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戰神卡爾迪亞》是當今極難得的、有教養的流行樂

2021-02-25 在野音樂

作為當今臺灣著名的廣播人、作家,馬世芳一直都在為自由與優秀的好作品發聲。

當年馬世芳在服兵役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陳珊妮的歌。當時大家排排坐在軍卡裡,車子收音機忽然傳出那首《茫然》

「時間零零落落/事情繁繁瑣瑣/日子該怎麼過/到底想要什麼」

就在這一瞬間馬世芳變成了陳珊妮的歌迷。

那一年,網絡還沒普及,她的歌裡唱到「投幣式公共電話」:

「用了十個硬幣直到雨停/至少還有六個朋友/有六塊錢的寂寞」

當時馬世芳不由得感嘆到:這是多好的詞啊。智慧型手機還要十幾年才會出現。

 

1995年「民歌運動」20周年,剛退伍的他推出《永遠的未央歌:校園民歌20年紀念冊》,成為了研究臺灣流行音樂的必讀參考書。

千禧年初馬世芳創辦了音樂社群網站「五四三音樂站」,並任站長一職,參與了音樂社群經營與獨立音樂發行事業,當中就包括了陳珊妮與拜金小姐,並獲得了臺灣金曲獎和大陸的華語傳媒音樂大獎的肯定。

 

如今的他擔任News98電臺節目主持人,五月天、陳綺貞、草東沒有派對等臺灣優秀的流行與獨立音樂圈的音樂人都是節目的常客,這個節目更是成為了獨立樂迷和廣播迷的最愛。

最近陳珊妮做客馬世芳的《耳朵借我》節目,深度暢談了關於新專輯《戰神卡爾迪亞》背後的隱喻、在網絡時代下她所看到的壯闊奇景以及觸目即是的虛無與矯情。

馬世芳將《戰神卡爾迪亞》稱為「當今極難得的、有教養的流行音樂」,而透過這篇深度訪談,你或許更能感受陳珊妮這些既溫柔又冷靜的歌之間,隱藏的那些我們這一代人自己都未必看清的美麗與詩意。

時間到了2017年,當年那個怪怪的創作歌手,已經成為業界同行敬畏有加的神級前輩音樂人。

話說流行音樂這一行,即使所謂「全才型藝人」也不太可能每件事都有十成的功力和把握,硬要都攬下自己幹,若非顧此失彼,就是累死自己。

然而陳珊妮不但幕前幕後、作詞作曲、編曲製作、演唱無所不能,對視覺設計、造型梳發極有主見。

今年這張新專輯《戰神卡爾迪亞》,她又親自下場,導演了同名單曲的MV。

對了,她也寫過書,出過繪本(還得了獎),辦過攝影展。

最驚人的是:她每件事情都做得極之厲害,真不知道她為什麼沒有累死自己。

 

《戰神卡爾迪亞》是一張概念專輯,主題便是這個數碼竄流的時代。標題曲的「戰神」並不是科幻片的巨大機器人,而是以鍵盤為槍炮、字符為糧草、網絡社群為戰場的猛將。

整張專輯以一句「我習慣獨處」開篇,以「為了能在一起,好好努力」作結,中間用了十種視角,唱了十則時代的風景。

除了吉他手Eric(徐研培)和徐千秀貢獻的段落,所有音樂編曲演奏都是陳珊妮獨力完成。

一路聽完,總覺得有股揮不去的哀愁惘惘籠罩著這些歌,珊妮眼中的時代:流光四溢,官能饜飽,內裡卻經常是荒涼的,總慣於以標籤掩飾傷痛,以言說忘記焦渴,以刺激代替溫存。

「網絡原生」的新世代,認識世界、融入社會、定位自己的方式,乃至於整個價值體系,都有翻江倒海的變化。

陳珊妮看到了科技帶給這時代難以想像的壯闊奇景,也看到了觸目即是的虛無和矯情。

專輯《戰神卡爾迪亞》的有些歌詞,即使撇開音樂,單獨拉出來讀,也是熠熠生光:

 

