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的2020年網絡劇

2021-01-18 中國網

守正創新的2020年網絡劇

——以網絡劇精品化、特色化、廠牌效應之路為例

2020年的網絡劇市場呈現朝氣蓬勃的局面,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四大主力視頻平臺「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差異化競爭,給受眾帶來了驚喜和多元化的選擇。據統計,2019年網絡劇上線221部, 2020年上線網絡劇達到268部,增幅比例逾兩成。

關於網絡劇的質量問題,2020年2月24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文內明確提出網絡劇創作中有「高原」缺「高峰」、原創能力不足、故事情節「注水」、行業秩序有待規範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網絡劇精品化、大眾化、特色化的人民心聲,從上層設計規範中得到了確證。

網絡劇興起以來,題材集中在都市情感、古裝、玄幻等類型,女性受眾佔比較大,甜寵劇等「爽劇」成為劇集市場的寵兒。據統計, 2020年登陸愛奇藝、優酷、芒果TV等網絡平臺的甜寵青春愛情劇約為40部。而今年成為「爆款」的網絡劇在創作題材上呈現出新的趨勢,現實向度題材的懸疑劇、短劇、行業劇大放異彩,成功擊敗古裝劇,形成現象級作品的集中圈層,其「高光時刻」照進不少觀眾的心坎裡。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到疫情防控常態化,客觀上增加了許多人的「居家」時間,網絡劇的男性觀眾有較大幅度的上升,男性受眾比例已由2019年的3%上升到20%。

2020年播出的網絡劇,創作的最大特點大致可概括為實現模仿到創新的突破。早期網絡劇的敘事模式主要是模仿情景喜劇,人物設定、故事風格以搞笑、「無釐頭」為主,情節以喜劇段落串聯,將故事以線性的方式呈現給觀眾。2020年播出的網絡劇,探索出了更多適合網絡媒介的敘事方式,即以單元劇、短劇的方向創新發展模式,劇情推進節奏快,情節反轉次數多。例如12集現實題材短劇《我是餘歡水》,以詼諧荒誕的方式描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餘歡水的艱難境遇與心路歷程。該劇深刻貫穿現實主義精神,人物情節設置處處皆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觀眾先是笑呵呵地觀劇,然後隨著不斷反轉的劇情體會到人物身上的痛感。此外,中後期劇情增添了懸疑和傳奇的元素,體現了主創對網絡劇表現手法的探索。一部短劇呈現多元化元素,這也是本劇的亮點之一。

 

校園青春愛情網絡劇不約而同成為熱點,這也是2020年網絡劇的重要現象。前兩年的劇集《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最好的我們》《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你好,舊時光》《忽而今夏》《一起同過窗》《春風十裡不如你》等成為校園愛情題材中質量較佳的代表作品。今年播出的與之前播出的校園青春題材網絡劇從創作到呈現效果有異有同。同的是校園青春題材關注度高、「吸粉」能力強,收視喜人,異的是與之前網絡劇相比,畫風更為國風化,影像畫面技術創新提升,審美藝術上追求唯美素雅,製作要求更為精良,審美向度上體現了追求向美、向善和向上的「初心」。如《漂亮書生》將校園場景設置在古代,旗幟鮮明地挑戰古代封建科舉制度的弊端,無聲控訴「女子無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劇情內容上有「梁祝」的那種「熟悉的味道」,不過外殼包裝的場景已然「變形」,增添了陌生感和異域化。劇中主人公一家生活重任落在年輕女子雪文曦一人之肩,為討生活陰差陽錯進入雲上學堂。在搞笑幽默的學堂時光裡,雪文曦與其他三位男同學共克困難,譜寫了「雲上四傑」的青春成長勵志故事。網絡劇《青青子衿》的故事情節設計更為大膽,充滿想像力,滿滿的現實主義質感:文武雙全的「土匪」頭目東夷山君駱秋遲,拋棄「山大王」身份到竹岫書院就讀,被竹岫書院破格錄取,獲得新身份有機會重回正道。有趣的是,駱秋遲在查找仇人身份過程中,完成了對眾人的救贖,並帶領同學完成書院文風的改變,詩風也由華麗風改為樸實風。添加了懸疑元素的《青青子衿》實為校園青春題材網絡劇的創新,一改風格和元素的單一,雙線齊進,頗具批判意識的創作趨勢引起觀眾的深入思考。

 

