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熱錯雜型胃食管反流病
【主症】
胸骨後或胃脘部燒心,反酸明顯,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脘痞納差,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稀溏。舌質紅或淡紅,苔薄白或黃,脈虛弱。
【治法】辛開苦降,和胃降逆。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減。
半夏10g,黃連10g,黃芩9g,白朮12g,吳茱萸3g,乾薑9g,煅瓦楞子15g,陳皮12g,砂仁6g,茯苓15g,枳殼9g,黨參12g,麥芽12g,建曲12g,甘草6g。
【方解】
方中半夏、黃芩、乾薑、黨參、黃連、甘草取半夏瀉心湯之意,以寒熱並用,辛開苦降,補氣和中;
白朮、陳皮、茯苓、砂仁、枳殼、麥芽、建曲健脾理氣,和胃調中;黃連、吳茱萸取左金丸之意,以和胃降逆;煅瓦楞子制酸和胃止痛;甘草兼能調和眾藥。
諸藥配合,寒熱並用,辛開苦降,和胃降逆,切中寒熱錯雜型胃食管反流之發病機制。
【注意】
寒熱錯雜型胃食管反流在臨床中較為多見,其病程多數已長,治療宜寒熱並用,辛開苦降,謹慎調理,緩圖以功,單純應用清熱或祛寒之法均與其發病機制不相符合。
中西醫結合是提高胃食管反流臨床療效的重要途徑,如若在中醫辨證治療的基礎上根據病情的不同適當配合西藥之促動力藥、質子泵抑制藥或H2受體拮抗藥,有助於提高療效。
胃食管反流病其實更多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疾病。想要預防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可以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開始,具體有4點建議:
1、平時儘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肥肉等食物。不僅能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還有利於控制體重,預防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
2、少食多餐,晚飯不宜過飽,飯後可適當散步助消化,建議睡前4小時內最好別再吃東西。
3、減少或避免長久增加腹壓的動作和姿勢,包括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腰帶扎得過緊等。
4、建議在晚上睡覺把床頭抬高10~20釐米,也可以把墊高來實現,這樣有利於幫助患者在睡眠時利用重力來清除食管內容物,避免夜間發生胃食管反流。
註: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需選用請諮詢專業醫師。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