以為承認了孤獨

他們就會愛你了

《那不是我唯一能做的》

 

有人安靜的排隊

抵達了明天

《空廢》

 

謊言與廢話互有消長 / 我們背著光 / 懷想詩的模樣

我們關著窗 / 這愛,這夜,這床 / 都是虛晃

《虛晃》

 

這些句子,多麼適合文青用鋼筆抄錄在進口筆記本上,拍照發到Instagram啊。

事實上這正是珊妮告訴我,她不可解的事情之一:近來她才發現頗有一些文青喜歡時時謄寫她幾句歌詞,拍照加濾鏡,發到社群平臺,這讓她十分震驚。

你把文本的片段擷取出來,把它「視覺化」,變成簡短、有趣、易於引用的標籤,讓需求相近的人容易取用轉發,也就完成了自我標榜的任務。

她也發現年輕世代的媒體人採訪她,往往方便地引用她在臉書的文字,作為斬釘截鐵的論據,以為這就算做足了功課,反而跳過自己發掘問題的步驟。

緣此,陳珊妮甚至刻意在歌詞和臉書發文埋藏誤導的「誘餌」,看有多少人會上鉤。

而我們同為曾經一遍遍放著卡帶聽寫英文歌詞的世代,都不免懷念曾經把一切感動自己的物事都細細嚼碎、咽下,直到成為身體一部分,才覺得有了三分底氣的舊時代。

不過,陳珊妮並沒有擺出輕蔑新人類的說教姿態,正相反,這些既溫柔又冷靜的歌,或許寫出了這一代人自己都未必看清的美麗與詩意。

說到詞曲鋪排,還有一首歌令我嘆服:

上一篇文章被刪除後 / 所有叛逆的字符 / 決定不再讓空白 / 沈默


我們比空氣更自由 / 比時間還富有 / 沒有文字 / 無需言語 / 就能溝通

 

歌名是《口口口口口//亂碼》,全部歌詞就這樣,沒有副歌。

陳珊妮說:歌詞和編曲一樣重要,文字只是序篇。

你聽見一段頑固的反覆持續的木吉他取樣貫串全曲、揮之不去,珊妮交代吉他手Eric:你的任務,就是用盡一切方式和那個極其單調的取樣對抗。Eric絞盡腦汁、發揮創意,總算彈出了豐富的對應的樂句,讓這首歌從單調的底色解放出來。

你可能也發現了:從文字到編曲,這首歌根本就是一則政治寓言。

 

我以為《戰神卡爾迪亞》是陳珊妮這些年最完熟的傑作,更是當今極難得的「有教養的流行音樂」。

這是因為陳珊妮始終大量閱讀,始終維持銳利的思維,始終對人間最美也最艱難的智識成就充滿好奇,並且始終嚴守「手藝人」的職人尊嚴,這使她的音樂永遠冰雪聰明,卻又時時帶著溫潤細膩的亮光。

 

此次在野特意攜手華語樂壇女王陳珊妮與戰神卡爾迪亞一同進行「6502」內地三站巡演。

距離北京站的演出還有十天時間,你準備好前來感受了嗎?

編輯|臺北小粉圓

陳珊妮《6502》全國巡迴演唱會

北京站(愚公移山) 2017/11/17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3-2號段祺瑞執政府舊址西院

廣州站(中央車站) 2017/12/02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中315號 羊城創意產業園內 2-8號

上海站(ModernSky Lab) 2017/12/08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瑞虹路188號瑞虹天地月亮灣3F

  北京、上海站

正價票 | 460、現場票 | 580

廣州站

等票 | 580、二等票 | 460

售票渠道

大麥、11185、秀動網、趣票網

(點擊識別 二維碼 進入購票連結購買)

微博:在野音樂 | 微信:在野音樂

淘寶:shop117321041.taobao.com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媒體轉載、投稿、合作請聯繫此公眾號

