會」的會旗插在長江源頭,更證明了佛法無邊,這一切都是信心賜予的力量,因此,我總是和別人說:「有佛法,就有辦法!」  多年以來,兩岸的分裂造成多少美滿的家園破碎,多少至親骨肉乖違隔離,我自己也身受其苦,飽經牢獄之災,譏謗之難。
  • 佛說,這三種人無法渡
    佛說,有三種人無法渡,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佛是普度眾生的,不僅從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就可看出。 雖然眾生可度,佛說,依然有種人無法度。哪三種人呢,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雖說是無緣,也是暫時的無緣。因為他對佛所說的法不相信,不照做,從而不能依教奉行。比如佛說的念佛法門,如果我們教一個人念佛也是很難的,看著一句阿彌陀佛挺簡單的,但是他不信你也沒有辦法,因為佛都曾經說念佛是難信之法。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佛法是讓我們沒有是非之心
    我們通常的「分別」是「妒高競相等,傲卑贊復驕」,內心時時刻刻與人攀比高低;或者時時計算琢磨如何能夠得到名利、凸顯自己,有利時唯恐落後,麻煩時唯恐沾染;或為人處事分親疏遠近,世俗心態……這些「分別」是不應該的。但善惡是非、如法非法,這些分別是應該要的。
  • 有三種人無法度 ,有你嗎?
    佛是普度眾生的,不僅從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就可看出。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在佛偈語中,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人生就是無邊苦海,眾生若是放不下愛恨情仇的執著糾纏,就會在苦海中無盡地翻波掙扎。因此,要想脫離苦海就在你的一念之間,放下執著,只要你去想岸就在你面前,根本不必回頭。據記載,後來在撫州石鞏寺出家的慧藏禪師,在出家之前是個喜好殺生的獵人,俗名石鞏。
  • 修學佛法應建立正確的因果觀
    是佛陀開悟的解脫生死之法,也是佛陀教育的總綱領。第一條便是"正見",所以佛法修行首先要建立正確的知見。學佛的第一正確知見是因果觀的確立。正確的知見從哪裡建立?應從佛陀一生的行持和他留下寶貴的經典入手。大修行人是指佛.法身菩薩,他們還有沒有因果報應?有,如果沒有,佛陀在世就不會有魔王波旬.提波達.多六群比丘障礙破壞佛法,甚至於現在還依然有人誹謗佛陀及佛法。「不昧因果」就是因果有,他清清楚楚,一點不迷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建立正確的知見多麼重要。這是目標是方向,知見錯了,一切都錯。
  • 佛教聖僧鳩摩羅什的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
    鳩摩羅什雕像鳩摩羅什初入佛海羅什與344年出生與龜茲國,他家室顯貴其祖上便是世襲的名門家族,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天竺國的宰相之子鳩摩羅炎龜茲古國遺址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羅炎原本便是修習佛法之人,他對世間富貴權勢無貪無念,當年一路遊學至龜茲國時被龜茲王妹妹耆婆一見傾心發誓此生非鳩摩羅炎不嫁,無奈之下龜茲王不得不強命鳩摩羅炎娶其妹妹為妻後生下了鳩摩羅什
  • 專訪臺灣明海法師:佛法教人解脫,用音樂將佛法帶到人間
    佛法講述的是解脫的教育  提到與佛法的緣分,據明海法師講述,應該從他小時候在佛教幼兒園上課算起了。後來在臺灣當了兵工作後,慢慢接觸了佛法。  起初他對於佛法的理解僅僅為「拜神」,就是有了心願就去拜佛求佛,然後回到家裡等消息。
  • 揭秘法力無邊的佛教神通
    揭秘法力無邊的佛教神通(製圖:曉愚) 常說「佛法無邊」,其意義是說除了在生命的終極解脫層面有著無限廣大的智慧與慈悲之外,也是對神秘莫測、威力無比的神通法力的譬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佛教中的神通力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