2020年懸疑類網絡劇頻頻出現「爆款」,這也是2020年度網絡劇的顯著特徵。前幾年的懸疑劇《白夜追兇》《法醫秦明》《無證之罪》《破冰行動》等作品,贏得了口碑和收視的雙豐收。《白夜追兇》取材緊貼社會熱點案件,「雙生主角」的人物設定,故事情節和結構設計更為本土化、戲劇化。央視和愛奇藝聯合製作的《破冰行動》,在精神價值內核等方面精益求精,不但斬獲第三屆中國銀川網際網路電影節網絡劇單元最佳網絡劇獎,更是獲得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獎」。而2020年播出的懸疑劇呈現了主流化的新趨勢。以《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為例,《隱秘的角落》6月16日在愛奇藝「迷霧劇場」首播,上線僅5天就迎來了口碑的大爆發,豆瓣評分9.0分,之後一直維持在9.2的高分。不少觀眾在播出結束後「二刷」「三刷」,還有觀眾專門刷彈幕。拍攝地廣東粵西城市湛江也因此登上微博熱搜,人氣熱度成功「出圈」。本劇播放時,甚至實現了觀眾與主創者之間展開「智商大PK」,多線並進的「燒腦」劇情深受觀眾喜愛。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曾說過:「哲學講理而使人知,藝術不講理而使人覺。」懸疑劇便有著「不講理」而「使人覺」的魅力。9月16日上線的網絡劇《沉默的真相》中,正義和公平化身的檢察官江陽,堅持十多年,不計成本地付出,只為查清案件真相的故事,展現即便捨身求「仁」亦在所不辭的精神,充滿正能量。律師張超、有記者和受害者雙重身份的張曉倩等,都是謀劃真相重見天日的「共犯」。縝密刺激的劇情,寓教於戲,深入淺出地表達了正義和公平從來不會缺席、「邪不壓正」的價值觀理念。

   

另外,網絡劇和電視劇為主導的二元聚集內容已成為新常態。網絡、電視平臺同播的女性青春成長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亦是2020年現象級的劇集。《二十不惑》劇中對「95後」群體的三觀和性格有了精準的提煉,群像刻畫到位而無違和感。同時,網絡劇主流化新趨勢將更加明顯,在創作類型方面,除了典型的甜寵、都市愛情類型網絡劇外,聚焦親情、家庭倫理及關注現實民生的健康、醫療、教育、職場、就業等行業網絡劇的作品不斷湧現,其比例或會在未來兩年有明顯增長。

 

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影視行業面臨各種挑戰,是危也是機,勢必呼喚新產能的橫空出世,未來的網絡劇生產主體將會更加專業化、集約化。新生代影視劇人不斷湧現,或會給劇集製作帶來新活力和驚喜。2020年系懸疑短劇的「大年」,多部劇晉升網絡劇排行榜50強。2021年,懸疑短劇熱度不減反增,吸引各路製作方競相加大投入。據統計,今年第三、四季度,懸疑劇或將迎來「井噴」,20多部懸疑劇「競爭上線」,觀眾翹首以待。國產網絡劇的精品化路線,呼喚具有強大標識印記的「廠牌效應」的網絡劇橫空出世,期待兼具強大的生命力和傳播力,能夠「走出去」,輸出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藝術風格的影視作品。