或郵件至:livewild@163.com

相關焦點

  • 馬世芳 書生走江湖
    父親亮軒則是教授和作家,從小耳濡目染,令侯德健感嘆,父母給了馬世芳一對難得的「大耳朵」。機緣巧合,他正好做了聽與寫結合的職業:廣播人和音樂推介。二十多年裡,他持之以恆地介紹和推動臺灣民歌,普及西方搖滾樂,並率先在臺灣介紹大陸獨立音樂。
  • 馬世芳:一個專業樂迷的自我修養
    2020 如期又成為樂隊的夏天,像是陰雲持續籠罩的大半年,難得放了晴。圍繞樂隊們展開的討論,從飯圈現象到行業破圈,國內一眾樂隊似乎躋身飯圈愛豆,小眾、地下出現走向顯學之趨勢。各路音樂類、泛音樂類自媒體集體下場分羹,借著東風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現象。
  • 【悅讀】把耳朵借給馬世芳聆聽美麗世界
    幾個晚上下來,我發現自己不止是把耳朵借給了馬世芳,也將思緒一併借給他了。看馬世芳的文字,猶如跟著他一同遨遊於海峽彼岸的音樂世界,有歷史,有往事,有情懷。 第一次聯絡他做訪問是在今年8月底,彼時,他正帶著樂迷前往倫敦和利物浦,參加搖滾盛事「國際披頭周」。
  • 亂彈山對話馬世芳:讓我們以歌築城(完整版)
    在《音樂五四三》節目裡自然不乏樂迷百般珍藏一再拿出來回味的錄音,比如說李宗盛談簡單生活節和臺灣獨立音樂場景;林生祥詳解《我莊》創作;張懸「退潮」前最後一次的電臺採訪等等(張懸在完成「潮水箴言」高雄演唱會後將休息一段時間,並且封存了藝名張懸,再出現在樂迷眼前的作品會是以本名焦安溥來創作了)。近期最值得聽的恐怕是去年7月Eason陳奕迅「大駕光臨」的那一期。
  • 請把耳朵借給李宗盛和馬世芳
    首度聯手座談,人龍排滿信義學堂現場25號晚上,離金曲獎頒獎典禮不到三天,甫出版《耳朵借我》聚焦論述華語流行音樂的馬世芳,以及今年以《山丘》專輯入圍四項金曲獎、人稱華語流行樂壇教父的李宗盛聯手,以"今晚,請將耳朵借我"為題,在臺北信義學堂近距離與四百多位讀者,暢談華語流行音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馬世芳 x 瑪莎:有沒有一句歌詞曾經擊中你?
    但即使是出道早期,李宗盛大哥並不太對我們的作品提出調整意見,畢竟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模樣,即使我現在聽新銳創作者的歌曲,也不會拿我所認知的「好歌詞」的標準套用,因為環境背景都不一樣了。既然音樂有它本身的自由程度,那對方所做的事情就不一定不正確。馬世芳:呼應瑪莎說的,規矩從來都可以打破,但你要樹立新的規矩,並且說服聽眾才行。
  • 馬世芳說,他是當代中文世界作詞的第一把好手,沒有之一
    此次,旅行家 · 遊觀系列叢書出版,馬世芳親自為鍾永豐的旅行隨筆集《重遊我莊》作序,將這些講出了人的成長與小島歷史的好文字推薦給大家。六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初,臺灣社會經濟迅猛演化,他在鄉村我在城市,從他少年時代如何自我精實藝文教養的自敘,便知我們成長經驗確實有著一整世代的落差。我代人在初長見識的「後青春期」一頭撞進「後解嚴」信息爆炸、經濟泡沫、暴衝狂歡的臺灣,關於「大我」和「大時代」的話語權一夕鬆綁,展現繽紛多彩的吸引力,多少人卷進知識時尚和修辭學的大漩渦搶佔「戰鬥位置」,直到世紀初派對散場,馬疲人倦,回過神來,恍然已近中年。
  • 「Code:Realize~創世的姬君~」卡爾迪亞/路潘等角色設定圖公開
    「Code:Realize~創世的姬君~」卡爾迪亞/路潘等角色設定圖公開 動漫 178ACG ▪ 2017-06-21 15:40:51
  • 馬世芳丨我看到這一代最傑出的頭腦毀於瘋狂
    盲歌手周雲蓬是當今「中國新民謠」動見觀瞻的指標人物,小河則是搞團出身,曾是厲害的獨立搖滾樂隊「美好藥店」團長。他倆是相知多年的哥們兒,經常一起演出。我這幾年反覆聽他們的唱片、上網找演出實況看,神往已久。這天,我總算親眼看到了他們的表演。舞臺搭在草坪上,圍著幾幢樣式雅致的西式樓房。這裡是北京城的心臟地帶,地處天安門廣場東南角,北臨東交民巷,曾是清末民初的美國公使館。
  • 馬世芳《耳朵借我》:一首歌也可以是啟蒙的神諭 | 一日一書
    《耳朵借我》是馬世芳第一本專講「中文世界」的音樂文集,成文於2010到2014之間。在書中,馬世芳記錄下不止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李泰祥、侯德健、羅大佑、李宗盛、伍佰……也努力挖掘音樂背後,曾經被遮蔽、被遺忘的人與事,曲折與辛酸,音樂與社會、政治的糾纏。在不同的時間,不同地點,吹不同的風、喝不同的水長大的我們,或許曾為了同一首歌流淚、吶喊。
  • 當今華語樂壇最具實力的十名女歌手,金曲永遠經典!
    作為一名在樂壇早已功成名就的天后,張惠妹在音樂上堅持推倒重來、持續創新的理念,十分難得。孫燕姿代表作:《遇見》《天黑黑》《開始懂了》《逆光》等著名華語流行樂女歌手,天后級別人物。孫燕姿的聲線極具特色,氣質簡單清新,個性獨特可愛,出道後迅速走紅。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的她,有著紮實的音樂功底,和獨特的嗓音和唱腔,深受大眾喜愛。
  • 馬世芳:2015最難忘的聲音
    2015最難忘的聲音馬世芳|文這一年,聽來聽去最喜歡的專輯,仍然來自幾位熟悉的女歌手:萬芳那張只有五首歌的《一半。「誰」——萬芳X蓓麗比萬芳還資深的黃韻玲,同樣出身八十年代臺灣樂壇黃金時期,同樣在二十一世紀唱片工業徹底崩毀之後,交出好幾張生平最純熟、最圓滿的作品:新專輯《初熟之物》醇厚而大氣,才華、歷練、火侯都極到位,猶有實驗新聲的野心,非常精採。這張厲害專輯要是就這麼埋沒了,將會是臺灣樂壇的恥辱。
  • 陳綺貞障礙和馬世芳強迫症
    在她之前,臺灣當然有過許多能寫能唱的才女,遠的有民歌時代以降的洪小喬邰肇玫鄭華娟王新蓮黃韻玲,近一點的有雷光夏陳珊妮黃小楨,各有各的風格和姿態。唯獨陳綺貞,憑一人之力便成就了一門類型。流風所及,影響至大至巨:當初有人稱之為urban folk,有人稱之為folk rock,現在,那個標籤再簡便不過:「小清新」。我想綺貞是很不甘願被目為「小清新教母」的。
  • 《平成細雪》那個時代的男男女女,都溫柔有教養極了
    畫面精緻,那個時代的男男女女,都溫柔有教養極了。家族儘管沒落了,但千金們仍有大家閨秀的氣質。四個姑娘各有各的美,連起初覺得並不好看的三姐,後來也覺得非常耐看。以三姐二十多次相親經歷,及小妹感情起起伏伏為線,似有似無,輕輕淺淺。
  • 簡單生活與音樂 馬世芳VS田藝苗
    視頻:田藝苗@馬世芳簡單生活、
  • 馬世芳:尋訪京城獨立音樂秘境 | 直播預告
    掃描二維碼,收看直播時間5月28日 12:00直播介紹馬世芳不僅熟捻臺灣流行音樂這一次來到北京,馬世芳將約上他的老友「帶著民謠走江湖」的郭小寒一起,由鼓樓東大街開始走起, 探訪Mao、雜家、DDC、XP、樂空間等音樂演出場地, 尋找京城獨立音樂秘境。