(作者系青年評論家、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聚焦「後疫情時代下國產電視劇與網絡劇的守正創新」
    2020年8月30日,「審美與向善:藝術名師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十四講學術沙龍」在線上舉辦,邀請到九位中國電影研究領域的專家進行雲端對話,梳理探討當前電視劇與網絡劇的發展現狀,分析後疫情時代下觀眾的審美需求,為戲劇影視學科的師生們更好了地解電視劇發展走向提供思考。
  • 做守正創新的動畫評論
    我是2018年加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這個大家庭的,個人專門做動畫評論。動畫和其他文藝形態有什麼區別呢?我想主要有兩點:一是動畫的受眾主要是青少年,它對青少年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養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二是動畫往往描繪出一個想像的世界,讓觀眾進入其中去理解規則、感受文化、體味人性,但同時也可能會給觀眾帶來逃避現實的心理影響。
  • 守正創新又一年——2020年崆峒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2020年,崆峒區切實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不斷提升宣傳思想工作質效,堅持守正創新,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探索宣傳思想新的工作路徑,從中心組學習到理論宣講面對面,理論宣傳氣象一新;從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到媒體融合全面發展,對外宣傳有聲有色;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到志願服務廣泛開展,「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動落地生根,精神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 「守正與創新——2020海口美術作品展」開展
    中新網海南新聞11月11日電(記者 張茜翼)「守正與創新 ——2020海口美術作品展」11日在海南省圖書館開幕。展覽作品包含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綜合材料等門類,作品風格多變,人物、風景、山水、靜物等題材均有涉及,從視角和作品立意而言都不乏新穎之處。圖為展覽現場。
  • 守正創新 「漳州110」打造升級版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1990年,「漳州110報警服務臺」開通,在全國開創了維護治安與服務群眾並重的先河。1990年,「漳州110」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快速處警機制,並將維護治安與服務群眾並重。開通兩個月內,僅靠7名民警就處理了上百起警情,還送孕婦上醫院、護送女工下班,成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壞人最怕、百姓最愛」的先鋒警隊。30多年來,「漳州110」在「快」和「服務」上持續發力,陸續推出24小時屯警街面、網格化巡邏接處警、建立主動預警機制等多項改革創新。
  • 德宏:守正創新 紮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德宏:守正創新 紮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2020-12-18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好聲音2020》圓滿收官守正創新打造國民綜藝
    11月20日,《中國好聲音2020》總決賽巔峰之戰在武漢打響。四位重量級導師率領各自戰隊的實力戰將展開年度巔峰對決,為現場觀眾獻上一場視聽盛宴。總決賽當晚,武漢籍學員在長江遊輪上現場合唱《世界為你醒來》,拉開總決賽的帷幕。
  • 傳統黃酒的守正創新
    在今年11月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上,它就憑藉著一杯杯顏色各異、口味多樣的新式黃酒特飲,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黃酒很老,它擁有千年的釀造歷史,但它也可以很新,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時尚產品。」在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志明看來,守正創新正是「女兒紅」多年來經久不衰的秘方。
  • 2020年上半年網絡劇收視市場分析
    如在2020年上半年網絡劇綜合指數榜單TOP10中,《傳聞中的陳芊芊》《十日遊戲》《民國奇探》等8部網絡劇均開啟了「超前點播」。值得一提的是,「超前點播」模式常態化將成為可能。在這期間,視頻網站部分用戶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極度抗拒轉變為適應形勢。
  • 東方明珠百視通:在大屏新時代堅持「守正創新」
    在14號舉行的網際網路電視產業發展論壇上,東方明珠旗下百視通總裁曹雅莉發展題為《大屏新時代堅持「守正創新」》的主題演講,解析百視通在BesTV+流媒體戰略下進一步優化與升級發展戰略,分別從守正與創新兩個方面來構建自身在大屏產業的核心競爭。
  • 秉承「守正創新」理念 豫劇《石壕吏》在京成功首演
    據悉,豫劇《石壕吏》於2019年5月建組,入選2020年度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聯合創作劇目。同時,該劇也是中國戲曲學院打造的「研究生跨系部聯合創作劇目」藝術實踐平臺推出的優秀原創劇目。秉承著「守正創新」的理念,豫劇《石壕吏》基於杜甫同名詩文《石壕吏》的現實背景,通過對於現實與非現實空間的創造性融合,打造出一部具有強烈創新意義、鮮明舞台風格、突破性表導演形式的豫劇作品。該劇通篇使用具有強烈鄉土風情的豫劇語言演繹,詼諧的風格中暗含著對封建罪孽的辛辣嘲諷和對戰爭的鑽心痛恨。
  • 守正創新 抒寫全媒體發展新篇章
    守正創新 抒寫全媒體發展新篇章 2021-01-07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守正創新開創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新局面
    原標題:守正創新開創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通篇貫穿守正創新的要求,是指導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開創新局面的綱領性文獻。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推進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必須把加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守正創新擺在突出位置。
  • 傅謹: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靠的是一代代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長期共同努力,靠的是戲曲優良傳統的接續傳承,靠的是守正創新,靠的是從弘揚中華文化戰略高度推動戲曲藝術健康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
  • 李東榮:發展金融科技應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做到「四正」
    近日,由瞭望周刊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的「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在京召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出席該論壇並發表了演講。他表示:「發展金融科技,應繼續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做到『四正』」。
  •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同仁堂邁向高質量發展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對中醫藥行業提出的新要求。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將帶頭落實好重要指示精神視為重要責任與使命。目前,同仁堂集團正努力推動百年老字號邁向高質量發展。
  • 木質家具設計的守正與創新、設計與應用 高端對話沙龍丨美家美居說...
    美家美居說系2020年秀嶼區一站式木質家具家居用品集採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題為木質家具設計的守正與創新、設計與應用,主旨在於提升東南木質家具集採基地和秀嶼木材產業園企業的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構建設計師、企業家溝通交流的平臺。由共青團秀嶼區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莆田市青年創業促進會主辦,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管委會、秀嶼區木業行業商會家具分會、莆田市亞博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從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的「半條被子」,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再到長沙市馬欄山文創園,習近平總書記9月的湖南考察路線其實也正是一條文化傳承發展的路線,對文化產業的守正創新、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啟示。
  • 《中國好聲音2020》圓滿收官守正創新打造國民綜藝_文化_中國西藏網
    11月20日,《中國好聲音2020》總決賽巔峰之戰在武漢打響。四位重量級導師率領各自戰隊的實力戰將展開年度巔峰對決,為現場觀眾獻上一場視聽盛宴。  總決賽當晚,武漢籍學員在長江遊輪上現場合唱《世界為你醒來》,拉開總決賽的帷幕。
  • 李東榮:實踐中金融科技守正創新應著力做到「四正」
    來源:新浪財經12月5日,由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的「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非常時期的金融責任與擔當」。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出席並發表演講。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應繼續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把創新作為守正的動力源。那麼,實踐中金融科技如何才能真正守正創新呢?他認為,應著力做到「四正」:一是著力做到「正心」。即發展金融科技應堅持良好的初心動機和正確的價值導向,把金融為民、科技向善的基本理念落實到金融科技創新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